用于电容屏手机的枪型触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2666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容屏手机的枪型触控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配件,特别是一种电容屏手机所使用的枪型触控器。



背景技术:

电容式触摸屏技术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电容式触摸屏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有一层ITO(一种N型氧化物半导体-氧化铟锡,ITO薄膜即铟锡氧化物半导体透明导电膜),最外层是一薄层矽土玻璃保护层,夹层ITO涂层作为工作面,四个角上引出四个电极,内层ITO为屏蔽层以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 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时,由于人体电场,用户和触摸屏表面形成以一个耦合电容,对于高频电流来说,电容是直接导体,于是手指从接触点吸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分别从触摸屏的四角上的电极中流出,并且流经这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距离成正比,控制器通过对这四个电流比例的精确计算得出位置,达到触控的目的。

目前,市场上的手机屏幕皆采用电容屏幕技术,手机用户在通过使用电容屏幕手机对屏幕界面、APP应用软件尤其是娱乐软件(射击、枪战类游戏)进行操控时,仅仅靠手指、蓝牙设备(蓝牙手柄)、触控笔等进行操控,无法快速反复同步模拟人手指对手机屏幕的触控行为(其触控行为包括:单点触控、长按、快速双击触控、反复同点触控、长按贴屏幕移动等),用户不能真正体验到针对于电容屏手机研发的APP应用软件,尤其是娱乐软件(射击、枪战类游戏)所带来的真实感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手机用户在使用电容屏手机对其手机屏幕界面、APP应用软件、娱乐软件尤其是游戏软件(射击、枪战类游戏)进行操控时仅仅依靠手指、蓝牙设备(蓝牙手柄)、触控笔的现状,为用户提供了一种便携的、袖珍的、仅用三个手指就能轻松操控的将真实枪械型触控器与用户触控行为及虚拟空间相融合的产品,从而给用户带来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全新游戏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容屏手机的枪型触控器,其包括枪身部、扳机总成及触控部,其中:扳机总成通过扳机转轴转动连接于枪身部,枪身部具有枪口,触控部固定于枪身部并凸出于枪口,触控部及扳机总成为导电结构,扳机总成与触控部可电性连接。

枪身部由枪身右侧外壳和枪身左侧外壳扣接组合而成,扳机总成设有扳机右侧外壳和扳机左侧外壳;扳机右侧外壳和扳机左侧外壳中间夹设金属片形成扳机,该金属片中间为镂空结构,四周为金属边;该扳机与枪身部内侧通过推顶弹簧连接。

枪身部具有枪身握把和护指圈,枪身握把与护指圈下方连接处形成下限位点,枪身上方具有上限位壁;扳机为四边形,其具有上侧边,下侧边,左侧边和右侧边,右侧边为金属边与触控部相对应,右侧边与上侧边交接处与上限位壁卡接,右侧边与下侧边交界处与下限位点卡接,右侧边与上侧边形成锐角,右侧边与下侧边形成钝角;左侧边设有卡置推顶弹簧的卡槽。

该触控部为依序设置导电硅胶头、卡固块、环形导电金属片及导电金属弹片;该卡固块设有卡固圆台,该导电硅胶头包覆卡固圆台上,该卡固块另一端设置向下的弯折部,弯折部与卡固圆台之间为连接桥;该导电硅胶头一端为顶部凸出设置于枪口,另一端为底部与环形导电金属片连接,该环形导电金属片套设在连接桥上;该环形导电金属片与连接桥之间插设导电金属弹片;该导电金属弹片与扳机的金属片相对应设置,正常状态金属片与导电金属弹片具有间距,扣动扳机后导电金属弹片与金属片电性连接。

导电金属弹片为“2”型导电金属弹片,其具有长方形的底部卡片,底部卡片呈90度连接长方形的颈部,颈部延伸设有圆弧形的弯折部,底部卡片插入环形导电金属片与导电硅胶头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手机用户在不用手指直接接触电容屏手机屏幕或使用其它蓝牙设备(蓝牙手柄)、触控笔的前提下,通过扣动枪型触控器扳机,在触控头不离开电容屏幕的情况下模拟人手指单点、长时间按压屏幕、双击、尤其是反复快速触控等触控行为的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枪型触控器分解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枪型触控器分解图二 。

图3为本实用新型枪型触控器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部组合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部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扳机总成部分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扳机总成部分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扳机总成部分组合后俯视透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容屏手机的枪型触控器,其包括枪身部、扳机总成及触控部,其中:扳机总成通过扳机转轴6转动连接于枪身部,枪身部具有枪口20,触控部固定于枪身部并凸出于枪口20,触控部及扳机总成为导电结构,扳机总成与触控部可电性连接。使用时,用手食指扣动扳机总成,由于扳机总成与触控部为导电结构,扳机总成与手形成导电并传导到触控部,触控部与手机电容屏幕层接触,实现其功能,本产品整体形状为手枪型,这是一种全新的产品。

枪身部由枪身右侧外壳2和枪身左侧外壳1扣接组合而成,扳机总成设有扳机右侧外壳5和扳机左侧外壳3;扳机右侧外壳5和扳机左侧外壳3中间夹设金属片4形成扳机,该金属片4中间为镂空结构,四周为金属边;该扳机与枪身部内侧通过推顶弹簧7连接。通过中间的金属片实现手指与触控部的导电作用。其中枪身右侧外壳2和枪身左侧外壳1可以通过第一螺钉12、第二螺钉13、第三螺钉14和第四螺钉15装设固定。

如图3所示,枪身部具有枪身握把21和护指圈22,枪身握把21与护指圈22下方连接处形成下限位点B,枪身上方具有上限位壁A;扳机为四边形,其具有上侧边31,下侧边32,左侧边33和右侧边34,右侧边34为金属边与触控部相对应,右侧边34与上侧边31交接处与上限位壁A卡接,右侧边34与下侧边32交界处与下限位点B卡接,右侧边34与上侧边31形成锐角,右侧边34与下侧边32形成钝角;左侧边33设有卡置推顶弹簧7的卡槽。推顶弹簧另一边卡入枪身部相应位置,枪身部相应位置也可以设置卡槽。上限位壁A和下限位点B的设置,使得扳机在未被手指扣动的状态下,由推顶弹簧顶住扳机使得扳机保持与触控部的原始分离状态,只有在扣动扳机后,扳机转动一定角度后才与触控部与扳机接触形成导电的电性连接。

枪身握把部分与圆形护指部分呈“V”型,用户在使用时仅仅将拇指按在枪身握把处将中指横在枪身握把及圆形护指圈交接处,食指伸入护指圈内与扳机总成接触,根据电容屏手机中APP所对应的情况来对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做出对应的操作。(例如先扣动扳机再将触控头触碰到想触控的电容屏幕位置或区域、在触控头触碰到想触控的位置或区域内进行单次扣动扳机、连续双次快速扣动扳机、连续多次快速扣动扳机等)。

如图1及4所示,该触控部为依序设置导电硅胶头11、卡固块10、环形导电金属片9及导电金属弹片8;其作用是通过导电金属弹片与扳机、扣动扳机的手指形成电性连接,并由导电硅胶头触碰手机屏幕。

该卡固块10为“丁”型结构,设有卡固圆台101,该导电硅胶头11包覆卡固圆台101上,使得其不会脱落。该卡固块10另一端设置向下的弯折部102,弯折部102与卡固圆台101之间为连接桥103;弯折部102可以与枪身部相应的固定槽形成稳固的安装结构,保证触控部无论任何情况,都不会弹出。该导电硅胶头11一端为顶部凸出设置于枪口20,另一端为底部与环形导电金属片9连接,该环形导电金属片9套设在连接桥103上,使得环形导电金属片与卡固块相对稳定连接,该环形导电金属片9与连接桥103之间插设导电金属弹片8。

该导电金属弹片8与扳机的金属片4相对应设置,正常状态金属片4与导电金属弹片8具有间距,扣动扳机后导电金属弹片8与金属片4电性连接形成导电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导电金属弹片为“2”型导电金属弹片,其具有长方形的底部卡片81,底部卡片81呈90度连接长方形的颈部82,颈部82延伸设有圆弧形的弯折部83,底部卡片81插入环形导电金属片9与导电硅胶头11之间。

如图5所示,为触控部各个部件进行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图7、图8所示为本案具体实施例,扳机左侧外壳3俯视为凸形(如图7),其上部中间位置有一圆形轴孔,扳机右侧外壳5俯视为凹形,其上部中间位置圆形轴孔与扳机左侧外壳3位置相一致,扳机左侧外壳3、扳机右侧外壳5其后身中上部有一凹槽,推顶弹簧7一端紧贴其凹槽底部。扳机总成中的金属片4内侧形状与扳机左侧外壳3外壳凸部四边形状相同。在扳机模块总成组合后,如图8所示,扳机左侧外壳3凸部与扳机右侧外壳5凹部紧密结合,中间位置为金属片4,并在枪身左侧外壳1、枪身右侧外壳2及第一螺钉12、第二螺钉13、第三螺钉14、第四螺钉15的合力作用下夹紧扳机总成。扳机总成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以扳机转轴6为轴心进行一定范围内转动。顶推弹簧7一端与扳机总成后身中上部凹槽紧贴,另一端与枪型触控器外壳内部凹槽紧贴,将扳机总成顶推到与触控头总成末端导电金属弹片8的特定位置与特定距离。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电容屏手机的枪形触控器。克服了用户在使用电容屏手机对电容屏界面、APP应用软件、尤其是娱乐软件(射击、枪战类游戏)进行操控时仅仅依靠手指等进行操作的现状。尤其在操控射击、枪战类游戏时,用户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使用本实用新型产品(例如先扣动扳机再将触控头触碰到想触控的电容屏幕位置或区域、在触控头触碰到想触控的位置或区域内进行单次扣动扳机、连续双次快速扣动扳机、连续多次快速扣动扳机等),相对应的电容屏界面同时做出反应(如移动、开火攻击、跳跃、切换弹药、转换视角.等)增强了射击、枪战类游戏的真实感,给手机用户带来全新的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触控体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