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计算机芯片的超声波发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8079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相关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芯片的超声波发射器。



背景技术:

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但现有技术中,用于超声波应用的装置结构复杂,如超声波测距等装置,设备成本较高,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芯片的超声波发射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NE555时基集成电路、T40-16型超声波发射头、第一电阻至第五电阻、电位器、开关、第一电容至第三电容和电源,所述计算机芯片为型号NE555的计算机芯片,所述超声波发射头型号为T40-16,第一电阻为100Ω、第二电阻为400Ω、第三电阻为500Ω、第四电阻为2kΩ、第五电阻为27kΩ、电位器为10kΩ、第一电容为300uf、第二电容为470uf、第三电容为100uf、电源为12V。所述NE555时基集成电路的第一引脚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T40-16型超声波发射头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NE555时基集成电路的第五引脚端连接,所述T40-16型超声波发射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和所述NE555时基集成电路的第三引脚端连接,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NE555时基集成电路的第二引脚端和所述NE555时基集成电路的第六引脚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源的正极与所述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NE555时基集成电路的第四引脚端和所述NE555时基集成电路的第八引脚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基于计算机芯片的超声波发射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少数的电子元器件构成超声波发射器,通过时基集成芯片调节超声波发射头的发射频率,调整电位器调整时基集成芯片触发端与复位端的电平,从而控制时基集成芯片的频率,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有利于普及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NE555时基集成电路IC、T40-16型超声波发射头BL、第一电阻R1至第五电阻R5、电位器RP、开关S、第一电容C1至第三电容C3和电源U,所述计算机芯片为型号NE555的计算机芯片,所述超声波发射头型号为T40-16,第一电阻为100Ω、第二电阻为400Ω、第三电阻为500Ω、第四电阻为2kΩ、第五电阻为27kΩ、电位器为10kΩ、第一电容为300uf、第二电容为470uf、第三电容为100uf、电源为12V。NE555时基集成电路IC的第一引脚端分别与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和T40-16型超声波发射头BL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与NE555时基集成电路IC的第五引脚端连接,T40-16型超声波发射头BL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分别与电位器RP的第一端和NE555时基集成电路IC的第三引脚端连接,电位器RP的第二端分别与电位器RP的滑动端和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和NE555时基集成电路IC的第二引脚端和NE555时基集成电路IC的第六引脚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和电源U的负极连接,电源U的正极与开关S的第一端连接,开关S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和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与NE555时基集成电路IC的第四引脚端和NE555时基集成电路IC的第八引脚端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