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进行光网络和以太网切换的智能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26062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进行光网络和以太网切换的智能控制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控制器,具体涉及一种可进行光网络和以太网切换的智能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产业融合的逐渐深入,近年来无论是IT行业、传统家电行业、通信运营商、楼宇智能、安防报警产品、传统照明灯具制造商等都不断融合,如何使用物联网控制器能将传统家电产品,安防产品,照明灯具等物联网前端产品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是目前各大厂商研究的热点。

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对网络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GPON接入技术应运而生,GPON接入技术相对传统以太网和EPON具有更大的成本和性能优势,机房的一根光纤最多可以分光接到128户用户家中,且具有上行1.25Gbit/s,下行2.5Gbit/s的高速率传输,基本能满足普通用户视频监控,IP业务的需求。

目前市场上的物联网控制器大多是前端集成固定数量和类型的输入/输出(I/O)接口,比如,RS485和RS232串口等,利用RJ45口与以太网连接。此种方式存在比较明显的缺点:随着光纤网络进一步普及,这种连接以太网的方式在施工成本上相对于使用光纤接入成本更高,且数据带宽远远达不到使用GPON的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进行光网络和以太网切换的智能控制器,使用PON上行接入以太网,增加了交换芯片模块,增强了网络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可进行光网络和以太网切换的智能控制器,特征在于:包括PON模块、PHY模块、以太网接口电路、交换模块、CPU控制模块、物联网接口模块和为上述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

所述PHY模块与交换模块通过管理数据输入输出接口对应配合电性连接,所述以太网接口电路和交换模块的网口接口对应配合电性连接,所述PON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交换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点电性连接,所述交换模块和CPU控制模块通过对应配合电性连接,所述CPU控制模块的扩展口与物联网接口模块的扩展口配合电性连接,

所述物联网接口模块包括若干插槽,所述CPU控制模块的数据扩展接口与插槽的输入端配合电性连接;插槽内置接口电路板,接口电路板为DO接口电路板或DI接口电路;

所述DO接口电路上内置P16、12路DO接口电路和J7,每一路DO接口电路包括一个电阻、一个三极管、一个开关二极管、一个继电器和一个压敏电阻,CPU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P16的输入端电连接,P16的输出端经过三极管、开关二极管、继电器、压敏电阻与J7电性连接;

所述DI接口电路板集成DI接口电路,DI接口电路包括电阻,TLP521-4光耦器件,稳压二极管和电容;DI1~DI12共12个引脚接保护电路,减小电路中电压干扰的TLP521-4光耦器件,再经稳定电压和防击穿电路作用的稳压二极管和电容,与CPU连接的DIN1~DIN12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CPU控制模块包括TI AM3358芯片及其外围电路,TI AM3358芯片上集成5路数据扩展接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交换模块包括Marvell88E6095的交换机控制芯片及其外围电路,交换机控制芯片的媒体独立接口MII_ETH与CPU控制模块的媒体独立接口MII_ETH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PHY模块包括PHY芯片及其外围电路,所述PHY芯片的MDC_PHY接口,串联电阻R1后与交换机控制芯片的MDC_PHY接口配合电性连接,所述PHY芯片的MDIO_PHY接口,串联电阻R2后与交换机控制芯片的MDIO_PHY接口配合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以太网接口电路的局域网LAN0-LAN7接口与交换机控制芯片的局域网LAN0-LAN7接口对应配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进行光网络和以太网切换的智能控制器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进行光网络和以太网切换的智能控制器,可以直接接入以太网,进行工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进行光网络和以太网切换的智能控制器,也可以使用PON上行接入以太网,增加了交换芯片模块,增强了网络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进行光网络和以太网切换的智能控制器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DO接口电路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DI接口电路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4-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DO接口电路的电路结原理图。

图6-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DI接口电路的电路结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一种可进行光网络和以太网切换的智能控制器,包括PON模块、PHY模块、以太网接口电路、交换模块、CPU控制模块、物联网接口模块和为上述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PHY模块与交换模块通过管理数据输入输出接口对应配合电性连接,所述以太网接口电路和交换模块的网口接口对应配合电性连接,所述PON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交换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点电性连接,所述交换模块和CPU控制模块通过对应配合电性连接,所述CPU控制模块的扩展口与物联网接口模块的扩展口配合电性连接。

CPU控制模块包括TI AM3358芯片及其外围电路,TI AM3358芯片上集成5路数据扩展接口。物联网接口模块包括第一插槽、第二插槽、第三插槽、第四插槽和第五插槽,所述CPU控制模块的五个数据扩展接口与第一插槽、第二插槽、第三插槽、第四插槽和第五插槽的输入端配合电性连接。交换模块包括Marvell88E6095的交换机控制芯片及其外围电路,交换机控制芯片的媒体独立接口MII_ETH与CPU控制模块的媒体独立接口MII_ETH电性连接。所述PHY模块包括PHY芯片及其外围电路,所述PHY芯片的MDC_PHY接口,串联电阻R1后与交换机控制芯片的MDC_PHY接口配合电性连接,所述PHY芯片的MDIO_PHY接口,串联电阻R2后与交换机控制芯片的MDIO_PHY接口配合电性连接。以太网接口电路的局域网LAN0-LAN7接口与交换机控制芯片的局域网LAN0-LAN7接口对应配合连接。

PON模块包括BCM6838控制芯片及其外围电路,所述BCM6838控制芯片的LAN接口与交换模块的交换机控制芯片LAN接口通信连接。第一插槽、第二插槽、第三插槽、第四插槽或第五插槽内置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为DO接口电路。

参见图2、图3、图5,DO接口电路有12路,每一DO接口电路包括一个电阻、一个三极管、一个开关二极管、一个继电器和一个压敏电阻,与CPU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P16的输入端电连接,P16的输出端经过9013三极管、D4148开关二极管、继电器、压敏电阻与J7电性连接。9013三极管起保护作用,当设备断电情况下,继电器默认断开,当设备通电情况下,继电器默认闭合,如果此时RD01~RD012有信号过来,三级管导通,开关二极管导通,继电器断开。

参见图3、图6、图7,图8和图9,DI接口电路板集成DI接口电路,DI接口电路包括电阻,TLP521-4光耦器件,稳压二极管和电容;DI1~DI12共12个引脚接保护电路,减小电路中电压干扰的TLP521-4光耦器件,再经稳定电压和防击穿电路作用的稳压二极管和电容,与CPU连接的DIN1~DIN12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进行光网络和以太网切换的智能控制器,设置了多个插槽,每个插槽上可以按照工程要求插不同接口类型和不同接口数量的插卡,实现硬件接口的自由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进行光网络和以太网切换的智能控制器,可以直接接入以太网,进行工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进行光网络和以太网切换的智能控制器,也可以使用PON上行接入以太网,增加了交换芯片模块,增强了网络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