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8146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手机保护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手机保护壳。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作为手机配件的手机壳,通常采用一体式的硬质材料或软质塑料,采用一体式的硬质材料时需要用力扳动手机壳的边缘及边角,才能将手机壳安装到手机或由手机上拆卸下来,非常不便,并且还很容易刮伤手机,手握硬质材料的手机壳时舒适性差;手机壳采用一体式的软质塑料时,强度不高,易变形。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机保护壳,旨在便于安装及取出手机,使手机不易划伤,并增强舒适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手机保护壳,该手机保护壳包括壳体、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两端的两个弹性件、及皮革层,所述壳体及两个所述弹性件围成一凹槽,手机容纳于所述凹槽,所述皮革层铺设于所述壳体背向所述凹槽的壁面。优选地,两个所述弹性件包裹于手机的四角处及两端。优选地,所述壳体与所述皮革层的抵接处铺设有容置槽,所述皮革层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并与所述弹性件平齐。优选地,所述皮革层还铺设于所述凹槽的底壁边沿,形成包边。优选地,所述皮革层与所述壳体的抵接处设有粘胶层,并通过所述粘胶层粘接所述壳体。优选地,所述壳体对应于手机的插接口、摄像头及喇叭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凹槽。优选地,所述壳体对应于手机侧壁的按键处设有若干按钮或开口。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材质。优选地,所述壳体为聚碳酸酯材质。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壳体为双色注塑成型。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壳体的两端为弹性件,并两个弹性件形成容置手机的凹槽,使手机保护壳方便安装及取出手机,在壳体上还铺设皮革层,以提高使用的舒适性,并通过皮革层使壳体避免与手机直接接触,保护手机安装及取出时不被划伤,增强该手机保护壳对手机的保护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机保护壳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手机保护壳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手机保护壳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手机保护壳的剖面结构并带有皮革层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壳体21包边11开口30凹槽12按钮40弹性件20皮革层50通孔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手机保护壳。参照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手机保护壳包括壳体10、分别设置于壳体10两端的两个弹性件40、及皮革层20,壳体10及两个弹性件40围成一凹槽30,手机容纳于凹槽30,皮革层20铺设于壳体10背向凹槽30的壁面。上述的凹槽30可根据手机的外形尺寸进行开模为相应大小,使手机使用该手机保护壳时,壳体10与两端连接的弹性件40可通过凹槽30刚好容置于手机并使手机卡接于凹槽30内,使手机与壳体10不易脱离。其中壳体10可为硬质塑料,如PC(聚碳酸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S(聚苯乙烯)、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或金属、木质材料等,优选地,壳体10为聚碳酸酯材质。通过壳体10以提高该手机保护壳的整体强度,使手机保护壳不易变形,延长使用寿命,并且在壳体10上可铺设皮革层20,增强该手机保护壳的高档及耐用性。壳体10两端的弹性件40,可为PVC(聚氯乙烯)、K胶(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TPE(热塑性弹性体)、TPR(热塑性橡胶)、EVA(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或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等,优选地,弹性件40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材质。通过弹性件40的弹性性能,使手机易于容置于凹槽30中并被紧固,使手机与该手机保护壳紧密连接,不易脱离,并且从凹槽30中取出手机不需要硬扳,也更方便取出。进一步地,弹性件40与壳体10为双色注塑成型。参照图4,其中的皮革层20可为真皮,再生皮、人造革、或类似物等,优选地,皮革层20与壳体10的抵接处设有粘胶层(未图示),并通过粘胶层(未图示)粘接壳体10。如采用热压贴皮工艺等,使皮革层20通过粘胶层(未图示)与壳体10紧密固接,不易脱离,通过采用皮革层20,使人手握该手机保护壳时及手机装入该手机保护壳时,手机保护壳的壳体10不与人手及手机直接接触,使人手握住该手机保护壳接触于皮革层20,增强舒适性,手机也可避免被壳体10划伤,增强对手机的保护性。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壳体10的两端为弹性件40,并两个弹性件40形成容置手机的凹槽30,使手机保护壳方便安装及取出手机,在壳体10上还铺设皮革层20,以提高使用的舒适性,并通过皮革层20使壳体10避免与手机直接接触,保护手机安装及取出时不被划伤,增强该手机保护壳对手机的保护性能。进一步地,壳体10与皮革层20的抵接处铺设有容置槽(未标示),皮革层20容置于容置槽(未标示),并与弹性件40平齐。以此使皮革层20与弹性件40的抵接处不产生突兀,增强该手机保护壳的整体舒适性。参照图3及图4,更进一步地,两个弹性件40包裹于手机的四角处及两端。由于一般把手机放入或取出手机保护壳通过扳动手机保护壳一端的角处,通过手机保护壳的形变使手机放入或取出凹槽30。上述通过弹性件40对应于手机的四角处及手机两端的侧壁为弹性件40,也为凹槽30对应手机的上下面壁及四角处为弹性件40,并且通过在四角处采用弹性件40,使手机被摔碰时,手机受到的直接撞击更小,该手机保护壳也不易损坏,并由于弹性件40产生的弹性形变,更便于安装及取出手机,进一步地,手机的四角及手机两端的侧壁为弹性件40,使铺设于壳体10的皮革层20也能更多的覆盖于手机保护壳,增加该手机保护壳使用时整体的舒适度。参照图3,可选地,皮革层20全面包裹于壳体10,使壳体10与外界隔离,优选地,皮革层20还铺设于凹槽30的底壁边沿,形成包边21。以此节省皮革的使用,还降低工艺流程,提高效率,并通过包边21,使手机与壳体10完全不接触,在安装及取出手机时,壳体10对手机不产生划伤,增强该手机保护壳的保护性能。参照图1至图3,优选地,壳体10对应于手机的插接口、摄像头及喇叭处开设有通孔50,通孔50连通凹槽30。壳体10对应于手机侧壁的按键处设有若干按钮12或开口11。为不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功能,对其操作不造成干涉,在壳体10相应的位置开设有多个通孔50及开口11。其中通孔50及开口11可为圆形、矩形等多种形状。通孔50对手机的外接装置,如充电接头,音频接头等不造成干涉,在不取下手机保护壳,手机的功能仍能方便使用。其中的按钮12还用于保护手机侧壁的按键处不造成磨损及划伤等。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