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收发装置及其天线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4554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涉及无线电通信
技术领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够容纳多个天线单元的无线收发装置及其中的天线单元。
背景技术
:随着云端技术的发展,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成为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现今物联网产品例如无线接取器(accesspoint,ap)、无线宽带路由器(router)或集线器(hub)等通常仅支持蓝牙、wi-fi或zigbee等无线网络协议。而若欲使物联网产品搭载能够支援低频无线网络协议的天线(如:lte、z-wave),因其天线面积较大,故如何将多个天线配置于一个无线收发装置的困难度较高。此外,能够支持低频的天线通常以其天线较长的一边平行设置于系统接地面,以确保天线的接地路径完整,进而使天线效率可以提高。然为使多组以长边接地的天线能够排列于单一壳体的内部空间中,不但必须增加壳体体积,更进一步限制了装置外观设计上的弹性。因此本公开致力于设计一种能够以天线较短的一边平行设置于系统接地面且支持低频的天线,以使无线收发装置的壳体能够容纳多组天线。技术实现要素:在本发明的一技术实施方式中提出一种无线收发装置。无线收发装置包含壳体及多个天线单元。壳体包含系统接地面。多个天线单元环绕设置于壳体的表面并直立设置于系统接地面。各天线单元包含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和导电件。第一辐射部具有信号馈入点,信号馈入点用以接收馈入信号。第二辐射部环绕第一辐射部且具有第一边、第二边、第一接地点及第二接地点,其中第一边平行于系统接地面,第二边垂直于系统接地面,第一边垂直于第二边且第一边短于第二边。第一接地点及第二接地点分别连接至系统接地面。导电件设置于第一边及系统接地面之间且连接第一边及系统接地面。在本发明的一技术实施方式中提出一种天线单元。天线单元直立设置于无线收发装置的系统接地面。天线单元包含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和导电件。第一辐射部具有信号馈入点,信号馈入点用以接收馈入信号。第二辐射部环绕第一辐射部且具有第一边、第二边、第一接地点及第二接地点,其中第一边平行于系统接地面,第二边垂直于系统接地面。第一边垂直于第二边且第一边短于第二边。第一接地点及第二接地点分别连接至系统接地面。导电件设置于第一边及系统接地面之间且连接第一边及系统接地面。通过本发明的启示,支持低频无线网络协议的天线单元能够通过其短边电性连接系统接地面,使得多个天线单元可以直立设置于系统接地面,不仅缩小无线收发装置的体积,也提高壳体的空间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收发装置示意图;图1b~图1c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收发装置上视图;图2a~图2d为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天线单元示意图;图3a~图3b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收发装置的天线电压驻波比对频率的关系图;图4a~图4b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收发装置的天线效率对频率的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特举实施例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但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来限定本发明,而结构操作的描述非用以限制其执行的顺序,任何由元件重新组合的结构,所产生具有均等技术效果的装置,皆为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涵盖的范围。此外,附图仅仅用以示意性地加以说明,并未依照其真实尺寸进行绘制。而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电性连接”或“电性耦接”,可指二或多个元件实体地电性接触或间接地电性接触。请参阅图1a,图1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收发装置100的示意图。无线收发装置100为柱状,例如圆柱、多角柱、或任意形状的柱体,本发明并不加以限制。于此实施例中,无线收发装置100包含壳体110,壳体110的外观为为截顶圆椎(circulartruncatedcone),其底部直径为130mm,顶部直径为80mm,而高为200mm。壳体110例如为塑料等介电材料制成。此外,壳体110内部为空心,可容纳安装多种电子零组件,例如摄影镜头、麦克风模块、音箱等。壳体110由顶面116、系统接地面140和侧面曲面组成。壳体110的侧面曲面可分为上半部112及下半部114,其中上半部112及下半部114以横切面122作为分界。应理解的是,上半部112及下半部114可为一体成形,或者两个独立的壳体加以组装形成壳体110的侧面曲面。壳体110具有多个天线单元130a、130b、130c及多个天线模块120a、120b、120c。其中天线模块120a、120b、120c环绕设置于上半部112的表面及横切面122,此处表面可指上半部112的内部表面或外部表面。因壳体110为介电材料,因此即使天线模块120a、120b、120c的部分或全部设置于上半部112的内部表面,其等天线效率也不会受到影响。本文将以天线模块120a、120b、120c设置于上半部112的外部表面为例作说明。于一实施例中,天线模块120a、120b、120c可分别为主要wi-fi天线、辅助wi-fi天线及zigbee天线等支持高频无线网络协议的天线。其中天线模块120a、120b、120c分别通过对应的同轴传输线连接至无线信号收发器(图中未示)及系统接地面140。天线模块120a、120b、120c皆直立设置于横切面122,如图1a中天线模块120a的属于短边的第一边124连接横切面122。而天线模块120a、120b、120c在上半部112的排列方位例如以壳体110的中心轴l1为中心而分散设置,如图1b所示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收发装置100的上视图所示。从图1b中可看出天线模块120a、120b、120c分别位于横切面122上的方位v1、v3、v5的位置,上述方位即天线模块120a、120b、120c分别与壳体110的一中心轴l1的连线方向,其中方位v1与v3间的夹角为θ1,方位v3与v5间的夹角为θ3,而方位v5与v1间的夹角为θ5。当天线模块120a、120b、120c相对中心轴l1等角度设置时,则θ1、θ3、θ5各为120度。此设置可使天线模块120a、120b、120c彼此在壳体110的上半部112的间距最远,以最大幅度地降低彼此的信号互相干扰,进而达到最佳天线隔离度(isolation)。应注意的是,各方位的夹角θ1、θ3、θ5亦可依实际设计上的需求而有不同的角度。回到图1a,天线单元130a、130b、130c环绕设置于下半部114的表面并直立设置于系统接地面140。天线单元130a、130b、130c亦可设置在下半部114的内部表面或外部表面。本文将以天线单元130a、130b、130c设置于下半部114的外部表面为例作说明。于一实施例中,天线单元130a、130b、130c可分别为主要lte(longtermevolution)天线、辅助lte天线及z-wave天线等能够支持低频无线网络协议及高频无线网络协议的天线。天线单元130a、130b、130c如图1a所示以属于短边的第一边134与系统接地面140相连接。如图1b所示,天线单元130a、130b、130c在下半部114的排列方位例如以壳体的中心轴l1为中心而分散设置。在图1b中,可看出天线单元130a、130b、130c分别位于系统接地面140上的方位v2、v4、v6的位置,上述方位即天线单元130a、130b、130c分别与壳体110的一中心轴l1的连线方向,其中方位v2与v4间的夹角为θ2,方位v4与v6间的夹角为θ4,而方位v6与v2间的夹角为θ6。当天线单元130a、130b、130c相对中心轴l1等角度设置时,则θ2、θ4、θ6各为120度。此设置可使天线单元130a、130b、130c彼此在壳体110的下半部114的间距最远,以最大幅度地降低彼此的信号互相干扰,进而达到最佳天线隔离度。应注意的是,各方位的夹角θ2、θ4、θ6亦可依实际设计上的需求而有不同的角度。此外,为使位于上半部的天线模块120a、120b、120c与位于下半部的天线单元130a、130b、130c于垂直方向的间距足以达到最佳隔离度,天线模块120a、120b、120c与天线单元130a、130b、130c可彼此错开排列设置。举例来说,天线模块120a、120b、120c对应的方位v1、v3、v5皆相异于天线单元130a、130b、130c对应的方位v2、v4、v6。优选地,天线单元130a、130b、130c及天线模块120a、120b、120c可相对于中心轴l1等角度设置,使得每一方位(v1、v2、v3、v4、v5、v6)与相邻方位的夹角皆为60度。应理解的是,本发明仅举三个天线单元及三个天线模块为例作说明,但实际应用中,亦可根据需求增设或减少天线单体的数量。呈上述实施例,壳体110内部中空部分可增设电子组件150例如摄影镜头、麦克风模块、音箱等。应注意,图1a中电子组件150的位置及形状仅为示意性质。为降低电子组件150的信号线、电源线等连接线材对周围天线单元130a、130b、130c及天线模块120a、120b、120c的干扰程度,连接线材可设于壳体110内部中央处(例如沿着壳体110中心轴l1设置),或者如图1c的配置方式,图1c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收发装置100的上视图。电子组件150具有连接线材152,连接线材152沿着壳体110侧面曲面设置。在此例中连接线材152位于系统接地面140上的方位v7的位置,连接线材152与天线单元130a、130b、130c相对于中心轴l1等角度设置,亦即连接线材152及天线单元130a、130b、130c与中心轴l1的连线方向将壳体110的下半部114均分为四等分,且方位v1、v3、v5与方位v2、v4、v6、v7彼此错开。请参阅图2a,图2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天线单元(天线单元130a,同于130b、130c)的天线图形示意图。天线单元130a例如为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fpc),其长×宽×厚的尺寸为65mm×20mm×0.2mm。图2a中,天线单元130a包含第一辐射部r1、第二辐射部r2和导电件e1。第一辐射部r1和第二辐射部r2例如为铜箔材料。第一辐射部r1具有信号馈入点f1,信号馈入点f1用以接收馈入信号,于本实施例中,天线单元还包含同轴传输线w1,其中同轴传输线w1包含信号正端及二信号负端,二信号负端连接至系统接地面140。信号馈入点f1连接同轴传输线w1的信号正端,无线信号收发器通过信号正端提供馈入信号至信号馈入点f1。第二辐射部r2环绕第一辐射部r1且不直接接触。第二辐射部r2具有第一边134、第二边136、第一接地点g1及第二接地点g2。其中第一边134平行于系统接地面140,第二边136垂直于系统接地面140,且第一边134垂直于第二边136,第一边134短于第二边136。导电件e1设置于第一边134及系统接地面140之间且电性连接第一边134及系统接地面140。其中,导电件e1例如为铜箔等导电材料。其中为避免同轴传输线w1产生不必要的电荷干扰天线运行,同轴传输线w1的二信号负端分别连接第一接地点g1及第二接地点g2,以使同轴传输线w1产生的不必要的电荷能够通过第一接地点g1、第二接地点g2及导电件e1传输至系统接地面140。在图2a中,第一辐射部r1由区域a1、区域a2和区域a3构成。区域a1一端连接区域a2且区域a1组合区域a2呈矩形,区域a1的另一端连接区域a3,而信号馈入点f1设置于区域a3。如前所述,信号馈入点f1与同轴传输线w1的信号正端连接,而同轴传输线w1与前述无线信号收发器连接,使无线收发器可以通过同轴传输线w1的信号正端收发馈入信号至第一辐射部r1的信号馈入点f1。第二辐射部r2包含第一金属部m1、第二金属部m2和第三金属部m3,其中第一金属部m1的一端与第二金属部m2的一端连接,第二金属部m2的另一端与第三金属部m3连接。第一接地点g1设置于第二金属部m2,第二接地点g2设置于第三金属部m3。详细来说,第一金属部m1由区域b1、b2、b3及b4构成,区域b1、b4分别位于第一金属部m1的两端,而第一金属部m1于区域b1、b4之间弯折形成区域b2、b3,且区域b4垂直连接区域b3,其中区域b1、b2、b3呈l形,且区域b1、b2、b3环绕一部分的第一辐射部r1且不与第一辐射部r1直接接触,而区域b1邻近于区域a1、a3,区域b2、b3邻近区域a2。第二金属部m2由区域b5、b6及b7以及区域b6、b8、b9构成,第二金属部m2的区域b5连接第一金属部m1的区域b4。其中区域b5、b9分别位于第二金属部m2的两端,区域b6分别延伸出区域b7及区域b8,区域b5、b6及b7呈类直线状,而区域b6、b8、b9呈l形。而第二金属部m2的区域b5、b6与第一金属部m1的区域b1、b2平行排列且第一金属部m1位于第一辐射部r1及第二金属部m2之间。区域b8邻近第一辐射部r1中的区域a3,区域b9邻近第一辐射部r1中的区域a1,且区域b8、b9环绕另一部分的第一辐射部r1且不与第一辐射部r1直接接触,因此如图2a所示,第二金属部m2环绕着第一金属部m1及第一辐射部r1。第三金属部m3由区域b10构成,第三金属部m3的区域b10自第二金属部m2的区域b8相对于区域b9的方向突出延伸。其中区域b10呈矩形,而区域b10邻近区域b7但不直接接触。由图2a可看出,导电件e1于第一边134处与第二辐射部r2的第三金属部m3的区域b10电性连接。承上所述,区域b1、b2、b3环绕一部分的第一辐射部r1且第一金属部m1的区域b1、b2、b3与第一辐射部r1之间具有第一狭缝s1,第一狭缝s1呈l形。第一辐射部r1与第二辐射部r2通过第一狭缝s1耦合共振产生第一天线共振频带以及第二天线共振频带。第一天线共振频带例如位于704mhz~960mhz,而第二天线共振频带例如位于2300mhz~2700mhz。第二金属部m2于区域b5处与第一金属部m1的区域b3、b4处弯折,并由第一金属部m1的区域b1、b2、b3、b4及第二金属部m2的区域b5、b6围绕形成第一槽缝g1。第一槽缝g1与第一狭缝s1连通,而第一槽缝g1的面积大小与第一天线共振频带的频率范围及第二天线共振频带的频率范围相关。因此可通过改变第一槽缝g1的面积、总长度或宽度来调整第一天线共振频带的频率范围及第二天线共振频带的频率范围,举例来说,可通过增加靠近区域b4、b5的第一槽缝g1的面积调整第一天线共振频带的频率范围及第二天线共振频带的频率范围。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b所示的天线单元的示意图,亦可通过延长第一金属部m1的区域b1并环绕于第一辐射部r1的区域a3的方式调整第一天线共振频带的频率范围及第二天线共振频带的频率范围。第二金属部m2于区域b9处与第一辐射部r1的区域a1之间具有一第二狭缝s2,且第二狭缝s2与第一槽缝g1连通。第一辐射部r1与第二辐射部r2通过第二狭缝s2耦合共振产生第三天线共振频带。其中,第三天线共振频带例如位于2700mhz以上,高于第一天线共振频带及第二天线共振频带。第三金属部m3与第二金属部m2之间弯折形成一第二槽缝g2,且第二槽缝g2呈l形,更详细的说,第二金属部m2于区域b8处与第三金属部m3的b10处弯折,并由第二金属部m2的区域b6、b7、b8及第三金属部m3的区域b10围绕形成第二槽缝g2。其中第一辐射部r1与第二辐射部r2通过第二槽缝g2耦合共振产生第四天线共振频带。第四天线共振频带位于1710mhz~2170mhz且介于第一天线共振频带及第二天线共振频带之间。而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亦可如图2c示出的天线单元130a的示意图,其中本实施例的天线单元130a与130b、130c相同。在图2c中,天线单元130a大致与图2a所示的天线单元130a相似,以下仅针对与图2a的天线单元130a的不同之处作说明。于此例中,第一辐射部r1于区域a1处具有信号馈入点f1,第二辐射部r2环绕第一辐射部r1且不直接接触,区域b1、b2、b3呈u字形,且区域b1、b2、b3环绕一部分的第一辐射部r1周围且不与第一辐射部r1直接接触,其中区域b1邻近区域a1、a3,区域b2、b3邻近区域a2。区域b2、b3、b4之间具有一第三槽缝g3且区域b2、b3、b4呈u字形。第二金属部m2由区域b5~b9构成,第二金属部m2于区域b5连接第一金属部m1的区域b4,其中区域b5、b9位于第二金属部m2的两端,第二金属部m2的区域b5、b6、b7、b8、b9呈u形,区域b6、b7之间具有弯折处。此外,区域b5与第一金属部m1的区域b1、b2平行排列但不直接接触且第一金属部m1位于第一辐射部r1及第二金属部m2之间。第二金属部m2中区域b6、b7、b8邻近第一辐射部r1中的区域a3,区域b9邻近第一辐射部r1中的区域a1,且区域b6~b9环绕另一部分的第一辐射部r1且不与第一辐射部r1直接接触,因此如图2c所示,第二金属部m2环绕第一金属部m1及第一辐射部r1。第三金属部m3则由区域b10、b11构成且第三金属部m3的区域b10自第二金属部m2的区域b8相对于区域b9的方向突出延伸,其中区域b10、b11位于第三金属部m3的两端,区域b10一端连接区域b8,区域b10的另一端连接区域b11,区域b11邻近区域b5但不直接接触,第三金属部m3于区域b8处与第二金属部m2相连接。导电件e1于第一边134处与第二辐射部r2的第三金属部m3的区域b10电性连接。承上所述,区域b1、b2、b3环绕一部分的第一辐射部r1且第一金属部m1的区域b1、b2、b3与第一辐射部r1之间具有第一狭缝s1,且第一狭缝s1为u形。第一辐射部r1与第二辐射部r2通过第一狭缝s1耦合共振产生第一天线共振频带以及第二天线共振频带。第一天线共振频带例如位于704mhz~960mhz,而第二天线共振频带例如位于2300mhz~2700mhz。相较于图2a的实施例,图2c中,第二金属部m2的区域b3延伸至围绕相对于区域b1围绕第一辐射部r1的一边以调整第一天线共振频带的频率范围及第二天线共振频带的频率范围。此外,区域b6、b7之间呈现连续弯折,通过增加第二金属部m2的总路径长度亦可用以调整第一天线共振频带的频率范围及第二天线共振频带的频率范围。再者,区域b2、b3、b4之间形成的第三槽缝g3亦可用以调整第一天线共振频带的频率范围及第二天线共振频带的频率范围。第二金属部m2于区域b5处与第一金属部m1的区域b2、b4弯折,并由第一金属部m1的区域b1、b2、b4及第二金属部m2的区域b5、b6围绕形成第一槽缝g1。第一槽缝g1与第一狭缝s1连通,而第一槽缝g1的面积大小与第一天线共振频带的频率范围及第二天线共振频带的频率范围相关。因此,可通过改变第一槽缝g1的面积、总长度或宽度来调整第一天线共振频带的频率范围及第二天线共振频带的频率范围。举例来说,可通过延长第一金属部m1的区域b3环绕第一辐射部r1的长度(如图2c)及/或延长第一金属部m1的区域b1并环绕于第一辐射部r1的区域a3(如图2d)及/或朝区域b4处延伸第一槽缝g1适以改变第一槽缝g1的面积(如图2d),以进一步调整第一天线共振频带的频率范围及第二天线共振频带的频率范围。虽图2d实施例的天线图形与图2c实施例的天线图形存在差异,但皆能达到相似的天线共振效果。第二金属部m2于区域b9处与第一辐射部r1之间具有一第二狭缝s2,且第二狭缝s2与第一槽缝g1连通。第一辐射部r1与第二辐射部r2通过第二狭缝s2耦合共振产生第三天线共振频带,第三天线共振频带位于2700mhz以上。第三金属部m3与第二金属部m2之间弯折形成一第二槽缝g2,且第二槽缝g2呈l形,更详细的说,第二槽缝g2由第二金属部m2的区域b6、b7、b8及第三金属部m3的区域b10、b11围绕而成,第二槽缝g2的弯折处于第二金属部的区域b7、b8及第三金属部m3的区域b10之间。其中第一辐射部r1与第二辐射部r2通过第二槽缝g2耦合共振产生第四天线共振频带。第四天线共振频带位于1710mhz~2170mhz且介于第一天线共振频带及第二天线共振频带之间。通过图2a~图2d的实施例可知,天线单元130a、130b、130c可通过增加第三槽缝g3、延长第一狭缝s1、延长第一槽缝g1等简单变换天线内各区域的面积、长度、宽度的方式,来调整天线共振频带的各项参数特性。图3a~图3b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收发装置100的天线电压驻波比(vswr)对频率的关系图。其中,图3a为天线模块120a、120b、120c及天线单元130a、130b、130c同时装设至无线收发装置100的壳体110时所测量的天线模块120a、120b、120c的天线电压驻波比对频率的关系图。而图3b为天线模块120a、120b、120c及天线单元130a、130b、130c同时装设至无线收发装置100的壳体110时所测量的天线单元130a、130b、130c的天线电压驻波比对频率的关系图。图3a、图3b中,纵轴单位为vswr,横轴单位为mhz。图4a~图4b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收发装置100的天线效率比对频率的关系图。其中,图4a为天线模块120a、120b、120c及天线单元130a、130b、130c同时装设至无线收发装置100的壳体110时所测量的天线模块120a、120b、120c的天线效率比对频率的关系图。而图4b为天线模块120a、120b、120c及天线单元130a、130b、130c同时装设至无线收发装置100的壳体110时所测量的天线单元130a、130b、130c的天线效率比对频率的关系图。图4a、图4b中,纵轴单位为db,横轴单位为mhz。在图3a中,曲线320a为天线模块120a(主要wi-fi天线)的天线电压驻波比对频率的关系图,曲线320b为天线模块120b(辅助wi-fi天线)的天线电压驻波比对频率的关系图,而曲线320c为天线模块120c(zigbee天线)的天线电压驻波比对频率的关系图。由图中可看出,天线模块120a、120b、120c在2.4g频段(约2400mhz~2500mhz)及5g频段(约5150mhz~5850mhz)的vswr趋近于1,显现良好的天线阻抗匹配。在图4a中,曲线420a为天线模块120a(主要wi-fi天线)的天线效率比对频率的关系图,曲线420b为天线模块120b(辅助wi-fi天线)的天线效率比对频率的关系图,而曲线420c为天线模块120c(zigbee天线)的天线效率比对频率的关系图。由图中可看出,天线模块120a、120b、120c在2.4g频段的天线效率为-2.1~-4.2db,而在5g频段的天线效率为-1.8~-3.5db,上述天线效率数值皆大于-5db,显现良好的天线效率。在图3b中,曲线330a为天线单元130a(主要lte天线)的天线电压驻波比对频率的关系图,曲线330b为天线单元130b(辅助lte天线)的天线电压驻波比对频率的关系图,而曲线330c为天线单元130c(z-wave天线)的天线电压驻波比对频率的关系图。由图中可看出,天线单元130a、130b、130c在lte频段(约704mhz~960mhz、1710mhz~2170mhz、2300mhz~2700mhz)及z-wave频段(约868mhz及908mhz)的vswr趋近于1,显现良好的天线阻抗匹配。在图4b中,曲线430a为天线单元130a(主要lte天线)的天线效率比对频率的关系图,曲线430b为天线单元130b(辅助lte天线)的天线效率比对频率的关系图,而曲线430c为天线单元130c(z-wave天线)的天线效率比对频率的关系图。由图中可看出,天线单元130a、130b、130c在低频频段(约704mhz~960mhz)的天线效率为-1.5~-3.5db,中高频频段(约1710mhz~2170mhz)的天线效率为-1.3~-2.6db,而在高频频段(约2300mhz~2700mhz)的天线效率为-1.0~-1.7db,上述天线效率数值皆大于-5db,显现良好的天线效率。下表一为无线收发装置100中天线模块120a~120c和天线单元130a~130c彼此间的隔离度(isolation)列表,其中隔离度定义为其中一天线模块或天线单元的信号泄漏到其他天线模块或天线单元的功率与原输入功率的比值,单位为db:(表1)由上列表1可知,无线收发装置100中的天线模块120a~120c和天线单元130a~130c彼此间的隔离度在低频频段皆小于-10db,而高频频段皆小于-15db,显现良好的隔离度。下表2及表3为天线模块120a、120b、120c彼此间的封包相关系数(envelopecorrelationcoefficient,ecc):ecc120a(wi-fi2.4g)120b(wi-fi2.4g)120a(wi-fi2.4g)--120b(wi-fi2.4g)<0.1-120c(zigbee)<0.1<0.1(表2)ecc120a(wi-fi5g)120b(wi-fi5g)120a(wi-fi5g)--120b(wi-fi5g)<0.1-120c(zigbee)<0.1<0.1(表3)而下表四为天线单元130a、130b、130c彼此间的封包相关系数:ecc130a(lte)130c(z-wave)130a(lte)--130c(z-wave)<0.1-130b(lte)0.15<0.1(表4)由上列表2、表3及表4可知,无线收发装置100中的天线模块120a~120c和天线单元130a~130c彼此的封包相关系数除了在低频频段大于0.1,其余频段都小于0.1。虽然本发明的实施例已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的变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