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6596发布日期:2018-07-18 02:42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换能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发声器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在众多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目前,手机的功能极其多样,其中之一便是高品质的音乐功能,因此,用于播放声音的发声器件被大量应用到现在的智能移动设备之中。

相关技术的扬声器箱为了获得更好的声学效果,往往会在扬声器箱体内部腔体内填充吸音颗粒。通常的方法是先将吸音颗粒封装于独立的壳体内,再将该壳体装配到扬声器箱的内部腔体中。以此方式设计,扬声器箱的内部腔体空间难以得到充分利用,进而扬声器箱的声学效果改善有限,并且存在整体透气性差的问题。

目前将多孔材料填充到扬声器模组的后声腔的方案,通常为托壳式封装方案,将多孔材料封装于托壳中制成吸音件,然后将该吸音件固定到扬声器模组中,从而改善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然而,上述方案存在托壳本身为塑料材质,不具有透气性,仅丝网布一面透气,扬声器振膜震动时产生气流,由于无法形成通气回路,造成封装在内的多孔材料对气体快速吸附-脱附作用受到限制,使得改善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效果变差。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发声器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下盖、与所述下盖围成收容空间的上盖以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和所述上盖围成前腔,所述发声单体、所述下盖和所述上盖共同围成后腔,所述发声器件还包括由所述上盖向所述下盖方向并延伸抵接于所述下盖的透气隔离组件,所述透气隔离组件将所述后腔分隔为第一后腔和第二后腔,所述透气隔离组件为多孔陶瓷挡板。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上盖包括与所述下盖正对的底壁以及自所述底壁边缘朝所述下盖延伸的侧壁,所述下盖盖接在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一端,所述侧壁对应所述多孔陶瓷挡板形成有夹壁,所述夹壁夹持所述透气隔离件。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后腔填充有吸音颗粒。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透气隔离组件的孔径小于吸音颗粒的粒径。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夹壁包括两个且相对设置,每一所述夹壁包括本体部和由所述本体部的靠近所述下盖的一端向其另一端凹陷的滑槽。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滑槽的宽度等于所述透气隔离组件的厚度。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透气隔离组件插入并卡设于所述滑槽内。

作为一种改进,在所述上盖的对应于所述透气隔离组件的位置设有凹槽,所述透气隔离组件进一步卡设于所述凹槽内。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下盖包括密封条,所述密封条抵压于所述透气隔离组件和所述夹壁。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下盖还包括向远离所述上盖方向凹陷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条收容于所述密封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透气隔离组件利用多孔陶瓷挡板与夹壁在后腔内形成挡板式结构,能够增强结构强度;多孔陶瓷挡板的孔径小于吸音颗粒的粒径,多孔陶瓷挡板将吸音颗粒封装于第二后腔内,由于本身为吸音材料,不仅增强了吸音效果,防止了吸音颗粒进入发声单体内,由此实现更好隔离透气效果;有效保证第一后腔与第二后腔之间的气流通畅,确保了吸音颗粒的效果,由此提高低频声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声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声器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沿图1的A-A线剖切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以及其各方面的优点。在以下的实施例中,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清楚透彻的理解,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器件100,其包括下盖1、上盖2、发声单体3、夹壁4和透气隔离组件5。下盖1与上盖2共同组配形成收容空间6。

发声单体3收容于收容空间6内,发声单体3的振膜(未标号)和正对的上盖2围成前腔61,用于发声;发声单体3、下盖1和上盖2共同围成后腔62,用于改善低频声学性能。

夹壁4由上盖2向下盖1方向延伸并抵接于下盖1。进一步地,夹壁4包括两个且相对设置,每一个夹壁4均包括本体部41和由本体部41的靠近下盖1的一端向其另一端凹陷的滑槽42。

透气隔离组件5固定夹持于夹壁4并与夹壁4共同将后腔62分隔为第一后腔621和第二后腔622,并且第一后腔621与第二后腔622连通。透气隔离组件5优选为多孔陶瓷挡板。进一步地,透气隔离组件5的孔径小于吸音颗粒的粒径,透气隔离组件5的厚度等于滑槽42的宽度,并且透气隔离组件5插入卡设于滑槽42内。

具体地,在收容空间6内,第一后腔621的位置与发声单体3的位置相对应,第一后腔621内不填充吸音颗粒,第二后腔622内填充Dbass粉粒等吸音颗粒(未图示),用于形成虚拟声腔,以改善低频声学性能,透气隔离组件5将吸音颗粒封装于第二后腔622内,并且作为后腔62的分隔构件。

在本实施方式,透气隔离组件5的材质优选为多孔陶瓷,但是不限于此,还可以包括多孔陶瓷材料和/或其它材料。进一步地。多孔陶瓷材料具有高开口气孔率,当声波传入时,在很小的气孔内受力振荡,振动受到的摩擦和阻碍,使声波传播受到抑制,导致声音衰减,从而起到吸音的作用。作为吸音材料的多孔陶瓷通常需要较小的孔径(例如20~150μm)、较高的气孔率(例如,大于60%)及较高的机械强度。由于透气隔离组件5本身为多孔吸声材料并具有吸音功能,所以增强了吸音效果。

另外,例如通过在陶瓷配料中添加造孔剂,利用造孔剂在坯体中占据一定的空间,然后经过烧结,造孔剂离开而形成气孔来制备多孔陶瓷。多孔陶瓷的气孔形状和大小可以通过造孔剂来调整,例如通过模压、挤压、等静压、扎制、注射和粉浆浇注等的成孔方法来成型多孔陶瓷,该多孔陶瓷气孔一致性好,强度好,并且可耐高温高压,使用该多孔陶瓷材料制成的透气隔离组件5为多孔陶瓷挡板,并且透气隔离组件5的孔径小于吸音颗粒的粒径,透气隔离组件5将吸音颗粒封装于第二后腔622内,有效保证了第一后腔621与第二后腔622之间的气流通畅,确保了Dbass粉粒等吸音颗粒的效果,由此增强透气吸音效果。另外,透气隔离组件5与夹壁4在后腔62内形成挡板式结构,使后腔62具有挡板式结构,由此增强了结构强度。

另外,下盖1包括密封条7,该密封条7抵压于透气隔离组件5和夹壁4。优选地,下盖1还包括向远离上盖2方向凹陷的密封槽(图中未示出),密封条,收容于密封槽内。当下盖1盖设于上盖2后,密封条7抵压透气隔离组件5和夹壁4形成密封,防止第二后腔622内的吸音颗粒进入所述第一后腔621,提高了发声器件100的可靠性。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密封条7为橡胶或海棉,当然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上盖2在对应透气隔离组件5的位置设有凹槽21,透气隔离组件5进一步卡设于凹槽21内。该结构可保证透气隔离组件5组装后不漏吸音颗粒,防止了吸音颗粒进入发声单体3内,由此提高了低频声学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透气隔离组件使用多孔陶瓷材料制成,该透气隔离组件与夹壁在后腔内形成挡板式结构,能够增强结构强度;多孔陶瓷挡板的孔径小于吸音颗粒的粒径,多孔陶瓷挡板将Dbass粉粒等吸音颗粒封装于第二后腔内,由于本身为吸音材料,不仅增强了吸音效果,防止了吸音颗粒进入发声单体内,实现了更好隔离透气效果;有效保证第一后腔与第二后腔之间的气流通畅,确保了Dbass粉粒等吸音颗粒的效果,提高了低频声学性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