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及其通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37383发布日期:2019-07-24 08:47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及其通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通过3GPP(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进行标准化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LTE-A(LTE-Advanced:高级LTE)等通信系统中,终端装置(UE:User Equipment(用户装置))使用调度请求(SR:Scheduling Request)等,来向基站装置(eNodeB:evolved Node B(演进型节点B))请求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无线资源。所述基站装置基于SR、BSR对各终端装置赋予上行发送许可(UL Grant)。所述终端装置在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与UL Grant相关的控制信息时,基于该UL Grant中所包括的上行链路发送参数而以规定的无线资源发送上行链路数据(被称为调度接入、基于授权的接入)。如此,基站装置控制所有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基站装置掌握通过各终端装置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的无线资源)。在调度接入中,基站装置通过控制上行链路无线资源来实现正交多址接入(OMA: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在3GPP中,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方式(5G),正在推进实现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标准化(非专利文献1)。在mMTC中,假定终端装置、传感器等许多设备收发小数据。正在研究使用了免授权的多址接入(免授权接入)用于上行链路mMTC(非专利文献2)。在免授权接入中,终端装置向基站装置发送上行链路数据而不进行UL Grant接收等。因此,在免授权接入中,即使在许多设备进行小数据的发送的情况下,也能抑制由控制信息导致的开销增加。而且,在免授权接入中,不进行UL Grant接收等,因此也能缩短从发送数据的产生至发送的时间。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Study on Scenarios and Requirements for Next Generation Access Technologies;(Release 14)”3GPP TR 38.913v0.3.0(2016-03)

非专利文献2:R1-165595,3GPP TSG RAN WG1#85Meeting,Nanjing,China,May 23-27,2016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免授权接入中,各终端装置与UL Grant无关地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因此允许对从数目超过基站装置的接收天线数的终端装置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在空间进行非正交复用。此外,在上行链路数据乘以扩频码的情况下,在相同无线资源中,允许对从数值大于扩频率的终端装置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非正交代码复用(被称为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但是,在免授权接入中,基站装置从各终端装置接收不控制无线资源分配等的上行链路数据(未掌握由哪个上行链路资源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因此,基站装置通过各终端装置的上行链路数据的信号检测、解调、解码处理的过程来进行终端装置的识别(用户识别)。因此,基站装置存在非正交多址接入的各终端装置的识别以及上行链路数据的信号检测的处理负载增大、识别精度降低以及用于识别终端装置的控制信息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在使用了免授权的多址接入中,抑制各终端装置的识别以及上行链路数据的信号检测的处理负载增大、识别精度降低以及用于识别终端装置的控制信息增加的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的构成如下。

(1)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是一种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接收部,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以及发送部,发送解调用参考信号和上行链路物理信道,所述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是表示识别通过免授权接入发送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标记的关联建立的信息,所述发送部发送实施了基于识别与所述解调用参考信号建立关联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标记的处理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

(2)此外,本发明的一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基于为了与所述基站装置进行通信而设定的小区ID,来表示使所述解调用参考信号与识别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标记的关联建立可变的设定。

(3)此外,本发明的一方案的特征在于,识别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标记包括扩频码序列,所述发送部发送乘以与所述解调用参考信号建立关联的扩频码序列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

(4)此外,本发明的一方案的特征在于,识别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标记包括交织模式,所述发送部发送实施了与所述解调用参考信号建立关联的交织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

(5)此外,本发明的一方案的特征在于,识别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标记包括上行链路的发送功率,所述发送部发送通过与所述解调用参考信号建立关联的发送功率而控制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

(6)此外,本发明的一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将所述解调用参考信号与所述扩频码序列唯一地建立关联。

(7)此外,本发明的一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将一个解调用参考信号与多个扩频码序列建立关联,所述发送部发送与从所述多个扩频码序列选择出的一个扩频码序列相乘后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与重传时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相乘的扩频码序列不同于与初传时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相乘的扩频码序列。

(8)此外,本发明的一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部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UE ID,所述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表示识别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标记与UE ID组建立关联,所述UE ID组由包括所述UE ID的多个UE ID构成。

(9)本发明的一方案是一种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步骤,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以及第二步骤,发送解调用参考信号和上行链路物理信道,所述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是表示识别通过免授权接入发送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标记的关联建立的信息,所述第二步骤发送实施了基于识别与所述解调用参考信号建立关联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标记的处理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

(10)本发明的一方案是一种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发送部,将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发送给所述终端装置;以及接收部,接收解调用参考信号和上行链路物理信道,所述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是表示识别所述终端装置通过免授权接入发送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标记的关联建立的信息,所述接收部基于识别与所述解调用参考信号建立关联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标记,来进行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接收处理。

(11)本发明的一方案是一种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步骤,将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发送给所述终端装置;以及第二步骤,接收解调用参考信号和上行链路物理信道,所述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是表示识别所述终端装置通过免授权接入发送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标记的关联建立的信息,所述接收步骤基于识别与所述解调用参考信号建立关联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标记,来进行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接收处理。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案,在使用了免授权的多址接入中,能抑制各终端装置的识别以及上行链路数据的信号检测的处理负载增大、识别精度降低以及用于识别终端装置的控制信息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示例的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无线帧构成例的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20的构成的概略框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映射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映射的另一示例的图。

图6是指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免授权接入的设定参数的关联建立的表的一个示例。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与循环索引/OCC索引建立关联的一个示例。

图8是指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本实施方式的免授权接入的设定参数的关联建立的表的另一示例。

图9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与循环索引/OCC索引建立关联的另一示例。

图10是指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本实施方式的免授权接入的设定参数的关联建立的表的另一示例。

图1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10的构成的概略框图。

图1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信号检测部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免授权接入的基站装置以及通信装置间的序列示例的图。

图14是指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免授权接入的设定参数的关联建立的表的一个示例。

图1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构成例的图。

图16是指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免授权接入的设定参数的关联建立的表的一个示例。

图17是指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免授权接入的设定参数的关联建立的表的一个示例。

图18是指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免授权接入的设定参数的关联建立的表的一个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具备基站装置(小区、微小区、服务小区、分量载波、eNodeB、Home eNodeB)以及终端装置(终端、移动终端、UE:User Equipment)。在该通信系统中,在下行链路的情况下,基站装置为发送装置(发送点、发送天线群、发送天线端口群),终端装置为接收装置(接收点、接收终端、接收天线群、接收天线端口群)。在上行链路的情况下,基站装置为接收装置,终端装置为发送装置。所述通信系统也能应用于D2D(Device-to-Device:设备对设备)通信。在该情况下,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均为终端装置。

所述通信系统并不限定于由人类干预的终端装置与基站装置之间的数据通信,也能应用于MTC(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机器类通信)、M2M通信(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机器对机器通信)、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用通信、NB-IoT(Narrow Band-IoT:窄带-IoT)等(以下称为MTC)无需人类干预的数据通信的形态。在该情况下,终端装置为MTC终端。在上行链路以及下行链路中,所述通信系统能使用DFTS-OFDM(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Spread-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离散傅里叶变换扩频-正交频分复用,也被称为SC-FDMA)、OFDM等传输方式。所述通信系统也能使用应用了滤波器的FBMC(Filter Bank Multi Carrier:滤波器组多载波)、f-OFDM(Filtered-OFDM:滤波-OFDM)、UF-OFDM(Universal Filtered-OFDM:通用滤波-OFDM)、W-OFDM(Windowing-OFDM:加窗-OFDM)、使用稀疏码的传输方式(SCMA: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稀疏码多址接入))等。而且,所述通信系统也可以应用DFT预编码,并使用信号波形,所述信号波形使用上述滤波器。而且,在所述传输方式中,所述通信系统也能实施码扩频、交织、稀疏码等。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在上行链路使用DFTS-OFDM(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Spread-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离散傅里叶变换扩频-正交频分复用,也被称为SC-FDMA)传输、下行链路使用OFDM传输的情况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也能应用于其他传输方式。

本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以及终端装置能在无线运营商从提供服务的国家、地区获得了使用许可(批准)的称为所谓的授权频带(licensed band)的频带、和/或无需来自国家、地区的使用许可(批准)的称为所谓的非授权频带(unlicensed band)的频带中进行通信。

在本实施方式中,“X/Y”包括“X或Y”的意思。在本实施方式中,“X/Y”包括“X和Y”的意思。在本实施方式中,“X/Y”包括“X和/或Y”的意思。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构成例的图。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具备基站装置10、终端装置20-1~20-n1(n1是与基站装置10连接的终端装置数量)。也将终端装置20-1~20-n1统称为终端装置20。覆盖范围10a是基站装置10能与终端装置20连接的范围(通信区域)(也称为小区)。

在图1中,基站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20在上行链路中支持使用了免授权(也被称为无授权、基于竞争)的多址接入(免授权接入)。在免授权接入中,终端装置20与从基站装置10接收上行链路发送许可(UL Gran:上行链路授权,也被称为调度许可)无关(无UL Grant的接收)地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上行物理链路信道等)。基站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20支持非正交多址接入。需要说明的是,基站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20也能支持免授权接入以及调度接入双方。基站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20也能支持非正交多址接入以及正交多址接入双方。需要说明的是,UL Grant是基站装置10使用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调度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来对终端装置20指示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资源块分配(例如,用于LTE的DCI格式中所包括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块分配字段)。

用于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能通过调度接入和免授权接入而包括共享字段。在该情况下,在基站装置10指示了通过免授权接入发送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情况下,基站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20根据用于免授权接入的设定(例如,为了免授权接入而定义的参照表)来解释储存于所述共享字段的比特序列。同样,在基站装置10指示了通过调度接入发送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情况下,基站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20根据用于调度接入的设定来解释所述共享字段。免授权接入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发送被称为异步数据传输(Asynchronous data transmission)。需要说明的是,调度中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发送被称为同步数据传输(Synchronous data transmission)。

在免授权接入中,终端装置20可以随机地选择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无线资源。例如,终端装置20由基站装置10通知可利用的多个无线资源的候选来做为资源池,从该资源池随机地选择无线资源。在免授权接入中,也可以通过基站装置10来预先设定由终端装置20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无线资源。在该情况下,终端装置20使用预先设定的所述无线资源,不接收UL Grant地发送所述上行链路数据。所述无线资源由多个上行链路多址接入资源(能映射上行链路数据的资源)构成。终端装置20使用从多个上行链路多址接入资源中选择出的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多址接入资源来发送上行链路数据。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装置20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所述无线资源也可以在由基站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20构成的通信系统中预先确定。发送所述上行链路数据的所述无线资源可以通过基站装置10使用广播信道/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系统信息(例如,SIB:System Information Block(系统信息块))/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来通知给终端装置20。

在免授权接入中,所述上行链路多址接入资源由多址接入物理资源和多址接入签名资源(多址接入签名资源:Multi Access Signature Resource)构成。所述多址接入物理资源由包括时域和频域的资源构成。多址接入物理资源和多址接入签名资源可以用于确定各终端装置所发送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所述资源块是基站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20能映射物理信道(例如,物理数据共享信道、物理控制信道)的单位。在频域中,所述资源块由多个子载波(例如,12个子载波、16个子载波)构成。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无线帧构成例的图。无线帧构成表示时域的多址接入物理资源的构成。一个无线帧由多个子帧构成。图2是一个无线帧由10个子帧构成的示例。终端装置20具有作为参考的子载波间隔(参考参数集)。所述子帧由在作为参考的子载波间隔中生成的多个OFDM符号构成。图2是一个子帧由14个OFDM符号构成的示例。

一个时隙由在终端装置20用于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的子载波间隔中生成的多个OFDM符号构成。图2是一个时隙由14个OFDM符号构成的示例。图2是作为参考的子载波间隔和用于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的子载波间隔相同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一个子帧由多个时隙构成。图2是一个子帧由2个时隙构成的示例。在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也可以将时隙作为终端装置20映射物理信道(例如,物理数据共享信道、物理控制信道)的最小单位。在该情况下,在所述多址接入物理资源中,一个时隙为时域上的资源块单位。

一个迷你时隙由终端装置20在用于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的子载波间隔中生成的多个OFDM符号(例如,2个、4个)构成。迷你时隙长度比时隙长度短。图2是一个迷你时隙由2个OFDM符号构成的示例。基站装置10可以设定构成时隙/迷你时隙的OFDM符号数。基站装置10可以用信号传输构成时隙/迷你时隙的OFDM符号数并通知给终端装置20。在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可以将迷你时隙作为终端装置20映射物理信道(例如,物理数据共享信道、物理控制信道)的最小单位。在该情况下,在所述多址接入物理资源中,一个迷你时隙为时域上的资源块单位。

多址接入签名资源由多个多址接入签名群(也被称为多址接入签名池)中的至少一个多址接入签名构成。多址接入签名是表示区分(识别)各终端装置所发送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特征(标记、指示符)的信息。多址接入签名包括:空间复用模式、扩频码模式(Walsh码、OCC:Orthogonal Cover Code(正交覆盖码)、数据扩频用循环移位、稀疏码等)、交织模式、解调用参考信号模式(参考信号序列、循环移位)、发送功率等。在免授权接入中,终端装置使用从多址接入池中选择出的一个或多个多址接入签名来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终端装置20能将可使用的多址接入签名通知给基站装置10。基站装置10能将终端装置20发送上行链路数据时使用的多址接入签名通知给终端装置。基站装置10能将终端装置20发送上行链路数据时可使用的多址接入签名群通知给终端装置。也可以使用广播信道/RRC/系统信息/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来通知可使用的多址接入签名群。在该情况下,终端装置20能使用从已通知的多址接入签名群中选择出的多址接入签名来发送上行链路数据。

终端装置20使用多址接入资源来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例如,终端装置20能对由多载波签名资源构成的多址接入资源映射上行链路数据,所述多载波签名资源由一个多址接入物理资源和扩频码模式构成。终端装置20能对由多载波签名资源构成的多址接入资源分配上行链路数据,所述多载波签名资源由一个多址接入物理资源和交织模式构成。终端装置20能对由多址接入签名资源构成的多址接入资源映射上行链路数据,所述多址接入签名资源由一个多址接入物理资源和解调用参考信号模式构成。终端装置20能对由多址接入签名资源构成的多址接入资源映射上行链路数据(例如,所述各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功率可以设定为在基站装置10中产生接收功率差),所述多址接入签名资源由一个多址接入物理资源和发送功率模式构成。在这样的免授权接入中,在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允许多个终端装置20所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在上行链路多址接入物理资源中被重复(冲突)发送。

在免授权接入中,基站装置10检测通过各终端装置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的信号。为了检测所述上行链路数据信号,基站装置10可以具备:根据干扰信号的解调结果来进行干扰去除的SLIC(Symbol Leve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符号级干扰消除)、通过干扰信号的解码结果来进行干扰去除的CWIC(Codeword Leve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码字级干扰消除、也被称为串行干扰消除(SIC)或并行干扰消除(PIC))、Turbo均衡、从发送信号候选中搜索最相似的发送信号的最大似然检测(ML:maximum likelihood(最大似然)、R-ML:Reduced complexity maximum likelihood(降低复杂度的最大似然))、通过线性运算来抑制干扰信号的EMMSE-IRC(Enhanced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Interference Rejection Combining:增强型最小均方误差-干扰抑制组合)、基于消息传递的信号检测等。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在免授权多址接入中,以基站装置应用Turbo均衡等高级接收装置(Advanced Receiver)来检测非正交复用的上行链路数据信号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只要能检测上行链路数据信号,则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MRC(Maximal Ratio Combining:最大比组合)等匹配滤波器。

在图1中,在使用调度接入/免授权接入的上行链路无线通信中,包括以下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用于发送从上层输出的信息。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是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的物理信道。

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对下行链路数据(下行链路传输块、DL-SCH:Downlink-Shared Channel(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肯定应答(positive acknowledgement,ACK)/否定应答(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ACK)。ACK/NACK也被称为表示送达确认的信号、HARQ-ACK、HARQ反馈。需要说明的是,在支持调度接入的情况下,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可以包括SR(Scheduling Request:调度请求)。

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表示优选的空间复用数(层数)的秩指示符(RI:Rank Indicator)、表示优选的预编码器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指定优选的传输速率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等。所述PMI表示由终端装置确定的码本。该码本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预编码关联。所述CQI可以采用规定的频带中的优选的调制方式(例如,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二进制相移键控)、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正交相移键控)、16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振幅调制)、64QAM、256QAM等)、编码率(coding rate)。需要说明的是,在免授权接入的情况下,可以省略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是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上行链路传输块、UL-SCH)的物理信道。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也可以用于发送针对下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和/或信道状态信息。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也可以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也可以对上行链路数据附加循环冗余校验(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而生成。也可以使用表示终端装置的标识符(也称为UE ID:User Equipment Identifier(用户设备标识符))的序列来对CRC进行加扰(也称为异或运算、掩码、加密)。作为UE ID,可以使用C-RNTI(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Temporary C-RNTI(T C-RNTI)等。在终端装置通过小区更新过程接入至新小区时,UE ID能通过基站装置分配给该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可以将各UE ID通知给终端装置。UE ID也可以包括在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2(随机接入响应、RAR:Random Access Response)/消息4(Contention Resolution:竞争解决)中。UE ID也可以包括在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消息中。

在免授权接入中,所述UE ID与用于识别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参数(例如,与参考信号/扩频码/交织模式/发送功率控制的设定相关的参数等)建立关联。在免授权接入中,所述UE ID与多址接入签名资源相关的参数建立关联。所述UE ID可以定义区别于用于调度接入的标识符的免授权接入用的标识符。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用于发送RRC消息。RRC消息是在无线资源控制层中被处理的信息/信号。RRC消息可以包括终端装置的UE Capability(UE能力)。UE Capability是表示该终端装置所支持的功能的信息。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用于发送MAC CE(Control Element:控制元素)。MAC CE是在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中被处理(发送)的信息/信号。例如,功率余量可以包含于MAC CE,经由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报告。即,MAC CE的字段用于表示功率余量的等级。上行链路数据可以包括RRC消息、MAC CE。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用于发送用于随机接入的前导。在免授权接入中,可以省略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在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上行链路参考信号(Uplink Reference Signal:UL RS)作为上行链路物理信号。上行链路物理信号不用于发送从上层输出的信息,但被物理层使用。在上行链路参考信号中包括:解调用参考信号(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探测参考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解调用参考信号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或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关联。例如,基站装置10为了进行对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或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进行解调时的传播路径校正而使用解调用参考信号。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与基站装置10的小区ID建立关联而生成。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也可以实施循环移位以及OCC(Orthogonal Cover Code)来生成。例如,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r由算式(1)~算式(6)表示。

[数式1]

α=2πncs/12...(3)

ncs=nDMRSmod 12...(4)

m取决于映射解调用参考信号的OFDM符号数(例如,在解调用参考信号每个资源块被映射两个OFDM符号的情况下,m=0,1)。M_SC^RS是映射解调用参考信号的子载波数。α是循环移位量。是满足N_ZC^RS<M_SC^RS的最大素数。n_DMRS是通过基站装置10设定的循环移位量的参数。n_DMRS与循环移位索引建立对应。基站装置10能使用下行链路控制信道/RRC向终端装置20通知与n_DMRS建立对应的循环移位索引。n_DMRS可以由使用下行链路控制信道通知的设定参数和使用RRC通知的设定参数构成。r(n)_u,v是用于生成解调用参考信号的基本序列。例如,使用Zadoff-Chu序列来做为基本序列。r(n)_u,v可以采用将小区ID设为种子(seed)的Zadoff-Chu序列。基本序列r(n)_u,v基于参数α而被循环移位。在算式(1)中,可以由一个基本序列生成12个被循环移位的基本序列r(n)_u,v^(α)。

OCC序列w与被循环移位的基本序列r(n)_u,v^(α)相乘。解调用参考信号可以被映射至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OCC序列w与每个OFDM符号(相对于时域)相乘。例如,解调用参考信号被映射在两个OFDM符号的情况下的OCC序列w(m)的模式(m=0,1)为[1 1]、[1-1]这两个。在选择w=[1-1](即,w(0)=1、w(1)=-1)的情况下,映射到第一OFDM符号中的M_SC^RS个子载波的序列乘以1,映射到第二OFDM符号中的M_SC^RS个子载波序列乘以-1。OCC序列w(m)的模式与OCC索引建立对应。基站装置10能使用下行链路控制信道/RRC将OCC索引通知给终端装置20。例如,在算式(1)中,在使用序列长度为2的OCC的情况下,可以由一个基本序列生成最大24个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与循环移位索引建立对应来通知所述w。需要说明的是,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r可以在每层生成。

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可以对频域乘以扩频码序列。例如,对映射于各OFDM符号的M_SC^RS个子载波的序列乘以扩频码序列。该扩频码序列与乘以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扩频码序列相同。探测参考信号不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或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关联。例如,基站装置10为了测量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CSI Measurement:CSI测量)而使用探测参考信号。

在图1中,在使用调度接入/免授权接入的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用于发送从上层输出的信息。

·物理广播信道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物理广播信道用于广播在终端装置通用的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Broadcast Channel:BCH(广播信道))。MIB是系统信息。物理广播信道包括所广播的系统控制信息。例如,物理广播信道包括下行链路系统频带、系统帧编号(SFN:System Frame Number)、被eNB使用的发送天线数等信息。物理广播信道也可以包括信道(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的设定信息,所述信道(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的设定信息包括重传请求指示。物理广播信道也可以包括表示是否为支持免授权接入的基站装置的信息。物理广播信道也可以包括与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定义有基于用途的多个格式(也称为DCI格式)。根据用途使用各格式。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用于下行链路数据发送的控制信息和用于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的控制信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可以包括与上行链路数据(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重传有关的信息。

用于下行链路数据发送的DCI格式用于调度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也将用于下行链路数据发送的DCI格式称为下行链路授权(或下行链路分配)。在用于下行链路数据发送的DCI格式中,包括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有关的信息、与针对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与编码策略)有关的信息等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用于下行链路数据发送的DCI格式也可以包括针对物理上行链路信道(例如,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功率控制(TPC: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用于下行链路数据发送的DCI格式也可以包括与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

用于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的DCI格式用于将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有关的控制信息通知给终端装置。用于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的DCI格式能包括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MCS有关的信息、与上行链路数据(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重传有关的信息、与用于解调用参考信号的循环移位有关的信息、针对物理上行链路信道的发送功率控制、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也称为接收质量信息)请求(CSI request:CSI请求)等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用于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的DCI格式也可以包括终端装置20可使用的多址接入资源/可使用的多址接入签名资源(可使用的多址接入签名群、可使用的多址接入签名)。用于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的DCI格式也可以包括与免授权接入相关的设定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定义用于通知与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的免授权接入特有的DCI格式。需要说明的是,在用于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的DCI格式中所包括的一个或多个信息也可以包含于用于下行链路数据发送的DCI格式中。

对下行链路控制信息附加循环冗余校验(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来生成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使用终端装置的标识符(UE ID)来对CRC进行加扰。例如,使用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来对CRC进行加扰。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数据(下行链路传输块、DL-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用于发送系统信息消息(SIB:System Information Block)。系统信息消息可以包括在免授权接入中特有的系统信息块。例如,在免授权接入中特有的系统信息块可以包括进行免授权接入的多址接入物理资源(频带等)/多址接入签名群/多址接入签名的设定信息。在免授权接入中特有的系统信息块也可以包括用于识别上行链路数据的参数(例如,与参考信号/扩频码/交织模式/发送功率控制的设定有关的参数等)。需要说明的是,系统信息消息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包含在RRC消息中。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用于发送RRC消息。由基站装置发送的RRC消息可以对小区内的多个终端装置通用(小区特有)。小区内的终端装置共用的信息能使用小区特有的RRC消息来发送。由基站装置发送的RRC消息也可以是对某个终端装置的专用消息(也称为dedicated signaling:专用信令)。能使用专用消息来向某个终端装置发送终端装置特定(用户特有)的信息。

RRC消息可以包括用于与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的消息(也被称为免授权接入设定协助信息)。例如,RRC消息可以包括进行免授权接入的多址接入物理资源(频带等)/多址接入签名群/多址接入签名的设定信息。RRC消息也可以包括用于上行链路数据的识别的参数(例如,与参考信号/扩频码/交织模式/发送功率控制的设定有关的参数等)。RRC消息也可以是免授权接入的专用消息。可以使用免授权接入专用消息来发送免授权接入特有信息。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用于发送MAC CE。也将RRC消息和/或MAC CE称为上层信号(higher layer signaling:上层信令)。

附加循环冗余校验(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来生成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使用终端装置的标识符(UE ID)来对CRC进行加扰。在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用于对CRC进行加扰的标识符可以定义区别于用于调度接入的标识符的用于免授权接入的标识符。例如,在使用调度接入发送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使用免授权接入发送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不同的标识符。

在图1的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SS)、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DL RS)作为下行链路物理信号。下行链路物理信号不用于发送从上层输出的信息,但被物理层使用。

同步信号用于供终端装置取得下行链路的频域以及时域的同步。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用于供终端装置进行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传播路径校正。例如,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用于解调物理广播信道、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下行链路参考信号也可以用于供终端装置计算(measurement)出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此外,用于解调各种信道的参考信号与用于计算(measurement)的参考信号可以不同(例如,LTE中的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CRS: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小区特定参考信号))。

也将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下行链路物理信号统称为下行链路信号。此外,也将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统称为上行链路信号。此外,也将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统称为物理信道。此外,也将下行链路物理信号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统称为物理信号。

BCH、UL-SCH以及DL-SCH为传输信道。将在MAC层中使用的信道称为传输信道。也将在MAC层使用的传输信道的单位称为传输块(TB:Transport Block)或MAC 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传输块是MAC层传递(deliver)至物理层的数据单位。在物理层中,传输块被映射至码字,并按码字来进行编码处理等。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20的构成的概略框图。终端装置20构成为包括:接收天线202、接收部(接收步骤)204、上层处理部(上层处理步骤)206、控制部(控制步骤)208、发送部(发送步骤)210、发送天线212。接收部204构成为包括:无线接收部(无线接收步骤)2040、解复用部(解复用步骤)2042、解调部(解调步骤)2044、解码部(解码步骤)2046。发送部210构成为包括:编码部(编码步骤)2100、调制部(调制步骤)2102、DFT部(DFT步骤)2104、扩频部(扩频步骤)2106、复用部(复用步骤)2108、无线发送部(无线发送步骤)2110、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步骤)2112。

接收部204对经由接收天线202从基站装置10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信号(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下行链路物理信号)进行解复用、解调、解码。接收部204将从接收信号分离出的控制信道(控制信息)输出至控制部208。接收部204将解码结果输出至上层处理部206。接收部204获取与在所述接收信号中所包括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设定有关的信息(称为与上行链路发送有关的设定信息)。与上行链路发送有关的设定信息包括与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详情后述)。下行链路信号也可以包括终端装置20的UE ID。

无线接收部2040将经由接收天线202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信号通过下变频转换为基带信号,去除不需要的频率分量,以适当地维持信号电平的方式控制放大电平,并基于接收到的信号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来进行正交解调,将正交解调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无线接收部2040从转换后的数字信号去除相当于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的部分,对去除CP后的下行链路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对OFDM调制的解调处理),并提取频域的信号。

解复用部2042对所述提取到的频域的下行链路信号中所包括的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物理广播信道等)、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等进行分离提取。解复用部2042包括使用了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信道测量功能(信道测量部)。解复用部2042包括使用了所述信道测量结果的下行链路信号的信道补偿功能(信道补偿部)。解复用部将下行物理下行链路信道输出至解调部2044/控制部208。

解调部2044分别对各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调制符号使用BPSK、QPSK、16QAM、64QAM、256QAM等预先设定的或通过下行链路授权预先通知的调制方式来进行接收信号的解调。

解码部2046通过预先设定的编码方式的、预先设定的或下行链路授权预先通知的编码率,来对解调后的各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编码位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下行链路数据/与下行链路接收有关的设定信息/与上行链路发送有关的设定信息输出至上层处理部206。

控制部208使用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等)中所包括的与下行链路接收有关的设定信息/与上行链路发送有关的设定信息来进行接收部204以及发送部210的控制。与上行链路发送有关的设定信息可以包括与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控制部208根据与所述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中所包括的与多址接入资源(多址接入物理资源/多址接入签名资源)有关的设定信息来控制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2112以及扩频部2106。在图3中,控制部208根据由与所述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计算出的解调用参考信号的生成中所使用的参数、扩频码序列,来控制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2112以及扩频部2106。控制部208从接收部204/上层处理部206获取与所述下行链路接收有关的设定信息/与上行链路发送有关的设定信息。可以从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中所包括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获取与下行链路接收有关的设定信息/与上行链路发送有关的设定信息。可以从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中所包括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获取与下行链路接收有关的设定信息/与上行链路发送有关的设定信息。与所述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可以包含于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广播信道中。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也可以包括免授权接入专用的物理信道。在该情况下,与所述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从免授权接入专用的物理信道获取。需要说明的是,在发送部210发送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控制部208生成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并输出至发送部210。需要说明的是,控制部108的功能的一部分可以包含于上层处理部102。

上层处理部206进行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LC)层、无线资源控制(RRC)层的处理。上层处理部206将与终端装置本身所支持的终端装置的功能(UE capability)有关的信息输出至发送部210。例如,上层处理部206在RRC层用信号传输与所述终端装置的功能有关的信息。

与所述终端装置的功能有关的信息包括:表示该终端装置是否支持规定功能的信息、或表示该终端装置完成对规定功能的导入以及测试的信息。是否支持规定功能包括是否完成对规定功能的导入以及测试。在终端装置支持规定功能的情况下,该终端装置发送表示是否支持该规定功能的信息(参数)。在终端装置不支持规定功能的情况下,该终端装置可以不发送表示是否支持该规定功能的信息(参数)。即,是否支持该规定的功能通过是否发送表示是否支持此规定的功能的信息(参数)来进行通知。需要说明的是,表示是否支持规定功能的信息(参数)可以使用1位的1或0来通知。

与所述终端装置的功能相关的信息包括表示支持免授权接入的信息。在具有多个与免授权接入对应的功能的情况下,上层处理部206能发送表示是否支持每个功能的信息。表示支持免授权接入的信息包括表示终端装置本身所支持的多址接入物理资源、多址接入签名资源的信息。表示支持免授权接入的信息也可以包括用于设定所述多址接入物理资源、多址接入签名资源的参照表的设定。表示支持免授权接入的信息也可以包括:与表示天线端口、扰码ID(scrambling identity)以及层数的多个表对应的能力、与规定数的天线端口数对应的能力、与规定的发送模式对应的能力的一部分或全部。发送模式由有无天线端口数、发送分集、层数、免授权接入的支持等来确定。

上层处理部206进行终端装置本身的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所述各种设定信息的一部分被输入至控制部208。经由接收部204使用下行链路物理信道来从基站装置10接收各种设定信息。所述各种设定信息包括从接收部204输入的与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与所述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包括多址接入资源(多址接入物理资源、多址接入签名资源)的设定信息。例如,可以包括:上行链路的资源块设定(每个资源块的OFDM符号数/子载波数)、解调用参考信号的设定(参考信号序列、循环移位、被映射的OFDM符号等)、扩频码设定(Walsh符号、OCC:Orthogonal Cover Code、稀疏码等)、交织设定、发送功率设定、收发天线设定、收发波束成形设定等与多址接入签名资源有关的设定(与基于用于识别终端装置所发送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标记而实施的处理有关的设定)。这些多址接入签名资源直接或间接地建立关联(连结)。多址接入签名资源的关联建立由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表示(详情后述)。此外,在与所述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中,也可以包括用于设定所述多址接入物理资源、多址接入签名资源的参照表的设定。与所述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也可以包括表示免授权接入的配置、释放的信息、针对上行链路数据信号的ACK/NACK的接收定时信息、上行链路数据信号的重传定时信息等。

上层处理部206基于与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对通过免授权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的多址接入资源(多址接入物理资源、多址接入签名资源)进行管理。上层处理部206基于与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来将用于控制发送部210的信息输出至控制部208。上层处理部206从接收部204/控制部208获取终端装置本身的UE ID。所述UE ID可以包含于与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

上层处理部206将通过用户的操作等生成的上行链路数据(例如,DL-SCH)输出至发送部210。上层处理部206还能将不经由用户的操作(例如,通过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而生成的上行链路数据输出至发送部210。在所述上行链路数据中,可以具有储存UE ID的字段。上层处理部206对所述上行链路数据附加CRC。使用所述上行链路数据来生成所述CRC的奇偶校验位。通过分配给终端装置本身的UE ID对所述CRC的奇偶校验位进行加扰(也称为异或运算、掩码、加密)。所述UE ID可以使用免授权接入的终端装置特有的标识符。

在产生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的情况下,发送部210基于与从基站装置10发送的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不接收UL Grant地发送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发送部210根据从控制部208输入的与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生成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以及与其建立关联的解调用参考信号。

编码部2100使用预先设定的/由控制部208设定的编码方式对从上层处理部206输入的上行链路数据进行编码(包括重复)。编码方式可以应用卷积编码、Turbo编码、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编码、Polar编码等。所述编码除了编码率1/3以外,还可以使用低编码率1/6或1/12等母码。调制部2102通过BPSK、QPSK、16QAM、64QAM、256QAM等(也可以包括π/2移位BPSK、π/2移位QPSK)的由下行链路控制信息通知的调制方式、或按每个信道预先设定的调制方式来对从编码部2100输入的编码位进行调制。

扩频部2106根据从控制部208输入的扩频码序列的设定,对从调制部2102输出的序列乘以扩频码序列。所述扩频码序列的设定与所述解调用参考信号等其他的与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建立关联(详情后述)。需要说明的是,扩频处理也可以对DFT处理后的序列进行。需要说明的是,扩频部2106在作为多址接入签名资源而设定了交织的情况下,所述扩频部2106可以置换为交织部。交织部根据从控制部208输入的交织模式的设定来对从DFT部输出的序列进行交织处理。在设定了符号扩频以及交织作为多址接入签名资源的情况下,发送部210具备扩频部2106以及交织部。在应用了其他多址接入签名资源的情况下也是同样。

DFT部2104将从扩频部2106输出的扩频后的调制符号并列排序后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处理。在此,可以通过将零的符号列附加至所述调制符号并进行DFT,在IFFT后的时间信号中,作为使用零区间代替CP的信号波形。此外,也可以通过将Gold序列或Zadoff-Chu序列等特定序列附加至调制符号并进行DFT,在IFFT后的时间信号中,作为使用特定模式代替CP的信号波形。但是,在将信号波形设为OFDM的情况下,不应用DFT。控制部208使用与所述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中所包括的所述零的符号列的设定(符号列的位数等)、所述特定序列的设定(序列的种子(seed)、序列长度等)来进行控制。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2112根据从控制部208输入的解调用参考信号的设定信息来生成解调用参考信号。所述解调用参考信号的设定信息与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与多址接入物理资源/多址接入签名资源有关的设定)建立关联。解调用参考信号的设定信息基于用于识别基站装置10的物理小区标识符(被称为physical cell identity:PCI、Cell ID等)、映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子载波数(带宽)、OFDM符号数、循环移位、OCC序列等,来生成通过预先设定的规则(例如,算式(1))而求出的序列。

复用部2108按发送天线端口来对上行链路物理信道(DFT部2104的输出信号)、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映射)。复用部2108按发送天线端口来将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上行链路参考信号配置于资源元素。复用部2108在使用SCMA的情况下,根据从控制部208输入的SCMA资源模式,来将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配置于资源元素。所述SCMA资源模式可以包含于与所述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映射的一个示例的图。网格部分表示映射解调用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素。空白部分表示映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资源元素。解调用参考信号被映射至构成资源块的多个OFDM符号(在图4中两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OFDM符号。解调用参考信号被映射到映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范围中的至少起点的OFDM符号。例如,在由OFDM符号#0以及#1构成的一个资源块发送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情况下,终端装置20将由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2112生成的解调用参考信号映射至OFDM符号#0,将从扩频部2106输出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映射至OFDM符号#0。映射至OFDM符号#0的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是没有乘以OCC序列的序列(是乘以OCC序列w(0)=1的序列)。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映射的另一示例的图。(网格部分表示映射解调用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素。空白部分表示映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资源元素)。解调用参考信号被映射至构成资源块的多个OFDM符号中的多个OFDM符号(图5是映射解调用参考信号至由7个OFDM符号构成的一个资源块中的2个OFDM符号的设定例(算式(1)中的m=0,1)的设定例)。解调用参考信号被映射至映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范围中的至少起点的OFDM符号。例如,在由OFDM符号#0至#6构成的一个资源块发送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情况下,终端装置20将由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2112生成的解调用参考信号映射至OFDM符号#0以及#1,将从扩频部2106输出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映射至OFDM符号#2至#6。映射至OFDM符号#0以及#1的解调参考信号序列在时域乘以OCC序列(对OFDM符号#0乘以m=0的OCC值w(0),对OFDM符号#1乘以m=1的OCC值w(1))。

需要说明的是,解调用参考信号可以以规定的间隔被映射至多个OFDM符号。例如,解调用参考信号被映射至OFDM符号#0、#4、#8、#12。在图4、5中,是各终端装置使用一个资源块发送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示例,但并不限于此,例如,终端装置20也能在频域中使用多个资源块映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此外,解调用参考信号也可以仅映射到映射解调用参考信号的OFDM符号的一部分的子载波(例如,每隔一个子载波)。

无线发送部2110对复用后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IFFT),并进行SC-FDMA方式的调制来生成SC-FDMA符号。无线发送部2110将CP附加至所述SC-FDMA符号来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而且,无线发送部2110将所述基带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去除多余的频率分量,通过上变频转换为输送频率,放大功率,并经由发送天线212发送至基站装置10。无线发送部2110包括发送功率控制功能(发送功率控制部)。所述发送功率控制遵循从控制部208输入的发送功率的设定信息。所述发送功率的设定信息与所述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建立关联。需要说明的是,在应用FBMC、UF-OFDM、F-OFDM的情况下,对所述SC-FDMA符号(或OFDM符号)以子载波单位或子带单位进行滤波处理。

图6是指示本实施方式的免授权接入的设定参数的关联建立的表的一个示例。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是表示识别免授权接入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标记的关联建立的信息。在图6中,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MA signature process index)是表示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DMRS Index)与扩频码索引(Spreading Code Index)建立关联的一个示例。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与扩频码索引一对一地建立关联。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与扩频码索引建立关联,以使由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和扩频码索引形成的对(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为唯一。图6是从8个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和4个扩频码序列选择构成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的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以及扩频码索引的示例。基站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20通过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或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能唯一地确定(识别)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和扩频码序列。基站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20通过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能唯一地确定(识别)扩频码序列。基站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20能在某个小区中使用扩频码索引唯一地确定扩频码(例如,在由2比特构成扩频码序列的情况下,扩频码索引(0,1,2,3)=([1 1 1 1],[1 -1 -1 1],[1 1 -1 -1],[1 -1 1 -1]))。基站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20能在某个小区使用与用于解调用参考信号的生成的循环移位索引/OCC索引建立关联的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来唯一地确定(识别)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图7是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与循环索引/OCC索引建立关联的一个示例。图7是使用8个循环索引来唯一地确定图6中的8个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的示例。在图7中,在没有明示OCC索引的情况下,可以设定OCC序列w(0)=1。

图8是指示本实施方式的免授权接入的设定参数的关联建立的表的另一个示例。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与扩频码索引一对一地建立关联。图8是从16个解调用参考信号和4个扩频码序列选择构成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的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以及扩频码索引的示例。基站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20通过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或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能唯一地确定(识别)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和扩频码序列。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以及扩频码索引分别唯一地表示某个小区中的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以及扩频码序列。图9是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与循环索引/OCC索引建立关联的另一个示例。是根据图9使用8个循环索引/2个OCC索引来唯一地确定图8中的16个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的示例。

在图6、8中,以解调用参考信号与扩频码建立关联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制于此。例如,对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实施交织的情况下,图6、8的扩频码索引能与交织模式索引进行置换。在实施扩频码以及交织这两方的情况下,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与扩频码索引以及交织模式索引一对一地建立关联。在该情况下,基站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20通过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或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能唯一地确定(识别)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扩频码序列以及交织模式索引。

基站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20预先保存有图6~图9的参照表。在将解调用参考信号映射至一个OFDM符号的设定的情况下,基站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20将图6设为参照表。在将解调用参考信号映射至一个OFDM符号的设定的情况下,基站装置10能将参照图6的表的指示通知给终端装置20。在将解调用参考信号映射至两个OFDM符号的设定的情况下,基站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20将图8设为参照表。在将解调用参考信号映射至两个OFDM符号的设定的情况下,基站装置10能将参照图8的表的指示通知给终端装置20。参照表的通知可以与资源块的OFDM符号数(时隙、迷你时隙的OFDM符号数)的通知建立关联。可以使用物理广播信道/RRC/SIB/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来通知表示参照表的信息。

终端装置20从基站装置10接收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可以使用RRC信令/SIB/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来通知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控制部208根据从接收部204/上层处理部206获取的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按照参照表,控制用于生成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的各参数(循环移位、OCC序列)以及扩频码序列。例如,当输入表示将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至两个OFDM符号的信息以及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6(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6)时,控制部208使用图8以及图9的参照表来控制解调用参考信号以及扩频码生成的参数。在该情况下,控制部208将循环移位索引#3以及OCC索引#0输入至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2112。而且,将扩频码索引#2输入至扩频部2106。扩频部2106根据由控制部208发出的指示生成扩频码序列。所述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2112根据由控制部208指示的循环移位以及OCC序列生成解调用参考信号。需要说明的是,基站装置10也可以通知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来代替所述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终端装置20的控制部208使用由所述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确定的扩频码索引来控制接收部以及发送部。

如上所述,在免授权接入中,解调用参考信号与对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实施的多址接入签名资源的设定参数(生成扩频码序列/交织模式等的参数)一对一地建立关联。终端装置20通过获取用于确定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的信息(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能唯一地识别对与解调用参考信号建立关联地发送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实施的扩频码序列/交织模式。因此,基站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20能减少与免授权接入的上行链路发送有关的设定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的通知也可以用循环移位索引/OCC索引的通知来代替。例如,在终端装置20从基站装置10接收到循环移位索引#3以及OCC索引#0的通知的情况下,控制部208判断为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6并将扩频码索引#2输出至扩频部2106。在接收到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和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双方的情况下,终端装置20可以优先进行与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建立关联的设定。在接收到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和循环移位索引/OCC索引这两方的情况下,终端装置20可以优先进行与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建立关联的设定。

图10是指示本实施方式的免授权接入的设定参数的建立关联的表的另一个示例。是一个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或一个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与多个扩频码索引模式建立关联的示例。在图10中,一个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与两个扩频码索引模式(Spreading Code index0、Spreading Code index1)建立关联。图10的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与图9的参照表建立关联。

各扩频码索引模式与重传次数(初传或重传)建立关联。终端装置20的控制部208根据重传次数变更参照的扩频码索引模式。例如,在重传次数为1的情况(初传的情况)下,终端装置20根据与从基站装置接收到的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建立关联的扩频码索引模式0(Spreading Code index0)来控制扩频码序列。在重传次数为2的情况下,终端装置20根据与从基站装置接收到的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建立关联的扩频码索引模式1(Spreading Code index1)来控制扩频码序列。而且,在重传次数为3的情况下,根据与从基站装置接收到的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建立关联的扩频码索引模式0(Spreading Code index0)来控制扩频码序列。需要说明的是,扩频码索引模式数量并不限制于此。

以上,一个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或一个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与多个扩频码索引模式建立关联。由此,在重传时,终端装置20能变更扩频码索引而无需再次接收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的设定。因此,基站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20能抑制免授权接入的上行链路发送的开销增加。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10的构成的概略框图。基站装置10构成为包括:上层处理部(上层处理步骤)102、发送部(发送步骤)104、发送天线106、控制部(控制步骤)108、接收天线110、接收部(接收步骤)112。发送部104构成为包括:编码部(编码步骤)1040、调制部(调制步骤)1042、复用部(复用步骤)1044、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生成部(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生成步骤)1046、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步骤)1048以及无线发送部(无线发送步骤)1050。接收部112构成为包括:无线接收部(无线接收步骤)1120、传播路径估计部(传播路径估计步骤)1122、解复用部(解复用步骤)1124以及信号检测部(信号检测步骤)1126。

上层处理部102进行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层、无线链路控制(RLC:Radio Link Control)层、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层等物理层的上层处理。上层处理部102生成用于进行发送部104以及接收部112的控制所需要的信息并输出至控制部108。上层处理部102将下行链路数据(例如,DL-SCH)、广播信息(例如,BCH)、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quest)指示器(HARQ指示器)等输出至发送部104。

上层处理部102从终端装置20(经由接收部112)接收终端装置的功能(UE capability)等与终端装置有关的信息。与终端装置有关的信息包括表示支持免授权接入的信息、表示是否支持每个该功能的信息。表示支持免授权接入的信息、表示是否支持每个该功能的信息可以在发送模式下进行区分。上层处理部102根据终端装置20所支持的发送模式,能判断是否支持免授权接入。

上层处理部102生成或从上位节点获取广播的系统信息(MIB、SIB)。上层处理部102将所述广播的系统信息输出至发送部104。所述广播的系统信息能包括表示基站装置10支持免授权接入的信息。上层处理部102能在所述系统信息中包括与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多址接入物理资源、多址接入签名资源等与多址接入资源有关的设定信息等)的一部分或全部。在发送部104中,上行链路所述系统控制信息被映射至物理广播信道/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上层处理部102生成或从上位节点获取被映射至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块)、系统信息(SIB)、RRC消息、MAC CE等并输出至发送部104。上层处理部102能将与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免授权接入的配置、表示释放的参数的一部分或全部包括于这些上层信号中。上层处理部102可以生成用于通知与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的专用SIB。

上层处理部102对支持免授权接入的终端装置20映射多址接入资源。基站装置10保存与图6至图10的多址接入资源有关的设定参数的参照表。上层处理部102根据所述参照表对所述终端装置20分配各设定参数。例如,在进行将解调用参考信号映射至两个OFDM符号的设定的情况下,上层处理部102根据图8、9的表将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分配给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10对已建立连接的终端装置20映射所述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上层处理部102使用所述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来生成针对各终端装置的与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生成与包括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的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上层处理部102生成包括针对各终端装置的与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层处理部102将与所述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输出至控制部108/发送部104。

上层处理部102对各终端装置设定UE ID并进行通知。UE ID能使用无线网络临时的标识符(RNTI: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UE ID用于附加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CRC加扰。UE ID用于附加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CRC的扰码。UE ID用于生成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序列。上层处理部102可以设定免授权接入特有的UE ID。上层处理部102可以根据是否为支持免授权接入的终端装置来进行区分,并设定UE ID。例如,在通过调度接入发送下行链路物理信道,通过免授权接入发送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情况下,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用UE ID可以与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用UE ID区分地设定。上层处理部102将与所述UE ID有关的设定信息输出至发送部104/控制部108/接收部112。

上层处理部102确定物理信道(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等)的编码率、调制方式(或者MCS)以及发送功率等。上层处理部102将所述编码率/调制方式/发送功率输出至发送部104/控制部108/接收部112。上层处理部102能将所述编码率/调制方式/发送功率包含于上层信号。

控制部108基于从上层处理部102输入的各种设定信息,来进行发送部104以及接收部112的控制。控制部108基于从上层处理部102输入的与下行链路发送以及上行链路发送有关的设定信息,来生成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并输出至发送部104。控制部108能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括与所述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

控制部108根据与从上层处理部102输入的所述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来控制接收部112。控制部108根据从上层处理部102输入的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来对传播路径估计部1122控制用于信道估计以及终端装置识别的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控制部108根据与所述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或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建立关联的扩频码索引,来对信号检测部1126控制用于解扩的扩频码序列。需要说明的是,控制部108的功能能包含于上层处理部102。

发送部104对从上层处理部102输入的广播信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等进行编码以及调制,生成物理广播信道、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用于各终端装置。编码部1040使用预先设定的/上层处理部102所确定的编码方式,对广播信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编码(包括重复)。编码方式可以应用卷积编码、Turbo编码、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编码、Polar编码等。调制部1042通过BPSK、QPSK、16QAM、64QAM、256QAM等预先设定的/上层处理部102所确定的调制方式对从编码部1040输入的编码位进行调制。

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生成部1046对从控制部108输入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附加CRC而生成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与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分配给各终端装置的UE ID对所述CRC进行加扰。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1048生成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所述下行链路参考信号通过基于用于识别基站装置10的UE ID等预先设定的规则来求出。

复用部1044将调制后的各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调制符号、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映射至资源元素。复用部1044将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映射至分配给各终端装置的资源。

无线发送部1050对复用后的各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调制符号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IFFT)而生成OFDM符号。无线发送部1050对所述OFDM符号附加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而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而且,无线发送部1050将所述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通过滤波去除多余的频率分量,对输送频率进行上变频,放大功率,输出并发送至发送天线106。

接收部112使用与该信道建立关联的解调用参考信号来检测通过免授权接入从终端装置20发送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接收部112基于与对各终端装置设定的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来进行各终端装置的终端装置的识别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检测。

无线接收部1120将经由接收天线110接收到的上行链路的信号通过下变频转换为基带信号,去除不需要的频率分量,以适当地维持信号电平的方式控制放大电平,并基于接收到的信号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来进行正交解调,将正交解调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无线接收部1120从转换后的数字信号去除相当于CP的部分。无线接收部1120对去除CP后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提取频域的信号。

传播路径估计部1122使用解调用参考信号来进行终端装置的识别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信号检测用的信道估计。在传播路径估计部1122中,从控制部108输入映射解调用参考信号的资源(图4、5的网格部分)以及分配给各终端装置的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基于映射至各终端装置的多址接入签名索引的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传播路径估计部1122使用所述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来测量基站装置10与终端装置20之间的信道状态(传播路径状态)。例如,在上层处理部102基于图8的参照表依次分配了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0~#7给终端装置20-1至终端装置20-8的情况下,在映射解调用参考信号的资源中,传播路径估计部1122使用8个解调用参考信号(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0~#7)盲目进行信道估计(例如,使用了所述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的相关处理以及滤波处理)。传播路径估计部1122能使用信道估计的结果(信道状态的脉冲响应、频率响应)进行终端装置的识别(因此,也称为识别部)。传播路径估计部1122判断为与成功进行了信道状态的提取的解调用参考信号建立关联的终端装置发送了上行链路物理信道。解复用部1124在传播路径估计部1122判断为发送了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资源中,提取从无线接收部1120输入的频域信号(包括多个终端装置的信号)。

信号检测部1126使用所述信道估计结果以及从解复用部1124输入的所述频域信号来检测各终端装置的上行链路数据(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信号。信号检测部1126使用与分配给判断为发送了上行链路数据的终端装置的解调用参考信号(成功进行了信道状态的提取的解调用参考信号)建立关联的扩频码序列,来进行信号检测处理。

上层处理部102从信号检测部1126获取各终端装置的解码后的上行链路数据(硬判定后的比特序列)。上层处理部102使用分配给各终端的UE ID对在各终端装置的解码后的上行链路数据中所包括的CRC进行解扰(异或逻辑运算)。上层处理部102在解扰的错误检测结果为上行链路数据中没有错误的情况下,判断为能正确地完成终端装置的识别,正确地接收从该终端装置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号检测部的一个示例的图。信号检测部1126由消除部1502、均衡部1504、解扩部1506-1~1506-u、IDFT部1508-1~1508-u、解调部1510-1~1510-u、解码部1512-1~1512-u、副本生成部1514构成。u是在相同或重复的多址接入物理资源中(在相同时间以及相同频率中)判断(成功进行了信道状态的提取)为传播路径估计部1122发送了上行链路数据的终端装置数量。使用与从控制部108输入的各终端装置的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来控制构成信号检测部1126的各部位。

消除处理部1501从频域信号(包括各终端装置的信号)减去(消除处理)从副本生成部1514输入的软副本,所述频域信号(包括各终端装置的信号)从解复用部1124输入。均衡部1504根据由传播路径估计部1122输入的频率响应生成基于MMSE规范的均衡权重。均衡部1504将该均衡权重与软消除后的频域信号相乘,提取各终端装置的频域信号。均衡部1504将均衡后的各终端装置的频域信号输出至IDFT部1508-1~1508-u。

IDFT部1508-1~1508-u将均衡后的各终端装置的频域信号转换为时域信号。需要说明的是,IDFT部1508-1~1508-u与在终端装置20的DFT部2104实施的处理对应。解扩部1506-1~1506-u对IDFT后的各终端装置的时域信号乘以扩频码序列(解扩处理)。各解扩部1506-1~1506-u使用与分配给各终端装置的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建立关联的扩频码序列,来进行解扩处理。在终端装置20中,在对DFT后的信号进行扩频处理的情况下,对IDFT前的信号实施解扩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在应用交织作为多址接入签名资源的情况下,对IDFT后的各终端装置的时域信号进行解交织处理(解交织部)。解交织部使用与分配给各终端装置的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建立关联的交织模式,来进行解交织处理。

在解调部1510-1~1510-u中,从控制部108输入预先通知的或预先设定的各终端装置的调制方式的信息。解调部1510-1~1510-u基于所述调制方式的信息来对解扩后的信号实施解调处理,并输出比特序列的LLR(Log Likelihood Ratio:对数似然比)。

在解码部1512-1~1512-u中,从控制部108输入预先通知的或预先设定的编码率的信息。解码部1512-1~1512-u对从所述解调部1510-1~1510-u输出的LLR序列进行解码处理。为了进行串行干扰消除(SIC: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er)、Turbo均衡等消除处理,解码部1512-1~1512-u将解码部输出的外部LLR或后验LLR输出至副本生成部1514。外部LLR与后验LLR的不同之处在于,是否分别从解码后的LLR中减去输入至解码部1512-1~1512-u的先验LLR。解码部1512-1~1512-u在SIC、Turbo均衡的重复次数达到了规定次数的情况下,对解码处理后的LLR进行硬判定,并将各终端装置的上行链路数据的比特序列输出至上层处理部102。

副本生成部1514根据各终端装置对上行链路数据实施的调制方式,将从各解码部输入的LLR序列生成各终端装置的符号副本。副本生成部1514对所述符号副本乘以各终端装置对上行链路数据实施的扩频码序列。而且,副本生成部1514通过DFT将乘以扩频码序列后的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而且,副本生成部1514通过对DFT后的信号乘以从传播路径估计部1122输入的频率响应来生成软副本。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中,对使用了Turbo均衡处理的信号检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使用最大似然检测、EMMSE-IRC等。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免授权接入的基站装置以及通信装置间的序列例的图。在下行链路中,基站装置10根据规定的无线帧格式定期地发送同步信号、广播信道。终端装置20使用同步信号、广播信道等进行初始连接(S101)。终端装置20使用同步信号进行下行链路的帧同步、符号同步。在所述广播信道中包括有与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情况下,终端装置20获取与连接的小区的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在初始连接中,基站装置10能将UE ID通知给各终端装置20。

终端装置发送UE Capability(UE能力)(S102)。基站装置能使用所述UE Capability来确定终端装置是否支持免授权接入。需要说明的是,在S101~S103中,终端装置为了获取用于上行链路同步、RRC连接请求的资源,能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基站装置10使用RRC消息、SIB等将与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发送给各终端装置20(S103)。与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包括基于图6至图9分配的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接收到与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的终端装置20基于图6至图10,来获取对上行链路数据实施的扩频码序列等发送参数。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来通知与所述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各终端装置20通过所述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获取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解调用参考信号、扩频码序列等。

在产生上行链路数据的情况下,支持免授权接入的终端装置20生成分配给终端本身的解调用参考信号。而且,使用与所述解调用参考信号建立关联的扩频码序列等来生成上行链路物理信道(S104)。在不从基站装置10获得UL Grant的情况下,发送该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解调用参考信号(S105)。

基站装置10使用分配给各终端装置20的解调用参考信号进行终端装置20的识别处理。而且,基站装置10使用与所述解调用参考信号建立关联的扩频码序列等,对识别出的终端装置20进行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检测处理。基站装置10进一步进行使用了分配给各终端装置的UE ID的错误检测处理(S106)。基站装置10基于所述错误检测的结果,来发送ACK/NACK至终端装置20(S107)。在S106中,在未检测出错误的情况下,基站装置10判断为正确地完成了终端装置的识别以及该终端装置所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的接收,并发送ACK。另一方面,在S106中,在检测出错误的情况下,基站装置10判断为终端装置的识别或该终端装置所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的接收错误,并发送NACK。

接收到NACK的终端装置20再次发送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参考信号(S108)。在由基站装置10指示图10的参照表的情况下,终端装置20根据该参照表进行扩频码序列索引的变更。基站装置10对被重传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进行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检测处理(S109)。基站装置10进一步进行使用了分配给各终端装置的UE ID的错误检测处理(S109)。基站装置10基于所述错误检测的结果,来发送ACK/NACK至终端装置20(S110)。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站装置10在免授权接入中将与扩频码序列建立关联的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分配给各终端装置,并通过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将该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通知给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10使用分配给所述终端装置20的解调用参考信号进行终端装置的识别处理。基站装置10在所述识别处理中对判断为发送了上行链路数据的终端装置使用与解调用参考信号建立关联的扩频码序列,来进行信号检测处理等接收处理。由此,本实施方式的免授权接入能抑制被非正交多址接入的各终端装置识别以及上行链路数据的信号检测的处理负载增大、以及识别精度降低。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能降低由免授权接入的设定信息导致的开销。而且,基站装置10能减少终端装置的识别以及信号检测处理的实施次数。此外,基站装置10能另外将UE ID分配给各终端装置(将未与所述解调用索引建立关联的UE ID分配给各终端装置),并将该UE DI通知给各终端装置。由此,在终端装置的识别失败增加或扩频码序列的分配不均衡的情况下,能通过变更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的分配而灵活地对应。

(第二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在免授权接入中解调用参考信号与对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实施的扩频码序列以及发送功率建立关联的一个示例。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由在图3、图10以及图11中说明的基站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20构成。以下,主要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追加点进行说明。

图14是指示本实施方式的免授权接入的设定参数的关联建立的表的一个示例。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与一个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一个扩频码索引以及一个发送功率索引建立关联。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扩频码索引以及发送功率索引建立关联,以使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为唯一。基站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20通过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能唯一地确定多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扩频码索引以及发送功率索引。基站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20通过多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以及扩频码索引,能唯一地确定发送功率索引。在图14中,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根据图9的表与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建立关联。扩频码索引与图8同样,唯一地与扩频码序列建立关联。发送功率索引与发送功率值/目标接收功率值/最大发送功率值建立关联。例如,在发送功率索引由1比特构成的情况下,指示发送功率索引#0=AdBm、发送功率索引#1=BdBm(A<B)的发送功率。在此,发送功率索引可以作为用户特有的目标接收功率的增减量,也可以作为部分TPC的系数值,也可以作为闭环的TPC命令的绝对值或累积值。

基站装置10对已建立连接的终端装置20分配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例如,在进行将解调用参考信号映射至两个OFDM符号的设定的情况下,上层处理部102根据图14的表将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分配给各终端装置。上层处理部102生成与包括所述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的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用于各终端装置。在进行将解调用参考信号映射至两个OFDM符号的设定的情况下,上层处理部102可以选择图8的参照用表和图14的参照用表。在该情况下,通过参照表的设定来通知参照哪个表。

在通过基站装置10指示图14的参照用表的情况下,终端装置20的控制部208基于在与所述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中所包括的所述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来获取对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实施的扩频码及发送功率、以及与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建立关联的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的设定。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2112根据与所述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建立关联的解调用参考信号的生成参数(循环移位、OCC序列),来生成解调用参考信号。扩频部2106对从DFT部2104输出的序列乘以与所述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建立关联的扩频码序列。在无线发送部2110中所包括的发送功率控制部根据与所述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建立关联的发送功率,来进行发送功率控制。

在分配给终端装置20的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的范围内,基站装置10的传播路径估计部1122根据图14的参照表使用与该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建立关联的所述解调用参考信号,来进行终端装置的识别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信号检测用的信道估计。信号检测部1126根据图14的参照表使用与分配给判断为发送了上行链路数据的终端装置的解调用参考信号(成功进行了信道状态的提取的解调用参考信号)建立关联的扩频码序列以及发送功率的信息,来进行终端装置的识别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信号检测。各解扩部1506-1~1506-u使用与分配给各终端装置的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建立关联的扩频码序列进行解扩处理。在将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以及扩频码索引为相同的多个多址接入签名索引分配给终端装置20的情况下(例如,在将多址接入签名索引#0分配给终端装置20-1,将多址接入签名索引#1分配给终端装置20-2的情况下),信号检测部1126进行分配了发送功率大的多址接入签名索引#1的终端装置20-2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信号检测处理。接着,信号检测部1126在从解复用部1124输入的频域的信号中减去根据所述终端装置20-2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信号检测处理生成的软副本后,进行分配了多址接入签名索引#0的终端装置20-1的检测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基站装置10也可以根据图14的参照表来发送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在该情况下,基站装置10使用与各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建立关联的扩频码序列以及发送功率来实施信号检测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站装置10在免授权接入中将与一个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一个扩频码索引以及一个发送功率索引建立关联的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分配给各终端装置,并将该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通知给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10使用与分配给所述终端装置20的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建立关联的解调用参考信号进行终端装置的识别处理。基站装置10在所述识别处理中对判断为发送了上行链路数据的终端装置使用与解调用参考信号建立关联的扩频码序列以及发送功率信息,来进行信号检测处理等接收处理。由此,本实施方式的免授权接入能抑制非正交多址接入的各终端装置识别以及上行链路数据的信号检测的处理负载增大、以及识别精度降低。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能在增加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数的同时,降低免授权接入的设定信息的开销。

(第三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在多小区环境中支持免授权接入的基站装置将解调用参考信号与对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实施的扩频码序列建立关联的一个示例。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由在图3、图10以及图11中说明的基站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20构成。以下,主要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追加点进行说明。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构成例的图。本实施方式中的通信系统具备:基站装置10、12、14、终端装置20-1~20-n1、终端装置22-1~22-n2、终端装置24-1~24-n3、(n1、n2、n3是分别与基站装置10、12、14连接的终端装置数量)。也将终端装置20-1~20-n1统称为终端装置20。同样,也将终端装置22-1~22-n1称为终端装置22。也将终端装置24-1~24-n1称为终端装置24。覆盖范围10a、12a、14a分别是基站装置10、12、14能与终端装置连接的范围(通信区域)。在图1中,基站装置10、12、14分别与终端装置20、22、24连接。

图16是指示本实施方式的免授权接入的设定参数的关联建立的表的一个示例。一个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与一个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建立关联。一个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与多个扩频码索引模式建立关联。在图16中,一个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与三个扩频码索引模式(Spreading Code index0、Spreading Code index1、Spreading Code index2)建立关联。各扩频码索引模式能与基站装置所具备的小区建立关联。例如,在图16中,扩频码索引模式0(Spreading Code index0)、扩频码索引模式1(Spreading Code index1)以及扩频码索引模式2(Spreading Code index2)与图15的小区10a、12a、14a建立关联。需要说明的是,扩频码索引模式数量能根据扩频码序列长度而增加。

在各小区中,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与各扩频码索引模式建立关联,以使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为唯一。基站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20通过将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与扩频码索引模式0建立关联的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能唯一地确定(识别)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和扩频码序列。基站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20通过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能唯一地确定(识别)扩频码索引模式0的扩频码序列。

基站装置12以及终端装置22通过将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与扩频码索引模式1建立关联的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能唯一地确定(识别)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和扩频码序列。基站装置14以及终端装置24通过将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与扩频码索引模式2建立关联的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能唯一地确定(识别)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和扩频码序列。

在各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中,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与各扩频码索引模式的组合正交。对作为基准的扩频码索引模式的扩频码索引进行循环移位来生成各扩频码索引模式。在图16中,在各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中对作为基准的扩频码索引模式0(Spreading Code index0)的扩频码索引进行一次循环移位来生成扩频码索引模式1(Spreading Code index1)。对作为基准的扩频码索引模式0的扩频码索引进行两次循环移位来生成扩频码索引模式1(Spreading Code index1)。

扩频码索引模式与小区的关联建立可以使用各小区的小区ID来计算。例如,在Modulo 3的计算结果对于小区的小区ID为0的情况下,该小区与扩频码索引模式0建立关联。在Modulo 3的计算结果对于小区的小区ID为1的情况下,该小区与扩频码索引模式1建立关联。在Modulo 3的计算结果对于小区的小区ID为2的情况下,该小区与扩频码索引模式2建立关联。

基站装置10、12、14分别根据图16的参照表对已建立连接的终端装置20、22、24分配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基站装置10、12、14将与包括所述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的免授权接入相关的设定信息发送给各终端装置。需要说明的是,基站装置10、12、14也可以发送与包括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的免授权接入相关的设定信息来代替所述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

终端装置20、22、24的控制部208基于所述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和小区ID,根据图16的参照表获取对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实施的扩频码以及与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建立关联的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的设定。发送部210使用所述控制部208所获取的扩频码序列以及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发送已生成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解调用参考信号。例如,在对与基站装置10连接的终端装置20-1和与基站装置14连接的终端装置24-1双方分配了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0的情况下,终端装置20-1基于与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0建立关联的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以及扩频码索引模式0,来生成扩频码序列以及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另一方面,终端装置24-1基于与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0建立关联的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以及扩频码索引模式2,来生成扩频码序列以及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

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邻小区中将相同的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分配给终端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在邻小区间保持解调用参考信号与扩频码的组合的正交性,因此能减轻小区间干扰。

(第四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在免授权接入中解调用参考信号以及对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实施的扩频码序列与UE ID建立关联的一个示例。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由在图3、图10以及图11中说明过的基站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20构成。以下,主要对与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追加点进行说明。

图17是指示本实施方式的免授权接入的设定参数的建立关联的表的一个示例。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与一个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一个扩频码索引以及一个UE ID建立关联。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与扩频码索引建立关联,以使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为唯一。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与UE ID一对一地建立关联。基站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20通过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或UE ID),能唯一地确定(识别)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和扩频码序列。基站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20通过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能唯一地确定(识别)扩频码序列。在图17中,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根据图9的表与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建立关联。扩频码索引与图8同样,唯一地与扩频码序列建立关联。

在通过基站装置10指示了图17的参照用表的情况下,终端装置20的控制部208使用接收到的UE ID,基于图17的参照表来获取对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实施的扩频码以及与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建立关联的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的设定。发送部210使用所述控制部208所获取的扩频码序列以及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发送已生成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解调用参考信号。

在分配给终端装置20的UE ID的范围内,基站装置10的传播路径估计部1122根据图17的参照表使用与该UE ID建立关联的解调用参考信号进行终端装置的识别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信号检测用的信道估计。信号检测部1126根据图17的参照表使用与分配给判断为发送了上行链路数据的终端装置的解调用参考信号(成功进行了信道状态的提取的解调用参考信号)建立关联的扩频码序列的信息,来进行终端装置的识别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信号检测。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站装置10在免授权接入中将与一个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一个扩频码索引以及一个UE ID建立关联的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分配给各终端装置,并将UE ID通知给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20通过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能够唯一地确定(识别)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扩频码序列以及UE ID。基站装置10使用与分配给所述终端装置20的UE ID建立关联的解调用参考信号以及扩频码进行终端装置的识别处理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信号检测处理。由此,本实施方式的免授权接入能抑制非正交多址接入的各终端装置识别以及上行链路数据的信号检测的处理负载增大、以及识别精度降低。此外,终端装置能通过UE ID确定对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实施的扩频码序列以及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能降低免授权接入的设定信息的开销。

(第五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在免授权接入中对解调用参考信号以及对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实施的扩频码序列与UE ID组建立关联的一个示例。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由在图3、图10以及图11中说明的基站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20构成。以下,主要对与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追加点进行说明。

图18是指示本实施方式的免授权接入的设定参数的关联建立的表的一个示例。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与一个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一个扩频码索引以及一个UE ID组建立关联。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与扩频码索引建立关联,以使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为唯一。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与UE ID组一对一地建立关联。UE ID组由多个UE ID构成。图18是在一个UE ID组中包括4个UE ID的示例。基站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20通过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能唯一地确定(识别)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扩频码序列以及UE ID组。基站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20通过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能唯一地确定(识别)扩频码序列以及UE ID组。在图18中,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根据图9的表来与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建立关联。扩频码索引与图8同样,唯一地与扩频码序列建立关联。

基站装置10发送分配给各终端装置的UE ID。基站装置10根据图18的参照表来将与所述UE ID所属的UE ID组建立关联的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分配给各终端装置。在通过基站装置10指示了图18的参照用表的情况下,终端装置20的控制部208使用接收到的UE ID基于图18的参照表,来获取对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实施的扩频码以及与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建立关联的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的设定。发送部210使用与包括所述UE ID的UE ID组建立关联的解调用参考信号以及扩频码序列来生成解调用参考信号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发送部210发送所述已生成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解调用参考信号。基站装置10也能将与包括所述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的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发送至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10也可以发送与包括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UE ID组的免授权接入有关的设定信息来代替所述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

终端装置20的上层处理部206使用所述UE ID对附加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CRC进行加扰。终端装置20的控制部208基于所述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根据图18的参照表获取对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实施的扩频码以及与所述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建立关联的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的设定。发送部210使用所述控制部208所获取的扩频码序列以及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发送已生成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解调用参考信号。

在分配给终端装置20的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的范围内,基站装置10的传播路径估计部1122根据图18的参照表,来使用解调用参考信号进行终端装置的识别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信号检测用的信道估计。信号检测部1126根据图18的参照表,使用与分配给判断为发送了上行链路数据的终端装置的解调用参考信号(成功进行了信道状态的提取的解调用参考信号)建立关联的扩频码序列,来进行终端装置的识别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的信号检测。基站装置10的上层处理部102对在从信号检测部1126输出的解码后的上行链路数据(硬判定后的比特序列)中所包括的CRC使用与成功进行了信道状态的提取的解调用参考信号建立关联的UE ID,来进行解扰处理。例如,在使用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0成功进行了信道状态的提取的情况下,上层处理部102通过与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0建立关联的UE ID组#0中所包括的UE ID#0~#3来进行解扰处理。在解扰的错误检测结果、上行链路数据中没有错误的情况下,上层处理部102判断为能正确地完成终端装置的识别,正确地接收从该终端装置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免授权接入中,与一个解调用参考信号索引、一个扩频码索引建立关联的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与UE ID组建立关联。基站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20通过多址接入签名进程索引,能唯一地确定(识别)解调用参考信号序列、扩频码序列以及UE ID组。UE ID组与多个UE ID建立关联。由此,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在对CRC的解扰中,只要限制在UE ID组中所包括的UE ID并进行错误检测处理即可,因此能抑制免授权接入的各终端装置识别以及上行链路数据的信号检测的处理负载增大。需要说明的是,基站装置10也可以从图6、图8、图10、图14以及图16~18的参照表中进行选择,生成用于免授权接入的设定信息。

在本发明涉及的装置中工作的程序可以是以实现本发明所涉及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方式控制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中央处理单元)等来使计算机发挥功能的程序。程序或者由程序处理的信息在进行处理时暂时读入Random Access Memory(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储存于闪存(Flash Memory)等非易失性存储器、Hard Disk Drive(HDD:硬盘驱动器),并根据需要通过CPU来读出、修改、写入。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实现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装置的一部分。在此情况下,可以将用于实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程序记录于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可以通过将该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程序读取到计算机系统并执行来实现。这里所说的“计算机系统”是指内置于装置的计算机系统,采用包括操作系统、外设等硬件的计算机系统。此外,“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也可以是半导体记录介质、光记录介质、磁记录介质等中的任一个。

而且,“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可以包括:像经由因特网等网络或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来发送程序的情况下的通信线那样,短时间内、动态地保存程序的介质;像该情况下的作为服务器、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将程序保存固定时间的介质。此外,上述程序可以是用于实现上述功能的一部分的程序,进而也可以是能通过与已记录在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进行组合来实现上述功能的程序。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装置的各功能块或各特征可以通过电路、即典型地为集成电路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安装或执行。以执行本说明书所述的功能的方式设计的电路可以包括:通用用途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面向特定用途的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辑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元件、离散门或者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零件、或者它们的组合。通用用途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以往类型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上述电路可以由数字电路构成,也可以由模拟电路构成。此外,在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代替现有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基于该技术的集成电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中,记载了装置的一个示例,但本申请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可以应用于设置在室内外的固定式或非可动式电子设备,例如AV设备、厨房设备、扫除/洗涤设备、空调设备、办公设备、自动售卖机、其他生活设备等终端装置或通信装置。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具体构成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也包括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的设计变更等。此外,本发明能在技术方案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分别公开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适当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此外,还包括将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起到同样效果的要素相互置换的构成。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使用于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国际申请基于2016年9月29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191057号主张优先权,并将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191057号的全部内容引用于本国际申请。

符号说明

10、12、14 基站装置

20-1~20-n1、22-1~22-n2、24-1~24-n3 终端装置

10a 基站装置10能与终端装置连接的范围

12a 基站装置12能与终端装置连接的范围

14a 基站装置14能与终端装置连接的范围

102 上层处理部

104 发送部

106 发送天线

108 控制部

110 接收天线

112 接收部

1040 编码部

1042 调制部

1044 复用部

1046 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生成部

1048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

1050 无线发送部

1120 无线接收部

1122 传播路径估计部

1124 解复用部

1126 信号检测部

1502 消除部

1504 均衡部

1506-1~1506-u 解扩部

1508-1~1508-u IDFT部

1510-1~1510-u 解调部

1512-1~1512-u 解码部

1514 副本生成部

202 接收天线

204 接收部

206 上层处理部

208 控制部

210 发送部

212 发送天线

2100 编码部

2102 调制部

2104 DFT部

2106 扩频部

2108 复用部

2110 无线发送部

2112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

2040 无线接收部

2042 解复用部

2044 解调部

2046 解码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