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后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0576发布日期:2018-08-14 17:55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机后盖。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玻璃效果的手机后盖通常先采用玻璃切割、装饰,再将玻璃的四周与塑胶卡位框架贴合,以对玻璃形成一个保护。然而,在加工过程中,玻璃和塑胶结合处会形成一条线,影响手机后盖的整体感和立体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手机后盖,该手机后盖的立体感强且外观美观。

根据本发明的手机后盖,包括后盖主体,所述后盖主体包括透明装饰片和支撑片,所述透明装饰片和所述支撑片层叠布置,且所述透明装饰片布置在所述支撑片的外侧,所述支撑片被构造成为整个所述后盖主体提供支撑,所述透明装饰片和所述支撑片之间设有图案层。

根据本发明的手机后盖,通过将透明装饰片布置在支撑片的外侧,由此,不仅能使手机后盖呈现立体玻璃效果,增强了手机后盖的立体感,还能提高手机后盖的结构强度,从而延长了手机后盖的使用寿命。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手机后盖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装饰片覆盖所述支撑片的外表面。

具体地,所述透明装饰片和所述支撑片复合热压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手机后盖还包括扣位框架,所述扣位框架设在所述后盖主体上。

具体地,所述后盖主体上相对的两边具有朝后盖主体的内侧延伸形成翻边,每个所述翻边的内侧面上均设有所述扣位框架。

可选地,所述扣位框架注塑成型并粘附在所述后盖主体上。

可选地,在所述透明装饰片的内表面上采用精细图文印刷、紫外线转印以及镀膜工艺中的至少一种制成所述图案层。

具体地,所述透明装饰片的厚度在0.075毫米到0.25毫米的范围内,所述支撑片的厚度在0.15毫米到0.3毫米的范围内,所述后盖主体的壁厚在0.3毫米到0.6毫米的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透明装饰片为透明塑胶片,所述支撑片为纤维板。

可选地,所述透明装饰片为透明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所述透明装饰片的透光率不小于90%。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机后盖的剖面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后盖主体的构造图。

附图标记:

手机后盖100,

后盖主体1,透明装饰片11,图案层111,支撑片12,翻边13,

扣位框架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机后盖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机后盖100,包括后盖主体1,其中后盖主体1包括透明装饰片11和支撑片12。具体而言,透明装饰片11和支撑片12层叠布置,且透明装饰片11布置在支撑片12的外侧。

支撑片12可以为整个后盖主体1提供支撑,从而提高后盖主体1的结构强度,另外,透明装饰片11布置在支撑片12的外侧,不仅可以使的手机后盖100具有立体的外观效果,而且由支撑片12支撑,可以使得透明装饰片11的结构稳定且强度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机后盖100,通过将透明装饰片11布置在支撑片12的外侧,由此,不仅能使手机后盖100呈现立体玻璃效果,增强了手机后盖100的立体感,还能提高手机后盖100的结构强度,从而延长了手机后盖100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透明装饰片11覆盖支撑片12的外表面。也就是说支撑片12的整个外表面均被透明装饰片11覆盖,使得支撑片12的外表面成为一个整体,可以使透明装饰片11的外观面上的曲线完整,外形美观,可使后盖主体1形成立体形态2.5d或者3d效果。

当然,透明装饰片11也可以只覆盖支撑片12的外表面的一部分。

进一步地,透明装饰片11和支撑片12复合热压成型。由此,方便手机后盖100的成型,提高手机后盖100的生产效率。另外,采用复合热压成型制作手机后盖100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并能降低成本,且进一步地使手机后盖100的外形美观。

具体地,参照图1,手机后盖100还包括扣位框架2,扣位框架2设在后盖主体1上,由此,可方便手机后盖100的安装及拆卸。

另外,后盖主体1上相对的两边具有朝后盖主体1的内侧延伸形成翻边13。

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每个上述翻边13的内侧面上均设有扣位框架2。由此,可将扣位框架2隐藏在手机后盖100的内侧,从手机后盖100的外侧看,手机后盖100上没有结合线,从而使得手机后盖100呈现完整的立体效果,使得手机后盖100的外观更加美观。可选地,扣位框架2注塑成型并粘附在后盖主体1上。例如,可用胶水将扣位框架2粘附在后盖主体1上,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透明装饰片11和支撑片12之间设有图案层111。具体地,图案层111设在透明装饰片11的内表面上。由此,可使得手机后盖100更加美观,此外,还可使图案层111得到保护,从而可以延长手机后盖100的使用寿命。可选地,可采用精细图文印刷、紫外线转印以及镀膜工艺中的至少一种制成图案层111,但不限于此。工艺简单,易于实现。

可选地,透明装饰片11为透明塑胶片。其中透明塑胶片可以为透明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但不限于此。另外,可使得透明装饰片11的透光率不小于90%,此外,透明塑胶片的表面光泽度较好,从而可使得手机后盖100产生仿玻璃效果。

可选地,支撑片12为纤维板。纤维板具有较高的强度,将纤维板设在手机后盖100的内层,由此,不仅可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还能在保证强度的同时,使得后盖主体1更加的轻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透明装饰片11的厚度在0.075毫米到0.25毫米的范围内,支撑片12的厚度在0.15毫米到0.3毫米的范围内,后盖主体1的壁厚在0.3毫米到0.6毫米的范围内。由此,可使得手机后盖100更加轻薄。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结合图1和图2,手机后盖100包括扣位框架2及由透明塑胶片和纤维板复合热压成型的后盖主体1,透明塑胶片的厚度在0.075毫米到0.25毫米的范围内,纤维板的厚度在0.15毫米到0.3毫米的范围内,后盖主体1的壁厚在0.3毫米到0.6毫米的范围内。

其中透明塑胶片和纤维板层叠布置,且透明塑胶片布置在纤维板的外侧并覆盖在纤维板的外表面。透明塑胶片的内表面上具有图案层111。后盖主体1上相对的两边具有朝后盖主体1的内侧延伸形成翻边13。扣位框架2注塑成型并粘附在后盖的翻边13上。

例如,在制作过程中,先在透明塑胶片的内表面上采用精细图文印刷、紫外线转印以及镀膜工艺中的至少一种制成图案层111,然后将透明塑胶片和纤维板通过复合热压成型得到后盖主体1,最后用胶水将注塑成型的扣位框架2粘附在后盖主体1的翻边13的内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机后盖100,通过将透明装饰片11布置在支撑片12的外侧并覆盖支撑片12的外表面,由此,使得手机后盖100呈现立体玻璃效果,增强了手机后盖100的立体感,使得手机后盖100更加美观。此外,还增强了手机后盖100的结构强度,延长了手机后盖100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