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拍摄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3484发布日期:2019-07-10 10:26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拍摄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拍摄附件,尤其涉及一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拍摄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的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及其拍摄功能的增强,智能手机逐步代替专业相机并成为大多数摄影爱好者的首选。由于智能手机的轻便性,使用智能手机进行拍摄为摄影爱好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广大摄影爱好者不需要携带体积和重量偏大的专业相机,就能够随时进行拍摄。但是,智能手机的轻便性也限制了其摄像功能,使得智能手机的拍摄效果无法达到专业级相机的标准。因此,使用智能手机进行拍摄无法满足一些专业摄影师的需求。也就是说,当使用者需要进行专业级的拍摄时,智能手机的拍摄效果难以达到要求。

目前,为了增强智能手机的拍摄效果,使用者通常在手机摄像头处安装一附加镜头,进而通过附加镜头来增强智能手机的拍摄效果。附加镜头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智能手机的拍摄效果,但是也是建立在智能手机本身的摄像头的拍摄效果的基础之上。由于受到智能手机本身的摄像头的限制,导致智能手机即便配合附加镜头共同拍摄也无法达到专业级的拍摄效果。因此,所述安装附加镜头的解决方案无法真正解决所述问题,仅能够稍微增强智能手机的拍摄效果。

此外,当摄影者进行拍摄时,光源也是影响拍摄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获得更好的光源,拍摄者通常需要使用闪光灯来进行补光。但是,智能手机本身的闪光灯能够提供的光源十分有限,难以满足专业级拍摄的需求。也就是说,拍摄者需要借助外接闪光灯来提供光源。然而,外接闪光灯无法与手机进行连接,并且无法通过手机为外接闪光灯供电。而且,外接闪光灯无法固定在智能手机的一特定位置,使得拍摄者在单独拍摄时难以独自操控。特别地,当拍摄者进行录像时会采集声音数据,为了获得特定位置的声音数据,拍摄者需要借助外接收音装置来采集声音数据。因此,外接收音装置如何与手机连接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进行专业级的拍摄,拍摄者需要使用的外接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外接闪光灯、外接收音装置和外接取景器等。因此,本实用新型成功一种解决方案,供外接设备连接至智能手机,以增强智能手机的拍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拍摄附件,其中所述拍摄附件适配于一移动电子设备,供所述拍摄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移动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拍摄附件,其中所述拍摄附件包括一镜头接入部,其中所述镜头接入部适配于一外接镜头,供所述外接镜头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拍摄附件的所述镜头接入部,进而通过所述外接镜头进行拍摄,以增强所述移动电子设备的拍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拍摄附件,其中所述拍摄附件包括一握持部,其中所述握持部具有一适握持形态,以便于使用者握持,且供使用者通过握持所述握持部维持所述移动电子设备于一特定位置进行拍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拍摄附件,其中所述拍摄附件包括至少一外接设备接口,其中所述外接设备接口用于连接外接闪光灯、外接收音装置或外接取景器等外接设备,以藉由所述外接设备协助拍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拍摄附件,当使用者使用所述拍摄附件进行拍摄时,所述拍摄附件的一外接设备接口位于所述拍摄附件的所述镜头接入部上侧,供连接一外接闪光灯于所述镜头接入部上侧,以便于在适当的位置为拍摄提供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拍摄附件,当使用者使用所述拍摄附件进行拍摄时,所述拍摄附件的一外接设备接口位于所述拍摄附件的所述握持部上侧,以供连接一外接设备于所述拍摄附件的所述握持部上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拍摄附件,其中所述拍摄附件的所述外接设备接口包括一加强部,其中所述加强部适于增强所述外接设备接口的结构的稳定性,防止所述外接设备接口发生明显形变,从而保证所述外接设备稳固地连接至所述外接设备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拍摄附件,其中所述拍摄附件的所述外接设备接口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保护件,其中所述保护件适配于所述外接设备接口,以用于保护所述外接设备接口,并且防止所述外接设备接口的设备触点暴露于外界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拍摄附件,其中所述拍摄附件不需要精密的部件和复杂的结构,其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势和特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和装置的组合得以实现。

为了达到以上至少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拍摄附件,包括:

一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一第一表面、一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和一设备容纳槽,其中所述设备容纳槽形成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表面;

一握持部,其中所述握持部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表面;以及

至少一外接设备接口,其中所述外接设备接口被设置于所述握持部,其中所述外接设备接口包括一接口基座和两个接口固定件,其中所述两个接口固定件被平行且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接口基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拍摄附

件,包括:

一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和一边缘面,其中所述边缘面自所述第一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和

至少一外接设备接口,其中所述外接设备接口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边缘面,并且所述外接设备接口自所述第一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其中所述外接设备接口包括一接口基座和两个接口固定件,其中所述两个接口固定件被平行且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接口基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拍摄附

件,包括:

一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和一边缘面,其中所述边缘面自所述第一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

一握持部,其中所述握持部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表面;

一第一设备接口,其中所述第一设备接口被设置于壳体的所述边缘面,并且所述第一外接设备接口自所述第一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以及

一第二设备接口,其中所述第二设备接口被设置于所述握持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外接设备接口还具有一接口槽,其中所述接口槽形成于所述两个接口固定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外接设备接口还具有一接口开口,其中所述接口开口朝向所述第二表面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外接设备接口还包括一加强部,其中所述加强部延伸自所述接口基座,并且所述加强部围绕所述两个接口固定件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外接设备接口还包括至少一设备触点,其中所述设备触点被设置于所述接口基座,并且所述设备触点位于所述两个接口固定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外接设备接口还包括至少一外接设备定位件,其中所述外接设备定位件被设置于所述接口基座,并且所述外接设备定位件位于所述接口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外接设备接口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保护件,其中所述保护件与所述接口槽相适配,供所述保护件被吻合地设置所述接口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握持部突起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表面,并且所述握持部自所述第二表面向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向外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握持部包括一电源部和一容纳部,其中所述电源部与所述容纳部电连接,并且所述电源部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容纳部,其中所述容纳部具有一容纳槽,其中所述容纳槽适配于所述电源部,其中所述电源部被可拆卸地容纳于所述容纳部的所述容纳槽,其中所述容纳部还包括一电源电接口,其中所述电源电接口与所述电源部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一设备容纳槽,其中所述设备容纳槽形成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表面,并且所述设备容纳槽与所述移动电子设备相适配,供所述移动电子设备被可拆卸地容纳于所述设备容纳槽,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一设备电接口,其中所述设备电接口适于与所述移动电子设备电连接,并且所述电源电接口电连接于所述设备电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镜头接入部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表面,其中所述镜头接入部具有至少一镜头固定槽,其中所述镜头固定槽形成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外接设备接口被设置于所述握持部的所述容纳部,并且所述外接设备接口自所述容纳部沿远离所述第二表面方向向外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外接设备接口被设置于所述握持部的所述电源部,其中所述电源部具有一顶面,其中所述外接设备接口被设置于所述顶面。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拍摄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拍摄附件及其握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拍摄附件及其握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拍摄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拍摄附件及其镜头接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拍摄附件及其外接设备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拍摄附件及其外接设备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6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拍摄附件及其外接设备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6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拍摄附件及其外接设备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拍摄附件及其外接设备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本实用新型说明书附图之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拍摄附件1被阐明。所述拍摄附件1适配于一移动电子设备2,供所述拍摄附件1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进而供使用者借助所述拍摄附件1获得更好的拍摄体验和拍摄效果。当所述拍摄附件1安装于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时,使用者能够通过握持所述拍摄附件1维持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于一特定的位置,并且使用者能够操作所述拍摄附件1进行拍摄。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可以但不限于是手机、平板电脑或其它具有拍摄功能的电子设备等,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的类型不对本实用新型作出限制,在本实用新型所述优选实施中,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为一手机。

具体地,所述拍摄附件1包括一壳体11,其中所述壳体11具有一第一表面 1101和一与所述第一表面1101相对的第二表面1102。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适于被设置于所述拍摄附件1的所述第一表面1101。优选地,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 适于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拍摄附件1的所述第一表面1101。换句话说,当使用者利用所述拍摄附件1配合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进行拍摄时,使用者能够将所述拍摄附件1安装于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其中所述拍摄附件1的所述第一表面 1101与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相互接触,当使用者拍摄完成后,使用者能够将所述拍摄附件1从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处拆卸下,以保证所述拍摄附件1不影响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的正常使用。

具体地,如图2A所示,所述拍摄附件1还包括一握持部12,其中所述握持部12被设置于所述壳体11的所述第二表面1102,并且所述握持部12自所述第二表面1102向远离所述第二表面1102的方向向外延伸。换句话说,所述握持部 12突起于所述壳体11的所述第二表面1102,以便于使用者在握持所述握持部 12时能够着力。当所述拍摄附件1被安装于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时,使用者能够握持所述拍摄附件1的所述握持部12持住所述移动电子设备,以使移动电子设备稳定地维持在一特定的位置进行拍摄。优选地,所述握持部12的尺寸和形状均与使用者的手部匹配,以使所述握持部12适于使用者的手部握持。因此,所述握持部12具有一适握持形态,供使用者舒适地且稳定地握持所述握持部12,进而维持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于一特定的位置进行拍摄。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握持部12与所述壳体11可以为可拆卸地连接或者是一体地连接。优选地,所述壳体11与所述握持部12可通过模具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壳体11与所述握持部12可通过卡扣连接、粘性连接或磁吸连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联想到的连接方式实现可拆卸地连接。因此,所述壳体11与所述握持部12的连接方式不对本实用新型作出限制,并且能够将所述握持部12牢固地设置于所述壳体11的所述第二表面1102的任意连接方式均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更具体地,如图2B所示,所述握持部12包括一电源部121和一容纳部122,其中所述电源部121与所述容纳部122电连接,以使所述电源部121为所述拍摄附件1和适配于所述拍摄附件1的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供电,从而为所述拍摄附件1和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提供电量续航,以延长所述拍摄附件1和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的拍摄时间。所述电源部121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容纳部122,以便于所述电源部121的更换。所述容纳部122具有一容纳槽1220,其中所述容纳槽1220适配于所述电源部121,供所述电源部121被可拆卸地容纳于所述容纳部122的所述容纳槽1220。所述容纳部122还包括一电源电接口1221,其中所述电源电接口1221适于与所述电源部121电连接。当所述电源部121被容纳于所述容纳部122的所述容纳槽1220时,所述电源电接口1221连接于所述电源部 121,以使所述电源部121通过所述电源电接口1221为所述拍摄附件1和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供电。

如图3所示,所述拍摄附件1的所述壳体11具有一设备容纳槽110,其中所述设备容纳槽110形成于所述壳体11的所述第一表面1101。所述设备容纳槽110 依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的大小和形状被设置,以使所述设备容纳槽110与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相适配,供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被可拆卸地容纳于所述设备容纳槽 110。具体地,所述壳体11包括一设备电接口111,其中所述设备电接口111适于与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电连接。当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被容纳于所述壳体11 的所述设备容纳槽110时,所述设备电接口111连接于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以使所述电源部121通过所述设备电接口111为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供电。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电源电接口1221电连接于所述设备电接口111,以使所述电源部121通过所述电源电接口1121和所述设备电接口111为所述移动电子设备供电。

具体地,所述壳体11还包括一移动电子设备定位件112,其中所述移动电子设备定位件112被设置于所述设备容纳槽110,以使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被容纳于所述设备容纳槽110时,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被所述移动电子设备定位件112 固定于所述设备容纳槽110。优选地,所述移动电子设备定位件112实施为一卡扣。

如图4所示,所述拍摄附件1进一步包括一镜头接入部13,其中所述镜头接入部13被设置于所述壳体11的所述第二表面1102。所述镜头接入部13适配于一外接镜头3,供所述外接镜头3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拍摄附件1的所述镜头接入部13。所述外接镜头3为专业级的拍摄镜头,其拍摄效果优于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的拍摄效果。当所述外接镜头3被安装于所述拍摄附件1的所述镜头接入部13时,使用者能够操作所述外接镜头3进行拍摄,从而增强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的拍摄效果。

具体地,所述镜头接入部13具有至少一镜头固定槽130,其中所述镜头固定槽130形成于所述壳体11的所述第二表面1102。所述镜头固定槽130适配于所述外接镜头3,以使所述外接镜头3通过所述镜头固定槽130稳固地连接至所述拍摄附件1的所述镜头接入部13。

更具体地,所述镜头接入部13还包括至少一镜头电触点131,其中所述镜头电触点131适于与所述外接镜头3可通信或可通电地相连。优选地,所述镜头电触点131与所述电源电接口1221电连接,并且所述镜头电触点131与所述外接镜头3电连接,以使所述电源部121为所述外接镜头3供电。优选地,所述镜头电触点131与所述设备电接口111可通信地相连,所述设备电接口111与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可通信地相连,并且所述镜头电触点131与所述外接镜头3可通信地相连,以使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与所述外接镜头3之间建立通信连接,从而使得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能够控制所述外接镜头3进行拍摄,并且所述外接镜头3 能够将拍摄数据传输至所述移动电子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与所述外接镜头3可通过WIFI或蓝牙等无线连接的方式建立可通信的连接,此时,所述镜头电触点131仅用于为所述外接镜头3供电。

如图5A和图5B所示,所述拍摄附件1包括至少一外接设备接口14,其中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适配于一外接设备,以用于将所述外接设备连接至所述拍摄附件1。所述外接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外接闪光灯、外接收音装置或外接取景器等。优选地,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被设置于所述壳体11。

具体地,所述壳体11具有一边缘面1103,其中所述边缘面1103自所述第一表面1101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1102。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被设置于所述壳体 11的所述边缘面1103,并且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自所述第一表面1101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1102。

更具体地,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包括一接口基座141和两个接口固定件142、 143,其中所述两个接口固定件142、143平行且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接口基座141。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还具有一接口槽140,其中所述接口槽140形成于所述两个接口固定件142、143之间。所述两个接口固定件142、142能够将所述外接设备固定于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的所述接口槽140。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还具有一接口开口1400,供所述外接设备自所述接口开口1400置入所述接口槽140。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的所述接口基座141与所述壳体11一体地连接或可拆卸地连接。优选地,所述接口基座141与所述壳体11通过模具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接口开口1400朝向所述壳体11的所述第一表面1101一侧,以确保连接于所述镜头接入部13的所述外接镜头3不会影响所述外接设备的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当使用者使用所述拍摄附件1进行拍摄时,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位于所述镜头接入部13上侧,供连接一外接闪光灯于所述镜头接入部13 上侧,以便于在适当的位置为拍摄提供光源。

特别地,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还包括一加强部144,其中所述加强部144 延伸自所述接口基座141,并且所述加强部144围绕所述两个接口固定件142、 143设置。所述加强部144适于保持所述两个接口固定件142、143的位置和结构的稳定,进而增强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的结构的稳定性,防止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发生明显形变,从而保证所述外接设备稳固地连接至所述外接设备接口 14。

进一步地,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还包括至少一设备触点145,其中所述设备触点145被设置于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的所述接口基座141,并且所述设备触点145位于所述两个接口固定件142、143之间。所述设备触点145适于电连接于所述外接设备,并且所述设备触点145电连接于所述电源电接口1221,以使所述电源部121为连接于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的所述外接设备供电。

特别地,所述设备触点145适于可通信地连接于所述外接设备,并且所述设备触点145可通信地连接于所述设备电接口111,以使所述移动电子设备2与所述外接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还包括至少一外接设备定位件146,其中所述外接设备定位件146被设置于所述接口基座141,并且所述外接设备定位件 146位于所述接口槽140内。当所述外接设备被连接至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时,所述外接设备被置入所述接口槽140,并且所述外接设备被所述外接设备定位件 146固定于所述接口槽140,以防止所述外接设备脱离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优选地,所述外接设备定位件146实施为一卡扣。

如图5B所示,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保护件147,其中所述保护件147与所述接口槽140相适配,以使所述保护件147能够被吻合地置入所述接口槽140,进而覆盖住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的所述设备触点145,以防止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的所述设备触点145暴露于外界环境。

如图6A和图6B所示,所述拍摄附件1的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的另一实施方式被阐明,其中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被设置于所述拍摄附件1的所述握持部 12。

具体地,如图6A所示,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被设置于所述握持部12的所述容纳部122,并且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自所述容纳部122沿远离所述第二表面1102方向向外延伸。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的所述接口开口1400朝向所述壳体11的所述第二表面1102一侧,以便于接入所述外接设备。

特别地,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的所述接口基座141与所述握持部12的所述容纳部122一体地连接或可拆卸地连接。优选地,所述接口基座141与所述握持部12的所述容纳部122可拆卸地相连。

更具体地,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的所述设备触点145电连接于所述电源电接口1221,以使所述电源部121为连接于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的所述外接设备供电。

值得一提的是,当使用者使用所述拍摄附件1拍摄时,所述外接设备接口 14位于所述握持部12上侧,以供连接一外接设备于所述拍摄附件1的所述握持部12上侧。

具体地,如图6B所示,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被设置于所述握持部12的所述电源部121。所述电源部121具有一顶面1211,其中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被设置于所述顶面1211,并且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自所述电源部121的所述顶面 1211向所述边缘面1103的方向延伸。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的所述接口开口1400 朝向所述壳体11的所述第二表面1102一侧,以便于接入所述外接设备。

特别地,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的所述接口基座141与所述握持部12的所述电源部121一体地连接或可拆卸地连接。优选地,所述接口基座141与所述握持部12的所述电源部121通过模具一体成型。

更具体地,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的所述设备触点145电连接于所述电源部 121,以使所述电源部121为连接于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的所述外接设备供电。

值得一提的是,当使用者使用所述拍摄附件1拍摄时,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位于所述电源部121上侧,以供连接一外接设备于所述拍摄附件1的所述电源部121上侧。

如图7所示,所述拍摄附件1包括两个外接设备接口14A、14B,分别为第一外接设备接口14A和第二外接设备接口14B,其中所述第一外接设备接口14A 被设置于所述壳体11,并且所述第二外接设备接口14B被设置于所述握持部12。

具体地,所述第一外接设备接口14A被设置于所述壳体11的所述边缘面 1103,并且所述第一外接设备接口14A自所述第一表面1101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1102。

具体地,所述第二外接设备接口14B被设置于所述握持部12的所述电源部 121。所述第二外接设备接口14B被设置于所述电源部121的所述顶面1211,并且所述外接设备接口14自所述电源部122的所述顶面1211向所述边缘面1103 的方向延伸。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