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驻极体传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6933发布日期:2019-06-21 23:51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驻极体传声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属于电声转换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驻极体传声器。



背景技术:

驻极体传声器是一种用驻极体材料制造的新型传声器,它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语言拾音、声信号检测等方面,例如,其最典型的应用是驻极体话筒。

但是,驻极体传声器在50~20kHz频率范围内的频率响应都比较平坦,一般在10几kHz会有一个共振峰。然而,在一些特殊的设备上使用传声器时,需要在较低的频率范围内进行平坦的频率响应,例如,助听器麦克风内的驻极体传声器的频率要求比较特殊,其要求在2kHz~8kHz频率范围内进行平坦的频率响应。现有的大多数驻极体传声器无法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驻极体传声器,可使得驻极体传声器在较低的频率范围内进行平坦的频率响应。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驻极体传声器,包括外壳、振动组件、电路板、场效应管以及保护盖;其中,

所述外壳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与所述开口相背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声孔;

所述振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气连接;

所述电路板盖合在所述开口上;

所述场效应管位于所述外壳外部,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气连接;

所述保护盖与所述电路板连接,并将所述场效应管罩扣在所述保护盖的腔体内;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保护盖罩扣空间内。

可选地,所述保护盖的制作材料为金属。

可选地,所述振动组件包括依次放置并封装在所述外壳内部的垫圈、振膜、垫片、极板以及弹片;

所述极板的边缘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缺口,所述极板与所述电路板之间通过所述弹片电气连接,其中,所述电路板设有与所述弹片电气连接的电极。

可选地,所述弹片包括两个弧形段及两个平直段,所述弧形段及所述平直段间隔首位相接;

所述弧形段朝向所述电路板凸起,且所述弧形段上设置有凸点,

所述平直段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电路板凸起的弧形连接耳;

所述凸点及所述弧形连接耳与所述电路板的电气连接,所述平直段与所述极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筒状侧壁及底板;

所述电路板及所述底板分别盖合在所述筒状侧壁的两端,所述筒状侧壁与所述底板之间及所述筒状侧壁与所述电路板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

所述第一进声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底板上覆盖有遮盖所述第一进声孔的阻尼布。

可选地,所述极板上设有第二进声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保护盖可增大驻极体传声器的后腔,并对场效应管进行了保护,从而使得驻极体传声器可在较低的频率范围内进行平坦的频率响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极体传声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极体传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壳组板与电路板组板组装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壳组板与电路板组板组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外壳;11:第一进声孔;12:筒状侧壁;13:底板;14:密封垫;20:振动组件;21:垫圈;22:振膜;23:垫片;24:极板;241:缺口;242:第二进声孔;25:弹片;251:弧形段;252:平直段;253:凸点;254:弧形连接耳;30:电路板;31:通孔;40:场效应管;50:保护盖;60:外壳组板;61:电路板组板;62:筒状侧壁组板;63:底板组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目前的驻极体传声器在50~20kHz频率范围内的频率响应都比较平坦,一般在10几kHz会有一个共振峰。然而,在一些特殊的设备上使用传声器时,需要在较低的频率范围内进行平坦的频率响应,现有的大多数驻极体传声器无法满足要求。

因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驻极体传声器,可使得驻极体传声器在较低的频率范围内进行平坦的频率响应。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极体传声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驻极体传声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驻极体传声器,包括外壳10、振动组件20、电路板30、场效应管40(FET,Field Effect Transistor,场效应晶体管,简称场效应管)以及保护盖50。

其中,外壳10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与开口相背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声孔11。振动组件20设置在外壳10内部,并与电路板30电气连接。电路板30盖合在开口上。场效应管40位于外壳10外部,并与电路板30电气连接。保护盖50与电路板30连接,并将场效应管40罩扣在保护盖50的腔体内;电路板30上设置有通孔31,该通孔31位于所述保护盖50罩扣空间内,通孔31将保护盖50与电路板30围成的罩扣空间与外壳10内部空间连通,增大了传声器的后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保护盖50可增大驻极体传声器的后腔,并对场效应管40进行了保护,从而可以调节驻极体传声器在较低的频率范围内的频率响应,使得驻极体传声器可在较低的频率范围内进行平坦的频率响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电路板30通过压合工艺盖合在外壳10的开口处,与现有技术通过激光点焊后用胶水将电路板30和外壳10之间的缝隙封住的方案相比,通过压合工艺可极大降低驻极体传声器的组装成本,且工艺难度小,易于操作。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保护盖50的制作材料为金属。金属材料的保护盖50可防止外部电磁对保护盖50及外壳10内的元器件的干扰。保护盖50的尺寸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调整,例如,在电路板30上的投影面积,保护盖50是场效应管40的两倍。相对于电路板30,保护盖50的高度是场效应管40高度的两倍。不同的保护盖50的尺寸也可以对应调整传声器的后腔空间,从而可以调节驻极体传声器在较低的频率范围内的频率响应。

继续参见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振动组件20包括依次放置并封装在外壳10内部的垫圈21、振膜22、垫片23、极板24以及弹片25。垫圈21与外壳10的底部紧密接触,通过垫圈21可防止振膜22与外壳10的底部发生硬性接触。极板24与电路板30之间通过弹片25电气连接,其中,电路板30设有与弹片25电气连接的电极。

垫片23位于极板24与振膜22之间,由于垫片23的隔离作用,振膜22与极板24构成一个电容。当振膜22受到声波作用引起震动后,振膜22与极板24之间的距离也会随着产生微小的变化,而这个变化又会引起振膜22与极板24之间电容的变化,这样,声音信号就转化成了电信号。根据物理学知识,两个平行金属板构成的电容与这两个金属板的正对面积有关,正对面积越小,电容越小。利用这一原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解决寄生电容的问题时,采用了带有缺口241的极板24,具体地,参见图3,极板24的边缘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缺口241,缺口241包括但不限于为圆弧状或锯齿状。通过缺口241可有效地降低了极板24与振膜22的正对面积,从而抑制了极板24与振膜22之间产生的寄生电容。另外,还可以在极板24上设有第二进声孔242。通过第二进声孔242一进步减少极板24与振膜22的正对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弹片25的实现方式包括多种,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是,参见图4,弹片25包括两个弧形段251及两个平直段252,弧形段251及平直段252间隔首位相接。其中,弧形段251朝向电路板30凸起,且弧形段251上设置有凸点253,平直段252上设置有朝向电路板30凸起的弧形连接耳254。凸点253及弧形连接耳254与电路板30的电气连接,平直段252与极板24连接。弧形段251及平直段252间隔首位相接形成环形结构,减少了弹片25的重量,节约制作成本。环形结构的弹片25与外壳10之间的正对面积较小,因此弹片25与金属外壳10之间不易产生寄生电容。通过凸点253及弧形连接耳254形成与电路板30的多点电气连接,可防止弹片25与电路板30的接触不良情况出现。

继续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外壳10包括筒状侧壁12及底板13。电路板30及底板13分别盖合在筒状侧壁12的两端。通过筒状侧壁12围合成容置腔,振动组件20安装在容置腔内。底板13起到对振动组件20起到承托作用。为了密封容置腔,筒状侧壁12与底板13之间及筒状侧壁12与电路板30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14,密封垫14包括但不限于为通过PP(Polypropylene,聚丙烯)材料制成。第一进声孔11设置在底板13上,且底板13上覆盖有遮盖第一进声孔11的阻尼布。通过密封垫14可防止灰尘、水汽等杂物通过筒状侧壁12与底板13之间或者筒状侧壁12与电路板30之间的缝隙进入外壳10内,通过阻尼布可防止灰尘等杂物通过底板13的第一进声孔11进入外壳10内,通过密封垫14和阻尼布可达到保护驻极体传声器内部元件的目的。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驻极体传声器如何制作进行介绍。

参见图5和图6,制作步骤如下:

步骤S101:分别获取包括多个外壳10的外壳组板60以及包括多个电路板30的电路板组板61;

步骤S102:通过外壳10的开口,在每个外壳10内均单独组装一个振动组件20;

步骤S103:将电路板组板61压合在外壳组板60上,形成驻极体传声器组板,其中,每个电路板30均盖合一个外壳10的开口;

步骤S104:在每个电路板30上安装场效应管40;

步骤S105:在每个电路板30上安装保护盖50,其中,保护盖50将场效应管40罩扣在保护盖50的腔体内;电路板30上设置有通孔31,通孔31位于保护盖50罩扣空间内。

步骤S106:切割驻极体传声器组板以得到多个单独的驻极体传声器。

进一步地,对于步骤S102来说,通过外壳10的开口,在每个外壳10内均单独组装一个振动组件20,包括:通过开口,依次放置并封装垫圈21、振膜22、垫片23、极板24以及弹片25。

进一步地,对于步骤S104及步骤S105来说,在每个电路板30上安装场效应管40,以及在每个电路板30上安装保护盖50,包括:在电路板30上印刷锡膏,并通过表面贴装工艺(SMT,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安装场效应管40及保护盖50。首先在电路板30上贴装场效应管40,之后再电路板30上贴装保护盖50,将场效应管40罩扣在保护盖50的腔体内。

另外,进一步地,外壳组板60包括筒状侧壁组板62及底板组板63。对于步骤S103来说,将电路板组板61压合在外壳组板60上,包括:

在筒状侧壁组板62的每个筒状侧壁12的两端分别设置密封垫14;

将电路板组板61及底板组板63压合在筒状侧壁组板62的两端,并分别挤压对应位置处的密封垫14。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保护盖50可增大驻极体传声器的后腔,并对场效应管40进行了保护,从而使得驻极体传声器可在较低的频率范围内进行平坦的频率响应。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路板30通过压合工艺盖合在外壳10的开口处,与现有技术通过激光点焊后用胶水将电路板30和外壳10之间的缝隙封住的方案相比,通过压合工艺可极大降低驻极体传声器的组装成本,且工艺难度小,易于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例旨在简明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特点,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直观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特点,并不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当限定。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