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包展示方法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9633346发布日期:2020-01-07 11:44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数据包展示方法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包展示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做接口测试时,经常需要验证手机客户端发送的消息是否正确,或者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查看手机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的数据包是否正确,就需要用到抓包工具。

目前测试抓包工具能够记录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所有请求,可以针对特定的请求,分析请求数据、设置断点、修改请求的数据,甚至可以修改服务器返回的数据,功能非常强大。但是目前的抓包工具统计的是所有当前测试的手机与服务器之间的收发数据包,不能实现将某个测试人员不需关注的其他测试人员测试的手机与服务器之间的收发数据包过滤掉。从而导致该测试人员操作的电脑屏幕上也展示出了其他测试人员测试的手机与服务器之间的收发数据包,不方便该测试人员查看和排查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数据包展示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数据包展示方法,执行于客户端,包括:

获取待检测地址信息;

根据所述待检测地址信息,从获取的所有当前被测终端的收发数据包中滤除未携带有目标地址信息的收发数据包,以确定目标收发数据包;其中,所述目标地址信息为当前被测终端中与所述待检测地址信息相同的终端源地址或目的地址,和/或所有被测终端中与所述待检测地址信息相匹配的终端源地址或目的地址;

展示所述目标收发数据包。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包展示装置,设置于浏览器,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检测地址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检测地址信息,从获取的所有当前被测终端的收发数据包中滤除未携带有目标地址信息的收发数据包,以确定目标收发数据包;其中,所述目标地址信息为当前被测终端中与所述待检测地址信息相同的终端源地址或目的地址,和/或所有被测终端中与所述待检测地址信息相匹配的终端源地址或目的地址;

展示模块,用于展示所述目标收发数据包。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所述的数据包展示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包展示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包展示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包展示方法,通过获取待检测地址信息,根据待检测地址信息,从获取的所有当前被测终端的收发数据包中滤除未携带有目标地址信息的收发数据包,以确定目标收发数据包;其中,目标地址信息为当前被测终端中的与待检测地址信息相同的终端源地址或目的地址,和/或所有被测终端中与待检测地址信息相匹配的终端源地址或目的地址;展示目标收发数据包。由于将所有当前被测终端的收发数据包中的未携带有目标地址信息的收发数据包滤除,只保留携带有目标地址信息的收发数据包,也即只保留目标收发数据包。从而实现滤除所有当前被测终端的收发数据包中未携带有目标地址信息的收发数据包,只展示目标收发数据包,保证测试人员方便快速的根据展示的目标收发数据包发现问题以及排查问题,也即保证测试人员只查看到自己测试的包括与所述待检测地址信息相同的终端源地址或目的地址,和/或所有被测终端中与所述待检测地址信息相匹配的终端源地址或目的地址的收发数据包,从而便于发现问题和排查问题。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系统的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包展示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包展示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包展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例如,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系统的架构图。该测试系统包括当前被测终端101、当前被测终端102、电脑103、电脑104、以及服务器105。以所有当前被测终端包括当前被测终端101和当前被测终端102为例,测试人员a测试当前被测终端101的收发数据包是否有问题,测试人员b测试当前被测终端102的收发数据包是否有问题。

测试人员a操作的电脑103上部署的客户端可以获取到当前被测终端101向服务器105发送的数据包(发数据包)、以及获取到服务器105向当前被测终端101发送的数据包(收数据包),即可以获取到当前被测终端101的收发数据包(收发数据包可以为收数据包和/或发数据包)。测试人员b操作的电脑104上部署的客户端可以获取到当前被测终端102向服务器105发送的数据包(发数据包)、以及获取到服务器105向当前被测终端102发送的数据包(收数据包),即获取到当前被测终端102的收发数据包。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仅以所有当前被测终端包括当前被测终端101和当前被测终端102为例进行介绍,实际测试中所有当前被测终端的个数可能会更多,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所有当前被测终端的个数不进行限制。

现有技术中,测试人员a操作的电脑上103部署的客户端获取当前被测终端101和当前被测终端102的收发数据包,并在测试人员a操作的电脑103上部署的客户端的界面上显示当前被测终端101的收发数据包和当前被测终端102的收发数据包。然而测试人员a只需关注其测试的当前被测终端101的收发数据包,但是测试人员a操作的电脑103上部署的客户端的界面上显示的数据包却为多个当前被测终端的收发数据包,从而导致测试人员a不方便查看当前被测终端101的收发数据包是否正确以及排查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包展示方法。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包展示方法的步骤流程图,执行于客户端,客户端可以为浏览器客户端,浏览器客户端可以部署于电脑上。基于图1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包展示方法进行介绍。该数据包展示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待检测地址信息。

获取待检测地址信息可以通过如下三种方式实现:

一种方式为:从客户端的页面上展示的检测区域中获取待检测地址信息。客户端可以实时检测客户端的页面上展示的检测区域中是否输入有待检测地址信息,也可以每间隔一段时间检测一次检测区域中是否输入有待检测地址信息,或者用户点击客户端上的一个确认按钮后,客户端获取到用户点击确认按钮对应的指示信息,响应于指示信息获取检测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待检测地址信息。

另一种方式为:当测试人员使用移动终端扫描客户端上展示的二维码时,获取待检测地址信息。由于服务器中保存了与客户端所部署的电脑的地址信息关联的地址信息,当扫描二维码时,服务器可以将与电脑的地址信息关联的地址信息发送给客户端,从而使客户端获取到与电脑的地址信息关联的地址信息,待检测地址信息包括与电脑的地址信息关联的地址信息。

再一种方式为前两种方式的结合,从检测区域中获取待检测地址信息、以及当测试人员使用移动终端扫描客户端上展示的二维码时,获取待检测地址信息。例如,测试人员可以在检测区域手工输入了不完整的地址信息,例如192.168.1,并使用移动终端扫描客户端上展示的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的地址信息为192.168.2.1,则待检测地址信息包括192.168.1、以及192.168.2.1。

步骤202、根据待检测地址信息,从获取的所有当前被测终端的收发数据包中滤除未携带有目标地址信息的收发数据包,以确定目标收发数据包;其中,目标地址信息为当前被测终端中与待检测地址信息相同的终端源地址或目的地址,和/或所有被测终端中与待检测地址信息相匹配的终端源地址或目的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当前被测终端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当前被测终端和部署有客户端的电脑在同一个局域网中,当前被测终端指该局域网中所有当前被测终端。

收发数据包携带有当前被测终端的地址信息,当前被测终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数据包(发数据包)时,发数据中包括的当前被测终端的地址信息为终端源地址,服务器向当前被测终端发送响应数据包时,当前被测终端接收响应数据包(收数据包),收数据包中包括的当前被测终端的地址信息为目的地址。例如所有当前被测终端包括如图1所示的测试人员a测试的当前被测终端101和测试人员b测试的当前被测终端102,当前被测终端101的地址信息为192.168.2.0,当前被测终端102的地址信息为192.168.1.0。对于测试人员a而言,若进行第一次测试时,测试人员a在其操作的电脑103上部署的客户端上的检测区域输入了192.168.2.0,则在步骤201中获取的待检测地址信息为192.168.2.0,则可以将未携带有192.168.2.0的收发数据包滤除,将携带有192.168.2.0的收发数据包作为目标收发数据包,192.168.2.0即为与当前被测终端中与待检测地址信息相同的终端源地址或目的地址。

如果测试人员a在第一次测试时输入了192.168.1的地址信息,则可以将获取的所有当前被测终端的收发数据包中未携带有192.168.1的收发数据包滤除。如果所有被测终端中包括地址信息为192.168.1.0、192.168.1.1、192.168.2.0、192.168.2.1、192.168.2.2的终端,则所有被测终端中与待检测地址信息相匹配的地址信息包括192.168.1.0、192.168.1.1,也即目标地址信息为192.168.1.0、192.168.1.1。

如果测试人员a在第一次测试时,在检测区域中输入了192.168.2.0,测试了一个小时后,又在检测区域输入了192.168.1的地址信息,则目标地址信息包括当前被测终端中与待检测地址信息相同的终端源地址或目的地址(192.168.2.0即为与待检测地址信息相同的终端源地址或目的地址)、以及所有被测终端中与待检测地址信息相匹配的终端源地址或目的地址(192.168.1.0、192.168.1.1即为所有被测终端中与待检测地址信息相匹配的终端源地址或目的地址)。

通过本步骤实现测试人员a操作的电脑103上部署的客户端上只展示包括目标地址信息的收发数据包,从而将其他当前被测终端(例如当前被测终端102)的收发数据包过滤掉,方便测试人员a排查和分析问题。

同理,对于测试人员b而言,若测试人员b操作的电脑104上部署的浏览器在步骤201中获取的待检测地址信息为192.168.1.0,则可以将未携带有192.168.1.0的收发数据包滤除,192.168.1.0即为目标地址信息,目标收发数据包即为包括携带有地址信息为192.168.1.0的收发数据包,当前目标被测终端即为当前被测终端101。即在步骤203中测试人员b操作的电脑103上部署的浏览器上只展示地址信息为192.168.2.0的当前目标被测终端的收发数据包,从而将其他当前被测终端(例如当前被测终端101)的收发数据包过滤掉,方便测试人员b排查和分析问题。

步骤203、展示目标收发数据包。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包展示方法,通过获取待检测地址信息,根据待检测地址信息,从获取的所有当前被测终端的收发数据包中滤除未携带有目标地址信息的收发数据包,以确定目标收发数据包;其中,目标地址信息为当前被测终端中与待检测地址信息相同的终端源地址或目的地址,和/或所有被测终端中与待检测地址信息相匹配的终端源地址或目的地址;展示目标收发数据包。由于将所有当前被测终端的收发数据包中的未携带有目标地址信息的收发数据包滤除,只保留携带有目标地址信息的收发数据包,也即只保留目标收发数据包。从而实现滤除所有当前被测终端的收发数据包中未携带有目标地址信息的收发数据包,只展示目标收发数据包,保证测试人员方便快速的根据展示的目标收发数据包发现问题以及排查问题,也即保证测试人员只查看到自己测试的包括与待检测地址信息相同的终端源地址或目的地址,和/或所有被测终端中与待检测地址信息相匹配的终端源地址或目的地址的收发数据包,从而便于发现问题和排查问题。

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包展示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该数据包展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获取与用户的第一操作对应的请求信息。

用户的第一操作可以为点击操作或者双击操作。

步骤302、响应于请求信息,获取测试设备的第二地址信息,并向服务器发送第二地址信息。

测试设备为测试人员所操作的设备,例如测试人员a操作的电脑103即为测试设备。参照图2,如果测试人员a点击测试人员a操作的电脑103上部署的客户端上一个按钮后,则客户端响应于点击操作对应的请求信息,获取测试人员a操作的电脑103的地址信息,测试人员a操作的电脑103的地址信息即为测试设备的第二地址信息,并向服务器105发送电脑103的第二地址信息。

相应的,服务器105接收电脑103的第二地址信息,并根据第二地址信息生成二维码,并向测试人员a操作的电脑103上部署的客户端发送该二维码。

步骤303、获取服务器发送的二维码,并展示二维码,二维码为服务器根据获取的第二地址信息生成的。

步骤304、获取服务器发送的所有被测终端中的与第二地址信息关联的第一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

其中,与第二地址信息关联的第一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为服务器响应于当前目标被测终端扫描二维码向客户端发送的。例如,测试人员a可以使用当前被测终端101(当前被测终端101为当前目标被测终端)扫描二维码,扫描二维码时,服务器105获取当前被测终端101的第一地址信息,并保存电脑103的第二地址信息和当前被测终端101的第一地址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服务器105并将获取的当前被测终端101的第一地址信息发送给电脑103上的客户端,客户端即可以获取到服务器105发送的与电脑103的第二地址信息关联的当前被测终端101的第一地址信息。通过步骤301至步骤304,可以实现当前被测终端101扫描二维码时,服务器105获取到当前被测终端101的第一地址信息,并保存电脑103的第二地址信息和当前被测终端101的第一地址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向测试人员a操作的电脑103上部署的客户端发送与电脑103的第二地址信息关联的第一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电脑103上部署的客户端可以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与第二地址信息关联的第一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

步骤305、在检测区域中展示第一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其中,检测区域为客户端的页面上展示的检测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若与第二地址信息关联的第一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为多个时,每两个相邻的第一地址信息之间可以用空格或换行符区分开。例如,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二维码401,并展示二维码401,并可以在检测区域402中展示与第二地址信息关联的第一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检测区域401中可以显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例如为“请扫二维码或手输ip过滤,多个请换行”,以提醒测试人员通过扫描右侧二维码401的方式或手动输入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当前被测终端101扫描二维码401时,服务器105获取到当前被测终端101的第一地址信息,因此无需测试人员通过繁琐的步骤查看当前被测终端101的第一地址信息,并在检测区域中输入当前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就可以在检测区域402中自动展示出当前被测终端101的第一地址信息,从而省去了查看当前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所需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测试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例如测试人员a上午使用被测终端a测试,下午使用当前被测终端101测试,则服务器中保存了电脑103的第二地址信息和被测终端a的第一地址信息的关联关系,在测试人员下午使用当前被测终端101扫描二维码时,服务器105向测试人员a操作的电脑103上部署的客户端发送被测终端a的第一地址信息和当前被测终端101的第一地址信息,并在检测区域中展示与电脑103关联的被测终端a的第一地址信息和当前被测终端101的第一地址信息,即与电脑103的第二地址信息关联的第一被测终端包括被测终端a和当前被测终端101,并且被测终端a的第一地址信息和当前被测终端101的第一地址信息之间可以用空格或换行符区分开。例如在第一行展示被测终端a的第一地址信息,在第二行展示当前被测终端101的第一地址信息。或者在被测终端a的第一地址信息与当前被测终端101的第一地址信息之间采用空格区分两个第一地址信息。以被测终端a的第一地址信息的第一地址信息为192.168.1.2、当前被测终端101的第一地址信息为192.168.1.2为例,则会在如图4所示的检测区域402中展示192.168.1.2和192.168.1.2。

通过步骤301至步骤305,实现在检测区域中自动展示与第二地址信息关联的第一地址信息。与第二地址信息关联的第一地址信息展示出来,可以方便测试人员查看到地址信息,根据展示的与第二地址信息关联的第一地址信息,展示的与第二地址信息关联的第一地址信息是测试人员需要测试的,用户则不需要再次扫描或者手动输入地址信息。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检测区域中手动输入需要测试的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实现在检测区域中展示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每输入一个第一地址信息可以换行后再输入第二个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或者在两个相邻的第一地址信息之间加入空格等分割符号,以将多个第一地址信息区分开。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每间隔第一预设时间,向服务器发送轮询请求消息,轮询请求消息包括测试设备的第二地址信息;获取服务器发送的所有被测终端中的与第二地址信息关联的第二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并在检测区域中展示第二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例如以第一预设时间为5秒,客户端可以每间隔5秒向服务器发送轮询请求消息,以获取与第二地址信息关联的第二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结合测试人员a上午使用被测终端a测试,下午使用当前被测终端101测试举例说明,如果测试人员a下午刚开始测试时仍然使用被测终端a,那么与电脑103的第二地址信息关联的第二被测终端包括被测终端a,如果开始测试的一小时内一直使用被测终端a,则在该一小时内每隔5秒获取的与电脑103的第二地址信息关联的第二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都是包括被测终端a的第一地址信息。如果之后使用被测终端a和当前被测终端101测试,在执行步骤305之后,客户端再向服务器发送轮询请求,则第二被测终端包括被测终端a和当前被测终端101,获取的与电脑103的第二地址信息关联的第二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包括被测终端a的第一地址信息和当前被测终端101的第一地址信息。

步骤306、获取检测区域中的待检测地址信息。

获取检测区域中的待检测地址信息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方式实现:

一种方式为:每间隔第二预设时间,判断检测区域中是否存在待检测地址信息;若检测区域中存在待检测地址信息,则获取检测区域中的待检测地址信息。

另一种方式为:获取与用户的第二操作对应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客户端判断检测区域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待检测地址信息;响应于指示信息,判断检测区域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待检测地址信息;若检测区域中存在待检测地址信息,则获取检测区域中的待检测地址信息。

其中,用户的第二操作可以为点击确认按钮的操作,或者双击某个按钮的操作,例如用户输入待检测地址信息后点击确认按钮或者双击确认按钮。例如,测试人员可以输入其他被测终端的ip地址。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在检测区域中展示当前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后,也可以在检测区域中手动输入其他被测终端的ip地址。

步骤307、根据待检测地址信息,判断存储的所有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中是否存在与待检测地址信息相同和/或相匹配的地址信息。

步骤308、若第一地址信息中存在与待检测地址信息相同和/或相匹配的地址信息,则将与待检测地址信息相同和/或相匹配的第一地址信息作为目标地址信息。

在步骤307和步骤308中,以存储的所有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包括:192.168.1.0、192.168.1.1、192.168.2.0、192.168.2.1、192.168.2.2为例。若测试人员a操作的电脑上部署的客户端获取的待检测地址信息为192.168,则存储的所有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中与待检测地址信息相匹配的地址信息为192.168.1.0、192.168.1.1、192.168.2.0、192.168.2.1和192.168.2.2,192.168.1.0、192.168.1.1、192.168.2.0、192.168.2.1和192.168.2.2中的每个第一地址信息都为目标地址信息。若测试人员a操作的电脑上部署的客户端获取的待检测地址信息为192.168.1,则存储的所有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中与待检测地址信息相匹配的地址信息包括192.168.1.0、192.168.1.1都为目标地址信息。若测试人员a操作的电脑上部署的客户端获取的待检测地址信息为192.168.2.0,则存储的所有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中与待检测地址信息相同的地址信息为192.168.2.0,192.168.2.0为目标地址信息。若测试人员a操作的电脑上部署的客户端获取的待检测地址信息为192.168.2,则存储的所有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中与待检测地址信息相匹配的地址信息为192.168.2.0、192.168.2.1以及192.168.2.2。若测试人员a操作的电脑上部署的客户端获取的待检测地址信息为192.168.1以及192.168.2.0,则存储的所有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中与待检测地址信息相同的地址信息为192.168.2.0,存储的所有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中与待检测地址信息相匹配的地址信息为192.168.1.0、192.168.1.1,也即192.168.2.0、192.168.1.0、192.168.1.1都为目标地址信息。

步骤309、将所有当前被测终端的收发数据包中未携带有目标地址信息的收发数据包滤除,以将所有当前被测终端的收发数据包中地址信息为目标地址信息的收发数据包作为目标收发数据包。

步骤310、展示目标收发数据包。

从获取的所有当前被测终端的收发数据包中确定目标收发数据包,并展示目标收发数据包。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包展示方法,通过被测终端扫描二维码的方式直接获取到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从而能够快速准确的在检测区域中显示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进而实现从获取的所有当前被测终端的收发数据包中确定目标收发数据包,并展示所述目标收发数据包,以实现过滤掉所有当前被测终端的收发数据包中的除目标收发数据包之外数据包,只展示目标收发数据包,保证测试人员方便快速的发现问题以及排查问题。

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包展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设置于客户端,该装置500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510,用于获取检测区域中的待检测地址信息,所述检测区域为客户端的页面上展示的检测区域;

确定模块520,用于从获取的所有当前被测终端的收发数据包中滤除未携带有所述待检测地址信息的收发数据包,以确定目标收发数据包;其中,所述待检测地址信息为所述目标地址信息,所述目标收发数据包包括携带有所述目标地址信息的收发数据包,所述目标地址信息为所述所有当前被测终端中的当前目标被测终端的地址信息;

展示模块530,用于展示所述目标收发数据包。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包展示装置,通过获取检测区域中的待检测地址信息,检测区域为客户端的页面上展示的检测区域,根据待检测地址信息,从获取的所有当前被测终端的收发数据包中滤除未携带有所述待检测地址信息的收发数据包,以确定目标收发数据包;其中,所述待检测地址信息为所述目标地址信息,所述目标收发数据包包括携带有所述目标地址信息的收发数据包,所述目标地址信息为所述所有当前被测终端中的当前目标被测终端的地址信息;展示目标收发数据包。由于只展示的目标收发数据包包括携带有所述待检测地址信息的收发数据包,待检测地址信息为当前目标被测终端的地址信息,因此,目标收发数据包为当前目标被测终端的收发数据包,从而实现过滤掉所有当前被测终端中除当前目标被测终端之外的收发数据包,只展示当前目标被测终端的收发数据包,保证测试人员方便快速的根据展示的当前目标被测终端的收发数据包发现问题以及排查问题,也即保证测试人员只查看到自己测试的当前目标被测终端的收发数据包,从而便于发现问题和排查问题。

可选的,确定模块52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待检测地址信息,判断存储的所有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中是否存在与所述待检测地址信息相同和/或相匹配的地址信息;

若所述第一地址信息中存在与所述待检测地址信息相同和/或相匹配的地址信息,则将与所述待检测地址信息相同和/或相匹配的第一地址信息作为目标地址信息;

将所述所有当前被测终端的收发数据包中未携带有所述目标地址信息的收发数据包滤除,以将所述所有当前被测终端的收发数据包中地址信息为所述目标地址信息的收发数据包作为所述目标收发数据包。

可选的,还可以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用户的第一操作对应的请求信息;响应于所述请求信息,获取测试设备的第二地址信息,并向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地址信息;获取所述服务器发送的二维码,并展示所述二维码,所述二维码为所述服务器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二地址信息生成的。

可选的,还可以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所有被测终端中的与所述第二地址信息关联的第一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为所述服务器响应于所述当前目标被测终端扫描所述二维码向所述客户端发送的;

第二展示模块,用于在所述检测区域中展示所述第一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其中,所述检测区域为所述客户端的页面上展示的检测区域。

相应的,所述第一获取模块510,具体用于获取所述检测区域中展示的所述第一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其中,所述待检测地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

可选的,还可以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每间隔第一预设时间,向所述服务器发送轮询请求消息,所述轮询请求消息包括所述测试设备的第二地址信息;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所有被测终端中的与所述第二地址信息关联的第二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并在所述检测区域中展示所述第二被测终端的第一地址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获取模块510,具体用于每间隔第二预设时间,判断所述检测区域中是否存在所述待检测地址信息;若所述检测区域中存在所述待检测地址信息,则获取所述检测区域中的所述待检测地址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获取模块510,具体用于获取与用户的第二操作对应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浏览器判断所述检测区域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所述待检测地址信息;响应于所述指示信息,判断所述检测区域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所述待检测地址信息;若所述检测区域中存在所述待检测地址信息,则获取所述检测区域中的所述待检测地址信息。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包展示装置,该数据包展示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的数据包展示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数据包展示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云端或本地的存储介质上。在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或处理器运行时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包展示方法的相应步骤,并且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包展示装置中的相应模块。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