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WiFi探针数据采集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6673发布日期:2020-08-14 20:17阅读:8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WiFi探针数据采集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集监控系统,尤其涉及了一种基于wifi探针数据采集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wifi是一种短程无线传技术,利用wifi技术能够使得用户在数百英尺范围内用无线电信号接入互联网。它的最大优点是传输速度较髙和有效传输距离长。在有干扰信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节带宽来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监控系统有,基于传感器的监控系统采用嵌入式微处理器和外红外探测模块构成采集模块,此类型系统对单人进出的情况处理较为理想,但在遇到多人并排进出的时候,无法判断;基于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的人流量监控系统,采用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采用并联的多类分类器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人头检测,确定当前图像中的人头数,并对确定出的人头进行跟踪,形成人头目标运动轨迹,在人头目标运动轨迹方向进行人流量计数。基于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的监控系统较为精确,但是结构复杂,成本过高,不利于推广。

专利标题:一种基于wifi技术的人流量检测装置,申请号:cn201810133104.8,申请日:2018-2-09的发明专利中记载,本发明基于wifi技术的人流量检测装置,主体结构包括立杆,wifi探针,pc主机,网卡和汇聚服务器,成组的wifi探针、pc主机和网卡之间,即能联动运行,也能独自运行,而且相互之间互不影响,即使其中一组损坏也不影响其他组的正常使用,wifi探针将监测和检测收集到的客流量信息发送到汇聚服务器,汇聚服务器结合地图进行分析和计算,绘制出客流热点地图和客流运行轨迹地图,实现体育场智能化建设和发展;其结构简单,原理科学可靠,易于实现,只要是客流携带的电子设备的无线功能处于开启状态都能被wifi探针监测到,操作简便,环保节能,智能化程度高,使用环境友好。

对于上述采用的检测装置需要带有网卡,这样wifi探针监测设备成本高,不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设备成本大,多人并排进出,无法判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基于wifi探针数据采集监控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基于wifi探针数据采集监控系统,包括用户模块、管理设备、路由器模块和云服务器,还包括wifi探针采集模块,路由器模块为智能路由器模块;wifi探针采集模块采集用户模块的信号,并通过以太网模块将wifi探针数据传送至云服务器;管理设备通过wifi连接至wifi探针采集模块,并控制wifi探针采集模块的信号。

作为优选,智能路由器模块经过openwrt裁剪和编译之后,形成一个固件系统。固件系统具备了基本的智能路由系统,基础的无线功能部分插件、多样性的外设存储的功能。

作为优选,智能路由器模块包括数据侦听模块、数据整理模块和数据上报模块,数据侦听模块为硬件驱动模块,包括应用层和驱动层;数据侦听模块搜集数据、广播数据、接收数据和打印数据;数据整理模块接收数据侦听模块的数据,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输出数据;数据上报模块将数据整理模块输出的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器。

作为优选,云服务器为后端平台,并基于play框架进行开发。

作为优选,云服务器包括模型和控制器,模型包括指标数据的数据和数据库,为后端平台和数据库交互的中间组成部分;控制器负责响应请求,包括用户模块和管理设备的响应。

作为优选,管理设备采用原生的控件实现系统。

作为优选,wifi探针采集模块由天线接收空中的无线射频信号,通过调制解调电路将原始的无线电波转换为数字信号。

作为优选,wifi探针采集模块包括通讯节点、oled显示屏、spi连接模块及嗅探器模块;通讯节点传递wifi探针采集模块的数据至云服务器;嗅探器模块由通讯节点控制,通过spi连接模块进行通信;oled显示屏显示通讯节点的工作状态。

作为优选,wifi探针采集模块wifi采用的是ieee802.11协议集。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基于wifi的人流量指标监控系统,不仅可以检测人员的出勤情况,根据实际需求出发,统计生成需求度高的人流量指标,可以根据wifi的探针数据展示多个路由大范围内的人流量指标,并以图表的形式显示出来,性价比高,可拓展性强。选用基于openwrt系统的智能路由器作为探测数据的采集器。本实用新型采用智能路由对于移动终端的记录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web前端的前端展现模式和android系统的前端展现模式直观地显示数据变化,支持各种使用场景,方便用户在各种使用模式下自由切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wifi探针采集模块组成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云服务器、2—以太网模块、3—智能路由器模块、4—用户模块、5—wifi探针采集模块、6—管理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基于wifi探针数据采集监控系统,依据附图1所示,其包括用户模块4、管理设备6、路由器模块和云服务器1,还包括wifi探针采集模块5,路由器模块为智能路由器模块3;wifi探针采集模块5采集用户模块4的信号,并通过以太网模块2将wifi探针数据传送至云服务器1;管理设备6通过wifi连接至wifi探针采集模块5,并控制wifi探针采集模块5的信号。

智能路由器模块3经过openwrt裁剪和编译之后,形成一个固件系统。固件系统具备了基本的智能路由系统,基础的无线功能部分插件、多样性的外设存储的功能。

智能路由器模块3包括数据侦听模块、数据整理模块和数据上报模块,数据侦听模块为硬件驱动模块,包括应用层和驱动层;数据侦听模块搜集数据、广播数据、接收数据和打印数据;数据整理模块接收数据侦听模块的数据,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输出数据;数据上报模块将数据整理模块输出的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器1。

云服务器1为后端平台,并基于play框架进行开发。

play框架是一个全栈的java、web应用框架,包括一个简单的无状态mvc模型,具有hibernate的对象持续,拥有一个基于groovy的模板引擎,以及建立一个web应用所需的所有东西。基于play框架进行开发使得后端平台符合mvc的设计规范。

用户模块4和管理设备6可以基于web前端展现部分和基于android系统的终端展现部分。android系统的终端展现部分采用原生的设计实现方式,即用系统内原生的控件来实现系统。在实现web端展现需求的基础上,android移动端完成个体商户的访问需求,在不接入云服务器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获取智能路由器模块范围内的人流量数据。其中,界面部分基于android的四大组件之一activity来实现,网络传输模块负责封装http请求,发送至云服务器的数据处理平台,并接受数据处理平台的返回数据,解析成需要展现的格式。数据库交互模块负责存储用户名,散列加密后的密码等相关数据。

云服务器1包括模型和控制器,模型包括指标数据的数据和数据库,为后端平台和数据库交互的中间组成部分;控制器负责响应请求,包括用户模块4和管理设备6的响应。

管理设备6采用原生的控件实现系统。

wifi探针采集模块5由天线接收空中的无线射频信号,通过调制解调电路将原始的无线电波转换为数字信号。

依据附图2所示,wifi探针采集模块5包括通讯节点、oled显示屏、spi连接模块及嗅探器模块;通讯节点传递wifi探针采集模块5的数据至云服务器1;嗅探器模块由通讯节点控制,通过spi连接模块进行通信;oled显示屏显示通讯节点的工作状态。

实施例2

wifi探针采集模块5是基于wifi进行数据信号的采集,这里的wifi采用的是ieee802.11协议集;此协议集包含许多子协议,主要有:(1)802.11a,(2)802.11b,(3)802.11g(4)802.11n;wifi探针采集模块5采集的wifi数据信号通过网络进行通信,通信时wifi数据被封装成了固定大小的帧,这里设置帧的大小为最小46字节,最大1500字节。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