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群的创建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3269844发布日期:2020-12-11 19:01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群的创建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网络社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群的创建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建群的方法是企业审核或非审核,建群容易、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群的创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0:提交群创建申请信息及预设群成员信息,申请创建群;s20:向预设群成员和/或存储于已存储信息且与预设群成员有关联关系的关联主体发送请求响应群创建申请的信息;s30:若响应主体响应群的创建申请,群创建成功,预设群成员和/或关联主体加入群。

优选的,s30还包括:确认响应群创建申请的响应主体数量达到预设的响应主体数量阈值时,创建群。

优选的,s30还包括:在群创建成功之后,预设群成员、或预设群成员及关联主体加入群,成为群成员。

优选的,s30还包括:在群创建成功之后,响应主体、或响应主体和关联主体加入群,成为群成员。

优选的,s30还包括:在群创建成功后,向未响应人发送邀请入群信息。

优选的,s30还包括:若邀请入群信息包括部分或全部响应人信息时,响应人在入群之后设定时间内,被醒目标记且退群功能被限制。

优选的,s30还包括:群创建成功设定时间后,若存在未入群的预设群成员,向创建人反馈未入群的预设群成员信息。

优选的,s30还包括:创建群的同时,还创建若干子群;根据预设群成员和/或关联主体的身份信息,将加入群的预设群成员和/或关联主体中设定身份主体添加至设定身份子群;将加入群的预设群成员和/或关联主体中非设定身份主体添加至非设定身份子群。

优选的,s30还包括:群的创建主体可编辑统一管理信息,并将统一管理信息应用于非设定身份子群。

优选的,s20包括如下步骤:检测预设群成员信息是否存在于已存储信息;若预设群成员信息存在于已存储信息;检测存在于已存储信息的预设群成员在已存储信息中所登记的身份是否为设定身份;若是设定身份,向存在于已存储信息且具有设定身份的预设群成员发送请求响应群创建申请的信息;若不是设定身份,根据已存储信息中存储的与预设群成员对应的存储信息,获取与预设群成员具有关联关系且具有设定身份的关联主体,向存在于已存储信息且与预设群成员具有关联关系且具有设定身份的关联主体发送请求响应群创建申请的信息。

实施本申请,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群的建立经过群成员的审核,群安全性高。

2、群建立,群成员即可被自动添加至群,便捷。

3、可使老师统一管理若干学生智能设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群的创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群的创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0:提交群创建申请信息及预设群成员信息,申请创建群。

s20:向预设群成员和/或存储于已存储信息且与预设群成员有关联关系的关联主体发送请求响应群创建申请的信息。

s30:若响应主体响应群的创建申请,群创建成功,预设群成员和/或关联主体加入群。

进一步,s20包括如下步骤:

s21:检测预设群成员信息是否存在于已存储信息。

s211:无论预设群成员信息是否存在于已存储信息,均进入步骤s24。

s212:若预设群成员信息存在于已存储信息,进入步骤s22或s24。

s22:检测预设群成员在已存储信息中所登记的身份是否为设定身份。

若是设定身份,进入s24。

若非设定身份,进入s23。

s23:根据已存储信息中存储的与预设群成员对应的存储信息,获取与预设群成员具有绑定、关联关系且具有设定身份的关联主体,进入s24。

s24:向预设群成员和/或关联主体发送请求响应群创建申请的信息。

进一步,s24还包括:向预设群成员和/或关联主体发送请求响应群创建申请的信息的同时,还发送设定提示信息。

具体的,s30包括如下步骤:

s31:响应主体响应群的创建申请。

s32:根据响应主体响应群的创建申请,创建群。

进一步,s32还包括:响应群的创建申请的响应主体数量达到预设的数量阈值时,群才创建成功。

s33:群创建成功,即将预设群成员和/或关联主体添加至群。

一种创建群的系统,用于实施一种群的创建方法,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三设备以及服务器。第一设备、第二设备、以及第三设备均可与服务器建立连接、注册账号、相互通信。

第三设备账号与第三设备的唯一设备识别码存在绑定关联关系;第三设备账号存在具有绑定关联关系的第二设备账号;服务器存储有第三设备与第三设备账号绑定关联关系、第三设备账号与第二设备账号绑定关联关系、与第三设备账号有关联的关联信息、与第二设备账号有关联的关联信息以及其他信息。

现以第一设备为老师设备,第二设备为家长设备,第三设备为学生设备为例,对一种群的创建方法进行详细说明。老师设备、家长设备包括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学生设备包括儿童智能手表、儿童智能手机、儿童智能手环等。在本实施例中,学生设备在设备激活时,完成学生账号注册、学生账号与学生设备的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的唯一绑定、学生账号与家长账号绑定、及学生名称等其他关联信息的填写,上述信息均存储于数据库。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还包括家长账号、家长电话号码、家长账号或家长电话号码所对应的身份信息(管理人、家长)、学生账号、学生电话号码、学生账号或学生电话号码所对应的身份(被管理人、学生)、家长账号与学生账号的绑定关系、学生账号与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的绑定关系以及其他信息。可以理解,家长可通过家长设备在服务器中注册家长账号及填写家长信息,可存在未与学生账号进行绑定关联的家长账号,即家长未购买儿童智能设备,也可在服务器获取家长账号,此时家长账号不存在具有绑定、关联、对应关系的学生账号。

s10:提交群创建申请信息及预设群成员信息,申请创建群。

老师(创建人)通过老师设备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在服务器注册老师账号,填写并上传班级创建申请资料和预设班级成员信息至服务器,向服务器申请创建班级(群)。预设班级成员信息可包括学生账号、学生电话号码、家长账号、家长电话号码以及其他信息。

可选的,群创建申请资料包括填写资料和扫描资料,s10还包括:根据群创建申请信息生成群基本信息。具体的,填写资料为老师申请创建班级时,所填写的信息。扫描资料为老师身份证、教师资格证、学校开具的证明等证明文件的扫描件。服务器识别扫描资料,将扫描资料的识别结果与填写资料进行比对,若比对一致,则生成群基本信息。如此,一方面,通过服务器校对信息步骤,可避免创建人信息填写错误;另一方面,服务器存储有创建者的扫描资料,可保证溯源,压实、强化安全责任。可选的,群基本信息包括部分或全部预设群成员信息。如此,可使群基本信息接收者获取更多与群创建相关的信息,以强化对待创建群的认识。

s20:向预设群成员和/或存储于已存储信息且与预设群成员有关联关系的关联主体发送请求响应群创建申请的信息。

进一步,s20包括如下步骤:

s21:检测预设群成员信息是否存在于已存储信息。

s211:无论预设群成员信息是否存在于已存储信息,均进入步骤s24。

s212:若预设群成员信息存在于已存储信息,进入步骤s22或s24。

s22:检测预设群成员在已存储信息中所登记的身份是否为设定身份。

若是设定身份,进入s24。

若非设定身份,进入s23。

s23:根据已存储信息中存储的与预设群成员对应的存储信息,获取与预设群成员具有绑定关系且具有设定身份的关联主体,进入s24。

s24:向预设群成员和/或关联主体发送请求响应群创建申请的信息。可以理解,发送请求响应群创建申请的信息的方式有多种,可多种组合使用。发送请求响应群创建申请的信息的方式包括:发送短信,特定应用程序推送、拨打电话语音提示以及其他信息传递方法。如此,可有效提醒、提示预设群成员和/或关联主体进行相应操作,提高预设群成员和/或关联主体的反馈速度。

具体的,s20存在多种技术方案:

s20不包括s21、s211、s212、s22、s23、s24时,s20(1)为:向预设群成员发送请求响应群创建申请的信息。

即服务器根据老师上传的预设班级成员信息,向预设班级成员发送请求响应群创建申请的信息。

s20包括步骤s21、s211以及s24时,s20(2)为:检测预设群成员信息是否存在于已存储信息,无论预设群成员信息是否存在于已存储信息,向预设群成员发送请求响应群创建申请的信息。

即服务器根据老师上传的预设班级成员信息,检索数据库(已存储信息),将预设班级成员信息与数据库中已存储信息进行比对,检测预设群成员信息是否存在于已存储信息。若存在预设班级成员信息与数据库中已存储信息比对一致,那么可根据存储的多种联系方式向存储班级成员(若预设群成员信息存储于已存储信息,该存储于已存储信息的预设群成员信息所对应的预设群成员简称为存储群成员)发送请求响应群创建申请的信息;若数据库中不存在预设班级成员信息,可按照预设班级成员信息所记载的联系方式向非存储班级成员(不存在于已存储信息的预设班级成员)发送请求响应群创建申请的信息。如:数据库中存储有张三的电话号码和账号,张三和李四为预设班级成员,即张三为存储班级成员,李四为非存储班级成员,预设班级成员信息中只包括了电话号码,服务器将张三电话号码与数据库中数据比对,存在比对一致情况,服务器根据张三电话还可获取张三账号,服务器可通过张三电话号码和/或账户把信息发送给张三,服务器按李四电话号码把信息发送给李四。

s20包括步骤s21、s212以及s24时,s20(3)为:检测预设群成员信息是否存在于已存储信息,若预设群成员信息存在于已存储信息,向存在于已存储信息的预设群成员发送请求响应群创建申请的信息。

即服务器只向存储班级成员发送信息。在此种情况下,不需要向非存储班级成员发送信息,即不需要非存储班级成员进行响应。如此,可简化步骤、流程,及减少服务器工作量、处理更便捷。具体的,存储班级成员在服务器有过注册,具有注册账号,为内部成员,可通过内部途径发送信息(在特定应用程序中推送消息),服务器可不根据预设班级成员是否为存储班级成员做不同信息发送路径的处理,可不对外、向非存储班级成员发送短信。

s20包括步骤s21、s212、s22、s23以及s24时,s20(4)为:检测预设群成员信息是否存在于已存储信息,若预设群成员信息存在于已存储信息,检测预设群成员在已存储信息中所登记的身份是否为设定身份,若预设群成员在已存储信息中所登记的身份是设定身份,向存在于已存储信息且具有设定身份的预设群成员发送请求响应群创建申请的信息。若预设群成员在已存储信息中所登记的身份不是设定身份,根据已存储信息中存储的与预设群成员对应的存储信息,获取与预设群成员具有绑定关系且具有设定身份的关联主体,向存在于已存储信息且与预设群成员具有绑定关系且具有设定身份的关联主体,发送请求响应群创建申请的信息。

设定身份为管理人身份(家长),从数据库中获取存储班级成员于数据库中所登记的身份,如果存储班级成员所登记的身份为管理人身份(家长),向存储班级成员(家长)发送请求响应群创建申请的信息;如果存储班级成员所登记的身份为被管理人身份(学生),再从数据库中获取与存储班级成员(学生)具有绑定对应且具有管理人身份的关联主体(家长及家长信息),向关联主体(家长)发送请求响应群创建申请的信息。如此,可充分发挥家长的判断、识别、确认能力,避免儿童被忽悠。通过家长响应确认班级创建申请,以实现班级创建的方式,可确保班级创建信息真实可靠。

进一步,在s20(4)中,若存储群成员身份为被管理人(学生),向关联主体(家长)发送请求响应群创建申请的信息的同时,还提示该信息是基于被管理人所产生,以便于家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可去向孩子了解、核对情况。

可以理解,在s20(4)中,若预设群成员全部具有设定身份,向预设群成员发送请求响应群创建申请的信息;若预设群成员全部不具有设定身份,向关联主体发送请求响应群创建申请的信息;若预设群成员部分具有设定身份且部分不具有设定身份,向预设群成员和关联主体发送请求响应群创建申请的信息。

进一步,s24还包括:向预设群成员和/或关联主体发送请求响应群创建申请的信息的同时,还发送设定提示信息。

设定提示信息可包括:群基本信息;响应群创建申请的响应方式;若确认响应群的创建申请,将在群创建成功后自动添加至该群,成为群成员的提示信息;若确认响应,将在入群后设定时间内被醒目标记且退群功能被限制的提示信息;若确认响应,部分信息可能会被发给其他预设群成员和/或关联主体的提示信息以及其他信息。可以理解,设定提示信息可以为上述具体列举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的组合。

响应群创建申请的响应方式可包括:回复确认短信完成响应确认、下载特定应用程序并在特定应用程序中进行相应操作完成响应确认、在登录网站并在网站中进行相应操作完成响应确认、拨打电话语音完成响应确认以及其他响应确认方式。响应群创建申请的响应方式可以是其中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的组合。如此,预设群成员和/或关联主体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对群创建申请的响应确认。

s30:若响应主体(接收请求响应群创建申请信息的预设群成员和/或关联主体)响应群的创建申请,群创建成功,预设群成员和/或关联主体成为群成员。

具体的,s30包括如下步骤:

s31:响应主体接收请求响应群创建申请信息,决定是否响应群的创建申请,并将实际响应情况反馈至服务器。

家长和/或学生响应服务器发送的请求响应班级创建申请并反馈确认响应班级创建申请信息至服务器。

s32:若响应主体确认响应群创建申请,服务器根据反馈的确认响应群创建申请信息,创建群。

进一步,s32还包括:确认响应群创建申请的响应主体数量达到预设的响应主体数量阈值时,创建群。

s33:群创建成功,预设群成员和/或关联主体加入群群。

具体的,s33存在多种技术方案:

s33(1):在群创建成功之后,服务器将预设群成员自动添加至群内,成为群成员。

s33(2):在群创建成功之后,服务器将预设群成员及关联主体自动添加至群内,成为群成员。

步骤s33(1)和s33(2),具有方便、省事的优点,可在群创建成功时,一次性将老师上传的预设群成员、或预设群成员和关联主体自动添加至群中,流程简单、直接。

s33(3):在群创建成功之后,服务器将响应主体自动添加至群内,成为群成员。

s33(4):在群创建成功之后,服务器将响应主体和关联主体自动添加至群内,成为群成员。

在s33(3)或s33(4)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331:在群创建成功后,向未响应人(可包括响应主体和非响应主体)发送邀请入群信息。

邀请入群信息可包括:群基本信息、部分或全部响应人信息、创建人信息以及其他信息。如此,可使未响应人可获取更多有关群的信息,以判断该群真实性及决定是否入群。可选的,在邀请入群信息包括:部分或全部响应人信息时,响应人在入群之后设定时间内,被醒目标记且退群功能被限制,即不可被踢出群或者退出群。如此,可保证响应人信息可靠且稳定。

可以理解,需预设群成员或关联主体确认才加入群,可避免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拉入群。

s332:群创建成功设定时间后,若存在未入群的预设群成员,向创建人反馈未入群的预设群成员信息。可以理解,在向创建人反馈未入群的预设群成员信息时,向未入群的预设群成员发送邀请入群信息的步骤可以已执行多次。可以理解,创建者也可主动查看预设群成员的入群状态。如此,创建者可掌握入群信息,并在有需要时及时通过其他方式联系、沟通,促进预设群成员和关联主体进群。

进一步,还包括s34:创建群的同时,还创建若干子群,根据预设群成员和/或关联主体的身份信息,将预设群成员和/或关联主体添加至对应身份的子群。

具体的,子群包括设定身份群(管理群、家长群)与非设定身份群(被管理群、学生群)。若非存储群成员,添加至管理群;若存储群成员,根据存储群成员身份,添加至与身份属性对应的子群;将存储群成员的关联主体根据身份添加至与身份属性对应的子群。如此,可在完成班级建立的同时,完成家长群和学生群的建立及群员的添加,可便于老师对家长和学生分类联系、管理,且实现步骤简单、便利。

在本实施例中,学生账号与儿童智能设备绑定,学生群中学生账号即对应于儿童智能设备。进一步,s35:群的创建人(老师)可编辑第三设备(儿童智能设备)统一管理信息,并将该第三设备统一管理信息应用于被管理群(学生群),以使服务器按照第三设备统一管理信息管理被管理群中各账号所对应的第三设备,如:上课期间,禁用儿童智能设备全部功能等。如此,可使老师在学校可对学生的智能设备进行统一管理。

进一步,存储群成员加入群时,服务器还可将存储群成员部分或全部关联信息作为存储群成员于群中的备注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通信单元、数据库以及处理单元。

通信单元用于与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三设备通信、交换数据。

处理单元用于执行上述步骤。

数据库用于存储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可操作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步骤顺序、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