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发送控制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322455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短信发送控制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短信发送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当中所不可缺少的一种电子产品。并且,诸如游戏、照相机、阅读器、视频播放器、音乐播放器等各式各样的应用也随之涌现,可被安装在智能手机,供用户使用。
[0003]目前,有很多应用存在使用过程中要求使用者发送短信完成付费的情况,而此类付费短信发送的触发操作十分简单,只需用户点击下确定即可完成。当我们将手智能手机交给他人特别是小孩使用时,很容易会发生在未经我们允许的情况下发送类似的付费短信,从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手机号码信息的泄露。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短信发送控制方法及装置,以有效控制未经允许的短信的发送,特别是一些非手机主人操作的付费短信,保障手机主人的利益和信息安全。
[0005]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短信发送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0006]获取对短信的发送指示,识别对所述短信的调用对象;
[0007]如果所述调用对象是预设的目标应用,则对所述发送指示进行安全验证;
[0008]当验证成功时,发送所述短信。
[0009]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短信发送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
[0010]调用对象识别单元,用于获取对短信的发送指示,识别对所述短信的调用对象;
[0011]安全验证单元,用于如果所述调用对象是预设的目标应用,则对所述发送指示进行安全验证;
[0012]短信发送单元,用于当验证成功时,发送所述短信。
[00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获取到对短信的发送指示后,在对短信的调用对象为预先设定的目标应用的情况下,并未直接执行对该短信的发送操作,而是对该发送指示进行安全验证,只有在验证成功的情况下,才发送短信,因此能够有效控制未经允许的短信的发送,特别是一些非手机主人操作的付费短信,从而保障了手机主人的利益和信息安全。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短信发送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短信发送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短信发送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7]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短信发送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19]实施例一
[0020]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短信发送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短信发送控制装置执行。所述装置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可被置备在任何一种具有短信编辑和发送功能的电子设备上。优选的,所述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短信发送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操作:
[0021]操作110、获取对短信的发送指示,识别对所述短信的调用对象。
[0022]操作120、如果所述调用对象是预设的目标应用,则对获取的发送指示进行安全验证。
[0023]操作130、当验证成功时,发送所述短信。
[0024]在具有短信编辑和发送功能的电子设备中,可集成有用于实现短信编辑和发送功能的短信处理模块。该短信处理模块包括短信编辑子模块和短息发送子模块。其中,短信编辑子模块编辑所要发送的短信,并生成对该短信的发送指示;短息发送子模块,用于在获取到对短信的发送指示后,发送短信编辑子模块所编辑的短信。如果电子设备上由某个进程在运行的应用想要向其他设备发送短信时,可通过调用短信处理模块,进行短信的编辑和发送。
[0025]目前,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安装在电子设备上的应用也日渐趋于多样化,例如游戏、阅读器、视频播放器等。一些应用的开发商处于商业盈利的目的,通常会在用户使用这些应用的过程中,引导用户通过短信来付费的方式获取对这些应用更多的使用权或访问权等。而通过短信来付费的操作极为简单,通常只需用户触发付费确认按钮,运行该应用的进程会在检测到该按钮被触发后,调用短信处理模块,将预先编辑好的付费短信进行发送。
[0026]由于现有技术在编辑完毕付费短信后,并不会对此次付费短信发送进行安全验证,而是直接发送所编辑的付费短信,这样的话,很容易给用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一些电子设备信息的泄露。
[0027]为此,本实施例对短信处理模块中的短信发送子模块作了如下改进:在获取到对短信的发送指示后,识别对所述短信的调用对象;如果该调用对象是预设的目标应用,则对获取的发送指示进行安全验证;当验证成功时,发送所述短信。其中,目标应用可以是电子设备上置备的会引导用户通过短信来付费的各个非系统应用。
[0028]其中,对短信的调用对象,为电子设备上安装的通过调用短信处理模块来编辑和发送该短信的应用。由于电子设备上的应用都由相应的进程来运行,则可通过识别调用短信的进程的身份标识,来确定对短信的调用对象。示例性的,识别对短信的调用对象,包括:获取调用短信的进程的身份标识PID(Process Identificat1n);如果身份标识PID位于设定的阈值范围内,则识别短信的调用对象为预设的目标应用,否则识别短信的调用对象为除目标应用之外的其他应用。其中,调用短信的进程为请求短信处理模块编辑和发送该短信的进程。
[0029]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密码验证的方式,实现对获取的发送指示的安全验证,也即获取用户输入的密码,判断该密码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安全验证成功,否则安全验证失败。当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还可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对获取的发送指示的安全验证,例如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身份识别技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0030]指纹识别即指通过比较不同指纹的细节特征点来进行鉴别。指纹识别技术涉及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数学形态学、小波分析等众多学科。由于每个人的指纹不同,就是同一人的十指之间,指纹也有明显区别,因此指纹可用于身份鉴定。虹膜是位于眼睛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状部分,其包含有很多相互交错的斑点、细丝、冠状、条纹、隐窝等的细节特征。而且虹膜在胎儿发育阶段形成后,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将是保持不变的。这些特征决定了虹膜特征的唯一性,同时也决定了身份识别的唯一性。因此,可以将眼睛的虹膜特征作为每个人的身份识别对象。
[0031]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获取到对短信的发送指示后,在对短信的调用对象为预先设定的目标应用的情况下,并未直接执行对该短信的发送操作,而是对该发送指示进行安全验证,只有在验证成功的情况下,才发送短信,因此能够有效控制未经允许的短信的发送,特别是一些非手机主人操作的付费短信,从而保障了手机主人的利益和信息安全。
[003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识别对所述短信的调用对象之后,还包括:如果调用对象是除目标应用之外的其他应用,则发送短信。
[0033]实施例二
[0034]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短信发送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优选是将对获取的发送指示进行安全验证的操作进一步优化为通过密码输入的方式验证获取的发送指示是否安全。参见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短信发送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操作:
[0035]操作210、获取对短信的发送指示,识别对所述短信的调用对象。
[0036]操作220、如果所述调用对象是预设的目标应用,则显示密码验证界面。
[0037]操作230、接收作用于密码验证界面上的输入指令,并根据该输入指令生成输入密码。
[0038]操作240、将生成的输入密码与预先存储的用于验证短信发送指示的密码进行匹配。
[0039]操作250、如果匹配一致,则判断对所述发送指示验证成功,否则判断对所述发送指示验证失败。
[0040]在本实施例中,匹配一致指的是:生成的输入密码与预先存储的用于验证短信发送指示的密码完全相同。
[0041]操作26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