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模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90324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声波电信号的大小和方向在磁间隙内做往复的切割磁力线运动,振膜42和球顶40随着音圈的运动而振动,并策动空气发声,从而将声波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从出声孔72处传出。
[0034]如图1和图4共同所示,支撑件50为圆角矩形结构,为金属环(如铜环或钢环等),在支撑件50的四条直边的中心位置沿各边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有多个扩腔部52,扩腔部52是在支撑件50上缺料形成的凹陷或孔状结构,各扩腔部52均与后声腔74相通,可增加后声腔74的体积,从而降低模组的H),提升模组的声学性能。
[0035]如图3和图4共同所示,本实施方式中优选扩腔部52为圆形通孔,其纵向贯穿支撑件50的上、下两侧,实际应用中扩腔部还可以是三角形孔、方形孔、长条孔及菱形孔等,均可以实现扩充后声腔的功能。由于在上述的各种孔当中,圆形孔加工最简单,且圆形通孔在支撑件50上形成的是一个圆柱体结构的空腔,上述各种柱体当中,在体积相等的条件下,圆柱体的表面最小,即在扩充后声腔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圆形通孔对支撑件50的强度损害最小,因此,本实施方式优选扩腔部52为圆形通孔。
[0036]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中壳20上对应支撑件50下侧的位置间隔设置有四个托台24,四个托台24分别设置在支撑件50未设有扩腔部52的四个角部的位置,且托台24为与支撑件50的角部结构相同的圆弧结构,支撑件50的下侧固定在托台24的上表面,相邻的两个托台24之间形成用于避让扩腔部52的缺口 240,扩腔部52通过缺口 240与后声腔74连通。相邻的两个托台24之间,即形成缺口 240的位置设有连接部244,连接部244为条状结构,其两端分别与位于其两端的托台24连接,且连接部244位于支撑件50的外侧边缘的下侧,且连接部244的宽度小于扩腔部52到支撑件50外侧边缘的最小距离,即连接部52避开了扩腔部52。托台24和连接部244均与中壳20为一体结构,对支撑件50起到承托和固定的作用。
[0037]如图2和图3共同所示,各托台24靠近下壳30的一侧边缘部设有用于定位磁路系统的挡壁242,各挡壁242均与托台24的下表面垂直,并向下壳30的方向延伸。在进行模组组装时,挡壁242可在水平方向上对磁路系统起到定位作用。各托台24的边缘部同时连接有一环形的定位部22,定位部22环绕在外华司68的外侧,外华司68的宽度小于外磁铁64的宽度,其外边缘小于外磁铁64的外边缘,从而在外磁铁64外边缘处形成了环形的空缺,定位部22位于该空缺处,定位部22的下侧搭接在外磁铁64的上侧。在进行模组组装时,定位部22可在垂直方向上对磁路系统起到定位作用。
[0038]如图1所示,下壳30上对应导磁板60的位置设有一安装孔,安装孔的大小和形状均与导磁板60相适配,在模组组装完成后,导磁板60位于安装孔处,且导磁板60的外表面与下壳30的外表面齐平,此种结构可最大限度的减小模组的厚度,使得模组可以满足电子设备薄型化发展的要求。
[0039]如图1所示,位于安装孔边缘部位的下壳30的外侧设有倒角平面32,倒角平面32环绕在导磁板60的外周,与导磁板60的侧边之间形成了环形的容胶槽,容胶槽增加了下壳30与导磁板60之间的涂胶量,增加了导磁板60与下壳30之间的结合强度,也提高了后声腔74的密封性能。
[0040]实施例二:
[0041]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0042]如图5共同所示,扩腔部52设置在支撑件50的两侧边缘部,实际应用中扩腔部52也可以只设置在支撑件50的一侧边缘部。
[0043]扩腔部52设置在支撑件50的边缘部同样可以起到扩充后声腔的功能,但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方式的支撑件50与中壳及振膜的结合强度均较弱,因此,实施例一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
[0044]本发明通过在支撑件上开孔,在保证支撑件强度的同时,减小了支撑件的体积,增大了后声腔的有效体积,有效的降低了模组的F0,拓宽了模组的频带,提升了模组的声学性會K。
[0045]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在支撑件上设置缺料形成的扩腔部的技术方案的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模组的结构,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在振膜的边缘设置支撑件的模组中,故无论扬声器模组的结构是否与上述模组结构相同,也无论支撑件的结构是否与上述支撑件的结构相同,只要是在支撑件上设置缺料形成的扩腔部,用以增加模组的后声腔,降低模组H)的产品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0046]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扬声器模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收容有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结合在一起的振膜和音圈,所述振膜将整个模组内腔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两个腔体,所述振膜的边缘部通过一环形的支撑件固定在所述外壳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上间隔分布有多个缺料形成的扩腔部,各所述扩腔部均连通所述后声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腔部为位于所述支撑件的中部并沿所述支撑件排列的通孔,所述通孔纵向贯穿所述支撑件的上、下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腔部为位于所述支撑件的至少一侧边缘上并沿所述支撑件排列的凹槽,所述凹槽纵向贯穿所述支撑件的上、下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对应所述支撑件下侧的位置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用于固定所述支撑件的托台,相邻两个所述托台之间形成用于避让所述扩腔部的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托台之间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支撑件未设有所述扩腔部的一侧边缘下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圆角矩形结构,所述扩腔部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四条直边上;所述托台共设有四个,四个所述托台分别位于所述支撑件的四个角部的下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依次结合在一起的上壳、中壳和下壳,所述振膜与所述中壳和所述下壳共同围成所述后声腔,所述托台和所述连接部均设置在所述中壳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托台靠近所述下壳的一侧边缘部均设有用于定位所述磁路系统的挡壁,各所述挡壁均与所述托台垂直并向所述下壳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导磁板,所述导磁板的内侧的中部依次固定有内磁铁和内华司,所述导磁板内侧的边缘部位依次固定有外磁铁和外华司;各所述托台的边缘部同时连接有一环形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环绕在所述外华司的外侧,且所述定位部的下侧搭接在所述外磁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上对应所述导磁板的位置设有安装孔,所述导磁板位于所述安装孔处,且所述导磁板的外表面与所述下壳的外表齐平;位于所述安装孔边缘位置的所述下壳外侧设有倒角斜面,所述倒角斜面与所述导磁板之间形成容胶槽。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扬声器模组,涉及电声产品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收容有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结合在一起的振膜和音圈,所述振膜将整个模组内腔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两个腔体,所述振膜的边缘部通过一环形的支撑件固定在所述外壳上,所述支撑件上间隔分布有多个缺料形成的扩腔部,各所述扩腔部均连通所述后声腔。本发明扬声器模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扬声器模组因后声腔狭小而导致F0升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扬声器模组后声腔体积更大,F0低,频带宽,声学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同时组装工艺难度低,生产效率高。
【IPC分类】H04R1-20
【公开号】CN104811857
【申请号】CN201510218915
【发明人】韩丹, 杨赟, 霍新祥, 刘旭东
【申请人】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