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文档序号:9238394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能够将图像数据变更为文档数据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在能够对文档和图像进行打印的复合机(MFP,Multifunct1nalPeripheral)等图像形成装置中,存在具备将由扫描仪等获取的图像数据转换为可移植文档格式(F1DFJortableDocumentFormat)等的文档数据的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0003]例如,已知有如下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从图像数据中提取至少包含文字属性在内的属性数据,对于所提取出的属性数据中的文字属性,判定其对应于预先存储的文字字体中的哪一个,使用与被判定出的字体相对应的轮廓线来进行矢量化,对于除了文字属性之外的属性,取轮廓线作为线条画来进行矢量化,将经矢量化后的矢量化属性数据与图像数据一起发送到其他装置。[0004]然而,由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仅仅是对文字进行矢量化,因此无法获取该文字的字体种类及文字大小等字体信息。[0005]即,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由于不知晓作为图像数据的基础的、在由文字自动处理机软件等生成时的字体信息,因此无法将图像数据转换为与原来的原稿相同的文档数据。【
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的能够将图像数据变更为文档数据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文字识别部、字体查询部以及文字属性数据设定部。所述文字识别部从所述图像数据中识别文字。所述字体查询部对于所述图像数据的通过所述文字识别部被识别为文字的区域,查询所识别出的文字符合多个字体及多个文字大小中的哪一个。所述文字属性数据设定部将由所述字体查询部查询出的字体及文字大小设定到所述文档数据中,并且以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对应的方式设定描绘的原点、文字宽度以及侧架以作为文字的描绘位置。[0007]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包括在图像形成装置中输入的图像数据以及将所述图像数据变更为文档数据的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图像数据获取部、文字识别部、字体查询部以及文字属性数据设定部。所述图像数据获取部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获取所述图像数据。所述文字识别部从通过所述图像数据获取部获取的图像数据中识别文字。所述字体查询部对于所述图像数据的通过所述文字识别部被识别为文字的区域,查询所识别出的文字符合多个字体及多个文字大小中的哪一个。所述文字属性数据设定部将由所述字体查询部查询出的字体及文字大小设定到所述文档数据中,并且以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对应的方式设定描绘的原点、文字宽度以及侧架以作为文字的描绘位置。[0008]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由能够将图像数据变更为文档数据的图像形成装置执行,从所述图像数据中识别文字,对于所述图像数据的被识别为文字的区域,查询所识别出的文字符合多个字体及多个文字大小中的哪一个,将查询出的字体及文字大小设定到所述文档数据中,并且以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对应的方式设定描绘的原点、文字宽度以及侧架以作为文字的描绘位置。【附图说明】[0009]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功能块的结构的图。[0010]图2是示出所述图像形成系统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块的结构的图。[0011]图3是示出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图。[0012]图4是示出所述图像形成系统的服务器的功能块的结构的图。[0013]图5是示出所述服务器的控制部及存储部的功能块的结构的图。[0014]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文件化处理的流程图。[0015]图7是图6所示的文字识别处理的概念图。[0016]图8是图6所示的文字大小推测处理及一致字体计算处理的概念图。[0017]图9是图6所示的原点计算处理及文字描绘位置校正设定处理的概念图。[0018]图10是图6所示的文字描绘位置校正设定处理所涉及的描绘数据的概念图。[0019]图11是图6所示的同一文章设定处理的概念图。【具体实施方式】[0020]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X的功能块的结构的图。图像形成系统X包括图像形成装置I以及服务器2。[0021]图像形成装置I为具备扫描仪等的MFP等,并且对服务器2发送图像数据200(图5)。[0022]服务器2为放置于数据中心等的PC/AT交换机等PC服务器或ARM(注册商标)服务器等信息处理装置。此外,服务器2还可以为用户的个人电脑(PC,PersonalComputer)、智能手机、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DataAssistant)等终端,并且为执行所安装的服务器程序从而作为信息处理装置来发挥功能的结构。服务器2对于从图像形成装置I获取的图像数据,执行后述的图像文件化处理。[0023]图像形成装置I及服务器2连接于网络5,所述网络5为局域网(LAN,LocalAreaNetwork)、无线LAN、广域网(WAN,WideAreaNetwork)、移动电话网等。[0024]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系统X的图像形成装置I的功能块的结构的图。在图像形成装置I中,图像处理部11、原稿读取部12、原稿供给部13、运送部(供纸辊42b、运送辊对44、输出辊对45)、网络发送接收部15、操作面板部16、图像形成部17及存储部19等被连接于控制部10。各部通过控制部10来控制动作。[0025]控制部10是通用处理器(GPP,GeneralPurposeProcessor)、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Unit)、微处理器(MPU,MicroProcessing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图形处理器(GPU,GraphicsProcessingUnit)、专用处理器(ASP,Applicat1nSpecificProcessor,面向特定用途的处理器)等。[0026]控制部10读出在存储部19的ROM或HDD中存储的控制程序,通过使该控制程序在RAM中展开并执行,从而作为后述的功能块的各部来进行动作。此外,控制部10按照从未图示的外部终端或操作面板部16输入的规定的指示信息,对装置的整体进行控制。[0027]图像处理部11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或图形处理器(GPU,GraphicsProcessingUnit)等的控制运算部。图像处理部11对各种图像的数据进行图像处理,例如,进行放大缩小、浓度调整、灰度调整、图像改善等各种图像处理。[0028]图像处理部11将通过原稿读取部12读取到的图像作为打印数据存储到存储部19中。此时,图像处理部11也可以将打印数据转换为PDF或TIFF等格式的文件单位。[0029]原稿读取部12对所放置的原稿进行读取。[0030]原稿供给部13对通过原稿读取部12读取的原稿进行运送。[0031]图像形成部17按照用户的输出指示,根据存储在存储部19中的、通过原稿读取部12读取的或者从外部终端获取的数据,进行向记录纸张的图像形成。[0032]运送部从供纸盒42a(图3)中运送记录纸张,并使其在图像形成部17中进行图像形成,之后将其向堆叠托盘50运送。[0033]另外,对于原稿读取部12、原稿供给部13、运送部以及图像形成部17的动作,将在后面进行说明。[0034]网络发送接收部15包含用于连接到LAN、无线LAN、WAN、移动电话网等外部网络的LAN卡或无线发送接收机等。[0035]网络发送接收部15在数据通信用线路中对数据进行发送接收,在语音电话线路中对语音信号进行发送接收。[0036]网络发送接收部15可以经由网络连接到未图示的个人电脑(PC,PersonalComputer)或智能手机或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DataAssistant)或移动电话等外部终端、服务器等。[0037]操作面板部16包括:IXD等显示部;以及数字键、开始键、取消键、复印或FAX发送或扫描仪等动作模式的切换按钮、用于进行指示的按钮或触摸面板等输入部,其中,所述指示涉及与所选择的文档的打印或发送或保存或记录等有关的任务的执行。[0038]操作面板部16获取用户对图像形成装置I的指示。根据该用户的指示,使后述的图像文件化处理开始执行。此外,还可以根据用户的指示,输入或变更各用户的信息。[0039]此外,操作面板部16还可以具备用于连接USB存储器或闪存卡或外部设备等记录介质的连接部,所述记录介质存储有图像数据200(图5)。[0040]存储部19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等半导体存储器或硬盘驱动器(HDD,HardDiskDrive)等记录介质。[0041]存储部19的RAM即使为省电状态,也会通过自刷新等功能来保持存储内容。[0042]存储部19的ROM或HDD中存储有用于进行图像形成装置I的动作控制的控制程序。除此之外,存储部19还存储有用户的账户设定。此外,存储部19也可以包含有每个用户的保存文件夹的区域。[0043]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I中,还能够以GPU内置的CPU等或芯片模块封装的方式一体形成控制部10及图像处理部11。[0044]此外,控制部10及图像处理部11也可以内置有RAM或ROM或闪存等。[0045]此外,图像形成装置I还可以具备用于进行传真的发送接收的FAX发送接收部。[0046]图3是示出所述图像形成装置I的内部结构的图。[0047]原稿读取部12配设于主体部14的上部,原稿供给部13配设于原稿读取部12的上部。堆叠托盘当前第1页1 2 3 4 5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