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9456048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多个电力状态的一个电力状态中操作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对环境的关注,许多具有环保功能的设备被商品化。这些功能包括例如节能模式(下文称为“省电模式”)。图像形成装置也具有省电模式。根据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状态和用户的等待时间,在未使用图像形成装置期间,对图像形成装置进行控制,以尽可能长时间地延续省电模式。
[0003]然而,随着图像形成装置变得多功能化,用户的使用模式和功能设置的内容变得多样化。因此,在省电模式中配设了越来越多数量的待机模式,导致省电模式下电力消耗的变化。相应地,用于将图像形成装置从省电模式返回的因素的数量也有所增加。换句话说,切换为省电模式及从省电模式返回的方法变得很复杂且很难控制。
[0004]例如,通过充当通用串行总线(USB)主机设备的用户个人计算机(PC)可以在任意定时连接或断开USB控制器。也已知在图像形成装置侧,根据USB主机设备的连接或断开而改变省电模式的待机模式。
[0005]日本特开第2004-227064号公报讨论了一种通过基于USB的VBUS信号来识别USB主机设备的连接或断开从而控制装置中的操作的技术。在日本特开第2004-227064号公报中,VBUS连接或断开与装置中的组件的操作相关。例如,当检测到VBUS连接时,可以从PC接收打印作业,因此VBUS连接与打印机的开启相关。类似地,VBUS断开与打印机的关闭相关以维持低电力消耗。
[0006]这样的结构能够在VBUS连接时实现响应,以及在VBUS断开时实现省电。然而,这种结构可能不能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例如,在即使VBUS断开也能够经由网络接收作业的环境下,可能有许多用户期望即使是在VBUS断开后在保持打印机开启的同时也维持响应能力。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旨在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允许用户选择要优先考虑图像形成装置的省电还是响应能力(可用性),并根据使用环境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省电和响应能力(可用性)之间的平衡。
[0008]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包括通用串行总线(USB)设备接口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检测单元,其被配置为检测用于将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切换为省电状态的因素;第一选择单元,其被配置为允许用户选择在所述省电状态下是维持还是停止对所述USB设备接口的供电;以及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因素时,根据用户利用所述第一选择单元的选择而控制对所述USB设备接口的供电。
[0009]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剖面图。
[0011]图2是例示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0012]图3是例示控制器控制单元的结构的框图。
[0013]图4是例示电源控制器的结构的图。
[0014]图5是例示操作单元的结构的图。
[0015]图6A、6B及6C是分别例示用户执行的电力状态设置的图。
[0016]图7A、7B及7C是分别例示管理员执行的电力状态设置和改变许可/禁止设置的图。
[0017]图8是例示在电力状态转换中检测器的电力状态设置的流程图。
[0018]图9是例示在电力状态转换后控制器控制单元中的电力状态的图。
[0019]图10是另一个例示电力状态转换后控制器控制单元中的电力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组件仅是示例,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1]图1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剖面图。
[0022]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充当原稿读取单元的图像读取器200和包括充当图像形成单元的打印机单元300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折叠设备500和整理器600。原稿进给器100被安装在图像读取器200的上部。
[0023]原稿进给器100从第一页逐页顺次进给原稿托盘105上放置的原稿,并经由弯曲路径将各个原稿输送到稿台玻璃205上。读取单面原稿的方法包括固定原稿读取模式和移动原稿读取模式。在固定原稿读取模式下,输送原稿,从而使得原稿的后端停在稿台玻璃205上的读取位置Rl处,然后扫描器单元206从左向右移动以读取原稿。在移动原稿读取模式下,以一定读取速度而被输送的原稿在读取位置Rl处被固定在读取位置Rl处的扫描器单元206读取。在任何一种模式下,所读取的原稿都被排出到排纸托盘106。
[0024]对于双面原稿的读取,有这样一种方法:即利用扫描器单元206读取原稿的正面,而利用配置在原稿进给器100中的光学单元110读取原稿的背面。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描述。诸如图像传感器及光源(未例示)的组件被配置在光学单元110中。
[0025]图像传感器208经由透镜207所读取的原稿图像被传输给曝光控制器305。曝光控制器305根据图像信号输出激光束。当用激光束照射感光鼓306时,在感光鼓306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单元307利用显影剂使感光鼓306上的静电潜像显影。转印单元312将感光鼓306上的显影剂转印到从盒308、盒309、手动片材进给器310及双面输送路径311中的任何一个所进给的片材上。
[0026]已转印有显影剂的片材被引导至定影单元313,然后经过定影处理以将显影剂定影到片材上。已通过定影单元313的片材由挡板(未例示)从路径315引导至路径314。当片材的后端离开路径315之后,片材被回转(switch back),然后从路径316引导至排出辊317。由此,在转印有显影剂的片材的表面处于面朝下的状态(面朝下)的同时,可以通过排出辊317将片材从打印机单元300排出。这被称为反转排出。在例如要打印通过读取原稿进给器100进给的多个原稿而获得的图像时,通过在这种面朝下的状态下排出片材,可以从第一页以正确的页面顺序执行图像形成。
[0027]当要在从手动片材进给器310供给的诸如高射投影仪(OHP)片材等硬片材上形成图像时,在转印有显影剂的片材的表面处于面朝上的状态(面朝上)的同时,从排出辊317排出片材,而未被引导至路径315。
[0028]此外,当要在片材的两面上都形成图像时,将片材从定影单元313引导至路径315然后至路径314。在片材的后端离开路径315之后,紧接着片材被回转,然后由挡板(未例示)引导至双面输送路径311。转印单元312再次将静电潜像转印到被引导至双面输送路径311的片材上。然后片材受到定影单元313的定影处理。
[0029]确定路径长度、辊配置以及驱动系统的分割,从而能够在上述从转印单元312开始、经由双面输送路径311返回至转印单元312的环形路径上输送多达五张诸如A4和B5等半尺寸(half size)片材。在这些处理中页面排出顺序是片材以奇数页面朝下的状态被排出,从而能够在双面复印中获得正确的页面顺序。
[0030]从排出辊317排出的片材被进给到折叠设备500中。折叠设备500对片材施加用于Z-折叠的折叠处理。当对A3尺寸片材或B4尺寸片材指定折叠处理时,在经过折叠设备500的折叠处理后,片材被进给到整理器600中。然而,任何其他尺寸的片材被直接进给到整理器600中。整理器600执行诸如制本(bookbinding)、装订(binding)及打孔等处理。此外,插入器700配设在整理器600上,并将诸如封面及插页等片材输送到整理器600。
[0031]图2是例示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0032]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器围绕全面控制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器控制单元400而配置。控制器控制单元400与图像读取器200、打印机单元300、折叠设备500及整理器600通信以全面控制图像形成装置。
[0033]原稿进给器控制器101基于经由操作单元800的设置和来自外部计算机453的指令而控制原稿进给器100。图像读取器控制器201控制图像读取器200。打印机控制器301控制打印机单元300。折叠设备控制器501控制折叠设备500。整理器控制器601控制整理器600。
[0034]控制器控制单元400与原稿进给器控制器101和图像读取器控制器201通信以获得输入原稿的图像数据。此外,控制器控制单元400与打印机控制器301通信以将图像数据打印在片材上。此外,控制器控制单元400与折叠设备控制器501和整理器控制器601通信以通过对打印有图像的片材执行诸如订钉和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