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记录装置、图像记录方法以及程序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476556阅读:来源:国知局
选择的图像等,能够利用已知的技术来选择。
[0056]接着,输出控制部107将确定的最好的图像输出到类似度判定部105和被摄体属性数据记录部106。类似度判定部105当输入确定的最好的图像数据时,确定输入的图像范围中的“太郎”的被摄体数据的显示位置,将其显示位置坐标数据附加到图像数据,输出到被摄体信息输出控制部104。被摄体信息输出控制部104当输入位置坐标数据被附加的图像数据时,基于所输入的位置坐标,将在步骤S2的处理中输入的“太郎”的被摄体数据与输出控制部107输出到输出部110的“太郎”的图像相关联地输出到输出部110 (步骤S11)。此时的输出部I1输出的图像例如是图5A中所示的那样的图像,基于被摄体数据的名字、年龄等被显示在被摄体的面部的附近。
[0057]再有,在输出部110输出的图像中,在被摄体的面部的附近,可以是被摄体属性数据或被摄体关联数据的任一个。此外,被摄体信息输出控制部104可以基于用户对输出部110中的显示处轻拂操作等用户操作来变更在被摄体的面部的附近显示的被摄体数据的输出位置。此外,基于被摄体数据的信息可以附加为exif信息、图像的标题,只要用户预先决定附加怎样的信息即可。
[0058]被摄体信息输出控制部104还将与步骤Sll的处理相同的数据输出到被摄体属性数据记录部106。被摄体属性数据记录部106将从输出控制部107取得的图像数据与“太自Γ的被摄体数据相关联地记录在存储部111中(步骤S12)。
[0059]再有,代替本实施方式中的步骤S8的判定,也可以是用户为了进行拍摄而按下快门的操作。此外,未必需要如本实施方式中的步骤S9那样是连拍,也可以是I张以上的拍摄。
[0060]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装置10的处理流程进行了说明。根据上述的图像记录装置10的处理,当用户轻敲图标时,拍摄功能以对被摄体面部识别或者显示名字、年龄等的设定而启动来开始拍摄,确定最好的图像,将被摄体信息附加到图像并记录。因此,不需要模式的选择、被摄体的选择等的设定,能得到用户能够容易地拍摄最好的图像这样的效果。此外,图像记录装置10确定最好的图像,将被摄体信息附加到图像,因此,用户能够在不进行麻烦的操作的情况下简单地管理被摄体的记录。
[0061]〈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装置10进行说明。
[0062]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通过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用户操作来进行图像记录装置10的设定的情况为例来说明。再有,在此,用户进行用于对“太郎”和“花子”进行拍摄的操作。
[0063]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装置10的结构与图2中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装置10的结构相同,因此,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0064]图7A~图7C是示出在进行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装置10的设定时用户进行的操作的例子的图。
[0065]该图中所示的图标A、图标B与图3和图4中所示的图标A和图标B分别相同。因此,该图中所示的图标A是确定“太郎”并且使图像记录装置10工作以使得显示“太郎”的被摄体数据时用户选择的图标。此外,该图中所示的图标B是确定“花子”并且使图像记录装置工作以使得显示“花子”的被摄体数据时用户选择的图标。
[0066]如图7A中所示,当用户同时轻敲2个图标时,在图像记录装置10中同时进行“太自P”和“花子”的设定。即,对图像记录装置10进行与图3和图4中的图标D同样的设定。在此,用户进行的操作可以是如图7B所示那样将一个图标向另一个图标轻拂或者如图7C所示那样以合并图标的方式轻拂的操作。
[0067]参照图8的流程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装置的处理流程。
[0068]图像记录装置10的模拟图像输出控制部101将上述的图标A和“图标B显示在输出部110中(步骤S13)。再有,模拟图像输出控制部101可以在输出部110中显示图标A和图标B以外的图标。当用户同时轻敲显示在输出部110中的图标A和图标B时,与该同时轻敲操作对应地,图像记录装置10的输出部110将示出图标A和图标B被同时轻敲了的同时轻敲信号输出到被摄体数据取得部102和类似度判定部105。被摄体数据取得部102当输入同时轻敲信号时,从存储部111取得与图标A和图标B对应的被摄体数据,将取得的被摄体数据输出到被摄体信息输出控制部104 (步骤S14)。图像记录装置10的类似度判定部105当输入同时轻敲信号时从存储部111取得与图标A对应的面部特征数据A和与图标B对应的面部特征数据B (步骤S15)。
[0069]接着,图像记录装置10的图像数据取得部103取得由图像记录装置10的外部的摄像机自动对焦的图像数据(步骤S4)。重复该步骤S4,通过步骤S4的处理,依次显示那时取得的图像。
[0070]图像数据取得部103当从外部取得图像数据时将该图像数据输出到输出控制部107。输出控制部107将所输入的图像数据输出到输出部110的显示部1101(步骤S5)。此夕卜,此时,输出控制部107在所输入的图像数据中提取“太郎”和“花子”的面部特征数据(步骤S16)。然后,输出控制部107将提取的“太郎”和“花子”的面部特征数据输出到类似度判定部105。此外,此时,类似度判定部105对在步骤S15中取得的、示出与图标A对应的“太郎”的面部的特征的面部特征数据A和示出与图标B对应的“花子”的面部的特征的面部特征数据B与从输出控制部107输入的“太郎”和“花子”的面部特征数据进行几何学的比较或将图像统计地数值化的比较,判定作为比较结果的类似度是否超过规定的阈值(步骤 S17)。
[0071]在该类似度未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情况(“否”的情况)下,类似度判定部105判定为在从输出控制部107输入的图像数据中未映现“太郎”和“花子”,回到步骤S17的处理。此夕卜,在类似度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情况(“是”的情况)下,类似度判定部105判定为在从输出控制部107输入的图像数据中映现有“太郎”和“花子”。
[0072]图像数据取得部103将输入的图像输出到输出控制部107。此时,输出控制部107可以向发光部1102输出用于使发光部1102发光的发光信号或者向扬声器1103输出音声,以使得吸引“太郎”的注意来朝向正面。判定被摄体的年龄是否超过阈值来进行该输出控制部107进行的吸引被摄体的注意的工作。
[0073]输出控制部107基于在步骤S16中提取的“太郎”和“花子”的面部特征数据来判定作为被摄体的“太郎”和“花子”是否朝向正面(步骤S18)。该判定能够使用现有的面部识别技术来进行。在输出控制部107判定为“太郎”和“花子”未朝向正面的情况(“否”的情况)下,重复步骤S18的处理。在输出控制部107判定为“太郎”和“花子”朝向正面的情况(“是”的情况)下,输出控制部107将指示连拍的连拍信号输出到图像数据取得部103。
[0074]响应于该连拍信号,图像数据取得部103开始连拍(步骤S9)。接着,图像数据取得部103将连拍的图像输出到输出控制部107。输出控制部107当输入连拍的图像时,从输入的图像之中确定最好的图像(步骤S10)。在此,输出控制部107进行的最好的图像的确定是基于笑脸度最好的图像、未眨眼的图像、画质最好的图像、用户选择的图像等,能够利用已知的技术来选择。
[0075]接着,输出控制部107将确定的最好的图像输出到类似度判定部105和被摄体属性数据记录部106。类似度判定部105当输入确定的最好的图像数据时,确定输入的图像范围中的“太郎”和“花子”的被摄体数据的显示位置,将其显示位置坐标数据附加到图像数据,输出到被摄体信息输出控制部104。被摄体信息输出控制部104当输入位置坐标数据被附加的图像数据时,基于所输入的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