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9551182阅读:来源:国知局
,当设定的预设显示规则为,在检测到先前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位置,位于所述电子设备当前所处的位置的左方、右方、前方、后方时,将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相应地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的右侧、下侧、左侧、上侧区域。以先前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时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位于当前所述电子设备所处位置的前方时为例,将所述第二提示信息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的上侧区域,用于提示观看者往前走或者往前看,将在视野范围内看到所述第二提示信息所对应的实景。当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还可以用户的使用习惯来设定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的预设显示规则,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0144]第三种实现方式
[0145]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将第一种实现方式和第二种实现方式结合起来以获得第三种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间隔参数具体为时间间隔参数和位置间隔参数。当检测到当前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时刻距离先前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的时刻越远,以及所述电子设备当前所处的位置距离先前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的位置越远,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的显示效果越不明显;反之,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的显示效果更加明显。当然,还可以根据当前所述电子设备与先前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时所述电子设备二者间的具体的时间间隔以及位置间隔来综合设定与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的显示效果之间的关系。比如,时间越久远标识图标越小,对应的图标的颜色越浅。当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具体的用户需求来获得不同的间隔参数,并根据具体的间隔参数来调整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的显示效果,在此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
[0146]实施例二
[0147]请参考图6,基于实施例一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二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0148]图像采集单元60,用于获得第一图像;
[0149]通信单元61,与图像采集单元60连接,用于发送所述第一图像,使得至少另一电子设备能显示所述第一图像,以及接收来自另一电子设备产生的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反馈信息;
[0150]处理单元62,与通信单元61连接;其中,处理单元62具体用于:
[0151]在满足以第一显示模式显示时,依据所述反馈信息生成第一提示信息,并控制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的显示单元以第一种提示方式显示所述第一提示信息;
[0152]在满足以与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不同的第二显示模式显示时,依据所述反馈信息生成第二提示信息,并控制所述显示单元以第二种提示方式显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
[015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单元62具体用于:
[0154]获得一参数,其中,所述参数具体为图像采集单元60采集的第二图像,和/或,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角度采集单元采集的所述电子设备的方位角,和/或,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采集单元采集的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
[0155]基于所述参数,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0156]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表明满足以所述第一显示模式显示;
[0157]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表明满足以所述第二显示模式显示。
[0158]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单元62用于:
[0159]控制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第一提示信息,使得观看者通过所述显示单元所在区域能感知匹配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提示信息以第一显示效果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
[016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单元62具体用于:
[0161]控制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第一图像以及所述第一提示信息;或,
[0162]控制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在显示方向上具有超过阈值的透光率,以使所述观看者看到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的同时,能通过所述显示单元所在区域,透过所述显示单元看到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景物。
[016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单元62具体用于:
[0164]控制所述显示单元以所述第二提示方式显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并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显示引导信息;其中,所述引导信息用于指引观看者看到所述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以第二显示效果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
[0165]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单元62具体用于:
[0166]获得间隔参数;
[0167]基于所述间隔参数与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的显示效果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的当前显示效果为第三显示效果。
[0168]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0169]固定体,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固定状态时,维持所述电子设备与使用者身体至少一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所述固定体的属性参数应于使用者的身体参数相匹配,例如需要将电子设备固定在使用者的腕部,那么所述固定体在维持相对位置关系时的围绕在腕部的有效周长应大于或等于腕部周长,如一般腕部周长在13-17cm之间,那么所述固定体的有效周长至少应为17cm。或者例如需要将电子设备固定在使用者的头部,成人额头处一周的长度在54-58cm之间,所以,所述固定体的周长可以为58cm,59cm等。当然所述固定体还可以是能够架设在使用者耳朵上的镜框结构。比如,镜框宽度为130-150mm的镜框结构。
[0170]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所述电子设备具体为头戴式设备时,在所述电子设备具体为头戴式设备时,所述固定体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穿戴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的头部;所述显示单元位于所述用户的视野范围内;图像采集单元60与所述用户的视野方向匹配。此夕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固定体至少具有所述固定状态,所述固定体能作为一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或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近似环状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其中,环状空间或所述近似环状空间能围绕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近球状外围。如图7所示,所述电子设备穿戴在使用者身体的某个部位,如头部,此时头部视为一近球状体。该近球状体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即满足近球状体的口径大于环状或近似环状空间的口径。
[0171]具体来讲,当所述固定体仅包括一部分时,所述固定体自身能形成一个环状空间,如图8a所示。若所述固定体的材质为轻质弹性材料时,所述固定体具体有固定状态和非固定状态;若所述固定体的材料为硬质材料时,所述固定体仅有固定状态。
[0172]当所述固定体包括两部分时,第一部分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侧部,第二部分的第三端连接在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二侧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为所述显示单元相对的两个侧部,如图8b所示。进一步,若所述固定体的材料为硬质材料,且第一部分第二端和第二部分第四端处于非连接状态时,所述固定体仅有固定状态,此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近似环状空间的两部分。该近似环状空间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即第一部分第二端和第二部分第四端之间的口径小于穿戴电子设备处身体部位,如头部的口径,此时的头部视为一球状体。此球状体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即大于环状空间的口径,进一步,如果需要将所述电子设备相对固定在球状体的某一位置或某一高度,该球状体两端的直径应小于环状空间的直径。也可以在第一部分的第二端和第二部分的第四端设置相互配合的连接结构,如在第二端和第四上设置针扣、折叠扣、折叠安全扣或蝴蝶扣等,当第二端和第四端连接时,两部分共同形成一环状空间,所述固定体处于固定状态,当第二端和第四端处于非连接状态时,所述固定体则处于非固定状态。
[0173]实施例三
[0174]请参考图9,基于与实施例一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三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0175]第一获得模块90,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单元获得第一图像;
[0176]第一发送模块91,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通信单元发送所述第一图像,使得至少另一电子设备能显示所述第一图像;
[0177]第一接收模块92,用于控制所述通信单元接收来自所述另一电子设备产生的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反馈信息;
[0178]第一处理模块93,用于在满足以第一显示模式显示时,依据所述反馈信息生成第一提示信息,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显示单元以第一种提示方式显示所述第一提示信息;
[0179]第二处理模块94,用于在满足以与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不同的第二显示模式显示时,依据所述反馈信息生成第二提示信息,并控制所述显示单元以第二种提示方式显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
[018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通过所述通信单元接收来自所述另一电子设备产生的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反馈信息之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0181]第二获得模块,用于获得一参数,其中,所述参数具体为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第二图像,和/或,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角度采集单元采集的所述电子设备的方位角,和/或,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采集单元采集的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
[0182]第一判断模块,基于所述参数,判断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状态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其中,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表明满足以所述第一显示模式显示;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表明满足以所述第二显示模式显示。
[018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处理模块93具体用于显示所述第一提示信息,使得观看者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所在区域能感知匹配所述第一图像的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提示信息以第一显示效果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
[018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处理模块93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第一图像以及所述第一提示信息,或者,用于控制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在显示方向上具有超过阈值的透光率,以使所述观看者看到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的同时,能通过所述显示单元所在区域,透过所述显示单元看到所述第一图像对应的景物。
[0185]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处理模块94具体用于以所述第二提示方式显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并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显示引导信息;其中,所述引导信息用于指引观看者看到所述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以第二显示效果显示在显示单元上。
[018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处理模块还包括:
[0187]第一获得子模块,用于获得间隔参数;
[0188]第一确定子模块,基于所述间隔参数与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的显示效果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的当前显示效果为第三显示效果。
[0189]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如下一个或多个技术效果:
[0190]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采用了通过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单元获得第一图像;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通信单元发送所述第一图像,使得至少另一电子设备能显示所述第一图像;通过所述通信单元接收来自所述另一电子设备产生的针对所述第一图像的反馈信息;在满足以第一显示模式显示时,依据所述反馈信息生成第一提示信息,并以第一种提示方式显示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在满足以与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不同的第二显示模式显示时,依据所述反馈信息生成第二提示信息,并以第二种提示方式显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也就是说,针对所满足的显示模式的不同,通过不同的提示方式来显示基于所述反馈信息所生成的提示信息,进而保证了评论和当前视线内的对象匹配性良好的技术效果。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