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方向受限的卡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27676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维方向受限的卡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方向受限的卡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卡固装置能将二外壳做三维的方向限制。卡固装置是隐藏式的。当使用一硬棒或其它类似工具,经由一既定孔洞推挤卡固装置即可轻易地将锁扣打开,达到将二个外壳分开的目的。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常见的电子产品,不只讲究功能,也要求美观,因此有许多可更换外壳的产品。一般的电子产品其外壳的组装,通常是用螺丝固定或是卡榫接合,而卡榫接合如果不另加螺丝固定,则没办法做三维方向的固定。
以螺丝固定的方法来说,在拆装时必须将所有的螺钉旋入或旋出,有动作繁琐的缺点;而且,在找不到适当工具的情况下,是无法拆装的。再加上,此类产品的螺钉通常都非常小,当不小心遗失时,不只难以寻找而且一般家里也不容易找到相同规格的备用螺钉。另外,螺孔在多次旋入旋出的过程中,难免会将螺纹慢慢磨平,最后就会造成螺纹与螺钉无法完全卡合的状态,会使电子产品的侧面板松动。如果再考虑到美观的问题,螺钉的存在将会破坏电子产品整体性的美观。又,设置螺丝与螺孔都需要有一固定的面积,因此,无法使得电子产品达到更薄、更小的程度。
如以卡榫接合的方法来说,一般都是在电子产品的主体及侧面板上,在注塑成型时即在既定位置形成有卡榫结构,但是现有的卡合设计通常没有办法将二对象做三维受限,仅可将二对象做一维或二维的方向限制,因此还是要在特定的位置上使用螺钉来锁固,而在组装时只要略施压力,即能使卡榫完成接合。但是,其缺点在于在接合处可能存在有间隙,将会使得接合产生松动的现象,此外,因为一体注塑成型的缘故,所以卡榫结构的强度并不足够,因此还是需要使用螺钉来锁固,以增加其结合强度,因此,又增加了同前所述的锁螺丝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三维方向受限的卡固装置,适用于各种电子产品。
本发明的目的是能将二外壳做三维方向的限制,不需要利用其它零件、例如螺丝来加以锁固。
本发明再另一目的是使在拆装电子产品的外壳时,更为简单、快速、方便。
本发明再另一目的是卡固装置能隐藏在外壳内,因此不会破坏电子产品的外观设计。
所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不需要多余的螺丝来卡合二外壳,拆装容易,并且具有美观的外观。
本发明的三维方向受限的卡固装置包括一第一扣件以及一第二扣件。第一扣件包括一侧壁、一第一挡块与一第二挡块,第一与第二挡块分别连接于侧壁上。第二扣件用以与第一扣件卡固在一起,侧壁阻挡第二扣件在一x方向上移动,第一挡块阻挡第二扣件在一y方向上移动,而第二挡块阻挡第二扣件在一z方向上移动,且x、y、z方向互相垂直。
又在本发明中,第二扣件为一弹性卡钩。
又在本发明中,第一挡块为楔形(wedge-shaped)。
又在本发明中,第二扣件包括一本体部以及一连接部,本体部以及连接部相连接。
又在本发明中,第二扣件为h形。
又在本发明中,第二扣件为ㄇ形。
又在本发明中,侧壁上设置有一孔洞,当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卡固在一起时,孔洞正对着第二扣件的本体部。
又在本发明中,当第二扣件与第一扣件卡固在一起时,第二扣件位于第一扣件的内部。
又在本发明中,卡固装置可应用于一电子产品中。
又在本发明中,卡固装置可应用于下列任一电子产品中一光驱、一移动电话、一个人数字助理(PDA)、一磁盘驱动器、一液晶显示器、一扫描仪、以及一投影机。


图1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三维方向受限的卡固装置示意图;图1B为图1A中的第一扣件的局部放大图;图1C为图1A中的第二扣件的局部放大图;图2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三维方向受限的卡固装置示意图;图2B为图2A中的第一扣件的局部放大图;图2C为图2A中的第二扣件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揭示的各形态内容加以详细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三维方向受限的卡固装置示意图。图上显示一电子产品外壳10,如一光驱的外壳,其内部设置有本发明的三维方向受限的卡固装置。图1B为图1A的第一扣件13局部放大图。图1C为图1A的第二扣件23局部放大图。
本发明的三维方向受限的卡固装置适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例如光驱、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磁盘驱动器、液晶显示器、扫描仪、或投影机。上述产品不论是要换外壳,或需要修理内部时,外壳都需要容易拆装。
如图1A所示,其显示一电子产品10,其包括第一外壳11及第二外壳12,第一外壳11具有一第一扣件13,第二外壳12具有一第二扣件23。
参见图1B,图1B为图1A中的第一扣件13的局部放大图。第一扣件13包括一侧壁14、一第一挡块15以及一第二挡块16。第一挡块15连接于侧壁14上、以及第二挡块16也连接于侧壁14上,另外在侧壁14上设有一孔洞17。仔细参考图1B的第一挡块15,第一挡块15为楔形的,也就是说离孔洞17较近的第一挡块15部位的厚度比较厚,而另一端较薄。因此第一挡块15具有一斜面。第一挡块15的斜面对应于第二扣件23(参见图1C)。
图1C为图1A中的第二扣件23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C所示,第二外壳12具有一第二扣件23。第一实施例中,第二扣件23为h形。第二扣件23包括一本体部24以及一连接部25。本体部24为楔形,连接部25为L型,本体部24与连接部25相互连接。在图1C上的本体部24的左边部分较薄,右边部分较厚,用以相对应于第一扣件13上的第一挡块15的斜面。而连接部25将本体部24连接在第二外壳12上。
以下说明设有本发明的卡固装置应用于电子产品之双外壳的结合方式。
参考图1A,其显示本发明的三维方向受限的卡固装置。图上x、y、z方向互相垂直。第二扣件23是弹性卡钩,因此第二扣件23能弹性的卡入或移出图1B中的第一挡块15以及第二挡块16之间。如图1B与图1C所示,第二扣件23的本体部24的长度为L,第一外壳11的内壁面18与第二挡块16的侧壁19之间的距离为L,第二挡块16的第一面20以及第一挡块15的第二面21之间的距离也为L。当双外壳结合时,第二扣件23可以沿着-z方向插入第一扣件13。接着,使本体部24往-y方向移动至定位而卡合,此时本体部24的长度L相对应于图1B中第二挡块16的第一面20以及第一挡块15的第二面21之间的距离L,本体部24与连接部25所形成的ㄇ字型环绕第一扣件23的第二挡块16,也就是第一扣件23与第二扣件24形状吻合。第一挡块15为楔形,使得第二扣件23的本体部24可往-y方向移动,但移至定位后便无法退出。本体部24本身也为楔形,也具有相同的作用。
在第一实施例中,当第一外壳11以及第二外壳12卡合时,第一外壳11上的侧壁14用来阻挡第二外壳12上的第二扣件23在x方向上移动。第一挡块15阻挡第二扣件23在y方向上移动。而第二挡块16能够阻挡第二扣件23在z方向上移动。当卡合时,第二扣件23的连体部25放置于第一扣件13上的第二挡块16的上方,而第一挡块15以及第二挡块16与第二扣件23形状是互相对应的。因此能够相互牢牢的卡合。
当第一外壳11与第二外壳12紧紧的锁固之后,三维方向(x,y,z方向)均受限制,因此非常地牢固,根本不需要利用到任何其它零件来锁固。当第二扣件23将第一外壳11以及第二外壳12卡固在一起时,孔洞17正对着第二扣件23的本体部25,而且第二扣件23在隐藏于第一外壳14的内部,也就是,当第二扣件23与将第一扣件13卡固在一起时,第二扣件23位于第一扣件13的内部,因此,电子产品的外壳上不会有任何记号,就像用胶合卡合一样,不会影响外观,并且有整体感。在要拆卸时,能轻易地使用一圆棒或类似工具,通过上述孔洞17,利用往-x方向推挤隐藏在第一外壳11上的第二扣件23,使得二个外壳能轻易地被分开。
因此,本发明能将电子产品的二外壳做三维方向的限制,不需要利用其它零件、例如螺丝来加以锁固,使得在拆装电子产品的外壳时,更为简单、快速、方便,并且卡固装置能隐藏在外壳内,因此不会破坏电子产品的外观设计。所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不需要多余的螺丝来卡合二外壳、拆装容易,并且具有美观的外观。
图2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三维方向受限的卡固装置示意图。图上显示一电子产品外壳10’,如一光驱的外壳,其内部设置有本发明的三维方向受限的卡固装置。图2B为图2A的第一扣件13’局部放大图。图2C为图2A的第二扣件23’局部放大图。
如图2A所示,其显示一电子产品10’包括第一外壳11’及第二外壳12’,第一外壳11’具有一第一扣件13’,第二外壳12’具有一第二扣件23’。
参见图2B,图2B为图2A中的第一扣件13’的局部放大图。第一扣件13’包括一侧壁14’、一第一挡块15’ 以及一第二挡块16’。第一挡块15’连接在侧壁14’上、以及第二挡块16’也连接于侧壁14’上,另外在侧壁14’设有一孔洞17’。仔细参考图2B的第一挡块15’,第一挡块15’为楔形的,也就是说离孔洞17’较近的第一挡块15’部位的厚度比较厚,而另一端较薄。因此第一挡块15’具有一斜面。第一挡块15’的斜面对应于第二扣件23’(参见图2C)。
图2C为图2A中的第二扣件23’的局部放大图。如图2C所示,第二外壳12’具有一第二扣件23’。第二实施例中,第二扣件23’为ㄇ形。第二扣件23’包括一本体部24’以及一连接部25’。本体部24’为楔形并具有一斜面,连接部25’是块状型,本体部24’与连接部25’相互连接。在图2C上的本体部24’的左边部分较薄,右边部分较厚,用以相对应于第一扣件13’上的第一挡块15’的斜面。而连接部25’将本体部24’连接于第二外壳12’上。
以下说明设有本发明的卡固装置应用于电子产品的双外壳的结合方式。
参考图2A,其显示本发明的三维方向受限的卡固装置。图上x、y、z方向互相垂直,第二扣件23’是弹性卡钩,因此第二扣件23’能弹性的卡入或移出第2B图中的第一挡块15’以及第二挡块16’之间。如图2B与图2C所示,第二扣件23’的本体部24’的长度为L,第一外壳11’的内壁面18’以及第二挡块16’的侧壁19’之间的距离为L,且第二挡块16’的第一面20’以及第一挡块15’的第二面21’之间的距离也为L。当双外壳结合时,第二扣件23’可以沿着-z方向插入第一扣件13’。接着,使本体部24’往-y方向移动至定位而卡合。本体部24’位于第二挡块16’的下方,因此,第一扣件23’的第二挡块16’阻挡第二扣件24在z方向上移动。而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因此能够相互牢牢的卡合。第一挡块15’为楔形,使第二扣件23’的本体部24’可往-y方向移动,但移至定位后便无法退出。本体部24’本身也为楔形,也具有相同的作用。
如上所述,可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省去了锁螺丝旋入旋出的繁琐过程。本发明只需稍加施力便可轻易地打开卡固装置。因此,不论对使用者或维修人员来说,在拆装外壳时都非常快速方便的。
虽然结合以上数个较佳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仍可作一些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三维方向受限的卡固装置,包括一第一扣件,包括一侧壁、一第一挡块与一第二挡块,该第一与第二挡块分别连接于该侧壁上;一第二扣件,用以与该第一扣件卡固在一起,该侧壁阻挡该第二扣件在一x方向上移动,该第一挡块阻挡该第二扣件在一y方向上移动,而该第二挡块阻挡该第二扣件在一z方向上移动,且该x、y、z方向互相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三维方向受限的卡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扣件为一弹性卡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三维方向受限的卡固装置,其中,该第一挡块为楔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三维方向受限的卡固装置,其中,该第二扣件包括一本体部以及一连接部,该本体部以及该连接部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三维方向受限的卡固装置,其中,该第二扣件为h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三维方向受限的卡固装置,其中,该第二扣件为ㄇ形。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三维方向受限的卡固装置,其中,该侧壁上设置有一孔洞,当该第一扣件与该第二扣件卡固在一起时,该孔洞正对着该第二扣件的该本体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三维方向受限的卡固装置,其中,当该第二扣件与该第一扣件卡固在一起时,该第二扣件位于该第一扣件的内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三维方向受限的卡固装置,其中,该卡固装置系可应用于一电子产品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三维方向受限的卡固装置,其中,该卡固装置可应用于下列任一电子产品中一光驱、一移动电话、一个人数字助理(PDA)、一磁盘驱动器、一液晶显示器、一扫描仪、以及一投影机。
全文摘要
一种具有三维方向受限的卡固装置,包括一第一扣件以及一第二扣件。第一扣件包括一侧壁、一第一挡块与一第二挡块,第一与第二挡块分别连接于侧壁上。第二扣件用以与第一扣件卡固在一起,侧壁阻挡第二扣件在一x方向上移动,第一挡块阻挡第二扣件在一y方向上移动,而第二挡块阻挡第二扣件在一z方向上移动,且x、y、z方向互相垂直。
文档编号H05K5/00GK1506587SQ0215407
公开日2004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0日
发明者郑振兴 申请人: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