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件的可拆式固定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4297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元件的可拆式固定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子元件的可拆式固定座,尤指一种适用于可由外部操作、或有声光电波…外露的电子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开关元件、无线接收器、插座、小型显示器模块等电子元件的可拆式固定座。
背景技术
于一般计算机装置上,其壳体上往往装设有许多外露型的电子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显示器(LED)、开关元件、无线接收器、麦克风插座、耳机插座等,以供使用者进行相对应的操作或是观察。
请参阅图1是公知电子元件的固定座的实施状态示意图,其中,固定座9开设有一开孔91,于开孔91的相对两侧分别凸伸有一扣钩92,而一连接有电线94的开关元件93是容设于开孔91内,同时通过由扣钩92而将固定座9固定于一机壳95上,以实现开关元件93的固定。
上述将开关元件93容设于开孔91的过程中,是先将电线94穿经固定座9的开孔91,再将电线94连接于开关元件93上,之后将电线94及开关元件93整个向后拉移,促使开关元件93容设于开孔91内。然而,由于一般的电子元件于事先都已连接有电线,但前述的公知组装方式却必须限制电子元件与电线需处于分离状态,因此组装程序十分繁琐,且当开关元件93损坏而必须更换时,并无法直接将其取出,由于此时电线94已卡死于开孔91内,只能通过由破坏电线94或是开关元件93其中一方才能进行开关元件93的更换作业。
此外,当固定座9固定于机壳95上时,由于扣钩92并不具有弹性臂设计,因此欲拆卸固定座9时,必须由机壳95的外侧951直接按压扣钩92的前端921方可进行拆卸,如此不仅拆卸不易,使用者亦不容易施力于扣钩92。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电子元件的可拆式固定座,以便能提高电子元件拆换时的方便性,并同时避免破坏电子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电子元件的可拆式固定座,以便能提高固定座于机壳上拆换时的方便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元件的可拆式固定座主要包括有一左侧面、一右侧面、一下侧面、一上侧面、以及二U型弹性扣钩。其中,右侧面是位于左侧面的相对面侧,且下侧面是连接于左侧面、与右侧面的下部,而上侧面是连接于左侧面、与右侧面的上部。
上述的左侧面、右侧面、下侧面、及上侧面是环绕形成有一中空容室,此中空容室是前后镂空并形成有一前端(front end)、及一后端(rear end),且上侧面是镂空开设有一长槽并由前端延伸至后端,此长槽并与中空容室相互连通,同时,中空容室的后端并朝向中空容室内部凸设有至少一挡止部。
此外,二U型弹性扣钩是分别由左侧面、与右侧面向外弯设并向前延伸,每一U型弹性扣钩并于前端凸设有一钩部。
于组设电子元件时,可将已连接于电子元件上的电线直接穿经上侧面的长槽,并使电线由中空容室的后端延伸而出,之后,再将电子元件朝向中空容室的后端推入,使电子元件的末端抵靠于至少一挡止部而容设于中空容室内。另当电子元件损坏而需更换时,只需将电子元件推出至中空容室外,再将电线由上侧面的长槽穿出即可。因此,于组设或更换电子元件时,并无需破坏电子元件或是原本连接于电子元件上的电线,而是仅需要简单的推出或推入动作即可,故本实用新型可提高电子元件拆换时的方便性,并可同时避免破坏电子元件。
另外,将已容设有电子元件的电子元件的可拆式固定座固定于一般的机壳上时,使用者可直接按压二U型弹性扣钩,促使其稍微变形后并将其置入于机壳上的卡合孔,之后再放开二U型弹性扣钩,其即可利用本身的弹性预力而回弹,并促使其前端的钩部卡合于机壳上而固定,因此,通过由二U型弹性扣钩所形成的弹性臂作用,可方便于使用者施力,且可直接由机壳的内部进行拆换,大大提高固定座于机壳上拆换时的方便性。
所述的电子元件的可拆式固定座,其中该电子元件是一开关元件。
所述的电子元件的可拆式固定座,其中该电子元件是一电路板,且于该电路板上组设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所述的电子元件的可拆式固定座,其中该至少一挡止部是一横向挡止杆。


图1是公知电子元件的固定座的实施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让贵审查委员能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三较佳具体首先,请同时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状态示意图、及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显示有一电子元件的可拆式固定座,且其包括有一左侧面4、一右侧面5、一下侧面6、一上侧面3、以及二U型弹性扣钩21,22。
于图式中,右侧面5是位于左侧面4的相对面侧,且下侧面6是连接于左侧面4、与右侧面5的下部,而上侧面3是连接于左侧面4、与右侧面5的上部,同时,左侧面4、右侧面5、下侧面6、及上侧面3是环绕形成有一中空容室1。
上述的中空容室1是前后镂空并形成有一前端11(front end)、以及一后端12(rear end),且上侧面3是镂空开设有一长槽31并由中空容室1的前端11延伸至后端12,同时此长槽31并与中空容室1相互连通,而中空容室1的后端12并朝向中空容室1内部凸设有一挡止部13,于本实施例中,此挡止部13是一横向挡止杆(cross bar)。
此外,二U型弹性扣钩21,22是分别由左侧面4、与右侧面5向外弯设并向前延伸,其中每一U型弹性扣钩21,22分别邻近左侧面4与右侧面5有一适当距离而朝向前方延伸,并分别于其前端凸设有一钩部211,221。
请再参阅图2,于组设电子元件7时,例如于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开关元件时,可将已连接于电子元件7上的电线71直接穿经上侧面3的长槽31,并使电线71由中空容室1的后端12延伸而出,之后,再将电子元件7朝向中空容室1的后端12推入,使电子元件7的末端抵靠于挡止部13而容设于中空容室1内。假若当电子元件7因为损坏而必须更换时,只需将电子元件7推出至中空容室1外,再将电线71由上侧面3的长槽31穿出即可。因此,于组设或更换电子元件7时,并无需破坏电子元件7或是原本连接于电子元件7上的电线71,而是只需要简单的推出或推入动作即可,故通过由上述结构可提高电子元件7拆换时的方便性,并可同时避免破坏电子元件。
请再同时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状态示意图、及图5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并请一并参阅图2,于将已容设有电子元件7的电子元件的可拆式固定座固定于一般的机壳72上时,使用者可直接按压二U型弹性扣钩21,22,促使其稍微变形后并将其置入于机壳72上的卡合孔721,之后再放开二U型弹性扣钩21,22,其即可利用本身的弹性预力而回弹,并促使其前端的钩部211,221卡合于机壳72上而固定。又于拆卸时,使用者同样可直接按压二U型弹性扣钩21,22,促使其稍微变形后并将其取出即可。因此,通过由二U型弹性扣钩21,22所形成的弹性臂作用,可方便于使用者拖力,且可直接由机壳72的内部进行拆换,大大提高固定座于机壳72上拆换时的方便性。
请参阅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主要结构皆与上述第一、第二较佳实施例相同,唯差别在于电子元件80是一电路板,且于此电路板上组设有多个发光二极管显示器81(LED)、开关元件82、以及红外线接收器83等,同时,可拆式固定座8仅是稍微具有较大的外型以容设上述电路板。因此,本实施例的结构同样可达成上述各实施例所述的功效,且不仅限于一固定座只能容设一电子元件,而是可视需要而改变固定座的大小。
此外,由上述各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元件的可拆式固定座可容设的电子元件可为不同样式,其适用于可由外部操作、或有声光电波…外露的电子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开关元件、无线接收器、插座、小型显示器模块等。
上述实施例仅是了方便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根据权利要求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元件的可拆式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左侧面;一右侧面,是位于该左侧面的相对面侧;一下侧面,是连接于该左侧面、与该右侧面的下部;一上侧面,是连接于该左侧面、与该右侧面的上部;其中,该左侧面、右侧面、下侧面、及上侧面是环绕形成一中空容室,该中空容室是前后镂空并形成有一前端、及一后端,且该上侧面是镂空开设有一长槽并由该前端延伸至该后端,该长槽并与该中空容室相互连通,且该中空容室的后端并朝向该中空容室内部凸设有至少一挡止部;二U型弹性扣钩,分别由该左侧面、与右侧面向外弯设并向前延伸,每一U型弹性扣钩并于前端凸设有一钩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的可拆式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中空容室内是容设有一电子元件,且该电子元件的末端是抵靠于该至少一挡止部,且该电子元件包括有一电线是穿经该长槽而由该中空容室的后端延伸而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元件的可拆式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子元件是一开关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元件的可拆式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子元件是一电路板,且于该电路板上组设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的可拆式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挡止部是一横向挡止杆。
专利摘要一种电子元件的可拆式固定座,包括一左侧面;一右侧面,位于该左侧面的相对面侧;一下侧面,连接于该左侧面与该右侧面的下部;一上侧面,连接于该左侧面、与该右侧面的上部;其中该左侧面、右侧面、下侧面及上侧面是环绕形成一中空容室,该中空容室是前后镂空并形成有一前端及一后端,且该上侧面是镂空开设有一长槽并由该前端延伸至该后端,该长槽并与该中空容室相互连通,且该中空容室的后端并朝向该中空容室内部凸设有至少一挡止部;二U型弹性扣钩,分别由该左侧面与右侧面向外弯设并向前延伸,每一U型弹性扣钩并于前端凸设有一钩部。不仅可让使用者施力方便,亦可直接由机壳的内部进行拆换,大大提高固定座于机壳上的拆换方便性。
文档编号H05K7/00GK2643607SQ0328011
公开日2004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4日
发明者易介士 申请人:大同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