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臂附着自升塔式起重机塔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5749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动臂附着自升塔式起重机塔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设备,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大型动臂附着自升塔式起重机塔身。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以及环保、高效的要求,火力发电机组不断走向大型化、超临界、超超临界方向发展。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300MW火力发电机组的普及和600MW火力发电机组的兴起,到近年来600MW火力发电机组的普及和1000MW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的兴起,对电站施工技术和施工机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大型火电站建设大多是在具有锅炉钢架高、施工场地狭小、并有沿海、大风、环境较为恶劣等特点,这也对施工机械特别是起重机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起重设备中塔身是关系整机高度和状态的重要部件。由于电建发展需要,对起重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塔机起重量、幅度、作业高度的要求也越来越大。然而,大的起重性能意味着塔身结构增大,若塔身采用现有技术的整体框架结构,显然要严重超限,其存在的自重大、拆装难、运输超限件问题将更加突出;即便是采用高强材料,塔身做成整体框架,考虑运输超限,结构也不可能无限扩大,因此必须对其结构进行根本性的改进设计。在现有技术中,由于运输超限问题也有将塔身进行分解的,他们是将塔身分成单片,采用高强螺栓组连接,这样分解运输虽然方便,但给工地安装带来极大麻烦,而且安装误差很大。
若采用大型扳起式塔机,虽然起重量能够达到要求,但其高度、幅度参数有局限性,难以满足使用要求。况且扳起式塔机安装及使用条件要求高,工地必须具备扳起场地和扳起条件,如果施工场地狭小根本无法使用扳起式塔机。若采用进口履带起重机不但费用高而且不能完全满足使用;大型进口塔机价格高且无成熟产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更为合理,且自重轻、拆装方便、运输容易、起重量大的可满足1000MW机组建设需要的动臂附着自升塔式起重机塔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动臂附着自升塔式起重机塔身是由多个单元节组合而成,它包括基础节、标准节和附着节三部分组成,其中基础节一节,标准节最多可达15节,附着节最多可达3节(三层附着);其每一个单元节均是由四个独立单元桁架构成;所述独立单元桁架包括主弦杆,在主弦杆的上端部呈90°夹角各设置一根向侧下方延伸的下斜腹杆,在主弦杆的下端部呈90°夹角各设置一根向侧上方延伸的上斜腹杆,位于主弦杆同侧的上斜腹杆和下斜腹杆的末端通过连接板结合在一起(主弦杆与上、下斜腹杆共同构成一个三角平面),并在连接板与主弦杆间、连接板与连接板间各设置有一根水平腹杆(该三根水平腹杆共同构成一个三角平面)。
本实用新型中四个独立单元桁架间的每两相对设置的连接板通过销轴连接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且每两相邻的主弦杆间通过销轴连接有上下两根横腹杆,在每两相对的主弦杆间通过销轴连接有上下两根斜腹杆;上下两单元节之间采用轴瓦式节头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中横腹杆和斜腹杆与主弦杆之间的连接销轴采用单剪式剪拉复合受力销轴;所述轴瓦式节头包括安装在主弦杆上下两端的抱瓦节头和通过连接螺钉抱装在上下两抱瓦节头上的节间抱瓦,每组节间抱瓦为两个半圆形结构。
由于本实用新型将构成塔身的单元节(包括基础节、标准节和附着节)均分解设计成四个独立单元桁架,四个独立单元桁架间的每两相对设置的连接板通过一个销轴相连接,其平面横腹杆和斜腹杆采用单剪式剪拉复合受力销轴连接,塔身各节之间采用轴瓦式节头连接(单元桁架间销轴连接、单元节间抱瓦连接),由于采用了大量销轴连接的方式,这就给塔身拆、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其拆、装工作更为方便快捷,安装后整体框架尺寸准确无需调整,销轴可重复使用,降低使用成本。塔身根据需要可采取自立或1~2(3)层附着方式,3层附着时,主钩最大高度可达170m。
塔身通过上述优化设计,不但解决了大型塔机运输超限问题,整机无铁路运输超限件,且可使其安装、运输成本得以大幅度降低。与其它动臂变幅塔机相比,在同等臂架长度、有副钩情况下,起重能力最大,55.2m有副钩时臂架起重能力可达800kN×25m(=20000kN·m),最大工作幅度62m,可覆盖标准600MW锅炉作业面,最大臂架铰点高度120m。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可采取低架安装、自顶升接高方式进行现场安装,对安装场地要求小、辅助设备需求低的特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B向视图。
图3是上下两单元节连接方式结构图。
图4是图1中独立单元桁架主视图。
图5是图4的A向视图。
图6是图4的俯视图。
图7是图4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动臂附着自升塔式起重机塔身是由多个单元节组合而成,它包括基础节、标准节和附着节三部分组成,其中基础节一节,标准节最多可达15节,附着节最多可达3节(三层附着);各单元节基本结构相同,仅在其尺寸结构上有所不同。具体说(如图1、2所示),其每一个单元节均是由四个独立单元桁架构成(如图4、5、6和图7所示);所述独立单元桁架包括主弦杆2,在主弦杆2的上端部呈90°夹角各设置一根向侧下方延伸的下斜腹杆1和9,在主弦杆2的下端部呈90°夹角各设置一根向侧上方延伸的上斜腹杆4和5,位于主弦杆2同侧的上斜腹杆和下斜腹杆的末端通过连接板7、7-1结合在一起(主弦杆与上斜腹杆4、下斜腹杆1共同构成一个三角平面,主弦杆与上斜腹杆5、下斜腹杆9共同构成一个三角平面,两个三角平面间的夹角为90°),并在连接板7与主弦杆2之间、连接板7-1与主弦杆2之间、连接板7与连接板7-1间各设置有一根水平腹杆3、6、8(该三根水平腹杆共同构成一个三角平面),各独立单元桁架中各构件间均采用焊接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构成整体结构;如图1、2所示,四个独立单元桁架间的每两相对设置的连接板通过销轴13连接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且每两相邻的主弦杆间通过单剪式剪拉复合受力销轴连接有上下两根横腹杆11、11-1,在每两相对的主弦杆间通过单剪式剪拉复合受力销轴连接有上下两根斜腹杆12、12-1;上下两单元节之间采用轴瓦式节头连接在一起(如图3所示),具体讲,上下两单元节的抱瓦节头10通过两块节间抱瓦15围抱起来,再穿上螺钉14,节间抱瓦15为半圆型结构,节间抱瓦15要成对加工成对使用,单元节连接时,四对节间抱瓦的抱合方向要互相错开,抱瓦节头10和节间抱瓦15在批量生产前要做疲劳破坏试验。
权利要求1.一种动臂附着自升塔式起重机塔身,所述塔身是由多个单元节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每一单元节均是由四个独立单元桁架构成;所述独立单元桁架包括主弦杆,在主弦杆(2)的上端部呈90°夹角各设置一根向侧下方延伸的下斜腹杆(1)、(9),在主弦杆(2)的下端部呈90°夹角各设置一根向侧上方延伸的上斜腹杆(4)、(5),位于主弦杆同侧的上斜腹杆和下斜腹杆的末端通过连接板(7)结合在一起,并在连接板与主弦杆间、连接板与连接板间各设置有一根水平腹杆(3)、(6)、(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臂附着自升塔式起重机塔身,其特征在于四个独立单元桁架间的每两相对设置的连接板通过销轴(13)连接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且每两相邻的主弦杆(2)间通过销轴连接有上下两根横腹杆(11),在每两相对的主弦杆(2)间通过销轴连接有上下两根斜腹杆(12);上下两单元节之间采用轴瓦式节头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臂附着自升塔式起重机塔身,其特征在于横腹杆(11)和斜腹杆(12)与主弦杆(2)之间的连接销轴采用单剪式剪拉复合受力销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臂附着自升塔式起重机塔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瓦式节头包括安装在主弦杆(2)上下两端的抱瓦节头(10)和通过连接螺钉(14)抱装在上下两个抱瓦节头(10)上的节间抱瓦(15)。
专利摘要一种动臂附着自升塔式起重机塔身,所述塔身是由多个单元节组合而成,每一单元节均是由四个独立单元桁架构成;所述独立单元桁架包括主弦杆,在主弦杆(2)的上端部呈90°夹角各设置一根向侧下方延伸的下斜腹杆(1)、(9),在主弦杆(2)的下端部呈90°夹角各设置一根向侧上方延伸的上斜腹杆(4)、(5),位于主弦杆同侧的上斜腹杆和下斜腹杆的末端通过连接板(7)结合在一起,并在连接板与主弦杆间、连接板与连接板间各设置有一根水平腹杆(3)、(6)、(8)。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大型塔机运输超限问题,且可使其安装、运输成本得以大幅度降低。与其它动臂变幅塔机相比,在同等臂架长度、有副钩情况下,起重能力最大,55.2m有副钩时臂架起重能力可达800kN×25m(=20000kN·m)。
文档编号B66C23/00GK2808858SQ20052003101
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7日
发明者李纲, 郭志康, 闫玉萍, 王明勤, 李太周 申请人:国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所, 郑州科润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