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型折臂式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1206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轻型折臂式塔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高塔机最大起升高度的技术,具体的说利用折曲式臂架使塔臂充 当一部分塔身提高塔机的最大提升高度,属于起重运输技术。
背景技术
塔机产品结构与建筑施工霈求密切相关,我国建筑业发展状况的特点突出表现在两个方 面, 一方面,城市建筑向高层超高层发展,且大型装配式构件的应用日益广泛;另一方面乡 村和小城镇建筑由过去的单层结构发展成2 3层或3 6层的楼房建筑,再加上城市的旧城 改造,使得塔机的发展也向两个方向进化,即向大型化和小型化方向发展。而对于施工层高 在20 40m的建筑,如采用轻型非自升塔机起升高度明显不足,若采用自升式塔机则又大材 小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轻型塔机在对施工层高在20 40m的建^物施工起升高度 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轻型折臂式塔机,通过折臂,可使轻型塔机的最大起升高度增加10m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轻型折臂式塔机,包括起重臂、塔帽、巻扬筒、滑
轮、变幅小车和吊钩,所述的起重臂包括前臂和后臂,前后臂之间通过铰联结,前后臂分别 通过拉索与塔帽连接。
所述的前臂与后臂、塔帽及拉索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前后臂可折成60° 200°夹角, 后臂最大仰角是80° ,当后臂仰起时,前臂仍保持水平状态以实现小车变幅。
所述的塔帽为两片矩形片式桁架结构,组成一个后倾的人字形。以改善折臂状态的塔机 受力。平衡臂亦为平面桁架结构,平衡臂与塔帽的宽度尺寸与起重臂两下弦杆外缘宽度尺寸 相同,因此两者均可在起重臂工装上加工,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利用自身起升机构完成折臂状态的转换和整机的安装拆卸。增设了QT20塔机 的折臂功能,提高了产品性能,但不另外增设折臂机构,只利用自身起升机构完成折臂状态 的转换和整机的安装拆卸,结构简单。

图l是实用新型的水平臂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折臂时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折臂转换时折臂机构绕绳图。
图中l.巻扬筒2.后臂拉索3.平衡臂4.滑轮I 5.滑轮11 6.后臂7.折臂滑轮组8. 变幅小车9.吊钩10.前臂ll.折角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塔机的起重臂分前臂10和后臂6两部分,前后臂之间采用铰接方式,前后臂分 别通过拉索与塔帽连接。前臂10与后臂6、塔帽及拉索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前后臂可折成 60° 200°夹角,后臂最大仰角是80° ,当后臂仰起时,前臂仍保持水平状态以实现小车 变幅。
塔机工作时起升钢丝绳由巻扬筒1绕过塔帽上的滑轮I4,再绕过滑轮I15,然后绕过变 幅小车8和吊钩9上的滑轮,最后固定在前臂末端的导向滑轮上,通过起升机构的翠转起吊 重物。
塔帽为两片矩形片式桁架结构,组成一个后倾的人字形。以改善折臂状态的塔机受力。 平衡臂3亦为平面桁架结构,平衡臂3与塔帽的宽度尺寸与起重臂两下弦杆外缘宽度尺寸相 同,因此两者均可在起重臂工装上加工,降低生产成本。
在图2中,塔机工作时起升钢丝绳由巻扬筒1绕过塔帽上的滑轮I4,再绕过滑轮II5和折 角滑轮ll,然后绕过变幅小车8和吊钩9上的滑轮,最后固定在前臂末端的导向滑轮上,通过 起升机构的运转起吊重物。
在图4中,塔机进行折臂转换,折臂转换时首先将起升钢丝绳拆下,将折臂钢丝绳由巻扬 简l绕过塔帽上的滑轮I 4,然后绕过折臂滑轮组7,折臂钢丝绳的另一端被固定在折臂滑轮组 7上,通过起升机构的运转将后臂10提起,后臂10转到一定角度时调整好后臂拉索2,塔机即 进入折臂工作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轻型折臂式塔机,包括起重臂、塔帽、卷扬筒、滑轮、变幅小车和吊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重臂包括前臂和后臂,前后臂之间通过铰联结,前后臂分别通过拉索与塔帽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轻型折臂式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臂与后臂、塔帽及拉索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前后臂可折成60° 200°夹角,后臂最大仰角是8(T 。
3、 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轻型折臂式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塔帽为两片矩形片式桁架结构,组成一个后倾的人字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型折臂式塔机,包括起重臂、塔帽、卷扬筒、滑轮、变幅小车和吊钩,所述的起重臂包括前臂和后臂,前后臂之间通过铰联结,前后臂分别通过拉索与塔帽连接。所述的前臂与后臂、塔帽及拉索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前后臂可折成60°~200°夹角,后臂最大仰角是80°,当后臂仰起时,前臂仍保持水平状态以实现小车变幅。本实用新型利用自身起升机构完成折臂状态的转换和整机的安装拆卸。增设了QT20塔机的折臂功能,提高了产品性能,但不另外增设折臂机构,只利用自身起升机构完成折臂状态的转换和整机的安装拆卸,结构简单。
文档编号B66C23/16GK201058790SQ200720023840
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9日
发明者张明勤, 李海青, 石海龙, 臧德江, 韩立芳 申请人:李海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