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放站机箱使用插片散热器的散热方法

文档序号:8122886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放站机箱使用插片散热器的散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放站机箱的散热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直放站机箱使用插片 散热器的散热方法。
背景技术
直放站中主要的发热器件是功放模块。为保证功放模块其线性指标的优异 性,需要较大的静态电流,导致发热量很大。直放站中的热设计主要是解决好功 放模块的散热问题,需要把功放模块的内部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设备是 无法正常工作的。
要解决功放模块的散热问题主要是使用传导或对流的散热方式,也就是使用 散热器进行自然冷却或者使用风扇进行强迫风冷,也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使用。 直放站中很多是在户外使用,环境条件比较复杂,因此直放站往往需要很高的防 护等级。在使用风扇散热时,由于雨水、粉尘等因素影响,风扇可靠性一般不高, 风扇一旦停止工作设备就会出问题,因此直放站使用风扇散热的情况不多,大部 分是使用散热器散热。
如图l,以往直放站中使用的散热器都是型材的或铸造的,两者都是靠模具 成型的,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相同点。受模具成型的限制,型材或铸造散热器的 鳍片结构尺寸往往较大,主要表现在鳍片顶部及底部宽度、间距、高度等尺寸, 这样做使鳍片有很好的机械强度,利于模具成型,也不容易产生变形等质量缺陷。 但鳍片尺寸大使生产散热器时使用的原材料增加,直接导致散热器成本上升,在 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今天,使用型材和铸造散热器很不经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直放站机箱 使用插片散热器的散热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① 在直放站机箱的底部设置主散热器,将主要发热模块(如功放模块、电源 模块等)安装在主散热器上;
② 在直放站机箱的顶部设置辅散热器,将次要发热模块(如选频模块、移频 模块等)安装在辅散热器上;
③ 主散热器和辅散热器均为插片散热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由于设备的有源模块都安装在这两块散热器上,使有源模块产生的热量能很 快地传导到散热器上,再通过散热器与空气的热交换及辐射能较好地散热;这样 做也能充分利用机箱的空间,使机箱体积尽量小。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特点和积极效果
1、 实施容易
直放站机箱使用插片散热器,使设备的散热结构简化,根据散热需求、尺寸 需求等条件定制插片散热器即可。
2、 降低成本
因为不需要另开模具,这样做不仅降低了前期的生产成本,而且由于散热器 重量的减轻,使整机重量也下降不少,又节省了运输成本;尤其是在大功率设备 中散热器使用较多的情况下,其降低成本更加明显。
3、 散热效果好
本发明与以往直放站机箱使用风冷、型材散热器、铸造散热器、热管等散热 方式有很大区别,在成本及工艺性方面具有很大优势,由于相同面积上散热鳍片 数量较多,使散热效果有明显改善。


图1是型材或铸造散热器截面图2是插片散热器截面图3是更改鳍片数量后插片散热器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插片散热器的结构进一步说明
1、 插片散热器的鳍片宽度为0.8-1.5mm,只有型材或铸造散热器鳍片宽度 的一半左右。
2、 插片散热器的鳍片间距为5-15mm,最小间距只有型材或铸造散热器鳍片 间距的一半左右。
图1中列举了型材或铸造散热器的常规设计尺寸,图2中列举了相同规格时 插片散热器的常规设计尺寸,对比发现散热鳍片宽度有明显改变,但散热面积并 没有明显变化,散热能力与原来是基本一致的。
图3中改变了鳍片间距,这样就增加了一倍散热面积,提升散热效果,但对 比图l整个截面面积并没有增加,因此散热片重量不会增加,成本也不会上升。
权利要求
1、一种直放站机箱使用插片散热器的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①在直放站机箱的底部设置主散热器,主要发热模块安装在主散热器上;②在直放站机箱的顶部设置辅散热器,次要发热模块安装在辅散热器上;③主散热器和辅散热器均为插片散热器。
2、 按权利要求l所述的直放站机箱使用插片散热器的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插片散热器的鳍片宽度为0. 8-1. 5mm; 插片散热器的鳍片间距为5-15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放站机箱使用插片散热器的散热方法,涉及一种直放站机箱的散热方法。本发明其特征在于①在直放站机箱的底部设置主散热器,主要发热模块安装在主散热器上;②在直放站机箱的顶部设置辅散热器,次要发热模块安装在辅散热器上;③主散热器和辅散热器均为插片散热器;插片散热器的鳍片宽度为0.8-1.5mm;插片散热器的鳍片间距为5-15mm。本发明实施容易;降低成本;散热效果好,与以往直放站机箱使用风冷、型材散热器、铸造散热器、热管等散热方式有很大区别,在成本及工艺性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文档编号H05K7/20GK101384156SQ20081019739
公开日2009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4日
发明者李雪峰, 王志勇 申请人: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