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4874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设备的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向灵活化,数据中心的散热设计方式也日趋灵活化,数据中心往往需要相当大的电力去冷却发热源。常见的散热方式是在数据中心内部设置空调,虽然空调可以提供较低的冷气给数据中心进行散热,但空调不利于节能减排。另外一方面,天然气田生产的天然气,需要先经净化处理,再经一连串超低温予以液化,使其变为液化天然气,以便于储存及运输。客户端使用液化天然气时需将液化天然气进行气化,一般情况下,需用海水(或者其它江河湖水)当为热源,使海水与液化天然气热交 换,使液化天然气气化。进行热交换之后的海水温度非常之低,若没有加以利用,将造成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有效节能的电子设备的冷却系统。一种电子设备的冷却系统,包括一第一热交换器、一第二热交换器、一第三热交换器、一第一冷媒管、一循环泵及一第二冷媒管,第一冷媒管及第二冷媒管内设有可流经第一热交换器及第二热交换器的冷媒,第一热交换器设置于电子设备内利用流经的冷媒以吸收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第三热交换器利用海水对液化气体进行加热,经过热交换之后的海水流经第二热交换器以吸收流经第二热交换器的冷媒的热量而冷却冷媒,该循环泵为冷媒的传输提供动力。本发明电子设备的冷却系统藉由流经第一热交换器的冷媒吸收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第三热交换器利用液化气体气化的过程冷却海水,海水被冷却后传输到第二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利用低温之海水吸收流经第二热交换器的冷媒的热量以冷却该冷媒,如此,在气化液化气体的同时冷却电子设备,符合当今社会节能减排的需求。


图I为本发明电子设备的冷却系统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_
电子设备_10
第一热交换器 I 第一冷媒管 I
循环泵_3]_
第二冷媒管 Ι 第二热交换器 气体
液花气体出口斤 [热交换器 ^
_海水入口_|δ!际K出口丨53丨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
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本发明电子设备10的冷却系统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第一热交换器20、一第一冷媒管30、一循环泵31、一第二冷媒管40、一第二热交换器50以及一第三热交换器60。第一热交换器20、第一冷媒管30、循环泵31、第二冷媒管40及第二热交换器50依次相连以形成一循环系统。第一冷媒管30及第二冷媒管40内设有可流经第一热交换器20及第二热交换器50的冷媒。电子设备10可为货柜型数据中心(container data center,简称⑶C)、大型的机柜或其它大型的发热器件,其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持续的、大量的热量。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为货柜型数据中心。 第一热交换器20置于电子设备10内用来吸收电子设备10产生的热量。第一冷媒管30置于第一热交换器20与第二热交换器50之间用于将经第二热交换器50冷却后的冷媒传输到第一热交换器20。第二冷媒管40置于第一热交换器20与第二热交换器50之间用于将吸收第一热交换器20的热量的冷媒传输到第二热交换器50进行冷却。循环泵31设置于第一冷媒管30与第二热交换器50之间。该循环泵31用于为第一热交换器20与第二热交换器50之间的冷媒的传输提供动力。本实施方式中,循环泵31将经第二热交换器50冷却后的冷媒泵入第一热交换器20中。冷媒流经第一热交换器20以吸收第一热交换器20的热量再流入第二热交换器50进行冷却,如此循环往复,从而降低电子设备10的温度,确保电子设备10内各组件的工作性能不受温度的影响。显而易见地,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该循环泵31亦可设置于第二冷媒管40与第二热交换器50之间,用于将经过第一热交换器20的冷媒泵入第二热交换器50中。第三热交换器60连接一液化气体61及一液化气体出口 63。第三热交换器60对液化气体61进行加热使其气化后经液化气体出口 63排出。第三热交换器60利用海水(或者江河湖水)对液化气体61进行加热。海水自海水入口 51进入第三热交换器60,海水将液化气体61加热气化后,海水之温度变得极低,然后将低温之海水引入第二热交换器50内。第三热交换器60内设有热传介质,用于在液化气体61及海水之间进行热交换。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热传介质为抗冻液。该抗冻液可以是酒精、乙二醇、丙二醇、甘油、氯化钙溶液、氯化镁溶液或者氯化钠溶液等可以作为冷媒的物质。第二热交换器50利用低温之海水吸收流经第二热交换器50的冷媒的热量以冷却该冷媒。低温之海水在第二热交换器50中吸收冷媒的热量后,自海水出口 53排出。第二热交换器50可选用壳管式热交换器、板式热交换器等直接利用流经的低温之海水吸收流经第二热交换器50的冷媒的热量。在本实施方式中,液化气体61为液化天然气。液化气体61也可以是其它需要气化后使用的液态气体,比如液氮等。本发明电子设备的冷却系统藉由流经第一热交换器20的冷媒吸收电子设备10产生的热量,第三热交换器60利用液化气体61气化的过程冷却海水,海水被冷却后传输到第二热交换器50,第二热交换器50利用低温之海水吸收流经第二热交换器50的冷媒的热量以冷却该冷媒,如此,在气化液化气体61的同时冷却电子设备,符合当今社会节能减排的
需求。·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设备的冷却系统,包括一第一热交换器、一第二热交换器、一第三热交换器、一第一冷媒管、一循环泵及一第二冷媒管,第一冷媒管及第二冷媒管内设有可流经第一热交换器及第二热交换器的冷媒,第一热交换器设置于电子设备内利用流经的冷媒以吸收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第三热交换器利用海水对液化气体进行加热进行气化以冷却海水,经过热交换之后的海水流经第二热交换器以吸收流经第二热交换器的冷媒的热量而冷却冷媒,该循环泵为冷媒的传输提供动力。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液化气体为液化天然气。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液化气体为液氮。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三热交换器内设有热传介质用于在液化气体与海水之间进行热交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热传介质为抗冻液。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抗冻液是酒精、乙二醇、丙二醇、甘油、氯化钙溶液、氯化镁溶液或者氯化钠溶液。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设备为货柜型数据中心。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设备为数据中心。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热交换器、第一冷媒管、循环泵、第二冷媒管及第二热交换器依次相连并位于同一循环系统。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热交换器系壳管式热交换器或者板式热交换器。
全文摘要
一种电子设备的冷却系统,包括一第一热交换器、一第二热交换器、一第三热交换器、一第一冷媒管、一循环泵及一第二冷媒管,第一热交换器设置利用冷媒以吸收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第三热交换器利用海水对液化气体进行加热,经过热交换之后的海水流经第二热交换器以吸收流经第二热交换器的冷媒的热量而冷却冷媒,该循环泵为冷媒的传输提供动力。本发明电子设备的冷却系统藉由流经第一热交换器的冷媒吸收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第三热交换器利用液化气体气化的过程冷却海水,海水被冷却后传输到第二热交换器吸收流经第二热交换器的冷媒的热量以冷却该冷媒,如此,在气化液化气体的同时冷却电子设备,符合当今社会节能减排的需求。
文档编号H05K7/20GK102958317SQ20111023605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7日
发明者苏宗翰, 陈俊铭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