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架上/下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7562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轿架上/下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部件,特别是一种电梯轿架上/下梁。
背景技术
轿架是电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件,轿架由上梁、下梁及两个侧梁固定成框形,内部承载轿厢,以带动轿厢进行升降运行。现有的轿架存在结构笨重,加工难度大的不足。具体体现在上/下梁由两根并排的单体金属板组成,两根单体金属板底部通过连接板焊接固定。为保证上/下梁的强度,两根单体金属板均需要较高的厚度,因此导致整体重量较高,且材料成本居高不下。另外,两金属板之间需要进行通过连接板进行焊接固定,二者之间的位置精度及焊接质量完全依赖于操作人员的制作水平,因此在大批量生产制作时难以保障统一化及标准化。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的一体成型式电梯轿架上/下梁。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梯轿架上/下梁,其特征在于上/下梁由金属板材压弯成为包括两侧板及一底板的槽形梁,在该槽形梁的两侧板上边缘均压弯制有外翻的加强边,在槽型梁两端部制有安装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为本电梯轿架上/下梁采用压弯方式一体成型,工艺简单,减少焊接,降低加工难度,提高加工效率,有效保证大批量生产时的标准性及统一性;同时结构合理,耗材量小,在保证上/下梁结构强度前提下,实现减轻重量,降低能耗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件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一种电梯轿架上/下梁,该上/下梁由金属板材压弯成为包括两侧板1及一底板 3的槽形梁,在该槽形梁的两侧板上边缘均压弯制有外翻的加强边2。在槽型梁两端部制有安装孔4。在两侧板之间的中部位置焊接有加强筋板7。本实施例中以电梯轿架下梁为例进行说明,轿架上梁结构与下梁结构相同。在该下梁的两端采用螺栓固装耳板5、安全钳座板6、下导靴座板8等部件。 本电梯轿架上/下梁采用压弯方式一体成型。在加工之前需要准确计算下料尺寸。在金属板材的两端先对称制出与耳板、安全钳座板、下导靴座板等部件连接的安装孔。 然后,选用320T压力机进行压弯加工,控制好折弯角度,以保证两侧板的高度一致。压弯成型的一体式上、下梁具有较高的强度及结构稳定性,因此采用较薄的金属板材即可满足强度要求,从而达到节约原材料的目的。同时,采用压弯加工,可有效减少焊接面,减少加工工序过程,提高加工效率。
权利要求1. 一种电梯轿架上/下梁,其特征在于上/下梁由金属板材压弯成为包括两侧板及一底板的槽形梁,在该槽形梁的两侧板上边缘均压弯制有外翻的加强边,在槽型梁两端部制有安装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轿架上/下梁,其上/下梁由金属板材压弯成为包括两侧板及一底板的槽形梁,在该槽形梁的两侧板上边缘均压弯制有外翻的加强边。本电梯轿架上/下梁采用压弯方式一体成型,工艺简单,减少焊接,降低加工难度,提高加工效率,有效保证大批量生产时的标准性及统一性;同时结构合理,耗材量小,在保证上/下梁结构强度前提下,实现减轻重量,降低能耗的目的。
文档编号B66B11/02GK202063623SQ20112012300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2日
发明者马建新 申请人:天津鑫宝龙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