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72076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系统,包括土壤液化单元和氧化降解单元,土壤液化单元包括用于生成高压水的加压机构和至少一根与加压机构的输出端连通的支管,支管末端连接有至少一根输出末梢,输出末梢为侧壁设有小孔的细管,埋设于污染土壤中,支管上设有用于控制其导通或阻断的控制阀,氧化降解单元包括自吸水泵和逐级设置的曝气池、沉淀池、臭氧池、双氧水池,自吸水泵的输入端靠近输出末梢埋设于污染土壤中,输出端管道连接至曝气池,该发明使用时不需移动施工区域的土壤,通过高压水瞬间释放产生的震波将输出末梢周围的土壤液化为泥浆,高压水与土壤充分接触,可以在原位彻底修复土壤,并避免土壤中污染物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
【专利说明】一种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0003]在很多土壤修复技术中需要移动土壤,但是如果土壤中的污染物含有易挥发的有毒物质,在翻动土壤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导致施工人员中毒,而且挥发出的污染物会对周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
[0004]还有一类土壤修复技术,是以水作为载体将污染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带出,再对带有污染物的水进行氧化降解处理(专利CN201220491314.2中公开的“一种乳化装置”,可以在水中生成纳米级的气泡,提高水中溶氧量,增强氧化降解效果)。但是当土壤黏性较大、渗透率低的时候,直接将水输入土壤中,绝大部分水流会在优势通道(渗水性相对较好的土壤所形成的通道)集中通过,优势通道以外的土壤难以与水有效接触,无法彻底修复土壤。

【发明内容】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系统,以达到在原位彻底修复土壤,并避免土壤中污染物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的目的。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系统,包括土壤液化单元和氧化降解单元;
[0008]所述土壤液化单元包括用于生成高压水的加压机构和至少一根与所述加压机构的输出端连通的支管,所述支管末端连接有至少一根输出末梢,所述输出末梢为侧壁设有小孔的细管,埋设于污染土壤中,所述支管上设有用于控制其导通或阻断的控制阀;
[0009]所述氧化降解单元包括自吸水泵和逐级设置的曝气池、沉淀池、臭氧池、双氧水池,所述自吸水泵的输入端靠近所述输出末梢埋设于污染土壤中,输出端管道连接至所述曝气池,所述加压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双氧水池管道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加压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压力泵和至少一个储能罐,所述储能罐的罐口与所述压力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臭氧池一侧设有补水泵。
[0012]优选的,所述双氧水池连接有溢流管。
[0013]优选的,所述输出末梢和氧化降解单元设置于用于密封施工区域的隔离棚中。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系统使用时不需移动施工区域的土壤,通过高压水瞬间释放产生的震波将输出末梢周围的土壤液化为泥浆,高压水与液化为泥浆的土壤充分接触,可以在原位彻底修复土壤。由于是在原位修复,不需要大面积翻动土壤,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中污染物的挥发,而且施工区域周围还设有隔离棚,将挥发气体收集,并统一净化、排放,可以避免土壤中的污染物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系统的系统框图;
[001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系统的土壤液化单元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数字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0019]1、压力泵2、储能罐3、支管4、输出末梢5、高速控制阀
[0020]6、电脑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2]根据图1至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系统,包括土壤液化单元和氧化降解单元。
[0023]土壤液化单元包括用于生成高压水的加压机构和震波发生机构,加压机构包括两个压力泵(I)和两个储能罐(2),储能罐的罐口与压力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震波发生机构包括四根与加压机构的输出端连通的支管(3),支管末端连接有四根输出末梢(4),输出末梢为侧壁设有小孔的细管,埋设于污染土壤中,支管上设有高速控制阀(5),高速控制阀在电脑(6)的控制下用于切换支管的导通或阻断状态。
[0024]支管导通时高压水从输出末梢侧壁的小孔射出,高压水瞬间释放产生的震波将输出末梢周围的土壤液化为泥浆。
[0025]压力泵、储能罐、支管、输出末梢的数量,输出末梢的长度,高速控制阀通、断的频率,可以根据污染土壤的土质、污染物的深度等参数灵活选择。
[0026]氧化降解单元包括自吸水泵和逐级设置的曝气池、沉淀池、臭氧池、双氧水池,自吸水泵的输入端靠近输出末梢埋设于污染土壤中,输出端管道连接至曝气池,加压机构的输入端与双氧水池管道连接。
[0027]土壤液化单元工作的同时,自吸水泵也开始工作,将带有污染物的水抽至曝气池中。污水在曝气池中与空气接触,部分污染物挥发到空气中,部分污染物被氧化降解。经过曝气池处理的污水流入下一级的沉淀池中静置,滤除污水中的泥沙。最后污水流入臭氧池和双氧水池中进一步氧化降解。为节省水资源,加压泵从双氧水池中抽水,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0028]水循环过程中会有部分水因为渗入土壤深处而损失,在臭氧池一侧设有补水泵,向臭氧池中补水。双氧水池连接有溢流管,在双氧水池中液位过高时用以排水,维持池内液位稳定。
[0029]臭氧池中设置有乳化装置,可以在水中生成大量纳米级的气泡,提高水中溶氧量,增强氧化降解效果。
[0030]乳化装置产生的纳米气泡水由压力泵抽取注入储能罐,此时储能罐内的空气被压缩,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通过压力开关感应并控制压力泵停止运行,当压力小于下限值时压力泵启动运行。与储能罐相连的主管道内压力与储能罐内相等,加压使储能罐储能,主管道和支管中充满了高压纳米气泡水。在电脑控制模块的控制下产生高速控制阀交替瞬间导通的信号(高速控制阀导通时间在I秒左右)产生震波,高压纳米气泡水瞬间传送到输出末梢,并向污染土壤释放,起到震动液化土壤的作用。
[0031]输出末梢和氧化降解单元设置于用于密封施工区域的隔离棚中,施工过程中挥发出来的有害气体在隔离棚中集中,经过无害化处理后统一排放。
[003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系统使用时不需移动施工区域的土壤,通过高压水瞬间释放产生的震波将输出末梢周围的土壤液化为泥浆,高压纳米气泡水与液化为泥浆的土壤充分接触,冲洗并氧化降解土壤中的污染成分,可以在原位彻底修复土壤。由于是在原位修复,不需要大面积翻动土壤,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中污染物的挥发,而且施工区域周围还设有隔离棚,将挥发气体收集,并统一净化、排放,可以避免土壤中的污染物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
[0033]对所公开的一种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系统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壤液化单元和氧化降解单元;所述土壤液化单元包括用于生成高压水的加压机构和至少一根与所述加压机构的输出端连通的支管,所述支管末端连接有至少一根输出末梢,所述输出末梢为侧壁设有小孔的细管,埋设于污染土壤中,所述支管上设有用于控制其导通或阻断的控制阀;所述氧化降解单元包括自吸水泵和逐级设置的曝气池、沉淀池、臭氧池、双氧水池,所述自吸水泵的输入端靠近所述输出末梢埋设于污染土壤中,输出端管道连接至所述曝气池,所述加压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双氧水池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压力泵和至少一个储能罐,所述储能罐的罐口与所述压力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池一侧设有补水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氧水池连接有溢流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末梢和氧化降解单元设置于用于密封施工区域的隔离棚中。
【文档编号】B06B1/18GK103433274SQ201310362232
【公开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9日
【发明者】林涌泉, 许福山 申请人:百诺纳米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