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合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110588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扣合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扣合装置,其适用于扣合一轨道,其包括:一本体及一^^扣件。本体包括一设置有一挡止件及至少一第一定位件的第一扣置部及一第二扣置部。卡扣件可活动地设置于第一扣置部,且卡扣件包括至少一弹性件及至少一第二定位件。当卡扣件的一端凸伸于第二扣置部时,卡扣件的活动范围,受限于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挡止件相互顶抵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第一定位件相互顶抵的位置间。其中,本体通过第二扣置部可活动地扣合于轨道上,且通过卡扣件的一端凸伸于第二扣置部,以固定于轨道的其中一位置。藉以,扣合装置可快速地活动拆装并固定于轨道上。
【专利说明】扣合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扣合装置,特别是一种可以快速拆装于嵌入式轨道的扣合
>J-U ρ?α装直。

【背景技术】
[0002]常见的工业控制设备都是以机箱或是电控柜内,设置有数个嵌入式轨道(DINrail),将相关的电子控制装置(例如变频器等)固设于上,通过改变电源的频率来改变电源电压,根据实际需求来提供其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此外,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子控制装置(变频器)在市场上更被广泛的应用。一般锁固方式,通过数个锁固件,例如螺丝,将电子装置锁固于定位在机箱或是电控柜中的嵌入式轨道上。然,在全球自动化设备的趋势逐渐迈向精巧、节能、美观、方便等方向作为设计要素的前提下,控制设备的机箱仅能占自动化设备整体体积中的相当小空间,要在狭小的空间内顺利安装电子控制装置的确有一定的困难度,特别是此种利用螺丝锁固电子装置的方式,当安装空间受极度局限的环境下,使用者是无法快速且方便地拆卸或固定电子装置于嵌入式轨道上,或是机箱或是电控柜必须事先预留螺丝等锁固件所需的锁固孔洞,将影响机箱或是电控柜的内部使用空间,再者是同一机箱或是电控柜内要安装多个电子控制装置时,又增加其安装困难度,更有无法被有效利用的问题,这些都是造成设备无法精致化、小型化的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扣合装置,安装操作顺手而可快速完成组装,不受限于安装空间,甚至是在同一体积的箱/柜中,方便安装多个电子控制装置,达到设备小型化、精致化。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扣合装置,其适用于夹持一轨道(DINrail),扣合装置包括:一本体及一^扣件。本体包括一第一扣置部及一第二扣置部,第一扣置部设置有一挡止件及至少一第一定位件。卡扣件可活动地设置于第一扣置部,且卡扣件包括至少一弹性件及至少一第二定位件。当卡扣件的一端凸伸于第二扣置部时,卡扣件于第一扣置部中的活动范围,受限于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挡止件相互顶抵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第一定位件相互顶抵的位置间。其中,本体通过第二扣置部可活动地夹持于轨道上,且通过卡扣件的一端凸伸于第二扣置部,以固定于轨道的其中一位置。
[0005]进一步,所述挡止件较所述第一定位件邻近于所述第二扣置部。
[0006]进一步,所述本体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定位件,且所述卡扣件对应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件,具有两个所述第二定位件,且两个所述第二定位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卡扣件面对于所述第一扣置部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定位件的面上。
[0007]进一步,所述挡止件及两个所述第一定位件分别为凸伸于所述第二扣置部上的一凸块,所述卡扣件对应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件具有两个第一导槽,而对应于所述挡止件具有一第二导槽,且所述第一导槽及第二导槽邻近于所述第二扣置部的一端为一开放端,另一端为一封闭端,各所述第二定位件为设置于所述封闭端的一凹槽。
[0008]进一步,所述卡扣件的一端凸伸于所述第二扣置部时,所述卡扣件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操作孔,且所述操作孔外露于所述第一扣置部。
[0009]进一步,所述操作孔内壁呈多边形阶梯状结构。
[0010]进一步,所述本体具有至少一第一组装件,所述卡扣件对应于所述第一组装件具有至少一第二组装件,所述卡扣件通过所述第二组装件与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组装件相互卡合,以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扣置部中。
[0011]进一步,其中所述本体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组装件,且两个所述第一组装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扣置部的相对应的两侧边上,而所述卡扣件的两个相对应的侧边则对应具有两个所述第二组装件。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组装件为一凹槽或一凸块,而所述第二组装件对应为由所述卡扣件的侧边向外延伸形成的一凸块或是向内凹陷形成的一凹槽。
[0013]进一步,当各个所述第二组装件与各个所述第一组装件相互卡合时,各个所述第二定位件同时与各个所述第一定位件相互卡合。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卡扣件的弹性件与本体的第一扣置部中的挡止件的相互配合,可使本体快速地扣合固定于轨道中,且同时亦可通过简单的操作卡扣件,而使本体快速地脱离轨道。
[0015]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扣合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扣合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的卡扣件的第二组装件与第一扣置部的第一组装件相互卡和的俯视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扣合装置的第一扣置部的第一定位件设置于卡扣件的第一导槽中的俯视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扣合装置的卡扣件设置于第一扣置部中且一端凸伸于第二扣置部的俯视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扣合装置的卡扣件设置于第一扣置部中且一端凸伸于第二扣置部的俯视立体示意图。
[0022]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扣合装置应用于机箱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扣合装置与机箱中的轨道的分解示意图。
[0024]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扣合装置挂设于机箱中的轨道的示意图。
[0025]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扣合装置挂设于机箱中的轨道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0026]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扣合装置卡合于机箱中的轨道上的示意图。
[0027]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扣合装置卡合于机箱中的轨道上的剖视图。
[0028]图13将卡合于机箱的轨道上的扣合装置卸下的操作示意图。
[0029]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30]扣合装置I
[0031]本体10
[0032]第一扣置部11
[0033]第二扣置部12
[0034]固定件121
[0035]挡止件13
[0036]第一定位件14
[0037]第一组装件15
[0038]卡扣件20
[0039]穿孔201
[0040]第一导槽202
[0041]封闭端2021
[0042]开放端2022
[0043]挡壁203
[0044]第二导槽204
[0045]凹槽205
[0046]弹性件21
[0047]弹性臂211
[0048]夹持部212
[0049]第二定位件22
[0050]操作孔23
[0051]第二组装件24
[0052]机箱2
[0053]电控装置E
[0054]轨道L
[0055]第一轨道侧壁 LI
[0056]第二轨道侧壁 L2
[0057]操作工具T

【具体实施方式】
[0058]本实用新型可藉由以下或其他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在不悖离本实用新型之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又本实用新型之图示仅为简单说明。但并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实用新型之范畴。
[0059]首先,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扣合装置I的不同位置的立体分解图。扣合装置I包括:一本体10及一^^扣件20。本体10包括有一第一扣置部11及一第二扣置部12 ;第一扣置部11的一端与第二扣置部12相互连通。较佳地,第一扣置部11及第二扣置部12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第一扣置部11中设置有一挡止件13及至少一第一定位件14,且挡止件13相较于第一定位件14更邻近于第二扣置部12设置。
[0060]于本实施例中,挡止件13及第一定位件14可以是由第一扣置部11的表面向外凸伸形成,例如可以是一体成形的设置;当然,挡止件13及第一定位件14的构成形式,亦可是内凹的设计。较佳地,第一扣置部11可以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定位件14,而挡止件13对应位于两个第一定位件14的中间且偏向第二扣置部12的位置;第一定位件14的外观及其数量可依需求选择,例如第一扣置部11是仅具有单一个第一定位件14。另外,挡止件13的形状外观,亦不局限于图式中之样式,可以是其他配合弹性件21的外型设计的多边形,而第一定位件14的形状外观,亦不局限于图中样式,可以是配合第二定位件22的形状外观设计。
[0061]第二扣置部12的宽度及其相关构造,系为符合轨道(DIN rail)的设计,以使本体10可活动地夹持于轨道中。关于轨道的实际的尺寸及相关规范,并非本实用新型之重点,于此不多赘述。另外,于实际应用中,第二扣置部12相对于与第一扣置部11相互连通的侧边,可以是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件121,用以使轨道(DIN rail)嵌入第二扣置部12时不易脱离第二扣置部12 ;当然,固定件121的设置位置、设置数量及其形状外观,不限制于图式中的形式。
[0062]卡扣件20可活动地设置于第一扣置部11中,且卡扣件20包括有一弹性件21及至少一第二定位件22。弹性件21的形式及其数量可以依需求设计,于本实施例中,卡扣件20的一端设置有一穿孔201,而穿孔201的其中一侧壁,向穿孔201内延伸形成有两个由一弹性臂211及一夹持部212所组成的弹性件21,且各个弹性臂211的一端与卡扣件20相连接,另一端即为所述夹持部212。其中,夹持部212的外观,可以是依据挡止件13的外型进行设计,于此不多加限制;较佳地,可以是向卡扣件20的中心轴线方向弯曲的内弯形状,用以与第一扣置部11的挡止件13相互顶抵。
[0063]第二定位件22可以是设置于卡扣件20面对于第一扣置部11的表面上,且具有与第一定位件14相对应的外型。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14为外凸于第一扣置部11的外型,而第二定位件22对应为内凹的设计;进一步来说,卡扣件20对应于各个第一定位件14的表面可以具有一第一导槽202,各个第一导槽202的一端分别与穿孔201相互连通,另一端则为封闭端2021,且各个第一导槽202邻近于封闭端2021,设置有一挡壁203,藉以可于所述封闭端2021与挡壁203间形成具有内凹外型的第二定位件22。当然,在其他形式中,亦可以是第一定位件14为内凹外型,而第二定位件22为外凸外型,或者是其他相对应的外型。另外,于本实施例中,卡扣件20更可对应于外凸于第一扣置部11的挡止件13具有一第二导槽204,当卡扣件20设置于第一扣置部11中时,第二导槽204可对应套设于挡止件13上,而挡止件13可对应于第二导槽204中滑动。
[0064]值得注意的是,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扣置部11的两个相对应的内侧壁上,可以分别设置有一具有内凹外型的第一组装件15,而卡扣件20的两个相对的侧边,可以向外延伸形成有外凸的第二组装件24。另外,卡扣件20的一端可以设置有一操作孔23,且较佳地,操作孔23的内壁可以是呈多边形阶梯状结构。
[0065]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6,其为卡扣件20组装于本体10上的组装示意图。如图3所示,首先,可以是将卡扣件20的两个外凸于侧边的第二组装件24,分别对应设置于第一扣置部11的两个内凹于侧边的第一组装件15中,而各个第二定位件22同时对应套设于第一定位件14中,亦即,各个第一定位件14受限于第一导槽202的封闭端2021与挡壁203之间。接着,如图4所示,可以使图3中的卡扣件20向下(如图中箭号方向)移动,以使各个第一定位件14爬过挡壁203而设置于第一导槽202中,以可于第一导槽202中自由地滑动。
[0066]如图5及图6所示,当各个第一定位件14沿各个第一导槽202滑动,且滑出各个第一导槽202时,各个第一定位件14外露于卡扣件20的穿孔201中,而此时弹性件21的各个夹持部212对应抵顶于挡止件13的面对于第二扣置部12的一侧,以限制卡扣件20无法再沿第一扣置部11向下移动。换言之,如图4至图6所示,当第一定位件14位于第一导槽202的挡壁203,相对于第二定位件22 (凹槽)的另一侧时,卡扣件20于第一扣置部11中,可活动的范围将介于第一定位件14与挡壁203 (广泛而言,即为第二定位件22)相互抵顶的位置,至弹性件21与挡止件13相互抵顶的位置之间。如图6所示,其为图5的立体示意图,值得一提的是,当弹性件21的夹持部212与挡止件13相互抵顶时,卡扣件20的一端,将凸伸于第二扣置部12中,且卡扣件20的另一端的操作孔23将完全地外露于本体10 (第一扣置部11)夕卜。
[0067]请一并参阅图7至图13,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扣合装置I实际应用于机箱2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机箱2内可以是设置有数个轨道L(DIN rail),而各轨道L上可以设置有多组装配有扣合装置I的电控装置E。其中,电控装置E例如是电流稳定器、电压稳定器、变压器等,可依需求加以选择,在另外的实施形式中,扣合装置I亦可以直接为电控装置E的外壳体,并不局限于图式中所绘示的形式。另外,图7中所绘示的机箱2的大小、外型及其与电控装置E的大小比例,仅为其中一示范形式,实际应用不局限于此,且机箱2中的轨道L的设置数量及其设置的间隔距离,亦可以是依据实际应用中的电控装置E的大小及其操作所需的空间的决定。
[0068]如图8至图10所示,其显示其中一个装配有扣合装置I的电控装置E挂设于机箱2的其中一轨道L的示意图。具体来说,使用者可以是先通过推拉装配于电控装置E上的扣合装置I的卡扣件20,以使卡扣件20的一端不外露于扣合装置I的第二扣置部12,据以使用者可直接将扣合装置I挂设于机箱2的轨道L上。举例来说,使用者可以是先将扣合装置I的第二扣置部12的设置有固定件121的侧边对应卡扣于机箱2的轨道L的第一轨道侧壁LI,随后再顺势使扣合装置I以与第一轨道侧壁LI相互卡合的位置为支点,而将第二扣置部12的另一侧边,对应卡合于轨道L的第二轨道侧壁L2,据即可使装配有电控装置E的扣合装置I挂设于机箱2的轨道L上。如图9及图10所示,其显示装配有电控装置E的扣合装置I挂设于机箱2的轨道L上的示意图,于此时由于扣合装置I的卡扣件20并未凸伸于第二扣置部12,因此扣合装置I可以于轨道L中左右移动。
[0069]特别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使用者在将卡扣件20装设于扣合装置I的第一扣置部11后,卡扣件20的一端凸伸于第二扣置部12,且各弹性件21的夹持部212设置于挡止件13面对于第二扣置部12的一侧;此时,使用者可以是通过推拉,使卡扣件20向下(如图中键号方向)移动,以使各弹性件21的夹持部212,受挡止件13的挤压,而向外(向卡扣件20的两个相对应的侧边)撑开,据以使各弹性件21的夹持部212通过挡止件13,而位于挡止件13的另一侧,据以可使原本凸伸于第二扣置部12的卡扣件20的一端,内缩于第一扣置部11中。
[0070]如图10及图11所示,为了使装配有扣合装置I的电控装置E可以固定设置于轨道L上的特定位置,因此使用者可以是通过推抵扣合装置I的卡扣件20,例如可以使卡扣件20向如同图9及图10中所示箭头所示的方向推抵,以使卡扣件20的一端凸伸于第二扣置部12,并据以通过卡扣件20凸伸于第二扣置部12的一端,抵顶于轨道L的第二轨道侧壁L2,而使扣合装置I可固定地卡合于轨道L的一特定位置上。
[0071]更进一步来说,如图12所示,当扣合装置I卡合于轨道L上时,扣合装置I的第二扣置部12的固定件121与轨道L的第一轨道侧壁LI相互嵌合,而扣合装置I的卡扣件20凸伸于第二扣置部12的一端,具有一凹槽205 (可复参图1所示),则对应与轨道L的第二轨道侧壁L2相互卡合;亦即,扣合装置I通过第二扣置部12的固定件121及卡扣件20的凸伸于第二扣置部12的一端的凹槽205,而固定夹设于轨道L上的特定位置。其中,凹槽205的外型较佳地及对应于第二轨道侧壁L2的外型,当然,实际应用不局限于此。
[0072]特别说明的是,请复参图10,当卡扣件20受推抵而向上移动(图10中的箭头方向)移动时,弹性件21的各个夹持部212将受挡止件13挤压,而向外撑开,据以各夹持部212可通过挡止件13,而移动至挡止件13的另一侧,藉以使卡扣件20的一端,可凸伸于第二扣置部12中;如图11所示,当卡扣件20的一端凸伸于第二扣置部12中时,卡扣件20的弹性件21的各夹持部212将对应抵顶于挡止件13的另一侧(相对于图10中各夹持部212所位于挡止件13的一侧),据以可限制卡扣件20向下滑落,而使卡扣件20的一端维持凸伸于第二扣置部12 ;且,更可以通过挡止件13、夹持部212的位置设计,以决定卡扣件20凸伸于第二扣置部12的长度,据以决定卡扣件20凸伸于第二扣置部12,而抵顶于第二轨道侧壁L2的抵顶力。换言之,通过卡扣件20的夹持部212与挡止件13的相互作用,可以限制卡扣件20的位置,以使卡扣件20的一端保持凸伸于第二扣置部12,并且可据以决定卡扣件20凸伸于第二扣置部12的一端,抵顶于轨道L的第二轨道侧壁L2的抵顶力。
[0073]如图13所示,当使用者欲将固定设置于轨道L上特定位置的装配有扣合装置I的电控装置E卸下时,可以是利用一操作工具T,对应插入外露于扣合装置I的卡扣件20的操作孔23中,并据以使卡扣件20向下(图中键号方向,即远离第二扣置部12的方向)移动,以使卡扣件20的一端内缩于第一扣置部11中(即图10所示),藉以则可使卡扣件20的一端不再抵顶于轨道L的第二轨道侧壁L2,而使扣合装置I回复至挂设于轨道L上,且可于轨道L上滑动的状态,于此时使用者即可以轻易地使扣合装置I脱离轨道L。其中,较佳地,操作孔23可如同图中所示,其内壁可以是具有多边形阶梯状的外型,据以可轻易地适用于各式常见的工具,例如十字、一字、六脚螺丝起子等,而可增加拆卸卡扣件20的便利性。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扣合装置1,通过本体10的第一组装件15、第一定位件14与第二组装件24及第二定位件22的相互配合,可使卡扣件20快速而准确地设置于第一扣置部11上。而通过卡扣件20的弹性件21与本体10的挡止件13的相互抵顶,以及卡扣件20的第二定位件22与本体10的第一定位件14的相互抵顶,而可有效地限制卡扣件20于第一扣置部11中的活动范围,藉以可避免卡扣件20滑出第一扣置部11。再者,通过卡扣件20的夹持部与挡止件13的相互抵顶及挤压,可使卡扣件20的一端选择性地外露于第一扣置部11中,以选择性地使本体10固定于机箱2的轨道L上,亦即使用者仅需简单的通过推拉卡扣件20,即可快速地使本体10固定或是解决固定于机箱2的轨道L上。另外,通过卡扣件20的一个内壁具有阶梯状的操作孔23,可让使用者利用任何常见的维修工具,例如一字、十字、六脚螺丝起子等,直接插入操作孔23,而快速地通过所述维修工具,使卡扣件20的一端退出第二扣置部12,而使本体10脱离机箱2的轨道L,而不固定于机箱2的轨道L上。
[007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扣合装置,其适用于夹持一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装置包括: 一本体,其包括一第一扣置部及一第二扣置部,所述第一扣置部设置有一挡止件及至少一第一定位件;以及 一卡扣件,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扣置部,且所述卡扣件包括至少一弹性件及至少一第二定位件;其中,当所述卡扣件的一端凸伸于所述第二扣置部时,所述卡扣件于所述第一扣置部中的活动范围,受限于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挡止件相互顶抵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第一定位件相互顶抵的位置间; 其中,所述本体通过所述第二扣置部可活动地夹持于所述轨道上,且通过所述卡扣件的一端凸伸于所述第二扣置部,以固定于所述轨道的其中一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止件较所述第一定位件邻近于所述第二扣置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定位件,且所述卡扣件对应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件,具有两个所述第二定位件,且两个所述第二定位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卡扣件面对于所述第一扣置部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定位件的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止件及两个所述第一定位件分别为凸伸于所述第二扣置部上的一凸块,所述卡扣件对应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件具有两个第一导槽,而对应于所述挡止件具有一第二导槽,且所述第一导槽及所述第二导槽邻近于所述第二扣置部的一端为一开放端,另一端为一封闭端,各所述第二定位件为设置于所述封闭端的一凹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件的一端凸伸于所述第二扣置部时,所述卡扣件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操作孔,且所述操作孔外露于所述第一扣置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孔内壁呈多边形阶梯状结构。
7.如权利要求1至6其中任一项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至少一第一组装件,所述卡扣件对应于所述第一组装件具有至少一第二组装件,所述卡扣件通过所述第二组装件与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组装件相互卡合,以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扣置部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本体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组装件,且两个所述第一组装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扣置部的相对应的两侧边上,而所述卡扣件的两个相对应的侧边则对应具有两个所述第二组装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装件为一凹槽或一凸块,而所述第二组装件对应为由所述卡扣件的侧边向外延伸形成的一凸块或是向内凹陷形成的一凹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各个所述第二组装件与各个所述第一组装件相互卡合时,各个所述第二定位件同时与各个所述第一定位件相互卡合。
【文档编号】H05K7/12GK204031683SQ201420394022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6日
【发明者】何俊龙, 李宜勋, 欧明威, 林源富 申请人: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