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粘合层合物贴剂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42478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处理粘合层合物贴剂的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一般涉及一种处理粘合层合物的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处理粘合层合物贴剂的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使用一体涂覆器突片来处理粘合层合物贴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粘合层合物片或贴剂可用于多个目的,包括伤口保护和/或处理、活性成分(例如,药物)的连续透皮给药、或者它们的组合。

一般来讲,粘合贴剂包括载体或背衬和粘合剂层,载体或背衬可由布料、塑料膜等制成,粘合剂层被层合在背衬上。粘合贴剂通常设置有剥离衬件,剥离衬件被层合在粘合剂层上并且包装在包装件(如,由树脂膜制成)中。

粘合贴剂经常是通过压印或切割来自较大原模卷或比单独贴剂长许多倍并且还可比单独贴剂更宽的“卷绕头”的贴剂来制备的。形成原模卷的这个过程可比在逐片的基础上尝试生产许多单独贴剂但后续压印或切割过程通常导致废料产生更方便且有效。废料的量和此类废物的不期望程度将根据材料的类型以及所制造的贴剂的性质而不同。

作为示例,透皮药物递送装置经常由包括粘合贴剂(所谓的“粘合剂中药物”贴剂)的药物组成。粘合剂在使用中时与皮肤表面接触放置并且药物从装置传递到皮肤中。此类装置通常具有在存储过程中保护粘合剂并且通常就在将装置施加至皮肤之前被移除的剥离衬件。在一些实例中,希望使用与装置的粘合剂部分相比具有更大表面积的剥离衬件,因为这可使得装置更易于由患者处理并且/或者可改善装置的存储稳定性。此类装置经常被称为具有延长的剥离衬件。

用于透皮药物递送装置的典型生产过程留下必须被处置的具有与装置相同组成的废物(即,包含药物),在典型生产过程中,原模卷被形成并且随后通过压印或切割独立装置进行转换以便进行后续包装并分配给患者。具有延长衬件的装置的生产需要另外的转换步骤并且生成另外的废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期望的是使用降低或消除生产废物的转换过程来从原模卷生产粘合层合物片或贴剂。还期望的是使用降低或消除含药物废物的生产的转换过程来生产贴剂(例如,医疗用品,诸如透皮药物递送装置)。将进一步期望的是有效地生产具有一体涂覆器突片的粘合贴剂,一体涂覆器突片可有助于将贴剂施加至皮肤。这种涂覆器突片可在本公开的方法期间形成并在方法中使用,以便有效地生产在延长的剥离衬件上包含贴剂的粘合贴剂组件。

本公开的一些方面包括一种处理粘合层合物贴剂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提供包括粘着到第一幅材的不连接的多个粘合层合物贴剂的第一制品,其中每个贴剂在第一幅材中的突片上对准并粘着到该突片,使得每个突片的前缘邻近每个贴剂的前缘定位。该方法还可包括提供第一支撑结构和邻近第一支撑结构定位的第二支撑结构,其中第二支撑结构和第一支撑结构由间隙分开。该方法还可包括在第二支撑结构上引导第二幅材,其中第二幅材具有剥离表面,并且其中第二幅材被取向成使得第二幅材的剥离表面面向第一支撑结构。该方法还可包括以一种方式在第一支撑结构上传送第一制品以引起第一突片的前沿部分和第一贴剂的前沿部分在第一突片上对准,以便将第一幅材一起移除,该方式使得:第一贴剂的前沿部分由第一突片支撑并且跨第一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结构之间的间隙延伸。该方法还可包括将第一贴剂的前沿部分粘着到第二支撑结构上的第二幅材;以及推进第二支撑结构上的第二幅材以便将第一贴剂从第一幅材转移到第二幅材上以形成包括在第二幅材上的突片上对准的多个贴剂的第二制品,其中贴剂在第二幅材上纵向间隔开。

参考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粘合贴剂组件的透视图,该粘合贴剂组件包括粘合贴剂、突片和剥离衬件。

图2为被构造成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方法以形成本公开的粘合贴剂组件的幅材处理设备的示意性侧正视图。

图3a-3l为由图2的幅材处理设备处理的幅材分别在图2的位置a-l处的示意性部分顶部平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方法。

图4a-4d为根据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的粘合贴剂组件的顶部平面图。

图5示出了使用图1的粘合贴剂组件来将粘合贴剂施加至例如皮肤的方法,示出了粘合贴剂组件或其部分在该方法的各种阶段处的透视图。

图6a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粘合贴剂组件的顶部平面图,所示的粘合贴剂组件是装配的(即,在折叠构型中)。

图6b为图6a的粘合贴剂组件的顶部平面图,示出为是未装配的(即,在展开构型中)。

图7a-7l为由图2的幅材处理设备处理的幅材分别在图2的位置a-l处的示意性部分顶部平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方法。

图8a-8l为由图2的幅材处理设备处理的幅材分别在图2的位置a-l处的示意性部分顶部平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方法。

图9a-9l为由图2的幅材处理设备处理的幅材分别在图2的位置a-l处的示意性部分顶部平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一般涉及用于处理粘合层合物的方法,并且具体地涉及用于使用一体涂覆器突片来处理粘合层合物贴剂(或简单地“粘合贴剂”)的方法,该一体涂覆器突片形成所产生的粘合贴剂组件或制品的一部分。突片可用来有助于将粘合贴剂例如施加到皮肤,并且还可在制造粘合贴剂和粘合贴剂组件的方法的过程中加以使用以便增强粘合贴剂的处理。具体地,突片可设置在粘合贴剂所施加到的第一幅材中,并且可有助于粘合贴剂从第一幅材转移到下游第二幅材。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突片可在粘合层合物的第一剥离衬件中被模切,并且可随后用于将模切贴剂从第一剥离衬件转移到第二剥离衬件。突片可与粘合贴剂保持在一起并形成所产生的粘合贴剂组件的一部分,并且当将粘合贴剂例如施加至皮肤时,可进一步用作施加助手。

本公开的方法允许粘合贴剂以紧密、有效的模式被模切并且在横跨机器方向(或横跨幅材方向)和/或机器方向(md)上铺展以用于以不同的更广泛的模式来转换加工最终的粘合贴剂构型。

定义

术语“一个”、“一种”和“该”、“所述”可互换使用,“至少一个(种)”是指一个(种)或多个(种)所述要素。

术语“和/或”意指任一者或两者。例如,“a和/或b”意指单独的a、单独的b或a和b两者。

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及其变型形式意在涵盖其后所列出的项目和它们的等同形式以及额外项目。

除非指明或另外限定,否则术语“支撑”和“连接”及其变型按广义使用,并均涵盖直接和间接的支撑和连接。

术语“聚合物”和“聚合物材料”是指由一种单体制得的材料如均聚物,或是指由两种或更多种单体制得的材料如共聚物、三元共聚物等。同样,术语“聚合”是指制造聚合物材料的工艺,聚合物材料可为均聚物、共聚物、三元共聚物等。术语“共聚物”和“共聚材料”是指由至少两种单体制得的聚合物材料。

术语“室温”和“环境温度”可以互换使用,意指20℃至25℃范围内的温度。

术语“柔性”可以一般地用来指可悬垂的材料。也就是说,在环境条件下,一片5cm×15cm的材料被竖直(长端朝上)保持时在其自重作用下折叠,使其相对端落到或低于保持器。术语“刚性”可以一般地用来指基本不可悬垂的材料。也就是说,在环境条件下,一片5cm×15cm的材料竖直(长端朝上)保持时成直立状态,很少或没有挠曲。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刚性材料可显示出小于20度的偏离垂直方向的挠曲。“半刚性”材料可为那些表现出大于20度的挠曲而其另一端不落到保持器以下的材料。

术语“透明”和它的变型形式用来指材料,当将材料施加至患者(例如,在伤口部位处)时,材料下面的区域可穿过材料充分地可视化以允许该区域(例如,伤口)由健康护理工作者进行视觉检查或观察。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粘合贴剂组件100。粘合贴剂组件100包括粘合层合物贴剂(有时也被称为“粘合贴剂”或“贴剂”)102、突片(有时也被称为“一体突片”、“涂覆器突片”或“一体涂覆器突片”)103以及剥离衬件104。剥离衬件104被示出为在所有侧上延伸超过贴剂102的边缘或周边,使得图1的剥离衬件104是延长的剥离衬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贴剂102和/或突片103可以是透明的。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粘合贴剂102可包括透皮给药贴剂,这种贴剂包含可经由皮肤(特别是哺乳动物的皮肤)并且尤其是透皮施用的药物。

形成贴剂102的粘合层合物大致特征在于具有粘合剂层(或简单地“粘合剂”)112和背衬层(或简单地“背衬”)110的两层或更多层结构。背衬层110可被描述为具有第一主表面和与第一主表面相对的第二主表面,并且粘合剂层112可被设置在背衬层110的第二主表面上。

粘合剂层112可以是连续或不连续的,但优选地是连续的。背衬110是大致连续的,尽管它可能是打孔的或者否则具有间隙。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粘合剂层112和背衬层110均为连续的。

粘合剂层112将大致根据通过本方法制备的制品的期望的最终用途来选择。合适的粘合剂的示例包括丙烯酸酯、硅树脂、聚异丁烯、合成橡胶、天然橡胶,以及它们的共聚物和混合物。合适的粘合剂的其它描述可见于美国专利5,656,286(miranda等人)、4,693,776(krampe等人)、5,223,261(nelson等人)、和5,380,760(wendel等人)中,这些专利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用作可用作背衬层110的常规条带背衬的柔性膜的典型示例包括由以下制成的那些:聚合物膜,诸如聚丙烯;聚乙烯,特别是低密度聚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聚乙烯以及高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聚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偏二氯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eva)共聚物;聚氨酯;乙酸纤维素;以及乙基纤维素。共挤出的多层聚合物膜也是合适的,诸如描述于美国专利5,783,269(heilmann等人)中的那些,该专利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分层的背衬(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铝-聚乙烯复合物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eva复合物)也是合适的。泡沫条带背衬(诸如用于3mtm1777泡沫条带和3mtm1779泡沫条带的闭孔聚烯烃膜)也是合适的。聚乙烯、聚乙烯共混物和聚丙烯是优选的聚合物膜。聚乙烯和聚乙烯共混物是最优选的聚合物膜。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背衬层110是透明的。也可将添加剂添加至背衬层110,诸如增粘剂、增塑剂、着色剂、和抗氧化剂。可能期望的是使用柔性背衬层,具体地用于最终用途产品粘着到皮肤的医学应用或药物应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公开的方法找到针对具有非常柔性的背衬的粘合层合物的岛状布置转换的特定利用,该背衬诸如薄聚乙烯背衬,其通常难以在小的、独立的贴剂形状的片中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背衬层厚度是至少0.01mm(10μ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至少0.02mm(20μ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至少0.025mm(25μm);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至少0.04mm(40μ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背衬层厚度不大于1m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不大于0.5mm(500μ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不大于0.2mm(200μ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不大于0.15mm(150μ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不大于0.1mm(100μ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不大于0.08mm(80μm);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不大于0.05mm(50μm)。

如图1中所示,贴剂102可包括包含前缘116(例如,在机器或幅材方向上)的前沿部分114以及包含后缘120的后沿部分118。类似地,突片103可包括包含前缘124的前沿部分122以及包含后缘128的后沿部分126。突片103的前缘124大致邻近贴剂102的前缘116定位。

在图1中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突片103的前缘124延伸超过贴剂102的前缘116,即前缘124的至少一部分被定位在贴剂102的前缘116的至少一部分的下游(或者在幅材下方)。这种构型可允许突片103的前沿部分122由用户抓握以便有助于将贴剂102从剥离衬件104移除,并且还可允许突片103的前沿部分122在本公开的幅材处理方法过程中跨过幅材处理设备中的邻近支撑结构之间的间隙延伸,以便有助于将贴剂102从第一幅材转移到第二幅材,例如以便在第二幅材上岛状布置贴剂102,如参考图2和3a-3l更详细描述的。

然而,突片103的前缘124不需要延伸超过贴剂102的前缘116。相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突片103的前缘124的至少一部分可在与贴剂102的前缘116的至少一部分相同的位置处,或者与贴剂102的前缘116的至少一部分重叠。此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突片103的前缘124可相对于贴剂102的前缘116略微在内或在内部,使得前缘124的至少一部分定位在贴剂102的前缘116的至少一部分的上游(或者在幅材上方)。

也就是说,为了突片103的前缘124被“邻近”贴剂102的前缘116定位,突片103的前缘124的至少一部分被定位在贴剂102的前缘116的略微上游、下游或者定位在与贴剂102的前缘116相同的幅材方向位置处,并且具体地,被相对于贴剂102的前缘116定位,使得突片103有助于在幅材处理过程中和/或贴剂102的施加过程中的贴剂转移。

突片103是大致刚性的或半刚性的,并且具体地,相对于形成贴剂102的柔性粘合层合物是刚性的(即,比其刚性大)。

突片103可由在图2中所示的过程中使用的第一幅材形成。以下更详细地描述第一幅材材料的示例。突片103被至少部分地粘着到贴剂102的粘合剂层112,并且因此可向粘合剂层112呈现剥离特性。然而,可调整贴剂102与突片103之间的粘着性,使得贴剂102与突片103之间存在足够的粘着性以便有助于在将贴剂102从第一幅材转移到第二幅材中使用突片103,如以下参考图2更详细描述的,并且有助于在将贴剂102施加至表面(例如,施加至皮肤)的过程中使用突片103。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突片103可具有至少0.05mm(50μm)的厚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至少0.08mm(80μm)的厚度;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至少0.1mm(100μm)的厚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突片103可具有不大于2mm的厚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不大于1m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不大于0.5mm(500μ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不大于0.2mm(200μm);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不大于0.15mm(150μm)。

剥离衬件104可由在图2中所示的过程中使用的第二幅材形成。以下更详细地描述第二幅材材料的示例。

一般来讲,如上所述,突片103在给定粘合贴剂组件100中比贴剂102更厚和/或刚性大,以便有助于在制造(即,幅材处理)和贴剂施加过程中的贴剂转移。

贴剂102和突片103在图1的粘合贴剂组件100中的具体布置仅通过示例示出。如上所述,突片103的前缘124可相对于贴剂102的前缘116与图1中所示的略微不同地定位。此外,贴剂102和突片103中的每一个的形状和尺寸以及贴剂102与突片103之间的相对尺寸(例如,纵向和侧向)在图1中仅通过示例示出。

如以下参考图2和图3h-3k更详细描述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突片103可具有在cmd上小于贴剂102在cmd上的宽度的宽度,使得粘合剂层112的至少一部分暴露在贴剂102的前沿部分114(例如,在前缘116处)中并且不由突片103覆盖。这种构型可有助于将贴剂102转移到下游幅材,如以下更详细描述的。然而,无需一定如此。

图4a-4d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的粘合贴剂组件100a、100b、100c和100d。粘合贴剂组件100a、100b、100c和100d中的每一个包括分别以a、b、c、d数字系列编号的贴剂102、突片103和剥离衬件104。图4a-4d的粘合贴剂组件100a、100b、100c和100d表示不同形状和相对尺寸的贴剂102和突片103。也就是说,即使图1、图4a和图4c的贴剂组件100、100a、100c分别各自包括与贴剂102的多于一半长度重叠的细长突片103(即,在机器或幅材方向上),但图4b和图4d表示这个相对尺寸不需要如此,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突片103可与贴剂102的少于一半长度重叠,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与贴剂102的少于1/3长度重叠。

然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细长突片103可有助于贴剂102在幅材处理过程中进行转移。此外,细长突片103可在幅材处理过程中在转移相对较小的贴剂102中特别有用,因为细长突片103可允许小贴剂102跨接邻近的支撑结构之间的可比小贴剂102的长度更宽的间隙。也就是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突片103在机器方向上的长度可大于贴剂102的长度。在此类实施方案中,例如,突片103的前缘124可延伸超过贴剂102的前缘116(即,在其下游)等于突片103的约至少一半长度的量。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施加粘合层合物贴剂的方法125。仅以举例的方式,图5的方法125示出了使用图1的粘合贴剂组件100来施加粘合层合物贴剂102的方法。

在方法125的第一步骤中,可提供粘合贴剂组件100。突片103的至少一部分(例如,突片103的前沿部分122)随后可被抓握并从剥离衬件104移除,并且突片103可被用来将贴剂102从剥离衬件104剥离(参见图5的方法125的第二步骤和第三步骤)。

如方法125的第四步骤所示,贴剂102的与突片103相反定位的一部分(例如,贴剂102的后沿部分118)随后可被(即,通过粘合剂层112(参见图1))粘着到感兴趣的表面(例如,皮肤表面)。如进一步所示,整个突片103随后可通过将贴剂102的未粘着部分(例如,包括贴剂102的前沿部分114)折叠回贴剂102的粘着部分(即,后沿部分118)上而暴露出(即,使得突片103的后缘128暴露出)。如图5的方法125的最后两个步骤中所示,突片103随后可在突片103的后缘128的方向上被向前推动(即,用突片103的后缘128进行引导),以便将贴剂102继续铺设在表面上并且将贴剂102粘着到表面,直到整个贴剂102被粘着到表面并且突片103已从贴剂102的粘合剂层112移除。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幅材处理设备150。图3a-3l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处理粘合层合物的一种方法的幅材处理设备150的分别在位置a-l处的一个或多个幅材的部分平面图。图7a-7l、图8a-8l和图9a-9l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其它实施方案的幅材处理设备150的分别在位置a-l处的一个或多个幅材的替代幅材视图。

参考图2和图3a-3l,现在将描述本公开的处理粘合层合物的第一示例性方法。将参考机器(或幅材)方向(md)和横跨机器(或横跨幅材或横向)方向(cmd)来描述幅材处理设备150和图3a-3l的幅材,如图2和图3a中所示。

虽然在图3a-3l中的每一个中仅示出部分幅材视图,但是应了解,可采用连续幅材和连续工艺,并且图3a-3l的部分幅材视图是一个或多个幅材在幅材处理设备150的具体位置(即,a-l)处时的快照。因此,应了解,图3a-3l的视图中的每一个可继续并重复至md上的任一侧。

设备150的位置a在幅材处理过程中位于上游,即在设备150的上游部分处,并且设备150的位置l在该过程中位于下游,即在设备150的下游位置处。

一般来讲,如果事件、位置或元件在图中或在页面上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参考点左侧,那么事件、位置或元件在参考点(例如,另一个事件、位置或元件)“上游”;并且如果事件、位置或元件在图中或在页面上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参考点右侧,那么事件、位置或元件在参考点(例如,另一个事件、位置或元件)“下游”。图2和图3a-3l中的上游位置、元件和过程将大致朝向图和页面的左侧定位,并且图2和图3a-3l中的下游位置、元件和过程将大致朝向图和页面的右侧定位。此外,如果该方法的步骤或过程至少部分地发生在参考的步骤之前,那么该方法的步骤和过程在该参考的步骤的上游,并且如果该方法的步骤或过程至少部分发生在参考的步骤之后,那么该方法的步骤和过程在该参考的步骤的下游。

图2中示出的方法150包括起动器幅材或卷料130(参见图2剥离衬件的位置a和图3a),卷料130包括粘着到在第一支撑辊136上被引导的剥离衬件134的粘合层合物132,其中粘合层合物132的粘合剂面向第一支撑辊136和134。卷料130随后在形成在第一支撑辊136与第二支撑辊138之间的辊隙之间传送,其中卷料130被分成其组件-粘合层合物132和剥离衬件134。

也就是说,当卷料130在第一支撑辊136与第二支撑辊138之间传送时,粘合层合物132从剥离衬件134分离,并且粘合层合物132被随后转移到第二支撑辊138上,该方式使得:粘合层合物132的粘合剂背离第二支撑辊138(参见图2的位置c和图3c),而剥离衬件134继续围绕第一支撑辊136。剥离衬件134被在第一支撑辊136上引导,该方式使得:剥离衬件134的剥离表面背离第一支撑辊136。剥离衬件134被随后朝向狭缝/突片模切过程140(参见图2的位置b和图3b)引导,狭缝/突片模切过程140包括第三支撑辊(例如,惰辊)142(例如,剥离衬件134可围绕第三支撑辊被引导,剥离衬件134的剥离表面面向第三支撑辊142)、狭缝/突片模头(例如,设置在辊上)144(例如,剥离衬件134可围绕狭缝/突片模头被引导,剥离衬件134的剥离表面面向模头144),以及任何其它合适的处理结构。

当剥离衬件134在模头144上并且在模头144与邻近模头144定位的第四支撑辊146之间被引导时,剥离衬件134可由狭缝/突片模头144模切(例如,使得剥离衬件134可在第四支撑辊146上被模切)。在第四支撑辊146提供表面的实施方案中(模头144可被按压到该表面上以切割剥离衬件134),第四支撑辊146可呈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砧辊的形式。也就是说,剥离衬件134可被切割以形成第一幅材148(参见图2的位置d和图3d),第一幅材148包括在剥离衬件134中、沿着第一幅材148的md布置的多个部分切割的突片152,使得部分切割的突片152(即在md上)沿纵向彼此间隔开。图3a-3l的实施方案的突片152由模头144部分地切割,并且是最终产品的最终突片103的前体,因为如图3d中所示,突片152还未完全从剥离衬件134切割。相反,突片103的前缘124还未被切割。因此,部分切割的前体突片152在过程的这个阶段处保持附着到第一幅材148。

此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3d中所示,模头144可被构造成用于在剥离衬件134中进一步形成至少一个纵向(即,沿着md)切口153,以便形成多个纵向延伸的带状物154,使得部分切割的突片152还可侧向(即,沿着cmd)间隔开。三个纵向切口153和四个带状物154在图3d中仅以举例的方式示出,但是应了解,可形成少至一个带状物154(即,零个纵向切口153)以及尽可能多的结构可能性。

术语“切割”旨在包括可产生本公开的突片(例如,部分切割的突片152和最终突片103)和/或本公开的贴剂(例如,贴剂102)的任何合适的过程。合适的方法的示例包括模切,诸如利用旋转模头或钢尺模头、压印、冲孔和沿着图案或轮廓利用刀、刀片、激光或水力喷射进行切割。

如图2中所示,第四支撑辊146也邻近第二支撑辊138定位。在剥离衬件134通过模切过程140移动之后,它可与粘合层合物132再结合。也就是说,在第一幅材148形成之后(即,在部分切割的突片152形成之后),第一幅材148可在第四支撑辊146上被引导,该方式使得:形成第一幅材148的剥离衬件134的剥离表面面向第二支撑辊138并且背离第四支撑辊146。粘合层合物132可随后被从第二支撑辊138转移到第四支撑辊146的第一幅材148上(例如,当粘合层合物132和第一幅材148通过在第二支撑辊138与第四支撑辊146之间形成的辊隙引导时),以便形成包括粘着到第一幅材148的剥离表面的粘合层合物132(即,它的粘合剂)的前体制品156,使得粘合层合物132至少与第一幅材148的包括部分切割突片152的部分重叠(参见图2的位置e和图3e)。

如图2中所示,设备150还可包括贴剂模头158,贴剂模头158可邻近第四支撑辊146定位,并且可被构造成用于切割前体制品156(例如,在第四支撑辊146上)的粘合层合物132,以便形成粘着到第一幅材148的不连接的多个粘合层合物贴剂102(参见图3g)和连续的非贴剂废料159(参见图3f),其中每个贴剂102在第一幅材148中的突片103上对准并粘着到突片103,使得每个突片103的前缘124邻近每个贴剂102的前缘116定位。

贴剂102可例如通过穿过粘合层合物132形成受控深度的冲孔来制备,使得粘合层合物132被穿过其完全厚度来进行切割。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3g中所示,部分切割的突片152可通过用于切割贴剂102的同一贴剂模头158而转换为完全突片103(即,可以是完整的)。在此类实施方案中,贴剂模头158可包括两级模头,两级模头具有被构造成用于通过切割粘合层合物132直到第一幅材148(而不需要切割穿过第一幅材148(即,剥离衬件134))来切割贴剂102的第一级;以及被构造成用于通过切割穿过第一幅材148来切割突片103的剩余部分(例如,前缘124)的第二级。然而,如图3g和图3h中所示,每个贴剂102的至少一部分仍然粘着到第一幅材148的未切割部分(即,剥离衬件134),使得贴剂102和突片103被维持在幅材上的适当位置处。

贴剂102在粘着到第一幅材148时被形成(即,切割),并且可大致被切割(或冲孔)成想要的形状,并且可以是例如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具有圆边的长方形或任何其它想要的形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贴剂102可具有间隙或孔,以便形成例如环形贴剂或者形成具有多个小通孔的贴剂,诸如在美国专利申请公开2004-0219195(hart等人)中描述的,该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非贴剂废料159可随后从前体制品156分离(参见图2的位置f和图3f)(例如,通过使非贴剂废料159朝向任何必要的下游处理或废物处理过程继续围绕贴剂模头158),以便形成包括粘着到第一幅材148的不连接的多个粘合层合物贴剂102的第一制品160(参见图2的位置g和图3g)。如图2的位置f和图3f处所示,非贴剂废料159被移除并且可被丢弃或重新使用。

在采用多个带状物154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制品160随后可通过带状物导轨162被引导,带状物导轨162包括一系列铺展辊、皮带或其它支撑结构165,带状物154可围绕支撑结构165被引导以便侧向铺展并使带状物154彼此分离(即,以便在cmd上铺展带状物),使得第一制品160的每个带状物154可被独立地进一步处理(参见图2的位置h和图3h)。

如图2中所示,设备150还可包括形成支撑结构的压铁(nosebar)166,该支撑结构位于贴剂切割过程(即,贴剂模头158)、第四支撑辊146以及可选地带状物导轨162的下游。如图2中进一步所示,设备150还可包括邻近压铁166定位并通过间隙(或间距)169从压铁166分离的第五支撑辊168。

压铁166与第五支撑辊168之间的间隙169被定义为压铁166与第五支撑辊168之间的最近距离。间隙169的大小可变化,但是大致被选择成使得避免在将贴剂从第一制品160的第一幅材148转移到第二幅材172的过程中具有未支撑贴剂102的较长部分。突片103也帮助避免这一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间隙169被相对于贴剂102的纵向尺寸(即,在md上)来选择,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小于贴剂102的纵向尺寸的0.5倍;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0.2倍,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0.1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间隙169可以是贴剂102的纵向尺寸的0.01倍,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至少0.05倍。

具有剥离表面的第二幅材172(即,第二剥离衬件)可在第五支撑辊168上被引导(参见图2的位置j和图3j),并且第二幅材172可被取向成使得第二幅材172的剥离表面面向压铁166并背离第五支撑辊168。

第一制品160可在压铁166上被引导以便引起第一突片103′的前沿部分122(例如,包括前缘124)和第一贴剂102′的前沿部分114(例如,包括前缘116)在第一突片103′上对准(即,如果采用多个带状物154,那么就在每个带状物154中,为了简明性在图3k中参考一个带状物),以便一起移除第一幅材148,该方式使得:第一贴剂102′的前沿部分114由第一突片103′支撑并且跨压铁166与第五支撑辊168之间的间隙169延伸。也就是说,每个突片103被构造成用于有助于贴剂102从压铁166转移到第五支撑辊168,并且具体地,用于当贴剂102被从第一幅材148转移(例如,通过岛状布置过程)到第二幅材172时来支撑贴剂102。

当第一贴剂102′从压铁166延伸到第五支撑辊168上的第二幅材172时,第一贴剂102′的前沿部分114可被粘着到第五支撑辊168上的第二幅材172的剥离表面。第二幅材172可在第五支撑辊168上被推进以将第一贴剂102′从第一制品160的第一幅材148转移到第二幅材172,以便形成在第二幅材172上包括多个贴剂102的第二制品170,其中贴剂在第二幅材172上纵向(并且如果采用多个带状物154,那么还侧向)间隔开。每个贴剂102在突片103上对准,使得对应突片103的前缘124邻近贴剂102的前缘116(参见图2的位置k和图3k)。

如上所述,突片103有助于将贴剂102的前沿部分114(包括前缘116)从第一幅材148移除,以便允许贴剂102的前沿部分114(例如,包括前缘116)粘着到第二幅材172上,随后转移到第二幅材172上。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cmd上具有小于贴剂102在cmd上的宽度的宽度对于突片103可以是有利的,使得贴剂102在贴剂102的前缘116处的粘合剂层112(参见图1)在转移过程中不由突片103覆盖,并且贴剂102的前沿部分114可被粘着到第二幅材172。然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突片103可与贴剂102在cmd上具有相同宽度或更大宽度,并且突片103的相对更大刚性仍然有助于将贴剂102从第一幅材148移除并且将贴剂102转移到第二幅材172。

转移到第二幅材172的贴剂102被以纵向间隔开的方式来放置,在此另外被称为“岛状布置”转换过程。第二幅材172将通常用作最终产物剥离衬件104,并且通常经历进一步转换以便制备具有保护剥离衬件的单独贴剂形状的制品。第二幅材172上的贴剂102之间的纵向间距通常通过在压铁166上的间歇运动中运行第一幅材148(即,第一制品160)来实现。另选地或除此之外,第二幅材172可在第五支撑辊168上相对于第一幅材148(即,第一制品160)在压铁166上被加速。

当贴剂102和突片103被从第一幅材148移除并转移到第二幅材172时(参见图2的位置i和图3i),第一幅材148的可呈侧向隔开的带状物154的形式的非突片废料176可远离压铁166被引导(即,完全地在压铁166上传送)。第一幅材148的非突片废料176随后可被丢弃或重新使用。

如上所述,将贴剂102推进到第二幅材172上可例如通过暂时停止第一幅材148的运动同时继续第二幅材172的运动来获得。由于贴剂102被放置在第二幅材172上并粘着到第二幅材172,贴剂102和突片103因此被拉动并且从(参见图3h,第一制品160的)第一幅材148分层。然而,停止第一幅材148(或第一制品160)的运动是不必要的,因为可通过提供第一幅材148与第二幅材172之间的不同运动速率来获得相同结果。具体地,如果第一幅材148比第二幅材172更缓慢地前进,那么贴剂102和突片103将被拉离第一幅材140的剩余部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幅材172以连续运动(即,不停止)并且更优选地以基本上恒定的速率在第五支撑辊168上被推进。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幅材148被以恒定速率被推进并且第二幅材172被间歇加速和减速以便分离贴剂102并且根据需要使贴剂102在第二幅材172上纵向地间隔。第二幅材172可以大致步进式的方式被加速,即快速地加速至比第一幅材148更快的速度以便迅速地引起贴剂102和突片103从第一幅材148的剩余部分分离。在分离之后,第二幅材172可在给定时间段内保持在更快的速度下,以便获得贴剂102在第二幅材172上的想要的间距。例如,第二幅材172可在给定时间段内保持在均匀的更快速度下,随后以步进式的方式减速至与第一幅材148基本相同的速率。在另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二幅材172可逐渐减速以便匹配第一幅材148的速率,该方式使得提供贴剂102在第二幅材172上的想要的间距。

另选地,第二幅材172可保持在恒定速率下,并且第一幅材148可被间歇地加速和减速,以便从第一幅材148的剩余部分分离贴剂102和突片103。

从更一般的意义上来讲,可通过相对于第一幅材148加速第二幅材172来促进分离。应当理解,这个相对加速可通过第一幅材148和第二幅材172的速度的许多不同组合来实现,包括以上描述的那些组合,但也包括速度的任何其它组合。例如,幅材148和幅材172均可以恒定改变速度同时仍然提供两个幅材148和幅材172之间的想要的相对运动的预先确定的模式来进行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幅材148和第二幅材172可在贴剂102和突片103被从第一幅材148转移到第二幅材172的时间的过程中以大体相同的速度移动。术语大体相同的速度应理解为涵盖两个幅材之间的速度上的小波动或差异,只要这些小波动或差异将不导致该过程相对于两个幅材的速度相同的过程的任何变化。例如,速度的这个匹配旨在使可在贴剂102与幅材148和幅材172两者接触时导致贴剂102的不可逆形变的任何拉伸或张力最小化。尽管不希望由理论束缚,但是据信跨越间隙169的贴剂102和突片103在突片103和贴剂102被放置在第二幅材172上的时间期间至少部分由贴剂102的与第一幅材148接触的部分(例如,后沿部分120)的粘合性而保持在适当位置中。

如图2中所示,设备150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熨烫辊174,一个或多个熨烫辊174被定位成用于抵靠第五支撑辊168将贴剂102(和突片103)按压到第二幅材172上,以便有助于将贴剂102固定到第二幅材172(例如,以便使贴剂102与第二幅材172之间的气泡最小化)。一个或多个熨烫辊174可被定位成使得它们在从第一幅材148分离之前接触每个贴剂102的前沿部分114。这可在分离之前增加贴剂102与第二幅材172之间的粘合力,并且从而有助于从第一幅材148(即,第一制品160)的剩余部分使贴剂102分离。

在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的下游切割过程中,第二幅材172可围绕每组贴剂102和突片103来切割,以便形成多个粘合贴剂组件100(参见图2的位置l和图3l),每个组件100包括贴剂102、突片103和剥离衬件104,如图1所示和以上所述。以举例的方式,第二幅材172可被切割成大于贴剂102和突片103的组合的尺寸,使得所产生的剥离衬件104在所有方向上延伸超过贴剂102。

粘合贴剂组件100随后可被引导至下游包装过程,其中粘合贴剂组件100可被定位在包装或小袋中以便形成成品。此类下游包装过程可包括适用于想要的成品的任何包装过程。

尽管未示出,应易于理解,常规的幅材处理装置,诸如卷紧辊、拉杆等将在卷料130和第二幅材172被递送到图2中所示的幅材处理设备150之前和之后大致用来处理卷料130和第二幅材172。

第一幅材148(和剥离衬件134)和第二幅材172可以是具有剥离表面的任何常规膜。术语剥离表面在此广义上用作粘合剂层可从其上被移除而没有粘合层合物的过度形变的表面。幅材旨在充当用于粘合层合物的载体,并且将大致是具有足够强度以允许在普通制造过程(例如,卷绕、涂覆、干燥等)中处理的膜。具有剥离表面的合适幅材包括常规剥离衬件,常规剥离衬件包含已知的片材,诸如聚酯、聚乙烯、聚丙烯或聚乙烯涂布纸。合适的剥离表面可易于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考虑粘合剂和幅材材料的性质来确定。剥离表面可具有低表面能涂层(例如,含氟聚合物和/或硅酮基涂层)或者其可固有地具有低表面能。剥离表面可以是大致光滑的或者其可具有表面纹理,例如,以便减少粘合剂与幅材之间的接触面积。幅材可以是连续的或打孔的,但优选是连续的。

上述任何支撑辊136、138、142、146、168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幅材处理辊,包括驱动辊和惰辊。支撑辊136、138、142、146、168用作用于幅材的支撑结构在图2中以举例的方式示出,但是任何其它合适的支撑结构可用来支撑幅材,诸如固定棒、多个辊和/或棒、皮带或者它们的充分支撑幅材的组合。

此外,压铁166被示出为支撑结构的一个示例,第一制品160可在支撑结构上朝向第二幅材172被引导,以便完成贴剂102到第二幅材172上的转移。然而,可使用任何其它合适的支撑结构来代替压铁166或与压铁166组合来支撑第一制品160,诸如辊或多于一个辊和/或棒的组合,用于充分支撑第一制品160并允许第一制品160相对于第二幅材172的想要的定位。也就是说,压铁166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幅材处理结构,该幅材处理结构具有形状和构型,该形状和构型允许第一制品160紧邻第五支撑辊168(或其它合适的支撑结构)并且还允许第一幅材148被以贴剂102可从第一幅材148转移到第二幅材172的这种方式远离第五支撑辊168推进(参见图2的位置i)。

压铁166相对于第五支撑辊168的取向可由飞离角来表征。飞离角是第一制品160中的第一幅材148在贴剂102被转移的点处的运动方向与当第二幅材172远离压铁166移动时第二幅材172的前进方向之间的角度。例如,可在第五支撑辊168上的贴剂102被转移到第二幅材172的点处画切线。合适的飞离角可根据多种因素而变化,包括例如粘合层合物132、第一幅材148、和第二幅材172的材料类型和厚度,以及贴剂102、第五支撑辊168和压铁166的形状和尺寸。飞离角大致在0度与180度之间,经常在50度与160之间,并且有时在100度与140度之间。

图2中所示的整个过程和幅材处理设备150仅以举例的方式示出。然而,本公开的方法的一些实施方案可仅包括图2中所示的(例如,仅使用设备150的一部分的)过程的一部分。例如,粘合层合物132和剥离衬件134在图2中示出为来自同一卷料130并且被分开,使得剥离衬件134可暂时被引导远离将要被切割来形成包括突片152的第一幅材148的粘合层合物132,粘合层合物可随后被重新粘着到同一剥离衬件134(即,第一幅材148)以便形成前体制品156。然而,无需一定如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粘合层合物132可来自第一来源(例如,以卷形式提供),并且剥离衬件134可来自第二来源(例如,以卷形式提供),而不需要以卷料130的形式已结合在一起。

另选地,第一幅材148可被设置成已切割成包括来自第二来源的突片152,并且该方法可自身不实际包括切割突片152以形成第一幅材148的过程。因此,本公开的一些方法可在图2的位置d处开始,其中粘合层合物132设置在第一支撑结构(例如,图2的第二支撑辊138)上,并且第一幅材148(已包括突片152)可被设置在第二支撑结构(例如,图2的第四支撑辊146)上。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可以在粘合层合物132已在突片152上粘着到第一幅材148之后开始,使得该方法在图2的提供前体制品156的位置e处开始。

此外,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可在贴剂102已被切割成前体制品156上的粘合层合物132之后(以及可选地还在部分切割的突片152已被完全切割以形成突片103之后),并且在非贴剂废料159已从前体制品156移除之后,使得该方法在图2的提供第一制品160的位置g处开始。

如上所述,多个纵向带状物154是可选的,使得该方法还可不包括带状物154的任何铺展,或者该方法可以提供第一制品160的已分离的带状物154开始。在这种情况下,该方法可在图2的(单独地或在带状物154中)提供第一制品160的位置h处开始。

因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可在大约图2的位置h处开始,并且压铁166可被称为第一支撑结构,并且第五支撑辊168可被称为第二支撑结构。此外,该方法不需要包括所有精加工步骤,诸如将第二幅材172切割成单独的剥离衬件104等。在此类实施方案中,各种上游步骤和过程可用来产生开始的第一制品160,并且参考图2和图3a-3l描述的完全过程以举例的方式示出。因此,在这类实施方案中,图2和图3a-3l的特定上游步骤和元素可包括提供第三支撑结构(例如,第二支撑辊138)和第四支撑结构(例如,第四支撑辊146)。

图7a-7l、图8a-8l和图9a-9l再次参考图2示出了本公开的其它另选方法。即使在图7a-7l、图8a-8l和图9a-9l的方法中,所示的整个过程以举例的方式示出,并且那些过程还可替代地在任何上述另选开始位置处开始。

图6a和图6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粘合贴剂组件200,其中类似的标号表示类似的元件。图6a示出了组装(即,在折叠构型中)的粘合贴剂组件200,并且图6b示出了未组装(即,在展开构型中)的粘合贴剂组件200。粘合贴剂组件200与以上参考图1-3l和图5描述的粘合贴剂组件100共享许多相同元件、特征和功能。参考上文结合图1-3l和图5进行的描述,以更完整地描述图6a-6b所示实施方案的特征和元件(以及这些特征和元件的替代形式)。上文相对于图1-3l和图5所述的任何特征可适用于图6a-6b的实施方案,反之亦然。

粘合贴剂组件200包括粘合层合物贴剂202、突片203以及剥离衬件204。剥离衬件204可包括第一部分206和第二部分208,所述第一部分206和第二部分208至少部分地彼此连接在一起并且由折叠部和/或铰链207中的至少一者分开,使得第一部分120和第二部分122可彼此折叠成叠置关系。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折叠和/或铰链207可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未切割点形成,该一个或多个未切割点充当锚定点以允许第一部分206和第二部分208在制造过程中保持连接在一起。

如图所示,第一部分206可在贴剂202的背衬210上被折叠,并且粘合剂层212(参见图6b)可被粘着到剥离衬件204的第二部分208的剥离表面。因此,第二部分208可用作“主衬件”,并且第一部分206可用作“覆盖衬件”或“叠层衬件”。第一部分(或叠层衬件)206在制造、包装和存储过程中可保持连接到第二部分(或主衬件)208,并且当将要使用贴剂202时可从第二部分208移除。剥离衬件204的第一部分206在包装和储存期间保持至少部分地连接到剥离衬件204的第二部分208,使得如果产生粘合剂层212的任何冷流或迁移(如,在包装和/或储存期间),则剥离衬件204的第一部分(或覆盖衬件)206将保持定位在贴剂202和剥离衬件204的第二部分208上以抑制粘合剂层212粘附到任何小袋或包装材料(这可抑制贴剂202从其包装中的移出和/或贴剂202的适当施用)。

本公开的方法可被修改以通过控制第一制品160(包括第一幅材148)和第二幅材172的相对运动(例如,速度)形成包括剥离衬件204(即,包括叠层衬件)的粘合贴剂组件,以便在第二幅材上将贴剂适当地(即,纵向)间隔开,以允许除了第二部分208之外,用于第一部分(或叠层衬件)206的空间被从第二幅材切割。随后,当第二幅材被切割以形成围绕每个贴剂的单独剥离衬件时,可以形成包括诸如图6a和图6b中所示的叠层衬件的剥离衬件形状。

关于可包括叠层衬件的剥离衬件和制造该剥离衬件的系统和方法的附加细节可见于美国专利申请公开2014/0303574(knutson)中,该申请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

现在将参照图7a-7l、图8a-8l和图9a-9l描述本公开的方法和粘合贴剂组件的另外示例性实施方案。图7a-7f、图8a-8l和图9a-9l示出了本公开的各种方法和粘合贴剂组件,其中类似的标号表示类似的元件。图7a-7l、图8a-8l和图9a-9l的方法和粘合贴剂组件与以上参考图1-3l和图5描述的方法和粘合贴剂组件100共享许多相同元件、特征和功能。参考上文结合图1-3l和图5进行的描述,以更完整地描述图7a-7l、图8a-8l和图9a-9l所示实施方案的特征和元件(以及这些特征和元件的替代形式)。上文相对于图1-3l和图5所述的任何特征可适用于图7a-7l、图8a-8l和图9a-9l的实施方案,反之亦然。

图7a-7l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处理粘合层合物的一种方法的图2的幅材处理设备150的分别在位置a-l处的一个或多个幅材的部分平面图。

参考图2和图7a-7l,现在将描述本公开的处理粘合层合物的另一示例性方法。将参考机器(或幅材)方向(md)和横跨机器(或横跨幅材或横向)方向(cmd)来描述幅材处理设备150和图7a-7l的幅材,如图2和图7a中所示。

图7a-7l中所示的方法类似于图3a-3l的方法,并且将利用以300系列的参考数字来描述。如图所示,图7a-7c与图3a-3c相同,并且包括提供包括在剥离衬件334上的粘合层合物332的卷料330(参见图2的位置a和图7a),随后从剥离衬件334分离粘合层合物332(参见图2的位置b和c以及图7b和图7c)。如上所述,切割剥离衬件334以形成包括部分切割的突片352的第一幅材348,部分切割的突片352沿纵向彼此间隔(参见图2的位置d和图7d)。然而,不同于图3d中,每个突片352的前缘324被切割,并且部分切割的突片352保持部分地切割并且由一个或多个连结点(或未切割点)355附着到(第一幅材348的)剥离衬件334。仅以举例的方式,每个突片352被示出为包括位于突片352的任一侧向侧上并且比后缘328更朝向前缘324定位的两个连结点355。

由图7e和图7f所示的方法的步骤与图3e和图3f的那些步骤的相同之处在于将粘合层合物332粘着到包括部分切割的突片352的第一幅材348以便形成前体制品356(参见图2的位置e和图7e)。随后,在粘合层合物332中切割贴剂302,并且移除非贴剂废料359(参见图2的位置f和图7f)以便形成第一制品360,第一制品360包括在突片352上粘着在第一幅材348上的贴剂302(参见图7g)。

如图7g中所示,每个贴剂302的前缘316仍然对准以邻近每个部分切割的突片352的前缘324。然而,不同于图3g的第一制品160,突片352仍然仅部分切割并且仍然包括连结点355。此外,由于突片352的前缘324已被切割,贴剂模头158(参见图2)可仅包括用于只从粘合层合物332切割贴剂302的一级模头,因为部分切割的突片352未由贴剂模头158进一步切割。此外,如图7g中所示,贴剂302在第一制品360中没有沿纵向彼此间隔,但相反地,第一制品360的贴剂302纵向地邻接,使得第一贴剂302的后缘320直接邻接,并且由与第二贴剂302的前缘316相同的切口形成。这种切割过程和贴剂/突片构型可消除甚至更多的浪费。

狭缝/突片模头144(参见图2)可形成一个或多个大体纵向切口353,使得图7d的第一幅材348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带状物354。因此,带状物导轨162(参见图2)可被用来侧向分离(即,铺展)第一制品360的带状物354(参见图2的位置h和图7h)。由图2的位置i-l表示的过程随后可与上文参考图3i-l描述的过程大体相同。也就是,可提供第二幅材372(参见图2的位置j和图7j),并且贴剂302和突片303可从第一制品360的第一幅材348转移到第二幅材372上以便形成第二制品370(参见图2的位置k和图7k),并且可移除来自第一制品360的第一幅材348的每个带状物354的非突片废料376(参见图2的位置i和图7i)。如图7k中所示,第二制品370包括在第二幅材372上纵向间隔(以及可选地,如果采用多个带状物354,还侧向地间隔)的贴剂302和突片303。如图2的位置l处和图7l所示,第二幅材372随后可围绕每组贴剂302和突片303被切割以便形成本公开的粘合贴剂组件300,包括单独的剥离衬件304。

如以上所述的第二幅材372与第一幅材348(即,第一制品360)之间的相同的相对运动可在图7a-7l的方法中被使用,使得第二幅材372相对于第一幅材348的相对更高的速度(即,无论如何实现)引起每个贴剂302的前沿部分314(包括前缘316)和每个部分切割的突片352的前沿部分322(包括前缘324)由第二幅材372拉动,并且从而施加足够引起每个突片352的连结点355断裂的力,从而引起完全形成的突片303和贴剂302被从第一制品360的第一幅材348拉动以便形成第二制品370。

图8a-8l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处理粘合层合物的一种方法的图2的幅材处理设备150的分别在位置a-l处的一个或多个幅材的部分平面图。

参考图2和图8a-8l,现在将描述本公开的处理粘合层合物的另一示例性方法。将参考机器(或幅材)方向(md)和横跨机器(或横跨幅材或横向)方向(cmd)来描述幅材处理设备150和图8a-8l的幅材,如图2和图8a中所示。

图8a-8l中所示的方法大体类似于图7a-7l的方法,并且将利用以400系列的参考数字来描述。图8a-8l的方法和图7a-7l的方法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在图8a-8l中,剥离衬件434被切割以允许贴剂402不仅在md方向上而且在cmd方向上邻接,从而进一步使浪费最小化。

如图所示,图8a-7c与图3a-3c和图7a-7c相同,并且包括提供包括在剥离衬件434上的粘合层合物432的卷料430(参见图2的位置a和图8a),随后从剥离衬件434分离粘合层合物432(参见图2的位置b和c以及图8b和图8c)。如上所述,切割剥离衬件434以形成包括部分切割的突片452的第一幅材448,部分切割的突片452沿纵向彼此间隔(参见图2的位置d和图8d)。如图8d中所示,每个突片452的前缘424被切割,并且部分切割的突片452保持部分地切割并且由一个或多个连结点(或未切割点)455附着到(第一幅材448的)剥离衬件434。仅以举例的方式,每个突片452被示出为包括位于突片452的任一侧向侧上并且比后缘428更朝向前缘424定位的两个连结点455。

如图8d中进一步示出的,狭缝/突片模头144(参见图2)还可形成一个或多个纵向切口453,使得图8d的第一幅材448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带状物454。然而,在图8d的第一幅材448中,每个带状物454由两个大体纵向切口453形成,切口453被成型和定位,使得当稍后在第一幅材448上切割贴剂402时,贴剂402可不仅纵向地(即,在md上)而且侧向地(即,在cmd上)彼此邻接。

由图8e和图8f所示的方法的步骤与上文描述的图3e-3f和图7e-7f的那些步骤的相同之处在于将粘合层合物432粘着到包括部分切割的突片452的第一幅材448以便形成前体制品456(参见图2的位置e和图8e)。随后,在粘合层合物432中切割贴剂402,并且移除非贴剂废料459连同来自第一幅材448的非带状物废料461(参见图2的位置f和图8f)以便形成第一制品460,第一制品460包括在突片452上粘着在第一幅材448上的贴剂402(参见图8g)。非带状物废料461可包括被从贴剂402的侧向边缘的下方向上拉动的剥离衬件434的条带,使得衬件废料(即,非带状物废料461)的移除可能需要贴剂402的边缘的略微弯曲,如美国专利8,608,889(sever等人)中描述的,该中请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

如图8g中所示,每个贴剂402的前缘416仍然对准以邻近每个部分切割的突片452的前缘424。然而,不同于图3g的第一制品160,突片452仍然仅部分切割并且仍然包括连结点455。此外,由于突片452的前缘424已被切割,贴剂模头158(参见图2)可仅包括用于只从粘合层合物432切割贴剂402的一级模头,因为部分切割的突片452未由贴剂模头158进一步切割。此外,如图8g中所示,贴剂402在第一制品460中没有沿纵向彼此间隔,但相反地,第一制品460的贴剂402纵向地邻接,使得第一贴剂402的后缘420直接邻接,并且由与第二贴剂402的前缘416相同的切口形成。如图8g中进一步所示,贴剂402还侧向地(即,在cmd上)邻接。这种切割过程和贴剂/突片构型可消除甚至更多的浪费。

带状物导轨162(参见图2)可随后被用来侧向分离(即,铺展)第一制品460的带状物454(参见图2的位置h和图8h)。由图2的位置i-l表示的过程随后可与上文参考图3i-l描述的过程大体相同。也就是,可提供第二幅材472(参见图2的位置j和图8j),并且贴剂402和突片403可从第一制品460的第一幅材448转移到第二幅材472上以便形成第二制品470(参见图2的位置k和图8k),并且可移除来自第一制品460的第一幅材448的每个带状物454的非突片废料476(参见图2的位置i和图8i)。如图8k中所示,第二制品470包括在第二幅材472上纵向间隔(以及可选地,如果采用多个带状物454,还侧向地间隔)的贴剂402和突片403。如图2的位置l处和图8l所示,第二幅材472随后可围绕每组贴剂402和突片403被切割以便形成本公开的粘合贴剂组件400,包括单独的剥离衬件404。

如以上所述的第二幅材472与第一幅材448(即,第一制品460)之间的相同的相对运动可在图8a-8l的方法中被使用,使得第二幅材472相对于第一幅材448的相对更高的速度(即,无论如何实现)引起每个贴剂402的前沿部分414(包括前缘416)和每个部分切割的突片452的前沿部分422(包括前缘424)由第二幅材472拉动,并且从而施加足够引起每个突片452的连结点455断裂的力,从而引起完全形成的突片403和贴剂402被从第一制品460的第一幅材448拉动以便形成第二制品470。

图9a-9l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处理粘合层合物的一种方法的图2的幅材处理设备150的分别在位置a-l处的一个或多个幅材的部分平面图。图9a-9l中所示的方法大体类似于图3a-3l和图8a-8l的方法,并且将利用以500系列的参考数字来描述。具体地,图9a-9l示出了包括图3a-3l和图8a-8l的方法的组合的方法,因为第一幅材548包括由于丢失前缘524而部分地切割的部分切割的突片552(类似于图3d的第一幅材148),但是还包括各自由两个大体纵向切口553形成的带状物554以便允许贴剂502纵向地(即,在md上)和侧向地(即,在cmd上)邻接形成。

参考图2和图9a-9l,现在将描述本公开的处理粘合层合物的另一示例性方法。将参考机器(或幅材)方向(md)和横跨机器(或横跨幅材或横向)方向(cmd)来描述幅材处理设备150和图9a-9l的幅材,如图2和图9a中所示。

如图所示,图9a-9c与图3a-3c和图7a-7c相同,并且包括提供包括在剥离衬件534上的粘合层合物532的卷料530(参见图2的位置a和图9a),随后从剥离衬件534分离粘合层合物532(参见图2的位置b和c以及图9b和图9c)。如上所述,切割剥离衬件534以形成包括部分切割的突片552的第一幅材548,部分切割的突片552沿纵向彼此间隔(参见图2的位置d和图9d)。如图9d中所示,突片552被部分地切割,并且是最终产品的最终突片503的前体,因为如图9d中所示,突片552还未完全从剥离衬件534切割。相反,突片的前缘还未被切割。因此,部分切割的前体突片552在过程的这个阶段处保持附着到第一幅材548。

如图9d中进一步示出的,狭缝/突片模头144(参见图2)还可形成一个或多个纵向切口553,使得图9d的第一幅材548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带状物554。类似于图8d的第一幅材448,图9d的每个带状物554由两个大体纵向切口553形成,切口553被成型和定位,使得当稍后在第一幅材548上切割贴剂502时,贴剂502可不仅纵向地(即,在md上)而且侧向地(即,在cmd上)彼此邻接。

由图9e和图9f所示的方法的步骤与上文描述的图3e-3f的那些步骤的相同之处在于将粘合层合物532粘着到包括部分切割的突片552的第一幅材548以便形成前体制品556(参见图2的位置e和图9e)。随后,在粘合层合物532中切割贴剂502,并且移除非贴剂废料559连同来自第一幅材548的非带状物废料561(参见图2的位置f和图9f)以便形成第一制品560,第一制品560包括在突片503上粘着在第一幅材548上的贴剂502(参见图9g)。非带状物废料561可包括被从贴剂502的侧向边缘的下方向上拉动的剥离衬件534的条带,使得衬件废料(即,非带状物废料561)的移除可能需要贴剂502的边缘的略微弯曲。

如图9g中进一步所示,每个贴剂502的前缘516仍然对准以邻近每个突片503的前缘524。此外,如图9g中所示,贴剂502在第一制品560中没有沿纵向彼此间隔,但相反地,第一制品560的贴剂502纵向地邻接,使得第一贴剂502的后缘520直接邻接,并且由与第二贴剂502的前缘516相同的切口形成。如图9g中进一步所示,贴剂502还侧向地(即,在cmd上)邻接。这种切割过程和贴剂/突片构型可消除甚至更多的浪费。

如图9g中进一步所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部分切割的突片552可通过用于切割贴剂502的同一贴剂模头158而转换为完全突片503(即,可以是完整的)。在此类实施方案中,贴剂模头158可包括两级模头,两级模头具有被构造成用于通过切割粘合层合物532直到第一幅材548(而不需要切割穿过第一幅材548(即,剥离衬件534))来切割贴剂502的第一级;以及被构造成用于通过切割穿过第一幅材548来切割突片503的剩余部分(例如,前缘524)的第二级。然而,如图9g和图9h中所示,每个贴剂502的至少一部分仍然粘着到第一幅材548的未切割部分(即,剥离衬件534),使得贴剂502和突片503被维持在幅材上的适当位置处。这类似于上文参考图3g描述的贴剂切割过程,除了在此方法中,每个突片503的前缘524在与和突片503重叠的贴剂502的前缘516相同的纵向位置处。这允许贴剂502纵向邻接,从而使浪费最小化,使得每个突片503的前缘524也在与下游贴剂502的后缘520相同的纵向位置处。

带状物导轨162(参见图2)可随后被用来侧向分离(即,铺展)第一制品560的带状物554(参见图2的位置h和图9h)。由图2的位置i-l表示的过程随后可与上文参考图3i-l描述的过程大体相同。也就是,可提供第二幅材572(参见图2的位置j和图9j),并且贴剂502和突片503可从第一制品560的第一幅材548转移到第二幅材572上以便形成第二制品570(参见图2的位置k和图9k),并且可移除来自第一制品560的第一幅材548的每个带状物554的非突片废料576(参见图2的位置i和图9i)。

如图9j中所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幅材572可设置有预切割的纵向间隔(以及可选地在采用多个纵向带状物554的实施方案中还侧向间隔)的突片573,突片573可在第二幅材572中间隔开并定位在其中,使得当贴剂502和突片503被转移到第二幅材572上时,突片573将各自位于突片503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前沿部分522)之下。第二幅材572中的这类突片573可在所产生的粘合贴剂组件500(参见图9l)中使用,以便有助于通过从剥离衬件504的底侧推动剥离衬件突片573以便向上推动突片503离开剥离衬件504的相反顶侧来从剥离衬件504移除突片503的前沿部分522(包括前缘524)和贴剂502的前沿部分514(包括前缘516)。

如图9k中所示,第二制品570包括在第二幅材572上纵向间隔(以及可选地,如果采用多个带状物554,还侧向地间隔)的贴剂502和突片503。如图2的位置l处和图9l所示,第二幅材572随后可围绕每组贴剂502和突片503被切割以便形成本公开的粘合贴剂组件500,包括单独的剥离衬件504。

如以上所述的第二幅材572与第一幅材548(即,第一制品560)之间的相同的相对运动可在图9a-9l的方法中被使用,使得第二幅材572相对于第一幅材548的相对更高的速度(即,无论如何实现)引起每个贴剂502的前沿部分514(包括前缘516)和每个突片503的前沿部分522(包括前缘524)由第二幅材572拉动,以便将贴剂502和突片503从第一制品560的第一幅材548转移以形成第二制品57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制备的粘合层合物贴剂可包含药物。合适的透皮药物递送装置包括胶体或流体贮存器,诸如在美国专利4,834,979(gale)中所谓的“贮存器”贴剂;通过邻近粘合剂层附着到皮肤的包含基质贮存器的装置,诸如在美国专利6,004,578(lee等人)中所谓的“基质”贴剂;以及包括压敏粘合剂贮存器的装置,诸如在美国专利6,365,178(venkateshwaran等人)、6,024,976(miranda等人)和6,149,935(chiang等人)中所谓的“粘合剂中药物”贴剂,这些专利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术语贮存器在本文中用来描述贴剂的容纳药物并且如上所述可以是液体、固体、粘合剂或任何其它合适形式的一部分。

本公开的贴剂保持处于递送关系的时长通常是长的时间,例如,约12小时至约14天。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贮存器保持处于递送关系的时长为约1天(即每日给药)、约3至4天(每周两次给药)或约7天(每周一次给药)。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除药物活性剂之外,贮存器可包含其它添加剂或赋形剂。此类添加剂包含在透皮药物递送系统中可用作皮肤渗透促进剂(即,增加药物穿过或进入皮肤的透渗率的物质)或增溶剂(即,有效地溶解药物的物质)的药物学上可接受的材料。用作皮肤渗透促进剂的合适的材料包括:c8-c20脂肪酸,诸如异硬脂酸、辛酸和油酸;c8-c20脂肪醇,诸如油醇和月桂醇;c8-c20脂肪酸的低级烷基酯,诸如油酸乙酯、肉豆蔻酸异丙酯、硬脂酸丁酯和月桂酸甲酯;c6-c8二酸的二(低级)烷基酯,诸如己二酸二异丙酯;c8-c20脂肪酸的单甘油酯,诸如单月桂酸甘油酯;四甘醇(四氢糠醇聚乙二醇醚);四乙二醇(乙醇,2,2′-(氧基双(乙烯氧基))二甘醇);c6-c20烷基吡咯烷酮羧酸酯;聚乙二醇;丙二醇;2-(2-乙氧基乙氧基)乙醇;二乙二醇单甲醚;n,n-二甲基十二胺-n-氧化物;以及上述物质的组合。聚氧化乙烯的烷芳基醚、聚氧化乙烯单甲基醚、聚氧化乙烯二甲基醚、甘油和n-甲基吡咯烷酮也是合适的。萜烯是另一可用类型的药用赋形剂,包括单独的以下物质或任意组合的以下物质:蒎烯、d-柠檬烯、蒈烯、萜品醇、萜品烯-4-醇、香芹醇、香芹酮、蒲勒酮、胡椒酮、薄荷酮、薄荷醇、新薄荷醇、百里酚、樟脑、龙脑、柠檬醛、紫罗兰酮和桉油脑。其它添加剂的示例包括增粘剂、增塑剂和抗氧化剂。

可包括在贮存器中的示例性药物活性剂(也称为“药物”)能够在施用到皮肤时产生局部或全身效果。一些示例包括氯压定、雌二醇、尼古丁、硝化甘油、东莨菪碱和芬太尼,它们可以透皮装置的形式商购获得。其它示例包括抗炎药物,甾体(例如,氢化可的松、泼尼松龙、曲安西龙)和非甾体(例如,萘普生、吡罗昔康)两者;抑菌剂(例如,氯己定、己基间苯二酚);抗细菌药(例如,青霉素(诸如青霉素v)、头孢菌素(诸如头孢氨苄)、红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磺胺噻唑、呋喃妥因和喹诺酮(诸如诺氟沙星、氟甲喹和依巴沙星));抗原生动物药(例如,甲硝唑);抗真菌药(例如,制霉菌素);冠状动脉血管扩张剂;钙通道阻滞剂(例如,硝苯地平、地尔硫卓);支气管扩张剂(例如,茶碱、吡布特罗、沙美特罗、异丙肾上腺素);酶抑制剂诸如胶原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弹性蛋白酶抑制剂、脂氧合酶抑制剂(例如,a64077)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例如,卡托普利、赖诺普利);其它抗高血压药(例如,心得安);白三烯拮抗剂(例如,ici204,219);抗溃疡药诸如h2拮抗剂;甾体激素(例如,孕酮、睾酮、雌二醇);抗病毒药和/或免疫调节剂(例如,1-异丁基-1h-咪唑并[4,5-c]喹啉-4-胺、1-(2-羟基-2-甲基丙基)-1h-咪唑并[4,5-c]喹啉-4-胺、和阿昔洛韦);局部麻醉药(例如,苯佐卡因、丙泊酚);强心药(例如,洋地黄、地高辛);止咳药(例如,可待因、右美沙芬);抗组胺药(例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特非那定);麻醉性镇痛药(例如,吗啡、叔丁啡);肽激素(例如,人或动物生长激素、lhrh);作用于心脏的产品诸如心房肽;蛋白质产品(例如,胰岛素);酶(例如,抗噬菌斑酶、溶菌酶、葡聚糖酶);止恶心药;抗惊厥药(例如,乙胺嗪);免疫抑制剂(例如,环孢菌素);精神治疗药(例如,安定);镇静剂(例如,苯巴比妥);抗凝血剂(例如,肝素);镇痛药(例如,对乙酰氨基酚);抗偏头痛剂(例如,麦角胺、褪黑激素、舒马曲坦);抗心律失常剂(例如,氟卡尼);止吐药(例如,甲氧氯普胺、昂丹司琼);抗癌剂(例如,甲氨蝶呤);神经剂诸如抗焦虑药物;止血药;抗肥胖剂等,以及它们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酯。构成治疗有效剂量的药量可由所属领域技术人员适当考虑特定药物、特定载体和所期望的治疗效果来轻易地确定。一般来讲,装置将呈尺寸适于将选定量的药物通过皮肤递送的贴剂形式。

一般来讲,本公开的贴剂可具有大于约1cm2的表面积,并且有时大于约5cm2。一般来讲,贴剂可具有小于约100cm2的表面积,并且有时小于约40cm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公开的贴剂(或粘合贴剂组件)可单独地包装在箔衬小袋中以便进行存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公开的贴剂(或粘合贴剂组件)可另选地以适于与分配设备一起使用的卷状形式或堆叠形式来提供。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能需要在剥离衬件中具有一个或多个切口或裂口以有助于从衬件移除贴剂。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剥离衬件具有比贴剂的粘合部分更大的面积,从而提供延长的衬件。剥离衬件延伸超过贴剂的粘合部分的边缘的距离可以是任何合适的距离,并且可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例如贴剂的粘合部分的尺寸,所采用的粘合剂、背衬和衬件的类型以及使用贴剂的患者种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剥离衬件的面积可小于或等于装置的粘合部分的面积的约10倍,有时小于或等于约2.5倍,并且经常小于或等于1.5倍。衬件延伸的距离在贴剂的圆周周围可以是一致的或者可以变化,例如通过在正方形的延伸衬件上提供更小的圆形贴剂。

为了清楚地示出本公开的方法和粘合贴剂组件的各种特征,图中所示的每个实施方案均示出为单独的实施方案。然而,应当理解,附图中所示和本文所述的任何实施方案中的元件和特征的任何组合可用于本公开的方法和粘合贴剂组件中。

以下实施方案旨在举例说明本公开而非进行限制。

实施方案

1.一种处理粘合层合物贴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供包括粘着到第一幅材的不连接的多个粘合层合物贴剂的第一制品,其中每个贴剂在第一幅材中的突片上对准并粘着到该突片,使得每个突片的前缘邻近每个贴剂的前缘定位;

提供第一支撑结构和邻近第一支撑结构定位的第二支撑结构,其中第二支撑结构和第一支撑结构由间隙分开;

在第二支撑结构上引导第二幅材,其中第二幅材具有剥离表面,并且其中第二幅材被取向成使得第二幅材的剥离表面面向第一支撑结构;

以一种方式在第一支撑结构上传送第一制品以引起第一突片的前沿部分和第一贴剂的前沿部分在第一突片上对准,以便将第一幅材一起移除,该方式使得:第一贴剂的前沿部分由第一突片支撑并且跨第一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结构之间的间隙延伸;

将第一贴剂的前沿部分粘着到第二支撑结构上的第二幅材;以及

推进第二支撑结构上的第二幅材以便将第一贴剂从第一幅材转移到第二幅材以形成包括在第二幅材上的突片上对准的多个贴剂的第二制品,其中贴剂在第二幅材上纵向间隔开。

2.根据实施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包括粘着到第一幅材的多个不连接的粘合层合物贴剂的第一制品包括:

以使得粘合层合物的粘合剂背离第三支撑结构的方式在第三支撑结构上提供粘合层合物;

提供包括沿着第一幅材的机器方向布置的多个部分切割的突片的第一幅材,第一幅材具有剥离表面;

提供邻近第三支撑结构的第四支撑结构;

在第四支撑结构上引导第一幅材,其中第一幅材被取向成使得第一幅材的剥离表面面向第三支撑结构;

将粘合层合物从第三支撑结构转移到第四支撑结构上的第一幅材上,以便形成包括粘着到第一幅材的剥离表面的粘合层合物的前体制品;以及

切割前体制品的粘合层合物以便形成粘着到第一幅材的不连接的多个粘合层合物贴剂。

3.根据实施方案2所述的方法,其中切割粘合层合物包括形成粘着到第一幅材的非贴剂废料;并且还包括:

从粘合层合物贴剂和第一幅材移除非贴剂废料,以便形成包括粘着到第一幅材的不连接的多个粘合层合物贴剂的第一制品。

4.根据实施方案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以使得粘合层合物的粘合剂背离第三支撑结构的方式在第三支撑结构上提供粘合层合物:

提供可剥离地粘着到起动器幅材的粘合层合物;

从起动器幅材分离该粘合层合物并且在第三支撑结构上引导粘合层合物;并且

其中提供包括多个部分切割的突片的第一幅材包括:

在起动器幅材从粘合层合物分离时切割起动器幅材,以形成多个部分切割的突片。

5.根据实施方案4所述的方法,其中切割第一幅材包括形成至少一个纵向切口以便形成多个带状物,其中每个带状物包括在机器方向上沿着带状物布置的多个部分切割的突片。

6.根据实施方案2或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提供可剥离地粘着到起动器幅材的粘合层合物;以及

从起动器幅材分离粘合层合物并且在第一支撑结构上引导粘合层合物。

7.根据实施方案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包括多个部分切割的突片的第一幅材包括提供第一幅材,第一幅材包括至少一个纵向切口以便形成多个带状物,其中每个带状物包括在机器方向上沿着带状物布置的多个部分切割的突片。

8.根据实施方案7所述的方法,其中前体制品和第一制品各自包括多个带状物,并且其中第一制品的每个带状物包括在第一幅材上的不连接的多个粘合层合物贴剂。

9.根据实施方案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将第一制品在第一支撑结构上传送之前,将第一制品的多个带状物侧向地间隔开。

10.根据实施方案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切割前体制品的粘合层合物以便形成粘着到第一幅材的不连接的多个粘合层合物贴剂在将粘合层合物从第三支撑结构转移到第四支撑结构时发生。

11.根据实施方案2-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粘合层合物粘着到第一幅材在将粘合层合物转移到第四支撑结构时在第四支撑结构上发生。

12.根据实施方案2-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幅材中的多个部分切割的突片在机器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13.根据实施方案2-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幅材中的多个部分切割的突片在横跨机器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14.根据实施方案2-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切割前体制品的粘合层合物以便形成不连接的多个粘合层合物贴剂也完成在第一幅材中切割出多个部分切割的突片。

15.根据实施方案14所述的方法,其中切割前体制品的粘合层合物和完成在第一幅材中切割出多个部分切割的突片是使用两级模头来执行的。

16.根据实施方案2-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部分切割的突片通过至少一个连结点而连接到第一幅材。

17.根据实施方案16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部分切割的突片被构造成用于通过使至少一个连结点断裂而从第一幅材分离。

18.根据实施方案17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部分切割的突片被构造成用于当将第一突片的前沿部分和第一贴剂的前沿部分从第一幅材移除并且将第一贴剂的前沿部分粘着到第二幅材时,通过使至少一个连结点断裂而从第一幅材分离。

19.根据实施方案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突片的刚性比其对准的粘合层合物贴剂大。

20.根据实施方案1-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制品包括在第一幅材上沿纵向彼此间隔的多个粘合层合物贴剂。

21.根据实施方案1-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制品包括在第一幅材上在机器方向上直接彼此邻近定位的多个粘合层合物贴剂。

22.根据实施方案1-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制品包括在第一幅材上在横跨机器方向上直接彼此邻近定位的多个粘合层合物贴剂。

23.根据实施方案1-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突片的前沿部分包括前缘,并且其中第一制品中的每个突片的前缘直接邻近粘合层合物贴剂的前缘和下游粘合层合物贴剂的后缘定位。

24.根据实施方案1-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突片的前沿部分包括前缘,并且其中第二制品中的每个突片的前缘被定位在其对准的粘合层合物贴剂的前缘的下游。

25.根据实施方案1-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制品中的每个粘合层合物贴剂的侧向边缘被直接邻近另一个粘合层合物贴剂的侧向边缘定位。

26.根据实施方案1-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制品中的每个粘合层合物贴剂的前缘被直接邻近另一个粘合层合物贴剂的后缘定位。

27.根据实施方案1-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幅材在第一支撑结构上以间歇运动来移动。

28.根据实施方案1-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幅材相对于第一支撑结构上的第一幅材在第二支撑结构件上加速。

29.根据实施方案1-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围绕每个粘合层合物贴剂切割第二幅材,以便为每个粘合层合物贴剂形成剥离衬件,其中每个贴剂的剥离衬件在所有方向上延伸超过贴剂。

30.根据实施方案1-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围绕多个粘合层合物贴剂中的每一个切割第二幅材,以便形成多个粘合贴剂组件,第二幅材形成剥离衬件。

31.根据实施方案30所述的方法,其中剥离衬件包括叠层衬件。

32.根据实施方案3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制品包括在第二幅材上纵向间隔的多个粘合层合物贴剂,使得第二幅材可用来形成包括叠层衬件的剥离衬件。

33.根据实施方案30-3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通过以下步骤来向感兴趣的表面施加粘合层合物贴剂:

从剥离衬件移除突片并使用突片来从剥离衬件剥离粘合层合物贴剂;

将粘合层合物贴剂的后沿部分粘着到感兴趣的表面;

暴露出突片;以及

继续将粘合层合物贴剂粘着到想要的表面,同时从粘合层合物贴剂的粘合剂移除突片直到粘合层合物贴剂被粘着到想要的表面并且突片已从粘合层合物贴剂移除。

34.根据实施方案33所述的方法,其中暴露出突片包括将贴剂的前沿部分折叠回贴剂的粘着的后沿部分上。

35.根据实施方案33或34所述的方法,其中暴露出突片包括暴露出突片的后沿部分,并且其中继续粘着粘合层合物贴剂包括在突片的后缘的方向上推动突片。

36.根据实施方案35所述的方法,其中继续粘着粘合层合物贴剂包括从贴剂的后沿部分向前沿部分来铺设贴剂。

37.一种处理粘合层合物贴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以使得粘合层合物的粘合剂背离第一支撑结构的方式在第一支撑结构上提供粘合层合物;

提供包括沿着第一幅材的机器方向布置的多个部分切割的突片的第一幅材,第一幅材具有剥离表面;

提供邻近第一支撑结构的第二支撑结构;

在第二支撑结构上引导第一幅材,其中第一幅材被取向成使得第一幅材的剥离表面面向第一支撑结构;

将粘合层合物从第一支撑结构转移到第二支撑结构上的第一幅材上,以便形成包括粘着到第一幅材的剥离表面的粘合层合物的前体制品;

切割前体制品的粘合层合物以便形成粘着到第一幅材的不连接的多个粘合层合物贴剂和非贴剂废料,其中每个贴剂在第一幅材中的突片上对准并粘着到该突片,使得每个突片的前缘邻近每个贴剂的前缘定位;

从前体制品分离非贴剂废料,以便形成包括粘着到第一幅材的不连接的多个粘合层合物贴剂的第一制品;

提供位于第二支撑结构的下游的第三支撑结构;

提供邻近第三支撑结构的第四支撑结构,其中第四支撑结构和第三支撑结构由间隙分开;

在第四支撑结构上引导第二幅材,其中第二幅材具有剥离表面,并且其中第二幅材被取向成使得第二幅材的剥离表面面向第三支撑结构;

以一种方式在第三支撑结构上传送第一制品以引起第一突片的前沿部分和第一贴剂的前沿部分在第一突片上对准,以便将第一幅材一起移除,该方式使得:第一贴剂的前沿部分由第一突片支撑并且跨第三支撑结构与第四支撑结构之间的间隙延伸;

将第一贴剂的前沿部分粘着到第四支撑结构上的第二幅材;以及

推进第四支撑结构上的第二幅材以便将第一贴剂从第一幅材转移到第二幅材以形成包括在第二幅材上的多个贴剂的第二制品,其中贴剂在第二幅材上纵向间隔开。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还包括实施方案37与实施方案3-36的特征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的组合。

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将其应用局限于以上描述所提及的或附图所示出的具体构造和组件布置方式。本发明能够具有其它实施方案,并且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实践或实施。另外,应当理解,本文使用的措词和术语是用于说明目的而不应被视为限制性的。还应当理解,可采用其它实施方案,并且可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作出结构变化或逻辑变化。

上文所述和附图所示的实施方案仅以举例的方式呈现,而非旨在作为对本发明概念和原理的限制。因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元件及其构造和布置方式作出各种改变。

本文所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和公布全文均明确地以引用方式并入本发明。

以下权利要求书陈述了本公开的各种特征和方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