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装饰用磨砂覆膜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1271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覆膜板,特别涉及一种船舶装饰用磨砂覆膜板。



背景技术:

由于覆膜板在装饰建材领域的应用范围日趋扩大,覆膜板的产品种类也呈现出五花八门。但是,由于覆膜板的设备投入资金相对较低,使得一些低技术含量的生产厂家也进入到了这一领域,出于对成本的控制和对利润的追求,一些厂家生产出的覆膜板出现了质量或环保等问题。

船舶装饰用的覆膜板由于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需要具备优异的抗刮耐磨性能,以及耐海水中盐分的侵蚀功能,它需要与基板具备稳定的粘结强度,以防止其在海水潮湿环境中长期使用后出现开裂鼓包等质量问题。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数船舶装饰用的覆膜板仅仅是将膜与基板采用热压形式粘结,由此获得的这种结构的覆膜板在抗刮性、耐候性和耐腐蚀性等方面都相对较差,无法满足长期使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装饰用磨砂覆膜板,它通过对现有船舶装饰用的覆膜板结构的改进,使覆膜板在具备较高美观度的同时,也兼备优异的抗刮和耐腐蚀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船舶装饰用磨砂覆膜板,其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磨砂装饰层、抗刮层、第一耐腐层、粘结剂层、第二耐腐层、钢板层和第三耐腐层;其中,第一耐腐层、粘结剂层与第二耐腐层的厚度比为第一耐腐层∶粘结剂层∶第二耐腐层=1.9-2.1∶1∶1.3-1.5。

优选的是,所述的船舶装饰用磨砂覆膜板,其中,所述钢板层的厚度为1.5-5mm。

优选的是,所述的船舶装饰用磨砂覆膜板,其中,所述粘结剂层的厚度为8-15μm。

优选的是,所述的船舶装饰用磨砂覆膜板,其中,所述第三耐腐层的厚度为15-25μm。

优选的是,所述的船舶装饰用磨砂覆膜板,其中,所述抗刮层的厚度为10-15μm。

优选的是,所述的船舶装饰用磨砂覆膜板,其中,所述钢板层表面设置有蜂巢状凹槽。

优选的是,所述的船舶装饰用磨砂覆膜板,其中,所述蜂巢状凹槽的深度占所述钢板层厚度的20-2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船舶装饰用磨砂覆膜板结构的改进,不仅使船舶装饰用磨砂覆膜板自身具有良好的外观美观度,而且还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和抗刮耐磨性能,长期在含有盐分的潮湿环境或强紫外环境下膜与基材的附着力好,不开裂剥落,不起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案所述的船舶装饰用磨砂覆膜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请参见图1,其说明本案一实施例的船舶装饰用磨砂覆膜板,其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磨砂装饰层1、抗刮层2、第一耐腐层3、粘结剂层4、第二耐腐层5、钢板层6和第三耐腐层7;其中,第一耐腐层3、粘结剂层4与第二耐腐层5的厚度比为第一耐腐层3∶粘结剂层4∶第二耐腐层5=1.9-2.1∶1∶1.3-1.5。研究发现,第一耐腐层3、粘结剂层4与第二耐腐层5三者的厚度比存在一个较优比例,以使得第一耐腐层3、粘结剂层4与第二耐腐层5之间具备更加优异而稳定的粘合强度,增强覆膜板内部的整体刚性,使得覆膜板在含有盐分的潮湿环境中长期使用后不脱胶不开裂。

其中,钢板层6的厚度优选为1.5-5mm。

其中,粘结剂层4的厚度优选为8-15μm。粘结剂层4的厚度应被限定,若小于8μm,则会造成粘结剂层4的粘结强度下降;若大于15μm,则会导致第一耐腐层3、粘结剂层4与第二耐腐层5之间的应力增加,不利于覆膜板的结构稳定性。

其中,第三耐腐层7的厚度优选为15-25μm。

其中,抗刮层2的厚度优选为10-15μm。抗刮层2一般优选为含氟树脂,抗刮层2的厚度应被限定,若其厚度小于10μm,则会导致抗刮层2的抗刮性能下降,若其厚度大于15μm,则会造成抗刮层2与第一耐腐层3的结合强度下降。

其中,钢板层6表面优选设置有蜂巢状凹槽。蜂巢状凹槽可以增加钢板层6的整体刚性,提高钢板层6的抗拉伸强度;同时,蜂巢状凹槽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与耐腐层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钢板层6与耐腐层的结合稳定性。蜂巢状凹槽的深度优选占钢板层6厚度的20-25%。

本案制得的船舶装饰用磨砂覆膜板能有效防止海水中盐分的侵蚀,抗刮性能强。

表面耐(MEK)溶剂擦拭:次数≥400;

弱酸弱碱试验:5%的NaOH和36%的醋酸溶液分别滴在试板上,120分钟后无变色;

耐湿性:样品四周封边,50℃×90%RH,240小时后无异常;

中性盐雾试验(GBT 10125-1997):

a.切边保护:240h,符合GB/T6461中规定10级;

b.切边保护:96h,折弯边涂层完好;

c.切边不保护:96h,切边未出现宽度大于2mm的漆膜起泡或脱落,未出现黄锈。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