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瓦楞纸板烘干预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7461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瓦楞纸板烘干预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瓦楞纸板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瓦楞纸板烘干预热装置。



背景技术:

瓦楞纸板又称波纹纸板。由至少一层瓦楞纸和一层箱板纸(也叫箱纸板)粘合而成,具有较好的弹性和延伸性。主要用于制造纸箱、纸箱的夹心以及易碎商品的其他包装材料。用土法草浆和废纸经打浆,制成类似黄纸板的原纸板,再机械加工使轧成瓦楞状,然后在其表面用硅酸钠等胶粘剂与箱板纸粘合而成。它有很高的机械强度,能抵受搬运过程中的碰撞和摔,因此在包装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波浪形芯纸夹层和纸板通过胶水粘合前后,需要先进行预热、烘干,再进入后续的裁切步骤,生产过程中,一般是采用预热缸来进行预热、烘干的。现有的瓦楞纸板烘干烘干预热装置结构较复杂,而且预热效果差,难以瓦楞纸板两面同时预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瓦楞纸板烘干预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瓦楞纸板烘干烘干预热装置结构较复杂,而且预热效果差,难以瓦楞纸板两面同时预热等一系列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瓦楞纸板烘干预热装置,包括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上侧中部设置有烘干预热装置,所述传送装置上侧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贯穿与烘干预热装置设置,所述传送带两端设置有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一侧设置有第一飞轮,所述传送装置底部安装有传送电机,所述传送电机一侧设置有第二飞轮,所述第一飞轮和第二飞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烘干预热装置两侧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烘干预热装置顶部内壁设置有第一烘干灯,所述烘干预热装置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烘干预热装置底部内壁设置有第二烘干灯,所述传送装置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第一烘干灯、从动轮、传送电机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一侧电性连接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下侧设置有操作面板。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上侧设置有压紧辊,所述传送带与压紧辊之间设置有瓦楞纸板。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均匀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瓦楞纸板烘干预热装置,通过控制器一侧电性连接有显示屏,便于显示烘干预热装置内的温度进行显示,显示屏下侧设置有操作面板,便于控制传送装置和烘干预热装置的开闭,通过传送带上侧设置有压紧辊,能够对瓦楞纸板进行压紧便于输送烘干预热,传送带与压紧辊之间设置有瓦楞纸板,通过传送带上设置有矩形孔,矩形孔均匀排列,便于对瓦楞纸板两面进行烘干预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皮带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送装置,2-烘干预热装置,3-进料口,4-出料口,5-第一烘干灯,6-第二烘干灯,7-从动轮,8-主动轮,9-传送电机,10-第一飞轮,11-皮带,12-第二飞轮,13-传送带,14-压紧辊,15-瓦楞纸板,16-温度传感器,17-控制器,18-显示屏,19-操作面板,20-矩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2所示,一种瓦楞纸板烘干预热装置,包括传送装置1,传送装置1上侧中部设置有烘干预热装置2,传送装置1上侧设置有传送带13,便于输送瓦楞纸板15,传送带13贯穿与烘干预热装置2设置,传送带13两端设置有主动轮8和从动轮7,主动轮8一侧设置有第一飞轮10,传送装置1底部安装有传送电机9,传送电机9一侧设置有第二飞轮12,第一飞轮10和第二飞轮12通过皮带11连接,烘干预热装置2两侧设置有进料口3和出料口4,所述烘干预热装置2顶部内壁设置有第一烘干灯5,烘干预热装置2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6,烘干预热装置2底部内壁设置有第二烘干灯6,传送装置1一侧设置有控制器17,第一烘干灯5、从动轮7、传送电机9和温度传感器16均与控制器17电性连接,控制器17一侧电性连接有显示屏18,便于显示烘干预热装置2内的温度进行显示,显示屏18下侧设置有操作面板19,便于控制传送装置1和烘干预热装置2的开闭,传送带13上侧设置有压紧辊14,能够对瓦楞纸板15进行压紧便于输送烘干预热,传送带13与压紧辊14之间设置有瓦楞纸板15,传送带13上设置有矩形孔20,矩形孔20均匀排列,便于对瓦楞纸板15两面进行烘干预热。

工作原理:将待烘干预热的瓦楞纸板15放置在传送带13上,通过压紧辊14进行上侧压紧便于输送,瓦楞纸板15由进料口3进入烘干预热装置2,通过设有的第一烘干灯5和第二烘干灯6,能够对瓦楞纸板15两面进行预热,随后瓦楞纸板15通过出料口4排出烘干预热装置2。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