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单面夜光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7763阅读:8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料,更具体的说是涉及涤纶单面夜光面料。



背景技术:

荧光面料,因其特殊的性能,能够发出荧光,使得在一些安全系数较高的领域上广为使用,例如安全帽、救生衣、甚至一些跑步鞋上,都有着很广泛的应用。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荧光面料,在强光下往往无法识别,使得无法起到正常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强光下仍然能够具有较好识别效果的荧光面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涤纶单面夜光面料,包括涤纶基层,所述涤纶基层上设置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上设置有夜光层,所述夜光层包括朝向涤纶层的第一空槽和背向涤纶层的第二空槽,所述弹性层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嵌入到第一空槽中,所述第二空槽底部设置有夜光涂层,所述第二空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反光片,所述夜光层上还设置有透明的胶黏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空槽内设置有玻璃珠,所述玻璃珠位于胶黏层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空槽和第二空槽的截面均为梯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梯形为等腰梯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起的截面为半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层为聚氨酯弹性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胶黏剂层为PU胶。

在本实用新型中,以涤纶基层作为基本,通过夜光层的设置,使得整个布料具有夜光的效果,夜光层上设置的第二空槽,夜光涂层设置在第二空槽的底部,同时通过在第二空槽的内壁上设置反光片,来提高夜光涂层在散发出夜光时,能够经过放光片的反射之后散发出去,这样在强光照射下,能够形成一个光差区域,这样即使在强光状态下,仍然能够对于夜光面料的识别作用。同时通过弹性层的设置,提高整体面料的弹性,同时弹性层上使得凸起嵌入到第一空槽中,能够起到一个较好的缓冲作用,夜光层本身的弹性较弱,这样能够在收到弯曲力的时候,能够起到一个缓冲作用。最后通过透明的胶黏层的设置,能够起到一个对于整个荧光层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涤纶基层;2、弹性层;3、夜光层;4、第一空槽;5、第二空槽;6、凸起;7、夜光涂层;8、反光片;9、胶黏层;10、玻璃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一种涤纶单面夜光面料,包括涤纶基层1,所述涤纶基层1上设置有弹性层2,所述弹性层2上设置有夜光层3,所述夜光层3包括朝向涤纶层的第一空槽4和背向涤纶层的第二空槽5,所述弹性层2上设置有凸起6,所述凸起6嵌入到第一空槽4中,所述第二空槽5底部设置有夜光涂层7,所述第二空槽5的内壁上设置有反光片8,所述夜光层3上还设置有透明的胶黏层9。

在本实用新型中,以涤纶基层1作为基本,通过夜光层3的设置,使得整个布料具有夜光的效果,夜光层3上设置的第二空槽5,夜光涂层7设置在第二空槽5的底部,同时通过在第二空槽5的内壁上设置反光片8,来提高夜光涂层7在散发出夜光时,能够经过放光片的反射之后散发出去,这样在强光照射下,能够形成一个光差区域,这样即使在强光状态下,仍然能够对于夜光面料的识别作用。同时通过弹性层2的设置,提高整体面料的弹性,同时弹性层2上使得凸起6嵌入到第一空槽4中,能够起到一个较好的缓冲作用,夜光层3本身的弹性较弱,这样能够在收到弯曲力的时候,能够起到一个缓冲作用。最后通过透明的胶黏层9的设置,能够起到一个对于整个荧光层的保护作用。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空槽5内设置有玻璃珠10,所述玻璃珠10位于胶黏层9内。

通过玻璃珠10的设置,可以使得无论是进光还是出光,都会经过折射,使得在强光下,更加容易识别,同时胶黏层9也能够起到对于玻璃珠10固定在荧光层上的作用。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空槽4和第二空槽5的截面均为梯形。

梯形为较为稳定的结构,具有较好的抗冲击能力,使得整体布料能够具有更好的缓冲效果,特别是在第二空槽5设置成梯形,由于反光片8是贴合在内壁的,梯形两个斜边具有一定的斜度,能够使得在反光过程中,有一个更好的聚光效果。使得荧光的亮度更高。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梯形为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为一个稳定的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体布料的缓冲性能。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凸起6的截面为半圆形。

凸起6截面设置成半圆形,能够起到一个更好的缓冲性能。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弹性层2为聚氨酯弹性体。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胶黏剂层为PU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