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耐压壳体密封焊接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07644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耐压壳体密封焊接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焊接辅助装置,具体而言是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耐压壳体密封焊接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核电站的控制棒驱动器机构中,耐压壳体与压力容器crdm管座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和密封焊以形成密闭的一回路压力边界。在核电站整个运行寿命周期中,往往因换料、工艺运输等原因需要拆卸耐压壳体,工艺过程为切割、拆卸、换料(运输)、装配、焊接,现有的装置不易满足控制棒驱动机构十次以上拆装的要求,还可能损坏管座。因此,设计出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且能满足控制棒驱动机构30次以上拆装要求的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耐压壳体密封焊接辅助装置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且能满足控制棒驱动机构30次以上拆装要求的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耐压壳体密封焊接辅助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耐压壳体密封焊接辅助装置,包括基环、内环、外环、耐压壳体和管座,其特征是基环的内环面上沿轴向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内环,基环的外环面上沿轴向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外环,基环、内环和外环同轴线布置,内环的内环面与耐压壳体上的外环状焊耳的外沿配合,外环的外环面与管座上的内环状焊耳的内沿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基环的内环面上沿轴向设置有三个内环,基环的外环面上设置有三个外环。

本发明采用多层结构,当第一层焊接切割达到5次后,去掉第一层,开始使用第二层,依此类推,可实现至少30次焊接切割。本发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基环、内环和外环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环;2-内环;3-外环;4-耐压壳体;4.1-外环状焊耳;5-管座;5.1-内环状焊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所示的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耐压壳体密封焊接辅助装置,包括基环1、内环2、外环3、耐压壳体4和管座5,基环1的内环面上沿轴向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内环2,基环1的外环面上沿轴向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外环3,基环1、内环2和外环3同轴线布置,内环2的内环面与耐压壳体4上的外环状焊耳4.1的外沿配合,外环3的外环面与管座5上的内环状焊耳5.1的内沿配合。

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基环1的内环面上沿轴向设置有三个内环2,基环1的外环面上沿轴向设置有三个外环3。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耐压壳体密封焊接辅助装置,包括基环、内环、外环、耐压壳体和管座,其特征是基环的内环面上沿轴向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内环,基环的外环面上沿轴向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外环,基环、内环和外环同轴线布置,内环的内环面与耐压壳体上的外环状焊耳的外沿配合,外环的外环面与管座上的内环状焊耳的内沿配合。本发明采用多层结构,当第一层焊接切割达到5次后,去掉第一层,开始使用第二层,依此类推,可实现至少30次焊接切割。本发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骆青松;周军城;唐宝强;张晓辉;彭威伟;朱增辉;周梓丞;李杰;梅国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7.07.31
技术公布日:2017.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