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透气复合服装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63291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透气复合服装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服装面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透气复合服装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户外运动,因此运用而生的户外运动产品也越来越多,运动装更是人们首选的户外运动装备;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服装大多是化纤合成材料或化纤与面料混合,这种面料制成的运动装,多数没有防水、透气的功能,无法满足户外运动的需求。另外,传统的制作服装本体的面料防水性及透气性不好,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防水透气复合服装面料。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水透气复合服装面料,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复合的防水表层、保暖中间层和透气里层,其中,所述的防水表层为双层复合结构,其中,外层为密闭第一透气孔的pu膜,内层为pur微多孔膜,在pur微多孔膜上还采用棉线穿过并在pur微多孔膜两侧交织,所述pur微多孔膜上还设有至少一端被所述棉线遮挡的第二透气孔;

所述保暖中间层采用中空涤纶纤维与棉纤维分别作为经纱和纬纱并交织而成;

所述透气里层采用由第一纤维束与第二纤维束交叉编织组成的里层纱线分别作为里层经纱和里层纬纱相互垂直交织而成,每股里层纱线的第一纤维束与第二纤维束交叉编织后形成多个交叉点,相邻两个交叉点之间形成交叉腔,相邻两股里层纬纱分别穿过同一股里层经纱上相邻的两个交叉腔,每股里层经纱的第一纤维束与第二纤维束分别穿过同一股里层纬纱上相邻的两个交叉腔,且每股里层经纱上的第一纤维束或第二纤维束与其相邻股里层经纱上的第二纤维束或第一纤维束一起穿过同一股里层纬纱的同一个交叉腔。

优选的,所述的pu膜上的第一透气孔的孔径为0.02-0.05μm。

优选的,所述的pur微多孔膜上的第二透气孔的孔径为0.03-0.08μm。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透气孔与第二透气孔在垂直位置上相互错开。

优选的,所述的中空涤纶纤维上还设有远红外陶瓷粉颗粒。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纤维束采用蚕丝纤维束,第二纤维束采用棉纤维束。

更优选的,所述的透气里层上的经密为60根/cm,纬密为40根/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防水表层采用两层分别设置透气孔的薄膜复合,其中,将疏水透气性较好的pu膜作为外层,并在内层上缝制覆盖第二透气孔一端的棉纱。一方面可以堵住第二透气孔,避免外部水汽渗透,另一方面,棉纱可在外层与内层之间形成间隔,为错开的第一透气孔与第二透气孔之间构筑透气通道,不影响透气。

(2)保暖中间层采用中空涤纶纤维与棉纤维混编而成,中空涤纶纤维的中空部位可存在大量静止空气,有效提高面料的热绝缘效果,中空涤纶纤维上还可以纺丝时即熔入远红外陶瓷颗粒,可以吸收太阳光等的远红外线并转换成热能,也可将人体的热量反射而获得保暖效果。

(3)透气里层采用第一纤维束与第二纤维束构成的交叉式结构,这种编织结构可保证足够的结合强度与一定的蓬松柔软度,一方面最大化发挥蚕丝纤维束与棉纤维束贴身舒适效果,另一方面不影响体表的透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保暖中间层的中空涤纶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透气里层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水表层,11-pu膜,12-第一透气孔,13-pur微多孔膜,14-第二透气孔,15-棉线,2-保暖中间层,21-中空涤纶纤维,22-远红外陶瓷粉颗粒,3-透气里层,31-里层纬纱,32-里层经纱,33-第一纤维束,34-第二纤维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防水透气复合服装面料,其结构参见图1所示,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复合的防水表层1、保暖中间层2和透气里层3,其中,所述的防水表层1为双层复合结构,其中,外层为密闭第一透气孔12的pu膜11,内层为pur微多孔膜13,在pur微多孔膜13上还采用棉线15穿过并在pur微多孔膜13两侧交织,所述pur微多孔膜13上还设有至少一端被所述棉线15遮挡的第二透气孔14;

所述保暖中间层2采用中空涤纶纤维21与棉纤维分别作为经纱和纬纱并交织而成;

所述透气里层3采用由第一纤维束33与第二纤维束34交叉编织组成的里层纱线分别作为里层经纱32和里层纬纱31相互垂直交织而成,每股里层纱线的第一纤维束33与第二纤维束34交叉编织后形成多个交叉点,相邻两个交叉点之间形成交叉腔,相邻两股里层纬纱31分别穿过同一股里层经纱32上相邻的两个交叉腔,每股里层经纱32的第一纤维束33与第二纤维束34分别穿过同一股里层纬纱31上相邻的两个交叉腔,且每股里层经纱32上的第一纤维束33或第二纤维束34与其相邻股里层经纱32上的第二纤维束34或第一纤维束33一起穿过同一股里层纬纱31的同一个交叉腔,参见图3所示。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pu膜11上的第一透气孔12的孔径为0.02-0.05μm。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pur微多孔膜13上的第二透气孔14的孔径为0.03-0.08μm。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透气孔12与第二透气孔14在垂直位置上相互错开,参见图1所示。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中空涤纶纤维21上还设有远红外陶瓷粉颗粒22,参见图2所示。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纤维束33采用蚕丝纤维束,第二纤维束34采用棉纤维束。更优选的,所述的透气里层3上的经密为60根/cm,纬密为40根/cm。

实施例1

一种防水透气复合服装面料,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复合的防水表层1、保暖中间层2和透气里层3,其中,防水表层1为双层复合结构,其中,外层为密闭第一透气孔12的pu膜11,内层为pur微多孔膜13,在pur微多孔膜13上还采用棉线15穿过并在pur微多孔膜13两侧交织,pur微多孔膜13上还设有一端被棉线15遮挡的第二透气孔14;

保暖中间层2采用中空涤纶纤维21与棉纤维分别作为经纱和纬纱并交织而成;

透气里层3采用由第一纤维束33与第二纤维束34交叉编织组成的里层纱线分别作为里层经纱32和里层纬纱31相互垂直交织而成,每股里层纱线的第一纤维束33与第二纤维束34交叉编织后形成多个交叉点,相邻两个交叉点之间形成交叉腔,相邻两股里层纬纱31分别穿过同一股里层经纱32上相邻的两个交叉腔,每股里层经纱32的第一纤维束33与第二纤维束34分别穿过同一股里层纬纱31上相邻的两个交叉腔,且每股里层经纱32上的第一纤维束33或第二纤维束34与其相邻股里层经纱32上的第二纤维束34或第一纤维束33一起穿过同一股里层纬纱31的同一个交叉腔,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中,pu膜11上的第一透气孔12的孔径为0.04μm。

本实施例中,pur微多孔膜13上的第二透气孔14的孔径为0.06μm。

本实施例中,第一透气孔12与第二透气孔14在垂直位置上相互错开,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中,中空涤纶纤维21上还设有远红外陶瓷粉颗粒22,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中,第一纤维束33采用蚕丝纤维束,第二纤维束34采用棉纤维束。述的透气里层3上的经密为60根/cm,纬密为40根/cm。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有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pu膜11上的第一透气孔12的孔径为0.02μm,pur微多孔膜13上的第二透气孔14的孔径为0.03μm。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有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pu膜11上的第一透气孔12的孔径为0.05μm,pur微多孔膜13上的第二透气孔14的孔径为0.08μm。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