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在手套箱中冷压制备放射源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2089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放射源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于在手套箱中冷压制备放射源的装置。



背景技术:

粉末冶金冷压法制备放射源(中子源、γ源等)一般需要在手套箱中操作。由于受手套箱内部空间狭小且视线受限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制备过程中,操作人员在液压机下方放置压制模具时所需定位时间长且容易操作失误,造成模具倾倒、放射源粉体溢出等后果,可能会给手套箱内部带来严重放射性污染,同时还会导致操作人员所受辐射剂量增加。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压制效果好且能快速、准确地将压制模具定位的制备放射源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一)实用新型目的

根据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位时间短、操作简单且可大大增加冷压制备放射源操作稳定性的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适于在手套箱中冷压制备放射源的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底板和二柱液压机,二柱液压机包括两个立柱、冲压柱及顶板;其中底板相对称的两侧各开有一个“U”型槽,二柱液压机下端的两个立柱分别卡在该两个“U”型槽内,该两个“U”型槽的尺寸与二柱液压机的两个立柱的直径匹配;底板的中部还开有一个表面光滑的滑动槽,该滑动槽为“喇叭型”设计,滑动槽由底板一端开口起一直延伸至二柱液压机的冲压柱正下方止且开口尺寸由大逐渐变小;冲压柱下方的滑动槽的尺寸与冲压模具的直径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材质为聚乙烯。

优选地,所述二柱液压机由液压站油缸提供动力。

优选地,所述二柱液压机的二个立柱和冲压柱的上端均位于二柱液压机的顶板上。

(三)有益效果

利用该装置在手套箱中制备放射源,避免了操作人员单纯依靠手和眼睛将冷压模具对准冲压柱,减少了模具定位时间及操作时间。使用本装置只需模具从“喇叭型”的滑动槽的一端推至尽头(冲压柱下方),即完成了定位工作,整个定位过程只需1~2秒即可完成,而传统的定位过程则需要10~20秒,因此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所受辐射剂量且避免了因操作失误导致的模具倾倒及放射源粉体溢出等后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压制备放射源的装置示意图;其中1是冲压柱;2是顶板;3是立柱;4是底板;5是“U”型槽;6是滑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一种适于在手套箱中冷压制备放射源的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底板4和二柱液压机,二柱液压机包括两个立柱3、冲压柱1及顶板2;其中底板4相对称的两侧各开有一个“U”型槽5,二柱液压机的下端两个立柱3分别卡在该两个“U”型槽5内,该两个“U”型槽5的尺寸与二柱液压机的两个立柱3的直径匹配;底板4的中部还开有一个表面光滑的滑动槽6,该滑动槽6为“喇叭型”设计,滑动槽6由底板4一端开口起一直延伸至二柱液压机的冲压柱1的正下方止且开口尺寸由大到小;冲压柱1下方的滑动槽6的尺寸与冲压模具的直径相匹配;

所述底板4的材质为聚乙烯;所述二柱液压机由液压站油缸提供动力;所述二柱液压机的二个立柱3和冲压柱1的上端均位于二柱液压机的顶板2上。

在手套箱中使用该装置冷压制备放射源时,可根据待冷压放射源所在模具尺寸设计底板、滑动槽、两个立柱间距等尺寸,然后将两个立柱卡于“U”型槽内。安装完成后,将模具放在滑动槽的开口端并推至滑动槽的尽头,此时模具的中心正对着冲压柱,即可进行冲压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