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双泵高速卧式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15991阅读:15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压双泵高速卧式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液压双泵高速卧式千斤顶,属于起重工具。
现有的卧式千斤顶,由于其采用的是单根泵芯结构,所以当使用时,在手柄向上运动过程中,因无泵芯,故压油不能使起重臂上升,只有在手柄下压过程中,才能通过泵芯油压而使起重臂上升。所以,在空载时,要使起重臂从最低高度升至最高高度需上、下泵动手柄达40多次,从而大大延长了修车时所需的辅助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在手柄上、下泵动过程中均具泵芯压油而能迅速将起重臂升举的、具有双泵芯结构的液压双泵高速卧式千斤顶。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液压双泵高速卧式千斤顶,由机架31和一个连接在机架31上的液压机构以及一个与液压机构的活塞杆20连接的起重臂34组成,在液压机构的液压分配器11上设有压力阀22及一对泵腔9、10,泵腔9、10内分别设置吸油阀钢球12、13和泵芯7、8的下部,泵芯7、8的上部与连接在液压分配器11上的揿手27连接,泵腔9、10的下部分别由压油油路26和压油油路21、17与油缸19相通,泵腔9、10的底端部与吸油总路14相通,吸油总路14与贮油腔24相通;压力阀22的阀腔底部与压油油路26相通,其中部由油路23与贮油腔24相通。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叙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机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俯视局部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A—A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机构由液压分配器11、泵芯7、8、揿手27、安全阀25、压力阀22、释放阀35、油路、油缸19、活塞杆20、贮油腔24等组成。泵腔9、10的上端开有密封槽,其内设置密封片32及尼龙挡圈33。将密封片32及尼龙挡圈33设置后,把泵芯7、8的下部分别插入泵腔9、10,从而实现了泵芯7、8的无泵体结构。泵芯8的上部具有一泵芯销座6,通过销轴5连接在揿手27的后端,泵芯7的上部通过销轴4与揿手27的前端连接,揿手27的中部由销轴3与液压分配器11上的凸台2连接而形成转动副。
本实用新型的压油油路17上设有半圆柱尼龙体18,由半圆柱尼龙体18将压油油路17变为半圆柱压油油路,并为设在压油油路21与压油油路17的交口处的单向阀钢球16限定了活动范围。克服了由于泵芯8离油缸19的压油油路较长向油缸19压油效果差的缺陷,当泵腔10吸油后,通过压油油路21将油压过单向阀钢球16,再经半圆柱的压油油路17而使油快速进入油缸19,从而迅速将活塞杆20推出。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机构通过其后轴38与机架31连接,活塞杆20的前端通过销轴39与起重臂34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压力阀22设在泵芯7的前端,当活塞杆20接触到的压力超过压力阀22的压力调定值时,则泵腔9吸油后,由于设在压油油路26端部的单向阀钢球15的关闭,从而使低压油通过压力阀22并经油路23而回入贮油腔24。设在液压机构的液压分配器11上靠近泵芯8处的安全阀25的作用是,当活塞杆20的受力超出安全阀25的压力调定值时,泵腔10的高压油由于单向阀钢球16的关闭而通过安全阀25进入油路28、29回入吸油总路14。设在液压分配器11上的释放阀35的作用是,当要使推出后的活塞杆20回复时,只要将释放阀35旋松,此时,油缸19内的压力油便会迅速经与油缸19相通的油路30和设在释放阀35底端的单向阀钢球36、再经油路37而直接流入贮油腔24。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只要将手柄1插入揿手27,用手握住手柄1将其下压,使其绕销轴3逆时针旋转,手柄1通过销轴5压下泵芯8,泵腔10内的压力油经压油油路21压过单向钢球阀16经压油油路17进入油缸19。此时泵芯7正好上抬,泵腔9形成负压使之从吸油总路14经吸油阀钢球12吸油,当手柄1揿至使泵芯7处于上死点时,以手柄1作用于揿手27而使其绕销轴3作顺时针旋转,泵芯7下压,吸油阀钢球12关闭,泵腔9的压力油经单向阀钢球15压入油缸19,活塞杆20向外推出,使与其连接的起重臂34绕支承轴40旋转而举升。在泵芯7下压的同时,泵芯8上升,泵腔10形成负压使之从吸油总路14经吸油阀钢球13吸油,吸入后的油经压油油路21、17而进入油缸19,使活塞杆20向外推,依此循环往复,实现连续向油缸19供油,直至通过活塞杆20将起重臂34举升至最高端。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提高了起重臂34在空载时的上升速度,起重臂34自最低端升至最高端所需泵动手柄的次数仅为原卧式千斤顶泵动手柄次数的五分之一,从而大大缩短了修车时所需的辅助时间。
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双泵高速卧式千斤顶,由机架(31)和一个连接在机架(31)上的液压机构以及一个与液压机构的活塞杆(20)连接的起重臂(34)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液压机构的液压分配器(11)上设有压力阀(22)及一对泵腔(9)、(10),泵腔(9)、(10)内分别设置吸油阀钢球(12)、(13)和泵芯(7)、(8)的下部,泵芯(7)、(8)的上部与连接在液压分配器(11)上的揿手(27)连接,泵腔(9)、(10)的下部分别由压油油路(26)和压油油路(21)、(17)与油缸(19)相通,泵腔(9)、(10)的底端部与吸油总路(14)相通,吸油总路(14)与贮油腔(24)相通;压力阀(22)的阀腔底部与压油油路(26)相通,其中部由油路(23)与贮油腔(24)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双泵高速卧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泵腔(9)、(10)的上端开有密封槽,其内设置密封片(32)及尼龙挡圈(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双泵高速卧式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压油油路(17)上设有半圆柱尼龙体(18)。
专利摘要一种液压双泵高速卧式千斤顶,属于起重工具,由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液压机构和与液压机构的活塞杆连接的起重臂组成,在液压机构的液压分配器上设有压力阀及一对泵腔,泵腔内分别设置吸油阀钢球和泵芯的下部,泵芯的上部与连接在液压分配器上的揿手连接,泵腔的下部分别由压油油路和压油油路与油缸相通,泵腔的底端部与吸油总路相通,吸油总路与贮油腔相通;压力阀的阀腔底部与压油油路相通,其中部由油路与贮油腔相通。本新型具有起重空载时升速快、起重臂自最低端升至最高端泵动手柄次数仅为原来的1/5、大大缩短修车所需的辅助时间等优点。
文档编号B66F3/24GK2220462SQ95239499
公开日1996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28日
发明者陈有源 申请人:中外合资常熟通润机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