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用于运输放射性材料的封装体以及用于支撑封装体的框架的组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693340阅读:来源:国知局
另一实施例,框架的第二部分包括多个结构件,多个结构件不再围绕包装体的主体,而是各自围绕封装体主体所包括的起吊耳轴,从而将封装体刚性连接到框架的所述第二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围绕该耳轴的这些结构件能够通过以受引导的方式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来安装在呈导轨状的支柱上(即使这不是最优选的实施例)。这些结构件通过机械保险元件固定在所述支柱上。
[0040]本发明的最后一个目标是一种用于运输放射性材料的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组件,其中,车辆包括平台,所述平台用于附接沿所述第一方向叠置在所述平台上的组件,并且框架的第一部分附接至所述平台。
[0041]在下文公开的详细的非限制性说明中,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42]本说明书将参考附图来给出,在附图中:
[0043]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组件的透视图,该组件包含用于运输放射性材料的封装体及其支撑框架;
[0044]图2是前图中所示组件的侧面视图,该组件安装在用于运输放射性材料的车辆上;
[0045]图3是属于前图中所示组件的运输框架的透视图;
[0046]图4示出前图中所示的框架的正视图;
[0047]图5是前图中所示框架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0048]图6是图3和图4中所示框架的俯视图;
[0049]图7是与图4类似的视图,所示的组件处于在跌落到撞击表面期间在帽被挤压之前所观察到的状态,其中,顶帽已被移除,并且其中,显示了封装体的盖;
[0050]图8是与图4类似的视图,所示的组件处于在跌落到撞击表面的期间帽在被挤压后所观察到的状态;
[0051]图9是与图5类似的视图,所示的组件处于与图8的组件相同的状态;
[0052]图10是与图7类似的视图,示出了根据替代性实施例的组件,其中该图也对应于沿图11的X-X线的剖视图;
[0053]图11是前图中所示组件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0054]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组件的一部分的剖视图,该组件包含用于运输放射性材料的封装体及其支撑框架;
[0055]图13是前图中所示组件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0056]图14是与图12类似的视图,示出了根据替代性实施例的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57]首先参考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组件100,其中,该组件100包括用于运输放射性材料的封装体I,以及用于对封装体进行支撑的支撑框架3。
[0058]组件I具有侧部主体2、基部以及对封装体的与基部相对的开口进行密封的盖。由于基部和盖在图1中分别被安装在封装体主体的两个端部处的两个减震帽6所覆盖,因此是不可见的。封装体具有纵向轴线8,所述纵向轴线相对于侧部主体2处于其中心,并且穿过盖和同一封装体的基部。轴线8被布置成大致平行于框架3,并且甚至更精确地被布置成平行于图2中所示的用于放射性材料20的道路运输的车辆的平台10,其中框架3被附接至平台
10。在这方面应当注意的是,组件100沿对应于竖直方向的第一方向12叠置在平台10上。封装体I同样沿该第一方向12叠置在框架3上。
[0059]通常,封装体形成内封装体的外壳并限定出用于容置放射性材料的腔体以及可能的储存篮。放射性材料例如可以是废料罐,或者仍然是核燃料组件。
[0060]框架3具有以下特征:被划分成两个单独的部分,S卩,第一部分14和刚性附接到封装体的第二部分16,其中,封装体和该第二部分形成单元18。
[0061]同样参照图1和图2,第一部分14包括四个支柱42,四个支柱42彼此平行并且垂直于车辆的平台10,四个支柱例如通过螺栓或类似的构件附接至车辆的平台。因此,沿第一方向12延伸的支柱42分布在假想的矩形的四个角处,并通过支架44类型的机械加强构件或类似的机械加强构件两两连接。这些支架沿纵向方向41延伸,并沿着封装体的主体布置在等间隔的位置处,并且因此将支柱42两两连接,支柱42沿同一方向41隔开。在四个支柱和支架44之间限定出空间26,空间26的整体形状呈长方体,在跌落的情况下,该单元18趋于移动穿过该空间,这将在下文中详细地描述。
[0062]就其本身而言,框架3的第二部分16包括围绕封装体的主体2的两个环形结构件
46。以轴线8为中心并分别布置成靠近主体2的两个端部的这两个结构件46在三个方向12、36和41上提供了封装体I到框架16的第二部分的刚性附接。
[0063]两个结构件46的中的每个由可被拆卸的两个部分辅助形成,每个部分大致延伸180°,并且形状呈半圆形。如在图4中可更容易地看到的,可使用螺栓或类似的构件来提供两个半圆形部分46a、46b的可拆卸连接,两个半圆形部分46a、46b共同形成结构件46,所述结构件46被布置在与方向12平行的平面中。
[0064]在本实施例中,支柱42采取沿方向12的导轨的形式。因此,围绕主体2的两个环形结构件46在这些呈导轨的形式的支柱42上以被引导的方式滑动。作为示例,对于两个结构件46的中的每个,两个支柱42被定位成使得它们与所讨论的结构件的两个沿直径方向对置的部分配合,如在图3和图4中可被更好的看到。
[0065]然而,在正常的运输条件下,环形结构件46通过易损剪切栓30固定在支柱42上。因此,如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的,当发生跌落后,只有当这些栓30断裂时,导轨42才使结构件46以受引导的方式沿第一方向12滑动。
[0066]换而言之,框架3的第一部分14和第二部分16通过多个易损剪切栓30相互连接,多个易损剪切栓被布置成使得两个部分14,16沿着封装体在框架上叠置的第一方向12相对于彼此固定。为了实现这点,每个易熔栓30横穿导轨42以及环状结构件46的半圆形下部部分46b ο
[0067]更精确地,导轨42的具有U形截面的两个分支以及容置在这两个分支之间的下部部分46b被栓30横穿。在这些元件之间的两个交界面中的每一个中,栓30具有形成断裂引发区域的凹槽50,如图5所示。
[0068]应当注意的是,连接至支柱42的每个环形结构件46的下部部分46b位于这样的结构内,可通过将环形结构件46的上部部分46b拆卸从而简单地从框架移除封装体。
[0069]本发明的特征之一在于以下事实:如果组件100沿第一方向12跌落并且框架的第一部分14向前指向,则易损栓30发生断裂,这于是使得单元18能够相对于第一部分14沿该相同的第一方向12移动。“向前”指向的表述必须被理解为是指:当沿第一方向发生跌落时,框架的第一部分14位于单元18的前方。因此,第一部分14是趋于首先撞击到撞击表面的部分。
[0070]参考图7示意性的示出了在撞击表面S上的跌落情况,撞击表面S是平坦的并且与方向12垂直,图7示出了第一部分14开始撞击在表面S上之后栓30立即被剪断,并导致单元18相对于该第一框架部分14沿第一方向12分离。在断裂后,由于呈导轨形式的支柱42和容置在这些导轨中的结构件46之间的配合,单元18相对于第一框架部分14以受引导的方式继续沿方向12滑动。
[0071]通过给定优选的相对移动方向,单元18可因此被引导穿过空间26,并且不会在该移动的过程中受阻。因此,封装体被框架的其他部分损坏的风险被大大减小。然而,尽管这不会对封装体产生的任何损坏,但框架3可被配置为:当栓30断裂后,框架的第二部分16通过一个或多个连接元件而保持与框架的第一部分的连接,所述一个或多个连接元件在相对移动过程中可塑性变形。这些可变形的连接元件52例如为梁,所述梁大致沿横向方向36对齐并且有可能沿竖直方向12稍微倾斜。它们将每个支柱42的下部部分连接到相应的环形结构件46的下部部分,如在图4中可见。在正常的运输条件下,这些梁52有助于将单元18机械地固定在框架的第一部分14上。它们被配置成:在剪切栓断裂以后,在跌落的情况下变形。
[0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