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复合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01410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保暖复合面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衣物面料,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衣物的保暖复合面料。
【背景技术】
[0002]保暖布料的研宄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从材料角度出发,不断开发出更舒适更保暖的材料作为保暖布料的原料,但这种研宄方向成本高、时间长,投入生产过程也更漫长,更多是西方纺织企业会投入大量资金开发新材料技术,他们拥有完整和先进的科研设备和众多经验丰富的开发团队,这些都是中国的企业很难实现的。另一种方向是通过对布料的结构进行改进,尤其是增加夹层这种做法成为主流研宄方向,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研宄方向逐渐遇到了瓶颈。原因有两点,首先是效果,增加一层新的保暖层肯定是可以达到保暖效果,但是想要取得进一步的效果就必须继续增加新的层数,但层数是有限的,一味的增加层数不仅会造成整体布料的臃肿,同时还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是夹层技术进步缓慢,更多的企业并没有意识到如何对夹层的结构进行改进才是这个技术的未来。因此如何对保暖布料的夹层结构进行改进不仅仅是对保暖布料的发展是一种帮助,更是给更多的纺织企业一种新的思路,使中国的纺织企业不用再向西方购买新兴的新材料技术也能够做好保暖布料领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暖复合面料,解决了无需通过增加保温层就能够增加衣服的保暖性。
[0004]—种保暖复合面料,包括:叠设的底面层和表面层,所述底面层和所述表面层的内表面设置有褶皱,所述底面层和所述表面层的内表面相互粘合形成内充有空气的凹凸层。
[0005]优选地,所述底面层和所述表面层的褶皱通过织造形成。
[0006]优选地,所述褶皱的截面为波浪状或三角锯齿状。
[0007]本发明结构的保暖复合面料由底面层和表面层通过粘合剂粘合而成,底面层和表面层内表面褶皱设置,形成粘合的凹凸层,由于凹凸层中会留有空气,当人将该保暖复合面料穿在身上时,凹凸层中封闭的空气会吸收人身上散发的体温,达到轻松保暖,柔和贴身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保暖复合面料中底面层和表面层的内表面为锯齿状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暖复合面料中底面层和表面层的内表面为锯齿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本实用新型保暖复合面料中底面层和表面层的内表面为波浪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11]图4为本实用新型保暖复合面料中底面层和表面层的内表面为波浪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利于对本发明的结构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0013]实施例1:
[0014]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保暖复合面料,包括:底面层10、表面层20以及凹凸层30 ο
[0015]底面层10和表面层20,底面层10和表面层20相互重叠设置,均由棉布或麻布通过粘合剂粘合而成,底面层10和表面层20的厚度均在Imm至2.5mm范围内。选用棉布或麻布制作复合面料,使得面料本身具有轻松保暖,柔和贴身、吸湿性、透气性甚佳等特点。进一步地,底面层和表面层的内表面褶皱设置,而褶皱的内表面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织造形成的。
[0016]凹凸层30,凹凸层30由底面层10和表面层20中褶皱的内表面相互粘合形成,凹凸层30中两个内表面褶皱的间隙中容置有空气,底面层10和表面层20的内表面通过粘合剂粘合后,凹凸层30中容置的空气被粘合剂密封在底面层10和表面层20之间,由于空气被封闭在凹凸层30中无法出去,通过吸收人的体温,可以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本实施例中,褶皱的截面为图1和图2所示的锯齿状,底面层10和表面层20的凸起锯齿通过粘合剂粘合后,形成保温复合面料。
[0017]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暖复合面料的原理细节进行详细说明。
[0018]由棉料构成的底面层10,由麻布编织构成的表面层20,底面层10和表面层20复合时的等面积对称设置,通过织造技术对棉料和麻布的内表面进行凹凸处理,在同一布料上形成连续锯齿状的凹下区域和突起区域,相邻的凹下区域和突起区域间隔交替设置,且表面层20和底面层10在使用粘合剂粘合时,需要将表面层20和底面层10各自的突起区域对应粘合在一起,使得粘合后的凹凸层30内的容置空间能够尽可能容置一定量的空气,空气被粘合剂密封在凹凸层30中,由于空气无法排出,通过吸收人的体温,可以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
[0019]实施例2:
[0020]结合图3和图4所示,一种保暖复合面料,包括:底面层10、表面层20以及凹凸层30 ο
[0021]底面层10和表面层20,底面层10和表面层20相互重叠设置,由天鹅绒或羊毛材质制作,最后通过粘合剂粘合形成复合面料,底面层10和表面层20的厚度均在Imm至
2.5mm范围内。选用天鹅绒或羊毛材质,使得面料本身具有轻松保暖,柔和贴身、吸湿性、透气性甚佳等特点。进一步地,底面层和表面层的内表面褶皱设置,而褶皱的内表面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织造形成的,从而解决了复合面料对外观、体感等要求。
[0022]凹凸层30,凹凸层30由底面层10和表面层20中褶皱的内表面相互粘合形成,凹凸层30中两个内表面褶皱的间隙中容置有空气,底面层10和表面层20的内表面通过粘合剂粘合后,凹凸层30中容置的空气被粘合剂密封在底面层10和表面层20之间,由于空气被封闭在凹凸层30中无法流去,通过吸收人的体温,可以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本实施例中,褶皱的截面为图3和图4所示的波浪状,底面层10和表面层20的凸起波浪的浪峰处通过粘合剂粘合后,形成保温复合面料。
[002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暖复合面料的原理细节进行详细说明。
[0024]由天鹅绒编制构成的底面层10,由羊毛材质构成的表面层20,通过织造技术对底面层10和表面层20的内表面进行凹凸处理,在同一布料上形成连续波浪状的凹下区域和突起区域,相邻的凹下区域和突起区域间隔交替设置,且表面层20和底面层10在使用粘合剂粘合时,需要将表面层20和底面层10各自的突起区域对应粘合在一起,使得粘合后的凹凸层30内的容置空间能够尽可能容置一定量的空气,空气被粘合剂密封在凹凸层30中,由于空气无法排出,通过吸收人的体温,可以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
[0025]本发明结构的保暖复合面料由底面层和表面层通过粘合剂粘合而成,底面层和表面层内表面褶皱设置,形成粘合的凹凸层,由于凹凸层中会留有空气,当人将该保暖复合面料穿在身上时,凹凸层中封闭的空气会吸收人身上散发的体温,达到轻松保暖,柔和贴身的效果。
[0026]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保暖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叠设的底面层和表面层,所述底面层和所述表面层的内表面设置有褶皱,所述底面层和所述表面层的内表面相互粘合形成内充有空气的凹凸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层和所述表面层的褶皱通过织造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褶皱的截面为波浪状或三角锯齿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暖复合面料,包括:叠设的底面层和表面层,底面层和表面层的内表面设置有褶皱,底面层和表面层的内表面相互粘合形成内充有空气的凹凸层。有益效果为:底面层和表面层内表面褶皱设置,形成粘合的凹凸层,由于凹凸层中会留有空气,当人将该保暖复合面料穿在身上时,凹凸层中封闭的空气会吸收人身上散发的体温,达到轻松保暖,柔和贴身的效果。
【IPC分类】B32B7-12, B32B9-02, B32B3-28, B32B9-04
【公开号】CN204309335
【申请号】CN201420425102
【发明人】吴一鸣
【申请人】北极绒(上海)纺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4年7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