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桄榔种子萌发的方法_4

文档序号:9673371阅读:来源:国知局
醇浸种0.5分钟,再用质量分数为1%的次氯酸钠水溶液浸种5分钟,最后用无菌蒸馏水冲洗3次。将第二次消毒后的每组桄榔种子均匀摆放到玻璃培养皿内(直径为13cm的玻璃培养皿内预先铺满珍珠岩,经过120°C高温灭菌处理20分钟),封口膜封口后置于光照培养箱内培养90天。CAl、CA2、CA3、设置光照培养箱每天8:00至20:00进行光照,光照强度为1000?30001x,培养温度为30°C;其余时间为黑暗,培养温度为30°(3。081工82工83工84组设置光照培养箱每天8:00至20:00进行光照,光照强度为1000?30001x,培养温度为30°C;其余时间为黑暗,培养温度为20°C。
[0109]90天后以胚根突破种皮的桄榔种子粒数占每组供试种子粒数的百分比记为种子萌发率,CA1、CA2、CA3、CA4组的种子萌发率分别为83%、66%、77%、63%,平均萌发率达72.25%;而081丄82丄83丄84组的种子萌发率分别8%、0%、3%、1%,平均萌发率达3%。说明萌发培养过程中培养温度一直维持在30°C能使桄榔种子的萌发率提高24倍。
[0110]对比例3
[0111]I)采种、消毒:2014年9月,在广西药用植物园内采收成熟的桄榔果实,将种子剥出后再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干净,室内阴干I天,筛取灰黑色坚硬的种子400粒,平均分成八组,其中四组用300mL的质量分数为0.1 %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5分钟,过滤出桄榔种子后用蒸馏水冲洗3遍。
[0112]2)将四组第一次消毒后的桄榔种子分别与湿珍珠岩按体积比为1:3混合均匀,密封后,在10°C下层积90天,得到四组层积后的桄榔种子。其中,湿珍珠岩由I重量份的珍珠岩和1.7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得到。
[0113]3)脱水处理:将四组层积后的桄榔种子分别与3000g硅胶混合后置于干燥器内脱水3小时。
[0114]4)萌发培养:将四组依次经过层积和脱水处理后的桄榔种子取出,标记为CMl、012、013、014,之后将这四组桄榔种子分别先用体积份数为75%的乙醇浸种0.5分钟,再用质量分数为1%的次氯酸钠水溶液浸种5分钟,最后用无菌蒸馏水冲洗3次。将第二次消毒后的每组桄榔种子均匀摆放到玻璃培养皿内(直径为13cm的玻璃培养皿内预先铺满珍珠岩,经过120°C高温灭菌处理20分钟),封口膜封口后置于光照培养箱内培养90天。另外四组标记为CNl、CN2、CN3、CN4,至始至终不做任何处理,将每组桄榔种子均匀摆放到玻璃培养皿内(直径为13cm的玻璃培养皿内预先铺满珍珠岩,经过120°C高温灭菌处理20分钟),封口膜封口后置于光照培养箱内培养90天。八组中的每设置光照培养箱每天8:00至20:00进行光照,光照强度为1000?30001x,培养温度为30°C;其余时间为黑暗,培养温度为30°C。
[0115]90天后以胚根突破种皮的桄榔种子粒数占每组供试种子粒数的百分比记为种子萌发率,经层积处理的CMl、CM2、CM3、CM4组的种子萌发率分别为56 %、66 %、58 %、76 %,平均萌发率达64%;而未经任何处理的0~1、0吧、0似、0~4组的种子萌发率分别2%、6%、0%、2%,平均萌发率达2.5%。说明经第一次消毒、过层积处理、第二次消毒灯处理后使桄榔种子的萌发率提高25.6倍。
[0116]对比例4
[0117]按实施例2所示的方法培养四组桄榔子种子,标记为0?1、0?2、0?3、0?4,其种子萌发率分别为92%、95%、90%、97%,平均萌发率达93.5%;对比例1中的(^1、(^2、(^3、(^4的种子萌发率分别为68 %、78%、85 %、73 %,平均萌发率达76 %,说明本发明能进一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0118]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主权项】
1.一种促进桄榔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桄榔种子与湿珍珠岩按体积比为1: 3混合均匀,密封后,在10-15°c下层积90天,得到层积后的桄榔种子; 步骤二、将所述层积后的桄榔种子装入牛皮纸袋中后,置于装有干燥硅胶的干燥器中,室温干燥3h,得到干燥的桄榔种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桄榔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珍珠岩由I重量份的珍珠岩和1.4-2重量份的无菌水混合后制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桄榔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器中所述层积后的桄榔种子与所述干燥硅胶的体积比为I: 10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桄榔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将所述桄榔种子与所述湿珍珠岩混合之前,还包括对所述桄榔种子进行杀菌的步骤,其具体步骤为: 将所述桄榔种子放入质量分数为0.1 %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5min后,取出,用无菌水冲洗2-3次。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促进桄榔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步骤一中对所述桄榔种子进行杀菌之后,将所述桄榔种子与所述湿珍珠岩混合之前,向所述湿珍珠岩中加入体积为所述湿珍珠岩体积20-30 %的气相白炭黑,其中,一半的所述气相白炭黑吸收有自重10-20倍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另一半的所述气相白炭黑吸收有自重3-5倍的2.5%多杀菌素悬浮剂1000-1500倍液。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桄榔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三、对干燥的桄榔种子进行杀菌,其具体步骤为: 先将干燥的桄榔种子放入体积分数为75 %的乙醇水溶液中浸泡0.5min,取出,再放入质量分数为1%的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浸泡5min,取出,用无菌水冲洗3次,得到杀菌后的干燥的桄榔种子。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促进桄榔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四、对步骤三中得到的杀菌后的干燥的桄榔种子进行萌发培养,其具体步骤为: 在直径为13cm的培养皿中均匀地铺设厚度为l-2cm的珍珠岩后,向培养皿中加入100-1lOmL无菌水,再将50粒所述杀菌后的干燥的桄榔种子置于培养皿中,与珍珠岩混合均匀,之后用封口膜将培养皿密封,在30°C下,每天先在光照条件下培养12h,再在黑暗条件下培养12h,连续培养90天。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促进桄榔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还包括: 在培养皿中铺设珍珠岩之前,向培养皿的底部均匀铺设厚度为0.8-lcm的麦饭石球,并向培养皿中倒入10-15g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150倍液,之后在所述麦饭石球上铺设一层与培养皿直径相同的滤纸,珍珠岩铺设在所述滤纸上; 将杀菌后的干燥的桄榔种子置于培养皿中之后,与珍珠岩混合均匀之前,向珍珠岩中加入10-20g的吸收有自重200-300倍杀菌剂的保水剂,之后与珍珠岩和杀菌后的干燥的桄榔种子混合均匀,最后向珍珠岩的表面均匀喷洒5-10g的甘油,其中,所述杀菌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溶菌酶0.2-0.3份、溶壁酶0.3-0.5份、壳聚糖0.1-0.2份、木醋液1_3份和水20-30份。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促进桄榔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的底部涂覆有光触媒,所述的促进桄榔种子萌发的方法,还包括: 用封口膜将所述培养皿密封后,每天在光照条件下培养时,用紫外光照射所述培养皿的底部3-5min,连续照射90天。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桄榔种子萌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桄榔种子与湿珍珠岩按体积比为1:3混合均匀,密封后,在10-15℃下层积90天,得到层积后的桄榔种子;步骤二、将所述层积后的桄榔种子装入牛皮纸袋中后,置于装有干燥硅胶的干燥器中,室温干燥3h,得到干燥的桄榔种子。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和能提高种子发芽率等优点。
【IPC分类】A01C1/00, A01C1/08
【公开号】CN105432181
【申请号】CN201510923276
【发明人】黄燕芬, 朱艳霞, 潘春柳, 董青松, 柯芳, 韦坤华, 缪剑华
【申请人】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4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