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安保服务机器人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62750阅读:724来源:国知局
智能安保服务机器人平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智能机器人领域,特指一种智能安保服务机器人平台。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城市公共场所使用的安防装置多为监控设备和人力安保人员,功能也局限在监控和提示等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超市、机场、车站及物流中心等大型人流物流场所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大中城市的高层、高档商用楼日益增多,复杂的社会与工程环境要求其保安自动化需求日趋迫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制方便、安全可靠、智能化程度高的智能安保服务机器人平台。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种智能安保服务机器人平台,包括:
[0006]移动机器人平台,作为机器人主体并用来完成移动;
[0007]主控模块,用于分析信号并处理;
[0008]传感器模块,用于检测机器人主体的周围环境;
[0009]交互模块,用于进行人机交互以及远程控制;
[0010]网络模块,用来使主控模块与远端进行通讯;
[0011]防暴执行模块,所述防暴执行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之间采用电连接。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机器人平台上还包括防暴执行模块,所述防暴执行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之间采用电连接。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暴执行模块包括安装在移动机器人平台上的防暴叉,所述防暴叉由远程控制所述主控模块开启,并由驱动部件完成驱动。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暴叉在正常状态下为收起状态,在紧急情况下由远程控制人员控制启动。
[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暴执行模块还包括警报器,用来实现声光报警。
[00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烟雾传感器和/或化学传感器。
[00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机器人平台为四轮移动部件,其中两轮为主动轮,两轮为辅助支撑的万向轮。
[00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机器人平台上的底盘模块由主控模块控制,用来进行自主巡逻和自主导航。
[00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交互模块包括安装在所述移动机器人平台上的显示单元、视频监控设备以及语音交互设备,所述显示单元上有一键报警部件,用户通过一键报警部件并通过网络模块向远端发出报警信息,通过所述显示单元和语音交互设备实现与远程视频通话。
[00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显示单元为平板电脑,正常情况下显示公共信息及预警信息;在用户一键报警时,所述移动机器人平台上的摄像头来对报警过程进行摄像。
[00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网络模块通过网络构架使主控模块通过wifi或3G/4G方式与远端进行通讯。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安保服务机器人平台,控制方便、安全可靠、智能化程度高,它能够有效的执行城市公共场所的安保工作,实现上电后的巡逻,实时监控周围环境并具有一键报警功能,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对非法人员进行捕获和制暴执行,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组成示意图。
[0024]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应用实例中防暴叉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例说明:
[0026]1、移动机器人平台;2、主控模块;3、传感器模块;4、交互模块;5、网络模块;6、防暴执行模块;7、防暴叉;8、警报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安保服务机器人平台,包括:
[0029]移动机器人平台I,作为机器人主体并用来完成移动;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足式或轮式移动方式、或其他类型的移动方式。
[0030]主控模块2,用于分析信号并处理;在具体应用时,其设置在移动机器人平台I上,一般包括主控机和控制板。
[0031]传感器模块3,用于检测机器人主体的周围环境;在具体应用时,一般包括但不仅限于烟雾传感器以及化学传感器等,当信号达到设定值时,主控模块2会发出警报。
[0032]交互模块4,用于进行人机交互以及远程控制。
[0033]网络模块5,通过网络构架来使主控模块2能通过wif1、3G/4G等方式与远端进行通讯。
[0034]作为优先方案,移动机器人平台I上还包括防暴执行模块6,与主控模块2之间采用电连接。
[0035]在本实施例中,移动机器人平台I采用四轮移动方案,其中两轮为主动轮,两轮为辅助支撑的万向轮。另外,移动机器人平台I还有电源模块,给整个机器人平台供电。该机器人的底盘模块由主控模块2控制,具有自主巡逻自主导航功能,并具有自动充电功能。正常情况下,机器人处于巡逻模式。
[0036]在本实施例中,交互模块4包括安装在所述移动机器人平台I上的显示单元、视频监控设备以及语音交互设备,显示单元上有一键报警选项,用户可由此通过网络模块5向远端发出报警信息,并可通过显示单元和语音交互设备实现与远程视频通话。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单元为平板,正常情况下可显示公共信息及预警信息等,在用户一键报警时,可由安装在移动机器人平台I上的摄像头来对报警过程进行摄像,方便事后整理报警人信息。语音交互设备为麦克风阵列以及功放音响。在其他的应用实例中也可以利用平板显示单元内置的视频语音功能来进行交互。
[0037]在本实施例中,网络模块5是通过网络构架来使主控模块2能通过wif1、3G/4G等方式与远端进行通讯。在具体实施例中,网络构架可由移动机器人平台I通过附近的热点连入互联网,也可在移动机器人平台I上设置无线模块或通讯模块来进行3G/4G的联网。
[0038]在本实施例中,防暴执行模块6包括安装在移动机器人平台I上的防暴叉7和警报器8。如图2所示,用来驱动该防暴叉7的驱动装置为步进电机,防暴叉7由远程控制主控模块2开启,正常情况下是收起状态,紧急情况下由远程控制人员控制启动,电机驱动防暴叉7下行至适当位置,通过对移动机器人平台I的控制来实现捕获及制暴执行。
[0039]工作原理:正常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安保服务机器人平台在指定的区域内往返移动进行巡逻工作,远程控制人员通过查看监控设备来检测该区域。当有人过来使用一键报警时,监控设备对报警过程进行录像,同时远程控制人员可通过交互模块4和报警人进行视频通话来提供帮助。当机器人发出警报或远程控制人员发现紧急事故时,立刻启动预警提示功能并启动防暴执行模块6,对现场进行控制。
[0040]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智能安保服务机器人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机器人平台(I),作为机器人主体并用来完成移动; 主控模块(2),用于分析信号并处理; 传感器模块(3),用于检测机器人主体的周围环境; 交互模块(4),用于进行人机交互以及远程控制; 网络模块(5),用来使主控模块(2)与远端进行通讯; 防暴执行模块(6),所述防暴执行模块(6)与所述主控模块(2)之间采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安保服务机器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暴执行模块(6)包括安装在移动机器人平台(I)上的防暴叉(7),所述防暴叉(7)由远程控制所述主控模块(2)开启,并由驱动部件完成驱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安保服务机器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暴叉(7)在正常状态下为收起状态,在紧急情况下由远程控制人员控制启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安保服务机器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暴执行模块(6)还包括警报器(8),用来实现声光报警。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安保服务机器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3)包括烟雾传感器和/或化学传感器。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安保服务机器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器人平台(I)为四轮移动部件,其中两轮为主动轮,两轮为辅助支撑的万向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安保服务机器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器人平台(I)上的底盘模块由主控模块(2)控制,用来进行自主巡逻和自主导航。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安保服务机器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模块(4)包括安装在所述移动机器人平台(I)上的显示单元、视频监控设备以及语音交互设备,所述显示单元上有一键报警部件,用户通过一键报警部件并通过网络模块(5)向远端发出报警信息,通过所述显示单元和语音交互设备实现与远程视频通话。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安保服务机器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为平板电脑,正常情况下显示公共信息及预警信息;在用户一键报警时,所述移动机器人平台(I)上的摄像头来对报警过程进行摄像。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安保服务机器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模块(5)通过网络构架使主控模块(2)通过wifi或3G/4G方式与远端进行通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安保服务机器人平台,包括:移动机器人平台,作为机器人主体并用来完成移动;主控模块,用于分析信号并处理;传感器模块,用于检测机器人主体的周围环境;交互模块,用于进行人机交互以及远程控制;网络模块,用来使主控模块与远端进行通讯;防暴执行模块,所述防暴执行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之间采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控制方便、安全可靠、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
【IPC分类】G05B19/048
【公开号】CN205375126
【申请号】CN201620048281
【发明人】肖湘江, 沈林成, 蔡兆云, 周擎坤, 李金波, 王剑, 谢海斌, 高明, 乌力更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公开日】2016年7月6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