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氟虫腈与杀虫双的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10阅读:9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含有氟虫腈与杀虫双的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含有氟虫腈与杀虫双作为活性成分的杀虫组合物。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及东南亚国家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生长过程中受到多种害虫同时或序列为害。害虫的为害构成对水稻生产的严重威胁。特别是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螟虫(主要是三化螟、二化螟)特大发生,损失惨重。据调查虽然经过多次药剂防治,三代三化螟白穗率仍普遍高达5%左右,严重的田块50%以上的白穗率不属罕见。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甚至危及农村稳定。
目前防治螟虫的药剂及特点目前防治螟虫的药剂主要有杀虫双、杀虫单、三唑磷、氟虫腈以及以三唑磷为主的复配剂。杀虫双(单)是我国白行研制的防治鳞翅目害虫的优良药剂,该药成本低廉,每亩成本不到一元,对多种害虫有效,且有内吸渗透性,深受用户的欢迎。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一直是防治水稻螟虫的当家药剂。缺点为对飞虱基本无效,药效期短,由于长期使用,许多地区螟虫已发生严重的抗性。由于抗性问题,三唑磷及其复配剂取代了杀虫双(单)防治水稻螟虫。三唑磷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对螟虫防效高、成本中等、毒性中等,但对飞虱的防效较差,另据许多研究证实三唑磷具有刺激飞虱产卵的作用,极易导致飞虱的再猖獗,实践已经证明近几年大量使用三唑磷及其复配剂,一些地区灰飞虱种群急剧上升,从而导致由灰飞虱传播的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条纹叶枯病是一种病毒病,目前还没有药剂可以防治。而且螟虫对三唑磷的抗性上升也很快,可以预见,三唑磷及其复配剂负效应综合症不久就会突现出来。
氟虫腈是罗纳普朗克农化公司1987年开发并在中国登记的一种苯基吡唑类新型杀虫剂,化学名称为5-氨基-3-氰基-1-(2,6-二氯-4-三氟甲苯基)-4-三氟甲苯亚磺酰基吡唑,毒性低。该药作用机制独特,活性高,用量少,杀虫谱广,对螟虫、飞虱、稻纵卷叶螟均有效。药效期长,对飞虱的药效期可达30天左右,对螟虫可达15天左右。被国际上称为新一代高技术杀虫剂。缺点为成本高。由于国外的知识产权,目前在国内仍无法生产,防螟虫每亩成本在4元左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广面积,特别是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难以推广。另外,它对三化螟的防效偏低。
为克服上述缺陷,有报道将氟虫腈与其它杀虫剂混配,制成杀虫组合来提高药效与降低成本。例如,CN1231120A中公开了氟虫腈与敌百虫、乙酰甲胺磷、杀螟丹、杀虫单的混配制剂;CN1241360A中公开了氟虫腈与杀虫单的混配制剂;CN1288668A中公开了氟虫腈与三唑磷的混配制剂;CN1308862A中公开了氟虫腈与吡虫啉的混配制剂。但是,上述制剂在防治效果上仍存在不足,因此,仍需要提供价格更低廉的更有效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氟虫腈与杀虫双作为活性成分的杀虫组合物。该杀虫组合物不仅低毒,而且高效,能够有效地防治水稻上的多种主要害虫,适合于在生产使用上推广应用。
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一种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氟虫腈、杀虫双复配剂是用氟虫腈和杀虫双作为活性成分,其中氟虫腈与杀虫双的重量比为1∶1-100,优选为1∶5-80,更优选为1∶10-50。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在本发明杀虫组合物中,氟虫腈和杀虫双是必需的成分,这点是显然的。它们在配制成制剂剂时,氟虫腈的含量为制剂重量的0.1-70%,优选为0.2-50%,杀虫双为1-50%,优选为2.5-30%,余量为可以制剂中使用的其它组分,例如通常是常规的农药加工用辅助剂。农药辅助剂根据所制备的制剂的不同进行选择,例如,辅助剂可以是例如表面活性剂和/或其它固体或液体增充剂,除此之外,且还可以含有例如粘合剂、杀虫剂安全剂、展着剂等等。
本发明杀虫组合物可以配制成各种适合的农药剂型,例如,可湿性粉剂、水溶性粉剂、颗粒剂(包括水可分散性颗粒剂)、粉剂、丸剂、片剂、膏剂、水悬浮剂、乳剂等。这些制剂例如可以直接或通过加水制备成水分散液的形式,通过喷雾、弥雾、喷粉、撒施或灌溉等方式施用于水田。
所述的各种剂型均可以用已知的常规方式配制。例如,粉剂、可湿性粉剂、水溶性粉剂可以通过活性成分与辅助剂和固态载体的混合或混磨来制备;颗粒剂例如包衣、浸渍和匀质颗粒可以通过将活性成分粘合在固态载体上来制备。
适合的辅助剂是例如表面活性剂,包括例如聚乙氧基化的醇、聚乙氧基化的烷基苯酚、聚乙氧基化的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二烷基磺酰琥珀酸盐、烷基硫酸盐、烷基苯磺酸盐、有机硅烷、N,N-二烷基牛磺酸盐、木素磺酸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聚羧酸酯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合共聚物。
固态载体是例如二氧化硅、硅胶、硅酸盐、滑石、高岭土、石灰石、石灰、白垩、红玄武土、黄土、陶土、白云石、硅藻土、硫酸钙、硫酸镁、氧化镁、磨细的塑料、肥料,如硫酸铵、磷酸铵、硝酸铵、尿素和植物源产品如谷类作物粉、树皮粉、木材粉和坚果核粉,纤维素粉末或其他固态载体。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可以用于防治水稻螟虫例如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飞虱例如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稻叶蝉如黑尾叶蝉、二点黑尾叶蝉,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等稻田害虫,并且表现出优异的杀虫效果。
在本发明杀虫组合物中,如果适宜,还可以含有其它农用化学品,例如,通常用于水稻田的杀虫剂、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肥料等。
本发明组合物的使用剂量可以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且应当根据实际条件来确定。一般而言,本发明杀虫组合物的施用量范围介于,氟虫腈的使用剂量为0.1-5g a.i/亩,优选为0.2-3g a.i./亩,杀虫双的使用剂量为2-100ga.i/亩,优选为5-75g a.i/亩。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施用量根据需要可以增加或减少。
本发明的氟虫腈与杀虫双组合具有极显著的增效作用。经测定氟虫腈、杀虫双及氟虫腈与杀虫双组合的毒力回归方程和致死中浓度为杀虫双Y=1.6867+1.7457XLC50=78.71mg/L氟虫腈Y=2.7068+1.6737XLC50=23.4439mg/L组合Y=2.4414+1.5128X LC50=49.12mg/L经计算,组合的增效系数可高达900.73,孙云沛的增效性判断标准,氟虫腈与杀虫双组合增效极显著(显著大于100为增效),此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意想不到的。
实施例本发明采用下述非限定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增效作用试验在本发明中设计了以下6个组合

实验方法三化螟幼虫为增效性测定对象。将不同配比及单剂配成系列浓度梯度,将分蘖期水稻的稻茎浸入各药剂的浓度梯度中,时间10秒钟,然后取出晾干,接刚孵化的三化螟蚁螟2头,每个浓度接虫20头,重复5次,计100头虫。增效性测定的原始数据如下(表1)。根据增效性测定及计算方法,计算的毒力回归议程分别为
表1 组合及单剂不同浓度对三化螟幼虫的影响(1998,扬州)

杀虫双Y=1.6867+1.7475Xr=0.9975LC50=78.71mg/L氟虫腈Y=2.7068+1.6737Xr=0.9956LC50=23.4439mg/L氟杀组合(氟虫腈1g a.i+杀虫双18g a.i)Y=2.4414+1.5128Xr=0.9951LC50=49.12mg/L
氟杀组合(氟虫腈0.75g a.i+杀虫双27g a.i)Y=2.2596+1.5121X r=0.9946氟杀组合(氟虫腈1.25g a.i+杀虫双18g a.i)Y=2.3451+1.4492X r=0.9925LC50=59.004mg/L根据计算得到的LC50值,以杀虫双为标准药剂,计算的各药剂毒力指数分别为TI杀=100,TI氟=335.65,TI组2=160.24,TI组3=121.26,TI组6=133.403个组合的理论毒力指数分别为TTI组2=17.79,TTI组=17.91,TTI组6=17.26各组合的共毒系数分别为组合2=900.73,组合3=677.05,组合6=751.13判断及结论根据孙云沛有关组合的增效性判断标准,即共毒系数显著大于100为增效,小于100为拮抗,等于100为相加作用。由本实验可见,这二种药组合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其中以氟虫腈1g a.i+杀虫双18g a.i,即118为最优组合,共毒系数最大。
实施例2盆栽水稻三化螟的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氟虫腈、杀虫双不同组合对三化螟的防效(2002,扬州)

注设二种单剂(7、8)和不用药对照。
由表2可见,组合2对三化螟的防效最好,方差分析处理间差异极显著,统计分析(多重比较)组合1、3、4、5防效显著小于组合2、5。
实施例3飞虱防效试验各组合田间对飞虱的防效见表3。
表3 不同组合对飞虱的防效(2002,扬州)

对飞虱的防效以组合1、2、5较好,药后20天防效仍在80%以上,其中以组合2防效最高。
实施例4纵卷叶螟、螟虫的田间防效各组合田间对纵卷叶螟、螟虫的防效见表4。对纵卷叶螟各组合均有较好的效果。主要因为这二种单剂对该虫均有较好的效果。对螟虫的防效组合2、4、6比其余3个组合好,其中以组合2为最好。
表4 不同组合对纵卷叶螟、螟虫的防效(2002,扬州)

本发明杀虫组合物经室内和田间试验证明,对三化螟、二化螟、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均有很高的防效。2002年在盆栽水稻上试验,本发明组合物对三化螟的防效高达91.46%;田间试验对飞虱的防效药后10天为95.87%,20天为85.96%;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为92.72%,对螟虫防效为91.78%。
其他说明本发明的氟虫腈与杀虫双组合与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氟虫腈加杀虫丹(单)(参见,CN1231120A、CN1241360A)的比较,尽管杀虫单与杀虫双在化学结构、防治对象上基本相似。但就单剂而言,杀虫单过去主要用于复配制剂(与扑虱灵、吡虫啉等复配)用于防治飞虱、螟虫等。由于上述复配剂为相加作用,杀虫单在复配剂中用量偏少,致使许多地区螟虫对杀虫单的抗药性比杀虫双更为严重。一些地区(如浙江)已明令禁止使用杀虫单,但杀虫双仍有一定的防效,特别是一些抗药性不十分严重的地区仍可用杀虫双防治螟虫。而且,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可见,氟虫腈与杀虫双组合的增效性更显著;第二个特点为氟虫腈与杀虫双组合的剂型加工容易,可制成悬浮剂和水剂。加工成本低,使用方便。易为农民接受。第三个特点为氟虫腈与杀虫双组合对抗性螟虫的防效优于杀虫单复配制剂;第四个特点为杀虫双在我国有多家农药厂生产,生产的吨位量很大,与氟虫腈复配仍可发挥这些农药厂的优势,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甚至还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
1.一种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作为活性成分的氟虫腈与杀虫双,其中氟虫腈与杀虫双的重量比为1∶1-100。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氟虫腈与杀虫双的重量比为1∶5-80。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氟虫腈与杀虫双的重量比为1∶10-50。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任一的杀虫组合物,其中,氟虫腈的使用剂量为0.1-5g a.i/亩,杀虫双的使用剂量为2-100g a.i/亩。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杀虫组合物,其中,氟虫腈的使用剂量为0.2-3g a.i./亩,杀虫双的使用剂量为5-75g a.i/亩。
6.权利要求1-5的杀虫组合物防治水稻害虫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应用,其中,所述的水稻害虫选自水稻螟虫、稻飞虱、稻叶蝉、稻纵卷叶螟和稻苞虫。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杀虫组合物,它含有氟虫腈与杀虫双作为活性成分,其中氟虫腈与杀虫双的重量比为1∶1-100及其防治水稻害虫的应用。
文档编号A01N43/56GK1484955SQ0213076
公开日2004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5日
发明者梁华中 申请人:江苏省新沂农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