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粱杂交种(哲杂27)的选育方法

文档序号:189868阅读:10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粱杂交种(哲杂27)的选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高粱杂种优势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粮是中国古老的作物之一。具有较强的抗旱、抗涝、耐盐碱特性,在平原、山丘、涝洼、盐碱地均可种植。我国的高粱种植主要分布在东北及华北地区,栽培面积较多的省区有辽宁、河北、山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四川、山东及安徽等。这些省区中的辽宁、山西、吉林、内蒙古的单产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尤其是近年来高产、优质、多抗高粱新品种的不断涌现,使高粱的产量大幅度提高。高粱除食用外,还可作饲料和工业原料。可制淀粉、酿酒、制糖等,我国许多名酒都是以高粱为主要原料酿制成的。1980年我国的高粱种植面积列世界第5位,1985年列全世界第7位,1992年列第8位。随着我国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给高粱的生产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所以近几年高粱的种植面积将会大幅度回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现有的地方品种,通过人工有性杂交选育出恢复系,配制出高产、中晚熟、适宜内蒙古东部、华北北部及广大的东北地区,全生育期≥10℃活动积温2800℃左右地区种植的杂种优势组合。
一种高粱杂交种的选育方法,包括选育亲本,配制杂优组合。本发明首先以当地地方品种黑壳棒子为母本,当地地方品种矮高粱为父本,杂交产生F1,F1套袋自交产生F2,然后F2单株选择,经过多代自交,育成恢复系哲恢50;再以不育系V4A为母本,以恢复系哲恢50为父本,配制杂交种。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本发明选育的哲杂27是1992年在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地组配成杂交种,1994—1995年,杂交种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哲杂27平均亩产674.8公斤,比对照内杂5平均增产21.0%,增产显著;1996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预备区试,哲杂27平均亩产773.4公斤,比对照内杂5增产27.6%,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1997—1999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区试产量结果全区14个点次,14点增产,由于1997—1999年各试点遭受各种不同的自然灾害,产量略低于常年,三年区试汇总,哲杂27平均亩产572.3公斤,平均比对照内杂5增产14.9%,增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有11点次,占总试点80%,比对照哲杂20增产21.5%,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有13点次,占总试点93.3%,产量占第一位;1998—1999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生产示范结果全区两年8点次生产示范,哲杂27平均亩产565.9公斤,比对照内杂5平均增产18.6%,比对照哲杂20增产23.8%,产量居第一位。哲杂27适宜内蒙古东部,华北北部及广大的东北地区,全生育期≥10℃活动积温2800℃左右的地区种植。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是一种高粱杂交种的选育方法,包括选育亲本,配制杂优组合。本发明首先以当地地方品种黑壳棒子为母本,当地地方品种矮高粱为父本,杂交产生F1,F1套袋自交产生F2,然后F2单株选择,经过多代自交,育成恢复系哲恢50;再以不育系V4A为母本,以恢复系哲恢50为父本,配制杂交种哲杂27。
一、育种材料来源1、黑壳棒子是本发明申请人选用的当地地方品种。
2、矮高粱是本发明申请人选用的当地地方品种。
3、哲恢50是本发明申请人以黑壳棒子为母本,以矮高粱为父本经套袋自交和单株选择,然后经过多代自交选育而成。
4、V4A不育系、保持系均是本发明申请人1988年从山西省农科院高梁所引进的。
二、亲本及品种的形态特征特性1、V4A不育系粒籽椭圆型,白粒,千粒重27—28克。幼苗绿色,植株叶片上举,生育期间20片叶,茎秆呈直筒状,株高120—140cm,穗长24—26cm,纺锤型,中散穗,穗粒重55—65克,穗粒数2500—2600粒,粒壳红色,软壳,着壳率3—5%,开花时花药白色,柱头白色,胚芽拱土力强,秆强不倒伏,抗蚜虫,抗黑穗病,抗叶斑病等。
2、V4A保持系粒籽椭圆型,白粒,千粒重27—28克。幼苗绿色,植株叶片上举,生育期间20片叶,茎秆呈直筒状,株高120—140cm,穗长24—26cm,纺锤型,中散穗,穗粒重55—65克,穗粒数2500—2600粒,粒壳红色,软壳,着壳率3—5%,开花时花药白色,柱头白色,胚芽拱土力强,秆强不倒伏,抗蚜虫,抗黑穗病,抗叶斑病等。
3、哲恢50恢复系籽粒椭圆型,黄褐粒,千粒重24—27克。幼苗绿色,植株叶片上举,生育期间20片叶,茎秆呈直筒状,株高203—215cm,穗长19—23cm,纺锤型,紧穗,穗粒重70—75克,穗粒数2500—2600粒,粒壳紫色,壳硬度中等,着壳率1.4—2.0%,开花时花药黄色,柱头黄色,胚芽拱土力强,秆强不倒伏,高抗蚜虫,高抗黑穗病、叶斑病。
4、哲杂27杂交种幼苗绿色,株高220—235cm,植株生育期间20片叶,穗柄直立,纺锤型穗,散紧适中,穗长27—28.5cm,穗粒重100—108克,穗粒数2600—2700粒,壳红色,软壳,着壳率0.8%,籽粒黄褐色,椭圆形,千粒重29—32克。中晚熟品种,出苗到成熟121天左右,全生育期需≥10℃活动积温2800℃左右,在通辽市种植,5月上旬播种,5月15—18日出苗,7月27—30日抽穗,9月10—15日成熟,胚芽拱土力强,生长势强,米质粳性,蛋白质含量8.92%,单宁含量0.88%,粗淀粉含量73.21%,赖氨酸含量0.22%,高抗蚜虫,抗黑穗病,抗倒伏、抗叶斑病等。
三、选育过程哲杂27是本发明申请人以外引不育系V4A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哲恢50为父本,于1992年育成。
哲恢50恢复系是本发明申请人从1982年开始以黑壳棒子为母本,以矮高粱为父本杂交组合,经南北方连续加代选育而成。
黑壳棒子和矮高粱均是本发明申请人选用的当地品种。
1982年7月把黑壳棒子人工去雄,与矮高粱杂交得F1种子,同年海南种F1,1983年北方种F2,在广泛的分离株中选出一批单株,同年海南种F3,1984年海南种F5时植株形态基本一致,1985年海南F7性状整齐一致,1986年北方F8命名为哲恢50。
哲杂27是1992年在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组配而成的杂交种,1994—1995年测产结果比对照内杂5平均增产21.0%,1996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预备区试,测产结果比对照内杂5增产27.6%;1997年—1999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区试,测产量结果比对照内杂5增产14.9%,比对照哲杂20增产21.5%;1998—1999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生产示范,测产结果比对照内杂5增产18.6%,比对照哲杂20增产23.8%。
四、制种技术V4A不育系,保持系繁殖时应选择肥力和墒情较好,有灌溉条件的地块,要求空间隔离500米以上;有其他高秆作物作为隔离时,要求在300米以上。5月5日左右同期播种,履土深度5厘米,不育系,保持系比例5∶1,苗期注意抓全苗,亩留苗6500株。在开花期前完成去杂去劣,开花期间,严格去除不育系行中的保持系。在收获时,不育系和保持系应单晾单脱,防止人工机械混杂。
哲恢50繁殖时,应选择肥力和墒情较好,有灌溉条件的地块,要求空间隔离500米以上,有其他高秆作物隔离时,要求在300米以上。5月5日左右播种,亩留苗6500株。在开花期前应完成去杂去劣。成熟后及时收获晾晒。
哲杂27制种时,应选择地块平整、肥力、墒情较好,有灌溉条件的地块,要求空间隔离300米以上;有其他高秆作物隔离时,要求200米以上。5月5日前播种,父母本同期播种。父母本比例为1∶5。在开花期前父母本行应完成去杂去劣。在开花期间应及时去除母本行中的散粉株,以及父母本行中的分蘖穗。成熟后应及时收割晾晒,防止成熟过度或霜冻造成芽率下降等。当水分降到14%以下时,可脱粒,脱粒时严防人为机械混杂。
五、栽培技术要求V4A不育系和保持系喜肥水。5月5日左右播种,履土5厘米,亩保苗6500株,播种时亩施底肥二胺12.5公斤,拨节时亩追尿素15公斤。
哲恢50恢复系喜肥水。5月5日左右播种,履土5厘米,播种时亩施底肥二胺12.5公斤,拨节时亩追尿素15公斤。
哲杂27丰产性好,抗逆性强,喜肥水,在中等以上肥力土地上种植增产显著。制种时,父母本同期播种,父母本行比1∶5,亩保苗6500株,播种时亩施底肥二胺15公斤,拨节时亩追尿素20公斤。霜前及时收获,防止成熟过度或霜冻造成芽率下降。
权利要求
1.一种高粱杂交种的选育方法,包括选育亲本,配制杂优组合,其特征在于首先以当地地方品种黑壳棒子为母本,当地地方品种矮高粱为父本杂交,产生F1,F1套袋自交产生F2,然后F2单株选择,再经过多代自交,育成恢复系哲恢50;再以不育系V4A为母本,恢复系哲恢50为父本,配制杂交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高粱杂交种的选育方法,包括选育亲本,配制杂优组合。本发明首先以当地地方品种黑壳棒子为母本,当地地方品种矮高粱为父本,杂交产生F
文档编号A01H1/02GK1413446SQ0213320
公开日2003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15日
发明者林清, 张金才, 白乙拉图, 包红霞, 石春焱 申请人: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