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杆还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78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秸杆还田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作物秸杆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秸杆还田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秸杆还田机,在机架上装有底部开口的罩壳,罩壳内壁上设有定刀,装在护罩上的动力输入轴上设有与定刀相配合的动刀,机架上部装有动力机,动力机的输出轮与离合器皮带轮通过连接带相连接,离合器输出端的皮带轮与动力输入轴端的皮带轮通过连接带相连接,机架下部装有地轮。
在机架后部装有行走轮,行走轮上设有调节螺杆,该调节螺杆装在机架上的丝孔内。
机架前部装有调节螺杆,该调节螺杆上端装在机架上的丝孔内,下端与牵引装置后部连接。
离合器上装有分离杆,分离杆上装有分离拉线。
由于本实用新型自备有动力机,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现有的秸杆还田机完全由牵引机牵引作业时的动力损耗、熄火和牵引机打滑现象,使本实用新型可与小动力牵引机配套,克服了由大型牵引机牵引作业时造成地块硬实、耕作困难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可与小动力牵引机如机动三轮车等配套还使还田机容易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行走轮和地轮,因此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可以后倒作业,克服了现有秸杆还田机遇到秸杆堆、草堆时不能后倒作业的缺点。
准备工作时,调节运输轮调节螺杆13和高度调节螺杆5,将地轮8压紧地面,使整机处于理想工作高度状态。由人力作用分离控制杆11,使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发动柴油机1,再合上离合器17,还田机开始工作,由牵引机牵引行走进行连续作业。工作时,柴油机1通过离合器皮带轮3和动力输入皮带轮9传递给输入轴15,输入轴上的动刀10在动力作用下高速旋转,旋转方向与行走轮7旋转方向相反,将秸杆、杂草等扬起并卷入罩壳内,秸杆、杂草等在动刀10和定刀16共同作用下被击碎,均匀分布在地面上,再经地轮8碾压,使碎秸杆和杂草等再次断裂、变软,一次达到秸杆、杂草等粉碎的理想效果。当遇到秸杆堆、草堆、硬砖石块等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时,使离合器17分离,待排除障碍后再使离合器17合上,还田机正常工作。通常情况下遇到秸杆堆、草堆时,可使还田机缓行,将积堆逐步吃掉,而不需拉开离合。
在非工作状态行走时,通过行走轮调节螺杆13将还田机提升至地轮8脱离地面,由牵引机牵引行走。
权利要求1.一种秸杆还田机,在机架上装有底部开口的罩壳,罩壳内壁上设有定刀,装在护罩上的动力输入轴上设有与定刀相配合的动刀,其特征在于,机架上部装有动力机,动力机的输出轮与离合器皮带轮通过连接带相连接,离合器输出端的皮带轮与动力输入轴端的皮带轮通过连接带相连接,机架下部装有地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杆还田机,其特征在于,在机架后部装有行走轮,行走轮上设有调节螺杆,该调节螺杆装在机架上的丝孔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杆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机架前部装有调节螺杆,该调节螺杆上端装在机架上的丝孔内,下端与牵引装置后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秸杆还田机,其特征在于,离合器上装有分离杆,分离杆上装有分离拉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秸秆还田机,在机架上装有底部开口的罩壳,罩壳内壁上设有定刀,装在护罩上的动力输入轴上设有与定刀相配合的动刀,机架上部装有动力机,动力机的输出轮与离合器皮带轮通过连接带相连接,离合器输出端的皮带轮与动力输入轴端的皮带轮通过连接带相连接,机架下部装有地轮。由于本实用新型自备有动力机,克服了现有的秸秆还田机完全由牵引机牵引作业时的动力损耗、熄火和牵引机打滑现象,使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与大功率牵引机如拖拉机配套作业,而且可与小动力牵引机如机动三轮车配套,克服了由大型牵引机牵引作业时造成地块硬实、耕作困难的缺点。
文档编号A01D82/00GK2574366SQ02270
公开日2003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18日
发明者陈长德 申请人:陈长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