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打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785阅读:9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打稻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打稻机,特别是一种能自动谷草分离的动力打稻机。
背景技术
现有打稻机,稻谷脱粒后,多数以人工实行谷草分离,需要一个劳动力,且劳动强度颇大。偶有改进者,筛板形状不科学,如为平板结构,谷草分离不彻底,或者筛板材质不佳,传动方式不理想。故亟需一种高效谷草分离的打稻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自动实现谷草分离的动力打稻机。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一种新型打稻机,它主要由动力机、机架、护罩、筛板、脱粒盘及传动部件组成,机架为长方体,其右后端装有动力机,机架内装有脱粒盘,脱粒盘的底部及靠站台一侧设有筛板,筛板下方连接有漏斗,机架靠站台一侧设有出草口;其传动方式为动力机通过皮带带动脱粒盘的皮带轮及同轴上的小齿轮运动,与之啮合的大齿轮随之转动,装在大齿轮上的连杆通过筛板上的轴带动筛板往复运动。筛板由垂直摆放的上筛板和平置内凹的中筛板及斜置的下筛板组成,上、中筛板通过转轴套活动连接,中筛板和下筛板互成夹角固定连接,连接处有一台阶,中筛板的上边设有转轴与连杆连接。
该机另一机型机架的左、右、前、后、底五个面都装有木板,为一方桶状,脱粒盘下仅设有筛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①在传统性打稻机的基础上,骨架采用钢架结构,具有耐牢,使用寿命长的特点。②A型打稻机可将稻谷自动入箩,B型打稻机与传统性打稻机相似,不需要人工撮谷,可节省一个劳动力。③采用二马力柴油机配套动力,用改版的齿轮传动带动钢筛,可将杂草自动筛去。④钢筛采用曲型,自动运转,使谷草分离彻底。⑤该打稻机收回的水谷在太阳下翻晒,与传统性打稻机打回的水谷对比,要提前干水分三个小时,具有省时、省力等多方面的优点。


图1是A型(不带贮谷桶)打稻机;图2是打稻机传动示意图;图3是脱粒盘示意图;
图4是筛板示意图;图5是漏斗示意图;图6是B型(含贮谷桶)打稻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图为A型、即不含贮谷桶的打稻机。该机由柴油机1、皮带2、护罩3、脱粒台板4、脱粒盘小齿轮5、机架6、大齿轮7、出草口8、站台9、底枋10、底板11、漏斗12、连杆13、筛板14、脱粒盘15组成,机架6为长方体,其后端装有动力机1,底部设有站台9、底枋10、底板11,机架内装有脱粒盘15,脱粒盘的底部及靠站台一侧设有筛板14,筛板下方连接有漏斗12,机架6靠站台一侧设有出草口8;如图1-5所示,其传动方式为柴油机1通过皮带2带动脱粒盘15上的皮带轮及小齿轮5运动,与之啮合的大齿轮7随之转动,装在大齿轮7上的连杆13通过筛板上的轴14B1带动筛板14往复运动。转动的脱粒盘15使稻谷及部分草叶脱落后,掉落在往复运动的筛板上,稻谷透过筛板14、漏斗12掉落进盛谷的箩筐内,草叶沿筛网14A2继续向下滑落,最后从出草口8出来。
如图4所示,该机的筛板14是经过苦心研究、独特设计的筛板14由垂直摆放的上筛板14A和平置内凹的中筛板14B及斜置的下筛板14C组成。上筛板14A由筛框14A4、筛网14A2、转轴套14A1及筛轴座14A3组成。上、中筛板14A、14B通过转轴套14A1活动连接,中筛板14B和下筛板14C互成约35°夹角固定连接,连接处有一台阶14B2,中筛板的上边设有转轴14B1与连杆13连接,中筛板14B的底部连接有漏斗12,下筛板14C的末端连接出草口8。
为求得筛网的最佳运动速度,以实现谷草分离的最好效果,小齿轮5与传动齿轮7的齿数比为40~80∶15~22,最佳比值为46∶18。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有一B型产品,即带谷桶型打稻机。它是在A型产品基础上,脱粒盘下方的左、右、前、后四面都装有木板,与底板一起构成一方桶状贮谷桶,脱粒盘15下仅设有筛板14(没有漏斗12)。再人工将稻谷从谷桶撮进箩筐中。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打稻机,它主要由动力机(1)、机架(6)、护罩(3)、筛板(14)、脱粒盘(15)及传动部件组成,机架(6)为长方体,其右后端装有动力机(1),机架内装有脱粒盘(15),其特征在于a.脱粒盘(15)的底部及靠站台一侧设有筛板(14),筛板(14)下方连接有漏斗(12),机架(6)靠站台一侧设有出草口(8);b.其传动方式为动力机(1)通过皮带(2)带动脱粒盘(15)的皮带轮(15A)及同轴上的小齿轮(5)运动,与之啮合的大齿轮(7)随之转动,装在大齿轮(7)上的连杆(13)通过筛板上的轴(14B1)带动筛板(14)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稻机,其特征在于筛板(14)由垂直摆放的上筛板(14A)和平置内凹的中筛板(14B)及斜置的下筛板(14C)组成,上、中筛板通过转轴套(14A1)活动连接,中筛板(14B)和下筛板(14C)互成夹角固定连接,连接处有一台阶(14B2),中筛板(14B)的上边设有转轴(14B1)与连杆(1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稻机,其特征在于小齿轮(5)与传动齿轮(7)的齿数比为40~80∶15~22,其最佳比为46∶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稻机,其特征在于机架(6)的左、右、前、后、底五个面都装有木板,为一方桶状,脱粒盘(15)下仅设有筛板(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谷草自动分离的动力打稻机。它主要由动力机、机架、脱粒盘、筛板组成,脱粒盘置于机架内,其特征是筛板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之”字形状,传动方式亦有改进,其优点是谷草分离效果好、工效高。
文档编号A01F7/00GK2574368SQ02277
公开日2003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15日
发明者吴传成 申请人:吴传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