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收获机送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808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花生收获机送秧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花生收获机的送秧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花生收获机械,只能将果实连同花生秧从田中掘出收集,然后再由人工将果实摘下。现有的花生收获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强度,由于它们没有夹持送秧机构,因此也就无法集起秧、去土、摘果及收集为一体,故存在着功能不够齐全,效率不高的不足。要想使花生收获机械集起秧、去土、摘果及收集为一体,在花生收获机上必须设置合理的具夹持功能的送秧机构及去土、摘果、收集机构,送秧机构夹持住花生秧在输送的过程中通过去土、摘果、及收集机构配合,实现花生收获机的起秧、去土、摘果、收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生收获机送秧机构,它可夹持着被掘起的花生秧实行输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花生收获机送秧机构,它由二组链轮、二根送秧链条及扶秧装置构成,二组链轮及扶秧装置设置在花生收获机的机架上,二组链轮上分别安装一根送秧链条,二根送秧链条的外侧有二行均布的凸齿,二根送秧链条同平面,二根送秧链条各自行进路线中有一段行进路线相邻且彼此平行,二送秧链条平行的二段行进路线始端齐头,扶秧装置的扶秧侧边与平行的二段行进路线平行、且靠近处在这二段行进路线上的送秧链条上的凸齿。本夹持送秧机构设置在花生收获机上,二送秧链条平行的二段行进路线的始端靠近机架上犁铲的后侧。
花生收获机通过其上的犁铲将果实连同花生秧从田中掘出后,本送秧机构中运转的二根送秧链条处在平行的二段行进路线上的二段与扶秧装置会将花生秧夹住,实现对花生秧输送。
本送秧机构夹持可靠、送秧稳定,适宜于各类花生收获机上使用。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的A-A剖视图;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图1所示结构的夹持送秧机构设置在花生收获机上的具体方式示意图;图5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参见图1二送秧链条2、6的结构相同且与现有水稻收获机上所用的输送水稻的链条(通常称水稻收割机链)相同。由图1可见,送秧链条2的外侧有二行均布的凸齿11。二根送秧链条2、6平行的二段行进路线2′、6′不等长,扶秧装置包括有一U形的簧片3和一扶秧架8,簧片3设置在二根送秧链条2、6间,其二条臂3′、3″分别平行靠近二送秧链条2、6上的凸齿,这二条臂3′、3″的外侧为扶秧侧边。为增强簧片3的弹性,在它的二条臂3′、3″间连有弹簧4。扶秧架8位于平行的二行进路线2′、6′中长的一段行进路线2′多出部分的一侧,扶秧架8的入秧口12靠近与其同侧的簧片3的一条臂3′的末端,出秧口13位于行进路线2′末端。扶秧架8的扶秧侧边8′伸至处在该行进路线2′上的送秧链条2上的二行凸齿间,平行的二段行进路线2′、6′中较短的一段6′的上方设有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的导秧簧片7,导秧簧片7的自由端与扶秧架8的入秧口12相挨。
参见图2,扶秧架8的截面为U形,扶秧架8的扶秧侧边8′伸至送秧链条2上的二行凸齿11间。
由图1可见,被掘起的花生秧进入二根送秧链条2、6间后,分成二部分由簧片3的二臂3′、3″及二根送秧链条2、6夹持并被输送。当位于簧片3与送秧链条6间的花生秧行进至导秧簧片7处时,该部分花生秧通过导秧簧片7的引导汇集到扶秧架8的入秧口12处和簧片3与送秧链条2间的花生秧汇集,然后共同由送秧链条2及扶秧架8夹持,继续被输送至行进路线2′的末端。
实施例二参见图3二根送秧链条2、6平行的二段行进路线2′、6′等长。扶秧装置为U形的簧片3,簧片3设置在二送秧链条2、6间,其二条臂3′、3″分别靠近二根送秧链条2、6的凸齿,在二条臂3′、3″间连有三个弹簧4。被掘起的花生秧由该实施例输送时,花生秧由簧片3的二条臂3′、3″及二根送秧链条2、6夹持分成二路被输送至行进路线2′、6′的末端。
参见图4、图5二组链轮1、5、簧片3、扶秧架8、导秧簧片7设置在花生收获机的机架9上,二送秧链条2、6送秧路线的始端齐头并靠近花生收获机上的犁铲10的后侧。二组链轮1、5与花生收获机上的传动机构结合并由其传动。花生秧被犁铲10掘起后,由本夹持送秧机构夹持着,可由机架的前部行进至机架的后端,在机架上沿花生秧的行进路线依次设置去土装置、摘果装置及收集装置,即可实现使花生收获机集起秧、去土、摘果及收集为一体。
对于实施例二,也可以采用图4、图5所示的方式设置在花生收获机上。
权利要求1.花生收获机送秧机构,其特征在于它由二组链轮(1、5)、二根送秧链条(2、6)及扶秧装置构成,二组链轮(1、5)及扶秧装置设置在花生收获机的机架上,二组链轮(1、5)上分别安装一根送秧链条(2、6),二根送秧链条(2、6)的外侧有二行均布的凸齿,二根送秧链条(2、6)同平面,二根送秧链条(2、6)各自行的进路线中有一段行进路线(2′、6′)相邻且彼此平行,二送秧链条(2、6)平行的二段行进路线(2′、6′)始端齐头,扶秧装置的扶秧侧边与平行的二段行进路线(2′、6′)平行、且靠近处在这二段行进路线(2′、6′)上的送秧链条上的凸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收获机送秧机构,其特征在于二根送秧链条(2、6)平行的二段行进路线(2′、6′)不等长,扶秧装置包括有一U形的簧片(3)和一截面为U形的扶秧架(8),簧片(3)设置在二根送秧链条(2、6)间,其二条臂分别平行靠近二送秧链条(2、6)上的凸齿,扶秧架(8)位于平行的二行进路线(2′、6′)中长的一段行进路线(2′)多出部分的一侧,扶秧架(8)的入秧口(12)靠近与其同侧的簧片(3)的一条臂(3′)的末端,扶秧架(8)的扶秧侧边(8′)伸至处在该行进路线(2′)上的送秧链条(2)上的二行凸齿间,平行的二段行进路线(2′、6′)中较短的一段(6′)的上方设有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的导秧簧片(7),导秧簧片(7)的自由端与扶秧架(8)的入秧口(12)相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收获机送秧机构,其特征在于二根送秧链条(2、6)平行的二段行进路线(2′、6′)等长,扶秧装置为一U形的簧片(3),簧片(3)设置在二送秧链条间,其二臂分别靠近二根送秧链条(2、6)上的凸齿。
专利摘要花生收获机送秧机构,由二组链轮、二根送秧链条及扶秧装置构成,二组链轮及扶秧装置设置在花生收获机的机架上,二组链轮上分别安装一根送秧链条,二根送秧链条的外侧有二行均布的凸齿,二根送秧链条同平面,二根送秧链条各自行进路线中有一段行进路线相邻且彼此平行,二送秧链条平行的二段行进路线始端齐头,扶秧装置的扶秧侧边与平行的二段行进路线平行、且靠近处在这二段行进路线上的送秧链条上的凸齿。本夹持送秧机构夹持可靠、送秧稳定,适宜于各类花生收获机上使用。
文档编号A01D29/00GK2607735SQ032
公开日2004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5日
发明者徐金 申请人:徐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