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回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42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玉米秸秆回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机附件,具体说就是涉及一种在犁田时可配套使用的玉米秸杆回田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玉米在收获后,留在田中的玉米秸杆一是采用焚烧的方式处理,但这种处理方式会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国家现已明令禁止;再者,现有的一些大型收获机械带有秸杆粉碎装置,但不足之处是秸杆覆盖于地表,不能及时将秸杆沤烂变成肥料,造成浪费,如果将其埋于地下,还需用专用设备,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的玉米秸杆回田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玉米秸杆回田装置,包括连接件、L形拉杆和圆环拨轮,所述L形拉杆的长臂端与所述连接件之间为活动连接,其短臂端与圆环拨轮的支撑架中心转动结合;所述圆环拨轮的外圆周面上均布有多个拨棒。
所述L形拉杆的短臂端通过轴承与圆环拨轮的支撑架中心相结合。
所述L形拉杆的长臂端与所述连接件之间为销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手扶拖拉机或小四轮拖拉机所带耕犁的后方,将该玉米秸杆回田装置通过连接件与拖拉机联结为一体,调整L形拉杆的方向,使圆环拨轮倾斜与地面相接触,当拖拉机向前行走时,耕犁在前方将地翻出一条沟,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使得圆环拨轮以支撑中心为圆心同时向前转动,拨棒同时将地里的碎秸杆拨入沟内,以利于发酵变成肥料;当将圆环拨轮中心的支撑架处设置有轴承后,拨轮的转动将更加轻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玉米秸杆回田装置,包括连接件1、L形拉杆2和圆环拨轮3,所述L形拉杆2的长臂端与所述连接件1之间为销连接,其短臂端与圆环拨轮3的支撑架4中心通过轴承转动结合;在所述圆环拨轮3的外圆周面上均布固结有多个拨棒5。
权利要求1.一种玉米秸杆回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连接件(1)、L形拉杆(2)和圆环拨轮(3),所述L形拉杆(2)的长臂端与所述连接件(1)之间为活动连接,其短臂端与圆环拨轮(3)的支撑架(4)中心转动结合;所述圆环拨轮(3)的外圆周面上均布有多个拨棒(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秸杆回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拉杆(2)的短臂端通过轴承与圆环拨轮(3)的支撑架(4)中心相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玉米秸杆回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拉杆(2)的长臂端与所述连接件(1)之间为销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玉米秸秆回田装置,包括连接件、L形拉杆和圆环拨轮,所述L形拉杆的长臂端与所述连接件之间为活动连接,其短臂端与圆环拨轮的支撑架中心转动结合;在所述圆环拨轮的外圆周面上均布设置有多个拨棒。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手扶拖拉机或小四轮拖拉机所带耕犁的后方,将该玉米秸秆回田装置通过连接件与拖拉机联结为一体,调整L形拉杆的方向,使圆环拨轮倾斜与地面相接触,当拖拉机向前行走时,耕犁在前方将地翻出一条沟,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使得圆环拨轮以支撑中心为圆心同时向前转动,拨棒同时将地里的碎秸秆拨入沟内,以利于发酵变成肥料。
文档编号A01D82/00GK2746738SQ2004200749
公开日2005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6日
发明者杨国秋 申请人:杨国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