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生黄藤的人工繁育方法

文档序号:382064阅读:2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野生黄藤的人工繁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野生植物人工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生黄藤的人工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黄藤(Fibraurea recisa Pierre)为防已科天仙藤属攀援藤本植物,又名大黄藤、土黄连或天仙藤。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云南、广东和广西,以及与我国相邻的越南、老挝、缅甸的海拔180-1000米的热带、亚热带山野沟谷中。以黄藤为原料生产的黄藤素,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纯天然植物药,现已被载入《中国药典》。其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及加强机体防卫机能(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等多重药理作用。对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疗效确切,特别是对妇科感染的疗效尤为显著,且临床观察未见过敏反应及明显不良反应,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市场潜力。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云南和广西等地的制药企业利用当地的野生资源优势,开始大规模地采挖野生黄藤并加以利用,到上世纪九十年中期,野生黄藤的采挖达到最高峰,其年收购量达到6200吨,黄藤素精粉(黄藤素含量>95%)的产量超过50吨/年。
由于黄藤的野生资源极其有限,且分布分散,因此,自1995年开始,随着原料的枯竭,黄藤素系列药品的产量急剧下降,到1997年,大部分药厂因为原料匮乏而停止了黄藤素药品的生产。如何实现野生黄藤的人工繁育,保证原料的供应,现有技术中尚未见成功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野生黄藤的人工繁育方法,以满足企业对原材料的迫切需求,同时保护野生植物资源、避免水土流失。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1、苗床准备选择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的地块,按1∶30的重量配比将甲敌粉与细沙土混合均匀,并均匀地撒在地面上,用砖头或木方围成畦,畦内装干净的细沙,厚度为10~20厘米,用木板平整,并压实,再用0.05%~0.08%的多菌灵喷施灭菌;所述的用砖头或木方围城的畦的形状为宽1米、高10厘米、长8-15米的长方形;2、种子的处理将当年8~10月份采集的新鲜黄藤种子用0.05%~0.07%的硫酸亚铁溶液浸泡3~5小时,捞出后用清水冲洗、阴干备用;3、播种10~12月份将经步骤2处理过的黄藤种子均匀地撒在苗床上,再撒上一层细沙,厚度为盖上种子4~6厘米,浇透水、盖上遮阳网;4、苗床管理从播种到种子萌发需要6~8个月,在此期间应按常规工艺定期浇水、防治病虫害;5、幼苗移栽选用16×20厘米的营养袋,袋内装营养土,等芽苗高度为6~8厘米、有1~2对真叶时即可分批移苗。移苗时用一圆锥木棍在营养袋的中部插一小孔,深度与根长一致,垂直将苗移入孔内,用棍在两边挤压湿润的土,使根与土充分地接触,浇透水,并放在遮荫网大棚内;所述的营养土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本土1~3、腐质土0.5~1.5、火土灰0.5~1.5、过磷酸钙0.005~0.01;6、肥水管理用喷灌法保持营养袋的水分,移苗后15~20天浇清粪水一次,以后结合拔草、松土,每袋再施一次复合肥6~10粒和普通过磷酸钙3~6克;同时,每周喷洒一次稀释浓度为800倍的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水溶液防病;待藤的长度达到30~40厘米,即可以移栽到大田中,出苗率可达95%以上。
本发明的育苗方法出苗率高,平均苗高15.3厘米,地径0.36厘米,叶片数8.9片,苗木整齐,差异小。通过人工培育,实现了黄藤的产业化生产,一方面为企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证,同时也保护了环境,避免因植被破坏而造成的水土流失,具有良好地市场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例方式
通过下面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中所采用的百分数均为重量百分数。
实施例1选择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的地块,按1∶30的重量配比将甲敌粉与细沙土混合均匀,并均匀地撒在地面上,用砖头或木方围成宽1米、高10厘米、长10米的长方形畦,畦内装干净的细沙,厚度为15厘米,用木板平整,并压实,再用0.05%的多菌灵喷施灭菌。将当年8~10月份采集的新鲜黄藤种子用0.05%的硫酸亚铁溶液浸泡4小时,捞出后用清水冲洗、阴干备用。10~12月份将处理过的黄藤种子均匀地撒在苗床上,再撒上一层细沙,厚度为盖上种子5厘米,浇透水、盖上遮阳网。从播种到种子萌发需要6~8个月,在此期间应按常规工艺定期浇水、防治病虫害。选用16厘米×20厘米的营养袋,袋内装营养土,所述的营养土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均匀后制成本土2、腐质土1、火土灰1、过磷酸钙0.008;等芽苗高度为6~8厘米、有1~2对真叶时即可分批移苗。移苗时用一圆锥木棍在营养袋的中部插一小孔,深度与根长一致,垂直将苗移入孔内,用棍在两边挤压湿润的土,使根与土充分地接触,浇透水,并放在遮荫网大棚内。用喷灌法保持营养袋的水分,移苗后20天浇清粪水一次,以后结合拔草、松土,每袋再施一次复合肥6~10粒和普通过磷酸钙3~6克;同时,每周喷洒一次稀释浓度为800倍的多菌灵水溶液防病;待其藤长度达到30~40厘米,即可以移栽到大田中,出苗率可达95%以上。
实施例2重复实施例1,有以下不同点所述的营养土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本土1、腐质土0.5、火土灰0.5、过磷酸钙0.005。
实施例3重复实施例1,有以下不同点所述的营养土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本土3、腐质土1.5、火土灰1.5、过磷酸钙0.01。
实施例4重复实施例1,有以下不同点所述的种子用0.07%的硫酸亚铁溶液浸泡3小时。
实施例5重复实施例1,有以下不同点畦内用0.08%的多菌灵喷施灭菌。
权利要求
1.一种野生黄藤的人工繁育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顺序的步骤(1)苗床准备选择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的地块,按1∶30的重量配比将甲敌粉与细沙土混合均匀,并均匀地撒在地面上,用砖头或木方围成畦,畦内装干净的细沙,厚度为10~20厘米,用木板平整,并压实,再用0.05%~0.08%的多菌灵喷施灭菌;(2)种子的处理将当年8~10月份采集的黄藤种子用0.05%~0.07%的硫酸亚铁水溶液浸泡3~5小时,捞出后用清水冲洗、阴干备用;(3)播种10~12月份将经步骤2处理过的黄藤种子均匀地撒在苗床上,再撒上一层细沙,厚度为盖上种子4~6厘米,浇透水、盖上遮阳网;(4)苗床管理从播种到种子萌发需要6~8个月,在此期间应按常规工艺定期浇水、防治病虫害;(5)幼苗移栽选用16×20厘米的营养袋,袋内装营养土,等芽苗高度为6~8厘米,有1~2对真叶时即可分批移苗,移苗时用一圆锥木棍在营养袋的中部插一小孔,深度与根长一致,垂直将苗移入孔内,用棍在两边挤压湿润的土,使根与土充分地接触,浇透水,并放在遮荫网大棚内;(6)肥水管理用喷灌法保持营养袋的水分,移苗后15~20天浇清粪水一次,以后结合拔草、松土,每袋再施一次复合肥6~10粒和普通过磷酸钙3~6克;同时,每周喷洒一次稀释浓度为800倍的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水溶液防病;待其藤长度达到30~40厘米,即可以移栽到大田中,出苗率可达95%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黄藤的人工繁育方法,其中步骤(5)所述的营养土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本土1~3、腐质土0.5~1.5、火土灰0.5~1.5、过磷酸钙0.005~0.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野生黄藤的人工繁育方法,其中步骤(5)所述的营养土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本土2、腐质土1、火土灰1、过磷酸钙0.0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黄藤的人工繁育方法,其中步骤(2)中用0.05%的硫酸亚铁水溶液浸泡4小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生黄藤的人工繁育方法,其包括苗床准备、种子的处理、播种、苗床管理、幼苗移栽及肥水管理等步骤。通过人工培育,实现了黄藤的产业化生产,一方面为企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证,同时也保护了环境,避免因植被破坏而造成的水土流失,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A01G7/00GK1672492SQ20051001079
公开日2005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0日
发明者蔡传涛, 楚永兴, 刘永明, 余玉龙, 施捍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