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喂上脱式稻麦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343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喂上脱式稻麦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稻麦脱粒机,具体的是一种人喂上脱式稻麦脱粒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人喂上脱式稻麦脱粒机不能有效将杂物排除机外,需要人工清杂,工作效率低,使用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传统的人喂上脱式稻麦脱粒机不能有效将杂物排除机外的缺点,在传统的脱粒机上增加一些部件使脱粒的过程中杂物能自动排除机外,特设计一种自动排杂的人喂上脱式稻麦脱粒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是该稻麦脱粒机为一种简易人喂上脱式新型脱粒机,该机采用脱粒滚筒自行排杂与搅龙副滚筒排杂相互结合使用,而使脱粒达到半精选的目的。该稻麦脱粒机脱粒仓1的一端有排杂仓17,在排杂仓内脱粒滚筒2的端头上有排杂叶片15,在凹形筛网柱面内侧沿筛网柱面的母线安装有多个倾斜的凸条8。
该机工作原理为作物(水稻或小麦)经人工喂入脱粒仓1,滚筒2、搅龙3(包括搅龙叶片13和三角齿14)经V带轮12在动力机10驱动下同向运转,作物由脱粒滚筒上装有的弓形脱粒齿4、击禾条5与凹形筛网6以及凹形筛网上的梳形切刀9配合进行脱粒,梳形切刀同时也起切断禾的作用,滚筒旋转断禾在凹形筛网面上倾斜安装的凸条8的作用下沿滚筒轴向流入排杂仓17中,在排杂仓内脱粒滚筒的端头上装有排杂叶片15,断禾和杂物在叶片与筛网内壁凸条8的作用下至排杂滑板16流出机外,另有部分未能进入排杂仓的断禾及穗头则由筒轴旋转离心力作用将其抛向排杂搅龙,经搅龙与线条筛7和线筛龙11作用进行复脱,并将杂物排除机外,而透过凹筛和线筛孔漏入机下的颗粒就成为了只有微小杂物(疮谷、细禾头等)较洁净的颗粒,从而达到半精选的效果,完成整个脱粒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改变了传统的人喂上脱式稻麦脱粒机不能有效将杂物排除机外,需要人工清杂的缺点,实现了脱粒过程中自动排除杂物,达到半精选的效果。工作效率高,使用方便。


图1上脱式稻麦脱粒机的横剖视图。
图2上脱式稻麦脱粒机的纵剖视图。
图中序号说明(1)脱粒仓,(2)脱粒滚筒,(3)搅龙,(4)弓形脱粒齿,(5)击禾条,(6)凹形筛网,(7)线条筛,(8)凸条、(9)梳形切刀,(10)动力机、(11)线筛龙,(12)V带轮,(13)搅龙叶片,(14)三角齿,(15)排杂叶片,(16)排杂滑板,(17)排杂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产品的一种实施方案是这样的在传统的人喂上脱式稻麦脱粒机凹形筛网的内侧面边缘,沿边缘均匀焊接上倾斜的凸条8(如图2所示)。加长脱粒仓的一端形成排杂仓17,在脱粒滚筒的排杂端焊接上排杂叶片15,在排杂出口焊接上排杂滑板16。这样就将传统的人喂上脱式稻麦脱粒机改进为一种自动排杂的稻麦脱粒机。
权利要求1.一种人喂上脱式稻麦脱粒机,其特征在于该稻麦脱粒机脱粒仓的一端有排杂仓(17),在排杂仓内脱粒滚筒的端头上有排杂叶片(15),在凹形筛网柱面内侧沿筛网柱面的母线安装有多个倾斜的凸条(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喂上脱式稻麦脱粒机,该机采用脱粒滚筒自行排杂与搅龙副滚筒排杂相互结合使用,而使脱粒达到半精选的目的。该稻麦脱粒机脱粒仓1的一端有排杂仓17,在排杂仓内脱粒滚筒2的端头上有排杂叶片15,在凹形筛网柱面内侧沿筛网柱面的母线安装有多个倾斜的凸条8。该机改变了传统的人喂上脱式稻麦脱粒机不能有效将杂物排除机外,需要人工清杂的缺点,实现了脱粒过程中自动排除杂物,达到半精选的效果。工作效率高,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01F7/00GK2826960SQ20052003579
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9日
发明者蒋林 申请人:蒋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