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70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作业机械,尤其涉及一种玉米秸秆还田作业的机械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ZL03239267.2号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玉米秸秆灭茬还田机,它是在刚性的机架的前部固定主传动架,在主传动架上安装主动轴,在主动轴上安装主皮带轮和传动皮带轮,传动皮带轮通过传动带带动机架所装的传动轴上的皮带轮,传动轴上所装的传动轮与机架下部切割轴上的传动轮通过链条形成传动链,切割轴上装有轴管,在轴管上装有多根均布的刀柄,在刀柄上装有动刀,动刀与机架上所装的定刀片相配合实现切割,在机架的前部装有镇压辊,在机架的后部装有限深轮和后支承,在机架的前部有与外部设备悬挂的装置。上述专利虽然也具有玉米秸秆的灭茬还田功能,但其存在如下缺点首先,其切割装置是通过动刀与定刀之间的配合实现切割的,因此,其无法将玉米秸秆彻底切碎并埋入土中;其次,上专利切割的宽度比较小,还田效率低;再次,由于要采用动刀与定刀之间配合进行切割,因此,其结构比较复杂,易于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切割宽度大、能够彻底还田的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包括一机架、一安装在所述机架前端的变速箱、一由所述变速箱带动的传动装置和一由所述传动装置驱动的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包括一偏心轮、一与所述偏心轮相连接的连杆机构和一安装在所述连杆机构上的切刀,所述连杆机构中的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偏心轮偏心相铰接,其另一端安装有所述切刀,所述连杆机构中的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机架的后端相铰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中下部相铰接,所述机架的底部安装有一辊轮,所述辊轮位于所述切刀之前。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所述偏心轮为至少三组,每组所述偏心轮包括一主动偏心轮和一从动偏心轮,所述主动偏心轮和所述从动偏心轮分别连接有所述连杆机构和所述切刀。
所述辊轮至少分成三段。
两侧所述辊轮通过可调式连接结构与所述机架相连接。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设置在所述变速箱的一侧,同时与所述变速箱中的输出轴相连接,其上安装有一主动皮带轮,所述第二传动轴安装在所述机架的后端,其上设有一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主动皮带轮相连接的从动皮带轮,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同时还设置有多个与所述主动偏心轮相连接的主动皮带轮。
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的主动皮带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的从动皮带轮之间设置有一可调式压带轮。
所述机架的前端设置有三个悬挂连接架。
所述主动偏心轮的直径为21-25cm,所述从动偏心轮的直径为26-30cm。
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的主动皮带轮和第二传动轴上的从动皮带轮的直径为14-18cm,所述第二传动轴上的主动皮带轮的直径为12-16cm。
所述机架的后端设置有支撑脚。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首先,本实用新型通过凸轮连杆结构,带动切刀上下运动,从而将玉米秸秆切成小段,并且直接埋入土中,还田效果好;其次,本实用新型通过至少三组切割装置进行切割,因此,其工作宽度大,效率高;再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性能稳定,速度快。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示出本实用新型后侧结构。
图3是图1的左视图,示出本实用新型左侧结构,主要示出切割装置的结构。
图4是图1中去掉机架顶部的结构俯视示意图,示出本实用新型中传动装置的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3,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包括一机架1、一安装在所述机架1前端的变速箱2、一由所述变速箱2带动的传动装置3和一由所述传动装置3驱动的切割装置4,所述变速箱2能够调节由外界机械传输过来的转速。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切割装置4包括一偏心轮41、一与所述偏心轮41相连接的连杆机构42和一安装在所述连杆机构上的切刀43,所述连杆机构42中的第一连杆44的一端441与所述偏心轮41偏心相铰接,其另一端442安装有所述切刀43,所述连杆机构42中的第二连杆45的一端451与所述机架1的后端相铰接,其另一端452与所述第一连杆44的中下部相铰接,上述结构组成凸轮连杆机构。当所述偏心轮41旋转时,带动所述第一连杆44运动,由于第二连杆45的存在,使得第一连杆44在上下运动的同时,另一端442前后摆动,从而使切刀43在切割之前是向下向前运动,切割后向上向后运动。上述运动方式能够在切割后,切刀43拨动土将切断的秸秆掩埋。另外,所述偏心轮41都是实心轮,因此,其具有足够的惯性力,带动切刀43切割,并将切断的秸秆压到土里,再经过掩埋,使得秸秆彻底被掩埋,提高还田的效果。所述机架1的底部安装有一辊轮5,所述辊轮5位于所述切刀43之前。所述辊轮5能够将所述秸秆压倒并压住,利于后面的切刀43切割。
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偏心轮41为三组,每组所述偏心轮41包括一主动偏心轮411和一从动偏心轮412,所述主动偏心轮411和所述从动偏心轮412分别连接有所述连杆机构42和所述切刀43。上述结构具有六把切刀43,因此,其切割的宽度比较大,可以同时切割多行秸秆。
参见图1,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辊轮5分成三段。中间段的所述辊轮5通过连接架之间与所述机架1连接在一起。两侧所述辊轮5通过可调式连接结构51与所述机架1相连接。上述辊轮5的结构是为了更好的适用玉米垅的结构,使得多行玉米能够同时被压住,而不至于受到玉米垅的限制。两侧的辊轮5的连接结构51与机架1是相铰接的,因此,两侧辊轮51可以在自身重量下自我调节,适用不同高度的玉米垅。
参见图4,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装置3包括第一传动轴31和第二传动轴32,所述第一传动轴31设置在所述变速箱2的一侧,同时与所述变速箱2中的输出轴相连接,其上安装有一主动皮带轮311,所述第二传动轴32安装在所述机架1的后端,其上设有一与所述第一传动轴31上主动皮带轮311相连接的从动皮带轮321,所述第二传动轴32上同时还设置有多个与所述主动偏心轮411相连接的主动皮带轮322。上述结构中的各个皮带轮之间是通过皮带连接在一起的。第二传动轴32起到一个传动过渡的作用,将前端的动力先过渡到后端,再从后端过渡到中间的偏心轮41上,增加动力传动的长度是为了更好的控制偏心轮41的转速。也利于本实用新型工作。
参见图1,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轴31上的主动皮带轮311与所述第二传动轴32上的从动皮带轮321之间设置有一可调式压带轮33。所述压带轮33可以调节主动皮带轮311与从动皮带轮321的松紧度,利于动力的传输。
参见图1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的前端设置有三个悬挂连接架11。通过所述连接架11可以方便的与外界机械相连接。
参见图2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主动偏心轮411的直径为23cm,所述从动偏心轮412的直径为28cm。所述第一传动轴31上的主动皮带轮311和第二传动轴32上的从动皮带轮321的直径分别为16cm和14cm,所述第二传动轴32上的主动皮带轮322的直径为14cm。上述尺寸有利于动力的传输,使得切割装置4具有比较好的切割速度。
参见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的后端设置有支撑脚12。当本实用新型不工作时,其起到支撑作用。
上述几种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包括一机架(1)、一安装在所述机架(1)前端的变速箱(2)、一由所述变速箱(2)带动的传动装置(3)和一由所述传动装置(3)驱动的切割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装置(4)包括一偏心轮(41)、一与所述偏心轮(41)相连接的连杆机构(42)和一安装在所述连杆机构上的切刀(43),所述连杆机构(42)中的第一连杆(44)的一端(441)与所述偏心轮(41)偏心相铰接,其另一端(442)安装有所述切刀(43),所述连杆机构(42)中的第二连杆(45)的一端(451)与所述机架(1)的后端相铰接,其另一端(452)与所述第一连杆(44)的中下部相铰接,所述机架(1)的底部安装有一辊轮(5),所述辊轮(5)位于所述切刀(43)之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41)为至少三组,每组所述偏心轮(41)包括一主动偏心轮(411)和一从动偏心轮(412),所述主动偏心轮(411)和所述从动偏心轮(412)分别连接有所述连杆机构(42)和所述切刀(4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5)至少分成三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辊轮(5)通过可调式连接结构(51)与所述机架(1)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3)包括第一传动轴(31)和第二传动轴(32),所述第一传动轴(31)设置在所述变速箱(2)的一侧,同时与所述变速箱(2)中的输出轴相连接,其上安装有一主动皮带轮(311),所述第二传动轴(32)安装在所述机架(1)的后端,其上设有一与所述第一传动轴(31)上主动皮带轮(311)相连接的从动皮带轮(321),所述第二传动轴(32)上同时还设置有多个与所述主动偏心轮(411)相连接的主动皮带轮(32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31)上的主动皮带轮(311)与所述第二传动轴(32)上的从动皮带轮(321)之间设置有一可调式压带轮(3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前端设置有三个悬挂连接架(11)。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偏心轮(411)的直径为21-25cm,所述从动偏心轮(412)的直径为26-30cm。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31)上的主动皮带轮(311)和第二传动轴(32)上的从动皮带轮(321)的直径为14-18cm,所述第二传动轴(32)上的主动皮带轮(322)的直径为12-16c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后端设置有支撑脚(12)。
专利摘要一种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包括一机架、一变速箱、一传动装置和一切割装置,切割装置包括一偏心轮、一连杆机构和一切刀,连杆机构中的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偏心轮偏心相铰接,其另一端安装有切刀,连杆机构中的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机架的后端相铰接,其另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中下部相铰接,机架的底部安装有一辊轮,辊轮位于切刀之前。本实用新型通过凸轮连杆结构,带动切刀上下运动,从而将玉米秸秆切成小段,并且直接埋入土中,还田效果好;其次,本实用新型通过至少三组切割装置进行切割,因此,其工作宽度大,效率高;再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性能稳定,速度快。
文档编号A01D82/00GK2824543SQ200520110
公开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2日
发明者陈永超 申请人:陈永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