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滇Ⅰ型粳稻不育系原种提纯的“三步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滇I型粳稻不育系原种提纯的“三步法”,属于农业领域,更具体地说,属种子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亲本提纯是确保杂交水稻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不育系是杂交水稻的基础,不育系纯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杂交种子纯度、杂种优势的充分发挥以及杂交组合在生产上的使用年限。我国自推广杂交水稻以来,各地十分重视不育系的提纯和防杂保纯,目前提纯方法主要有株系循环法、四级种子生产程序、一选三圃法等方法。
滇I型不育系是我国现今应用最早的水稻不育系之一,以1965年发现的不育质源转育出了众多的不育系,已育成近千个不育系材料。滇I型不育系花粉败育时期主要是在二核后期和三核初期,有部分淀粉积累,花粉粒大小不一,遇I-KI溶液发生浅染色反应,花粉粒多为染败类型;花粉败育类型,是水稻雄性不育系的分类依据之一,亦是生产上不同类型不育系提纯复壮和原种生产的检验标准之一。
传统的滇I型粳稻不育系原种提纯是采用“单株成对、连续回交繁殖不育系”的方法,需要回交五代才能大量生产种子,时间周期长,不能有效地防杂保纯,提纯的种子纯度不高,严重制约着杂交粳稻的发展。目前,还没有一种技术完善,有效地提高滇I型粳稻不育系原种纯度的提纯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现有不育系原种提纯技术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滇I型粳稻不育系原种提纯种子纯度高,保持了不育系原有的配合力和典型性状,缩短了种子生产年限,减少繁殖代数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选、鉴、繁”的“三步法”,即“选择单株、鉴定株系、繁殖原种”的不育系原种提纯方法。具体为
1、选择单株在严格隔离、一粒谷苗栽插的回交圃中、不育系和保持系孕穗期,首先按照原品种典型的特征特性选择不育系、保持系若干单株在田间作标记,挂牌编号。在不育系抽穗期,按照不育系的典型性状选择优良的不育系单株进行花粉镜检,计数染败、圆败、典败的数量,同时显微镜检与不育系相同数量的保持系单株。根据花粉显微镜检结果,决选不育度达100%的不育系单株和正常花粉率达90%以上的保持系单株进行成对回交,同时用这些不育系与恢复系进行测交,编号成对收获种子供翌年进行种植鉴定和扩大手配繁殖。
2、鉴定株系将上年收获的成对回交种子分别播种育秧,种植成株系圃,进行株系鉴定;对应测交所得的测交种子种成小区。考察不育系的典型性、一致性、生育期和花粉育性,同时考察测交种的恢复情况,对株系进行评选,发现不育系群体中有正常花粉的单株和可疑株以及测交种恢复程度差,杂种优势不强的株系,则该株系全部淘汰,选择具有该不育系典型性状的株系手配扩大,混合收原原种。
3、繁殖原种将株系手配扩大混合收获的原原种第三年用来繁殖不育系原种,在原种繁殖田中从秧苗期、分蘖期、始穗初期开始逐蔸检查,严格去除异杂株,开花期间去除花药开裂散粉的植株,避免异杂株的“串粉”,严防机械混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显微镜检不育系花粉败育状况,可在确定回交单株时排除“可育”的异杂株,并使成对回交不育株的败育程度相对一致,而且还可根据需要,扩大原种的生产规模;采用“三步法”提纯比采用“单株成对、连续繁殖不育系”的速度要快得多,由于回交一代后便可进入原种生产,缩短了种子生产年限,减少繁殖代数,从而达到“起点高、防杂严、数量大、程序简”的目的。提纯的原种种子,经过配合力的测交验证,三季后即可进入大面积繁殖制种,达到缩短种子生产年限,减少原种圃环节,减少繁殖代数,有效地保持了不育系原有的配合力和典型性状。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采用“三步法”提纯,即选择单株、鉴定株系、繁殖原种。在严格隔离、一粒谷苗栽插的回交圃中、不育系和保持系孕穗期,首先按照原品种典型的特征特性选择不育系、保持系若干单株在田间作标记,挂牌编号。在不育系抽穗期,按照不育系的典型性状选择优良的不育系单株进行花粉镜检,计数染败、圆败、典败的数量,同时显微镜检与不育系相同数量的保持系单株。根据花粉显微镜检结果,决选不育度达100%的不育系单株50个和正常花粉率达90%以上的保持系单株50个进行成对回交,同时用这些不育系与恢复系进行测交,编号成对收获种子供翌年进行种植鉴定和扩大手配繁殖。
将上年收获的成对回交种子分别播种育秧,种植成株系圃,进行株系鉴定;对应测交所得的测交种子种成小区。考察不育系的典型性、一致性、生育期和花粉育性,同时考察测交种的恢复情况,对株系进行评选,发现不育系群体中有正常花粉的单株和可疑株以及测交种恢复程度差,杂种优势不强的株系,则该株系全部淘汰,选择具有该不育系典型性状的株系手配扩大,混合收原原种。
将株系手配扩大混合收获的原原种第三年用来繁殖不育系原种,在原种繁殖田中从秧苗期、分蘖期、始穗初期开始逐蔸检查,严格去除异杂株,开花期间去除花药开裂散粉的植株,避免异杂株的“串粉”,严防机械混杂。
采用“单株成对、连续回交繁殖不育系”的方法作对照,繁殖的原种种子经田间种植纯度鉴定,结果见表1。
表1三步法提纯不育系原种种子田间种植纯度鉴定结果
实施例二实施方式与例一相同,决选不育度达100%的不育系单株100个和正常花粉率达90%以上的保持系单株100个进行成对回交,同时用这些不育系与恢复系进行测交,编号成对收获种子供翌年进行种植鉴定和扩大手配繁殖。采用“单株成对、连续回交繁殖不育系”的方法作对照,繁殖的原种种子经田间种植纯度鉴定,结果见表2。
表2三步法提纯不育系原种种子田间种植纯度鉴定结果
实施例三实施方式与例一相同,决选不育度达100%的不育系单株150个和正常花粉率达90%以上的保持系单株150个进行成对回交,同时用这些不育系与恢复系进行测交,编号成对收获种子供翌年进行种植鉴定和扩大手配繁殖。采用“单株成对、连续回交繁殖不育系”的方法作对照,繁殖的原种种子经田间种植纯度鉴定,结果见表3。
表3三步法提纯不育系原种种子田间种植纯度鉴定结果
实施例四实施方式与例一相同,决选不育度达100%的不育系单株200个和正常花粉率达90%以上的保持系单株200个进行成对回交,同时用这些不育系与恢复系进行测交,编号成对收获种子供翌年进行种植鉴定和扩大手配繁殖。采用“单株成对、连续回交繁殖不育系”的方法作对照,繁殖的原种种子经田间种植纯度鉴定,结果见表4。
表4三步法提纯不育系原种种子田间种植纯度鉴定结果
从上面4个实施案例可以看出,本发明大幅度提高了滇I型粳稻不育系原种的纯度,采用“三步法”提纯,即选择单株、鉴定株系、繁殖原种的提纯方法,原种纯度在99.90~99.92%,比对照采用“单株成对、连续回交繁殖不育系”的方法提纯的原种纯度99.38~99.48%提高了0.44%~0.52%。
权利要求
1.一种滇I型粳稻不育系原种的提纯“三步法”,该方法的步骤是①、选择单株在严格隔离、一粒谷苗栽插的回交圃中、不育系和保持系孕穗期,首先按照原品种典型的特征特性选择不育系、保持系若干单株在田间作标记,挂牌编号,在不育系抽穗期,按照不育系的典型性状选择优良的不育系单株进行花粉镜检,计数染败、圆败、典败的数量,同时显微镜检与不育系相同数量的保持系单株,根据花粉显微镜检结果,决选不育度达100%的不育系单株和正常花粉率达90%以上的保持系单株进行成对回交,同时用这些不育系与恢复系进行测交,编号成对收获种子供翌年进行种植鉴定和扩大手配繁殖;②、鉴定株系将上年收获的成对回交种子分别播种育秧,种植成株系圃,进行株系鉴定;对应测交所得的测交种子种成小区,考察不育系的典型性、一致性、生育期和花粉育性,同时考察测交种的恢复情况,对株系进行评选,发现不育系群体中有正常花粉的单株和可疑株以及测交种恢复程度差,杂种优势不强的株系,则该株系全部淘汰,选择具有该不育系典型性状的株系手配扩大,混合收原原种;③、繁殖原种将株系手配扩大混合收获的原原种第三年用来繁殖不育系原种,在原种繁殖田中从秧苗期、分蘖期、始穗初期开始逐蔸检查,严格去除异杂株,开花期间去除花药开裂散粉的植株,收获的种子即为原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滇I型粳稻不育系原种提纯的“三步法”,属于农业领域,更具体地说,属种子生产领域。本发明采用“选、鉴、繁”的三步提纯,即选择单株、鉴定株系、繁殖原种。本方法能有效地提高不育系原种的种子纯度,保持了不育系原有的配合力和典型性状,缩短了种子生产年限,减少繁殖代数,达到“起点高、防杂严、数量大、程序简”的目的。
文档编号A01H1/02GK1994059SQ200610010608
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6日
发明者谭学林, 黄大军, 张忠林, 洪汝科, 金寿林, 陶光喜, 谭亚玲, 许红云, 顾晓明, 张树华 申请人:云南农业大学